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2辑/总第10辑)
- 高民政
- 5909字
- 2020-08-29 05:35:49
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
——基于军政双首长关系中介作用的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军政首长的领导风格,以及军政双首长关系如何在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为军队治理提供实证性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46个部队的146名士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调查发现,军政双首长关系对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当军政双首长关系实性和谐时,军事主官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没有显著性影响;当军政双首长关系虚性和谐时,军事主官人际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负面影响,政治主官任务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充分认识军政双首长实性和谐关系对军队治理的重要性,加强政工干部人际沟通能力和情绪调适能力方面的培训,在可能的情况下,注重军事政工首长领导风格的测试与配比。
【关键词】军队治理 双首长制 实性和谐 虚性和谐
【作者简介】乔红霞(1976~),女,山东文登人。解放军艺术学院政治教研室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我军根本的领导体制。我军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根本原因是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014年,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又称“新古田会议”)上,军委主席习近平重新强调了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军队国家化,强调新时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依然是我军不变的军魂。
军政双首长制是我军领导体制上的创新,它实行军事和政工首长分工负责,将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军政主官必须按照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的要求,既各司其职,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又紧密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切实有效保证党委决议落到实处,确保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推进党委自身建设和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当今时代,政委几乎已是解放军有别于他国军队的“中国特色”。军政首长的领导风格、军政双首长之间的关系会对军队治理产生哪些影响?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基于对一个现实问题的回应,即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军队政治工作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弱化了。在过去的影视作品中,政委总是高大的、全能全知、集人类一切高尚品质于一身的,这种角色设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委曾在历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共早期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都当过政委,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除朱德、贺龙外,其余8人也担任或兼任过政委一职。但反观现代军事题材的电影,却很难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政委。所幸,新古田会议带来了政治工作的春天,强调要把“政治工作诚信”树立起来。为进一步研究军政首长的领导风格以及军政首长的关系是如何影响军队治理的,本研究中涉及三个变量,即领导风格、军队治理、军政双首长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的方法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 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的概念模型
领导者的行为模式构成了其领导风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领导是以“任务为取向的”还是以“关系为取向的”,会影响其管理行为,进而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凝聚力、组织氛围、决策效果,并对其部属对组织的满意度、忠诚度、创新性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军实行双首长制,军政双首长的关系(二者是实性和谐还是虚性和谐),在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一)军政双首长制与领导风格、军队治理的概念界定
我军实行的是双首长制,即军政主官都是部队首长,同在部队党委领导下分工负责,军事主官管军事与行政、后勤、装备,属于管“事”的。政治主官负责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管“人”的。军政主官只是分工不同,没有所谓的“一把手”问题。军政双首长制强调人事两权分离,为解决军政关系提供了新的范本。军政双首长制有利于权力制衡和相互监督,它解决了近代以来“兵为将有”的问题,保证了军权始终掌握在党组织手中,使军队不再成为个别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同时,军政双首长分工又不是机械地一分为二,还必须在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也就是说,在军队领导体制方面,我军实行的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制度。此制度坚持集体决策与个人负责相结合,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执行时强调个人负责,将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重大问题经党委讨论决定后,由军政首长分工负责贯彻执行。属于军事工作方面的由军事主官负责组织实施,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由政治主官负责组织实施。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国共合作时期在国民革命军中的探索和后来在人民军队中的实践,建立并完善了军政首长分工负责制,实现了“听党指挥”和“能打胜仗”的统一。在抗战和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时常出现成建制的叛变,但共产党的军队没有,某种程度上就得益于这种双首长的领导体制。
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它是一种习惯化的领导方式,在领导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稳定起作用,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可部分解释领导有效性的差异。每一位领导者都有其与工作环境、经历和个性相联系的与其他领导者相区别的风格。领导风格由两种领导行为构成: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前者是指领导者清楚地说明个人或组织责任的程度。从领导者到被领导者的单向沟通是其典型特征。倾向于明确告诉对方“你是谁”、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在哪里做以及如何做。后者则是领导者满足被领导者倾听、鼓励、表彰、表现信任、提升参与感、建立亲和关系和归属感等心理需求的领导行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进行双向或者多向沟通是其主要特征。美国心理学家菲德勒在对1200个团体的长期研究中发现,存在两种领导风格,一种领导风格是以“任务为取向的”,即领导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完成任务方面,主要对完成任务感兴趣;另一种领导风格是以“人际为取向的”,即领导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尊重,乐于与下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前者类似大棒政策,后者类似胡萝卜政策。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国家机器的柱石,发挥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国家的职能。它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三者是完全一致的。我国古代兵法认为在“军队治理”中“将”先于“法”,强调将领的忠信、智能和气魄。郭焕和段一凡认为这种治理方式通过对“人的因素”的重视,摆脱了原有治理系统中“契约不完全”的制约,克服了“经济人假设”的不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本研究中的“军队治理”特指组织层面的战斗力、凝聚力、组织氛围、决策效果,以及个人层面的满意度、忠诚度、创新性等。
本研究的基本理路是,领导风格影响军队治理,在这种影响关系中,军政双首长关系发挥中介作用(见图1)。
图1 研究理路
(二)实性和谐与虚性和谐关系下的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模型
台湾地区本土心理学家黄囇莉在研究中国人的人际和谐与冲突模式时发现,中国人的心理文化结构并不支持马克思的辩证观(即螺旋图),她认为,从和谐化辩证观出发,中国人的和谐存在“实”与“虚”两类。如同“阴阳”一样,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从而形成了两大类和谐类型:实性和谐与虚性和谐。前者是指两人之间统合无间、和合如一的和谐状态。后者是指只在形式上维持表面和谐,暗中较劲。
假定军政双首长关系分为实性和谐与虚性和谐两种,则其与领导风格构成两类六种类型。
在军政双首长实性和谐状态下:
类型1:任务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
类型2:任务取向军事领导VS任务取向政工领导
类型3:人际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
在军政双首长虚性和谐状态下:
类型4:任务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
类型5:任务取向军事领导VS任务取向政工领导
类型6:人际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
二 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的关系
为研究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的关系,对146个部队的146名士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关于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的关系,做了两个假设。
假设1:军事首长任务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有积极影响。
假设2:政工首长人际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有积极影响。
基于对调查的分析,笔者认为,军政主官领导风格分布上有差异。政治主官人际取向领导风格的人数显著高于军事主官。从图2可以看出,军事主官更偏重任务取向,政治主官更侧重于人际取向。这一结论与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各自担负的职责任务相一致。
图2 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领导风格对比
对于军政双首长关系(见图3),在调查中,实性和谐占多数。此次调查针对的是基层连队军政主官,不同层级,如团以上,可能会出现差异,有待以后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军事主官任务取向领导风格对战斗力、凝聚力、组织氛围、决策效果影响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主官是任务取向还是人际取向,对个人层面的满意度、忠诚度、创新性影响不大。但是政治主官人际取向的领导风格对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均产生显著影响。
图3 军政双首长关系
(二)军政双首长关系对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的中介作用
假设3:军政双首长关系对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假设4:实性和谐下任务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最优。
假设5:虚性和谐下人际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最劣。
通过研究发现,在军政双首长关系实性和谐状态下,军事主官是任务取向还是人际取向的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影响不大,但是政治主官人际取向领导风格则对军队治理产生重要而且显著的影响。那么,当军政双首长关系虚性和谐状态下情况如何呢?军事主官人际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消极、负性影响,而政治主官任务取向产生负性影响。因此,领导风格影响军队治理,军事主官任务取向的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积极影响,政治主官人际取向的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积极影响。军政双首长关系在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在:当军政双首长关系实性和谐时,军事主官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没有显著性影响,在统计上可以认为是没有影响。当军政双首长关系虚性和谐时,军事主官人际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负面影响,政治主官任务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三 基于军政双首长关系中介作用的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一)对军政双首长实性和谐关系对军队治理的重要性应给予充分认识
我军奉行的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种领导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即军队要绝对忠诚于党。邓小平曾鲜明地概括:“我们的传统是军队听党的话,不能搞小集团,不能搞小圈子,不能把权力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军队任何时候都要听中央的话,听党的话,选人也要选听党的话的人。军队不能打自己的旗帜。”台湾地区学者洪陆训曾指出:“在共产党国家,除了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总统被军人逼亡外,没有一个共产党国家被军事政变推翻掉。能维持这种稳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当前的军政关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整合机制,即党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包括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自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党委制、双首长制度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只出现过叛将,而没有出现叛军。通过党委制、双首长制等制度,将军政问题成功地转变为党内问题,任何冲突都在党内解决,而不在党外任何机构解决,是我军在军事制度上的创新。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的存在,是这种制度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发现,在军政双首长关系实性和谐状态下,军事主官无论是任务取向还是人际取向的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影响不大,即领导风格的中介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但是研究也显示,政治主官人际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产生重要而且显著的影响。总体而言,军政双首长具有真正融洽的关系,对军队战斗力、凝聚力、组织氛围、决策效果,甚至对其所领导的士兵的满意度、忠诚度、创新性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单位的军政主官关系是和谐的,能够互相支持与配合,但也有个别单位的军政主官存在不团结的问题,如在班子内争“核心”,争谁说了算;工作中分你我,各自为政;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能推就推,能避则避;或者时时处处争“主角”,不愿当“配角”,有了成绩,归于自己名下,贬低对方和部属的作用等。军政双首长之间团结与否势必影响军队战斗力和军队治理,上级政治机关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
(二)加强政工干部人际沟通能力和情绪调适能力方面的培训
领导风格影响军队治理,军事首长任务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有积极影响,政工首长人际取向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有积极影响。军政双首长关系对领导风格与军队治理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实性和谐下任务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最优。虚性和谐下人际取向军事领导VS人际取向政工领导最劣。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构建军政双首长实性和谐关系对军队治理非常重要。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军事主官任务取向的领导风格只对军队治理的组织层面发生影响,而对于个人层面,如士兵满意度、士兵忠诚度、士兵创新性却不产生显著影响,可见在军队设立政治主官作用是显著的,除了党政关系上的考量外,在士兵个人层面也有积极作用。这启示我们,在培训政工干部时,加入人际沟通能力和性格觉察能力的训练,可能会更有利于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军队治理。
在历史上,我军政治工作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时期,同样的兵员,投诚到共产党军队就变成了严守纪律、奋勇杀敌的“解放战士”,政治工作在其中发挥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使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却对中国军队产生畏惧,毛泽东曾指出其中缘由:“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正是指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可以转化成战斗力。过去,最优秀的军官才有资格被选拔到指导员或政委的岗位上。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政治工作者理应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懂官兵心理,会做思想工作,具备较高的情商,共情能力和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都较强,这是有效开展当前政治工作的素质保证,也是维护和谐军政首长关系从而提升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建议政治工作干部的培训中加入这方面的内容。
(三)军事政工首长搭班子要注意领导风格的测试与配比
本研究告诉我们,领导风格对军队治理具有重要影响。诚然,我们希望构建军政双首长实性和谐的关系,但正如黄囇莉的研究所揭示的,在华人社会里,人们为了面子往往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人际和谐也自然分为实性和谐与虚性和谐,而这两种和谐关系在现实世界里表现形式类似,较难分辨。因此,军政双首长的和谐的内部关系,实际上很难操作化。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领导风格的作用也比较明显,而领导风格的测试很容易做到。无论军政主官是实性的和谐关系还是虚性的和谐关系,军事主官任务取向VS政治主官人际取向的组合都是最好的,军事主官人际取向VS政治主官人际取向的组合都是最坏的,这提示我们,在配备军政主官时,应考虑军政主官的领导风格倾向,实现最佳配对。
〔中文校稿: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