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量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1期)
- 陶一桃 刘巍
- 1017字
- 2020-08-29 05:37:18
对近代中国50年GDP数据的估算(1887~1936年)
内容提要:从20世纪30年代到1997年,中外学者对近代中国个别年份的GDP做了估算,这些估算在方法上都属“会计核算”,且由于各家学者所见资料不同,往往对同一年份的估值差距较大。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计量推断”方法,我们曾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总供求理论框架下估算了1913~1930年的GDP;现又利用进口函数估算了1888~1912年的GDP数据。这样一来,我们就构建了近代中国50年(1887~1936年)的GDP时序数据,其中的41个观测点数据是我们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算的。
关键词:近代中国GDP估算方法
国内学者大都将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一般也从这一时点开始。但是,在两次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没有充分证据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有重大变化或有可关注的亮点出现。直到19世纪70~80年代,在“中体西用”思潮的推动下,中国一批开明的实权派官僚开始兴办洋务,中国经济才真正开始了自上而下的近代化过程。同时,从19世纪80年代到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夕(1887~1936年),又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相对和平的时期(尽管区域规模的战乱不止),只有这50年的时间才是近代化经济相对正常发展的时期。这50年的时间,充满着中国经济变革的重要经验和教训,因此,深入研究近代中国50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是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这50年宏观经济数据的部分缺失构成了研究的瓶颈,使得研究无法向纵深进行,这是中国经济史学界多年的遗憾。众所周知,GDP是研究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数据资料,但是长期以来,近代中国GDP只有零零散散、互不衔接的十几个年度的数据,中国经济近代化过程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因此无法得到研究。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1983年所说:“鸦片战争一百年来,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又未能充分发展,这是没有争议的。但他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各时期发展的水平如何?仍是模糊的。”尤其有害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只有论点没有充分论据的“学术观点”,甚至存在各家对同一问题依据不同的零散资料,意见相左、长期争执不休的现象。许涤新先生在批评这种现象时说:“不做定量分析,往往流于空洞、抽象化、概念化。不做定量分析,也就可以把小事看成大事,把局部看成一般,把次要因素当作主要因素。有许多问题,往往争论不休,这就需要做定量分析,以求分晓。”要想以定量分析方法消除这些现象,就必须整理、推断和估算出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主要变量的长时间序列数据,从而杜绝“举例法”导致的不科学判断和胡乱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