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思路

开放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开放条件下一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分析汇率和国际收支的变动对一国就业和产出的影响,其落脚点是内部均衡,即国内的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国际金融学则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一门科学,其关注的焦点是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相互关系。本书尝试将国际直接投资学、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三者有机结合,以开放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理论为框架,将FDI流入和FDI流出视为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来加以考量,在宏观层面上,从短期和长期、需求和供给多重视角揭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双向FDI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的基本关系,并基于198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对双向FDI流入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进一步探究新时期中国双向FDI战略转型的方向和途径,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应的策略选择(见图1-2)。

图1-2 本书主要内容框架及逻辑关系

(二)双向FDI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关联的逻辑思路

从宏观层面而言,内部失衡是FDI规模和流向选择的动因或根源,而FDI的规模和流向会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对内部均衡状况(经济增长或发展和价格波动)产生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外部失衡是FDI规模和流向的前提条件,而FDI的规模和流向则会通过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以及外汇市场对外部均衡状况(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和汇率波动)产生短期和长期效应。因此,双向FDI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实施都必须依赖并服务于宏观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见图1-3)。

图1-3 双向FDI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状况相互关联的逻辑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OFDI研究与IFDI研究相结合。将OFDI与IFDI综合并统一在开放的宏观经济内外均衡框架下,揭示双向FDI流动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探讨中国双向FDI流动的协调发展和战略转型问题。

第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将“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样”的客观存在与“好坏优劣、该与不该”的主观价值判断有机结合,基于双向FDI流动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相互关联的客观事实,对中国FDI战略的历史选择进行反思,并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上和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目标下,进一步探讨双向FDI的战略转型及策略选择。

第三,内在机理和经验实证相结合。以开放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理论为基础,探析FDI的流入和流出与开放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之间的关系,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具体经验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进一步考察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实现FDI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

第四,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采用一般均衡法分析双向FDI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相互关联的内在机理,并试图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相结合、短期和长期分析相结合、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结合、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相结合等。

第五,多个实证模型相结合。视IFDI与OFDI为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以GDP增长和CPI变动情况反映内部均衡状况,以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差额(BP)等反映外部均衡状况,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通过ADF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别对中国双向FDI与GDP增长、物价水平变动、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