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1961年体系的一些想法

黄楠森

艾思奇同志1961年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本大学文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材,其体系不但与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很大的差别,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体系也有较大变动。这个体系体现了艾思奇同志本人和我国哲学界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共同认识,出版以后对我国哲学研究、哲学教育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哲学学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近半个世纪内是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蓝本,至今仍然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体系时的主要参考体系。因此,在当前哲学界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活动之际,考察一下这个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很长时间内只有一个公认的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简称辩证唯物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形成了若干体系,其中得到较多支持的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人道主义体系(在苏联比较成型,在西方比较松散),另一个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经常被人说成斯大林体系,这是纯粹的误解。1961年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在中国的主要代表,下面我们就以它的特点来说明一下这种误解。

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世界观,第二层是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唯物主义(包括认识论),另一部分是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体系有三种模式。即苏联模式(苏联哲学家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构建的)、斯大林模式(《联共党史》第4章第2节)和中国模式(其代表就是1961年体系)。这三种模式在基本组成部分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内容和结构有所不同:苏联模式由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辩证法(三个主要规律和若干范畴)和唯物史观构成,斯大林模式由辩证法(四个特征)、唯物主义(三个特征)和唯物史观构成,1961年体系由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辩证法(三个主要规律和若干范畴)、认识论(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和唯物史观构成。

1961年体系不完全是中国哲学家们首创的,而是把苏联体系加以创造性改造的结果。就艾思奇个人而言,他的《大众哲学》的体系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包括唯物主义两章(世界观和认识论)、辩证法两章(三个主要规律和若干范畴),在斯大林模式出现后也一直采用苏联模式,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短时期内采用过斯大林模式,那就是1953年的《辩证法讲课提纲》和《辩证法引言》, 《艾思奇全书》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219页。按斯大林提出的辩证法四个特征讲课,还有1956年《生产发展的规律性》《艾思奇全书》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按斯大林提出的生产三个特点讲解。但在这个时期内他没有采用过斯大林提出的唯物主义三个特征的讲法,1954—1956年他的《在中国科学院讲哲学》中仍按照苏联模式讲唯物主义,同上书,第467页。1957年他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就完全恢复了苏联模式,此后再也没有采用过斯大林模式。1961年体系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与改造。

1961年体系与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

首先谈一下它与苏联模式的同异。它与苏联模式基本上是一致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它把唯物主义区别为世界观和认识论两个部分,并把认识论放在辩证法之后,而苏联模式并没有做这种区分,而把辩证法放在认识论之后。苏联模式的安排是不合理的,没有按对象的不同把学科区分开,而是把世界观(辩证法)放在认识论之后,逻辑不顺。一门学科的内容以及内容之间的顺序是由对象决定的,苏联模式违背了这一原则。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了两个学科(世界观和认识论),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学科构建,而苏联模式拘泥于思格斯的原有提法,宁肯将世界观分割为两部分,而把认识论横插其间,显然是很不合理的。1961年体系的这种改动,是体系构建上的一大改进。

其次谈一下它与斯大林模式的同异。斯大林模式与1961年体系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第一,斯大林模式先讲辩证法,后讲唯物主义,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唯物主义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辩证法回答世界是怎样的问题;1961年体系先讲唯物主义,紧接着讲辩证法,更加符合思维的规律。第二,斯大林模式把辩证法归结为四个特征,这不但使辩证法简单化了,而且取消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从而也就取消了作为整体的三个主要规律;1961年体系恢复了这些内容。第三,斯大林模式否定对立面的统一,只讲对立面的斗争,这显然是片面的;1961年体系完整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第四,斯大林模式否定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61年体系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纠正了这种片面性。

1961年体系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点,以上已足以说明1961年体系与苏联模式是接近的,与斯大林模式的差异是很大的。

那么,我们怎么评价1961年体系呢?

谈到评价,首先要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其次要谈:这个体系有多大程度的科学性?或者说哪些成分是科学的,哪些成分是不科学的或不够科学的?

今天很流行的一个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或者说辩证唯物主义中有些思想在恩格斯那里曾经有过,在马克思那里却从来没有过。这种观点特别反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成两个层次,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或者否认历史观的世界观前提,或者干脆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世界观。它们的“强有力”的根据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时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后来恩格斯的许多思想被苏联哲学家纳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之中,但恩格斯也未提出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在我看来,这个根据是难以成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时并非在时间上已经先有了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但是在逻辑上他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前提的,尽管他们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这一点只要简单清理一下他们的思想转变过程就不难明白。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都曾经是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其思想起点是唯心主义辩证法和激进民主主义,大致从1842年开始他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他们是通过费尔巴哈转向唯物主义的,他们的唯物主义一时可能还摆脱不了费尔巴哈的局限;这时只有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的共产主义也不可能是科学的。但他们毕竟有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在实践和理论活动中逐渐看出费尔巴哈的局限性,于1844年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批判了他的唯物主义。在这两种著作中,他们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主要有两点:一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即忽视实践的作用。他们并不根本否定唯物主义,而是主张能动的唯物主义。一是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即唯物主义只对自然界有效,而被排除于人类社会之外。他们主张把唯物主义贯彻于人类社会,并把这种观点叫作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们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不是宇宙的大历史。后来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即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们多次提到费尔巴哈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这些都说明他们的历史观是以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前提的,而决不是没有世界观前提,或者有其他前提。问题是:他们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前提来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时,这个唯物主义是什么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当然不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因为他们那时已在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也不能是已有完整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因为他们当时还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唯物主义应该就是能动的唯物主义,或者说,像许多人喜欢的称呼,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从概念的涵盖范围来讲,应该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因此,在我看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时的世界观前提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可以成立的,尽管他们当时还未构建起这个世界观的完整体系。构建这个体系的任务是19世纪70年代主要由恩格斯初步完成的。

马克思虽然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思辨哲学,但一生都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等书中都有专门的论述。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系统研究自然辩证法得到了马克思的大力支持,其所提出的观点也得到马克思的赞许,其中许多成果被用于对杜林哲学的批判而得以在《反杜林论》中公开面世。《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实际上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轮廓。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又在《费尔巴哈论》中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可以说,当时,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已经是呼之欲出了。狄慈根在1886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已日臻成熟。苏联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发表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不是偶然的。可以看出,这个体系虽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没有完整的原型,却是完全符合他们的思想的。

这个体系的科学性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主要以1961年体系为代表来谈谈。

1961年体系基本上是一个科学的学科体系,符合一门学科构建科学体系的基本原则。但它不够完整,不够严密。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它的长处和短处。

第一,就其对象(包括组成部分及其对象)来说。这个体系的对象和某些组成部分及其对象基本上是明确的。这是一门学科的科学体系的第一个条件。它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以下引文均引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参见《艾思奇全书》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不再一一注明。,其理论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观点就是人们对于世界上一切事物、对于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它同各种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是一般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这个表述说明它的对象就是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它的原理是最一般的原理,它的规律是最普遍的规律。这个世界观由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构成。它还有两个部门,一是认识论,一是历史观。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认识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并且说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贯彻于认识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便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科学认识论。同样,历史观的对象就是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就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们早期称之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后来称作历史唯物主义,即科学的历史观。

1961年体系还在《绪论》中提到另一个部门,即“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今天很流行的说法,但严格说起来,这样使用“方法论”这个概念是不确切的。“方法论”,顾名思义,应该是关于方法的系统理论,是哲学的一个部门,但事实上哲学体系中并没有这一个部门,像认识论、历史观那样的部门哲学。实际上,常用的和1961年体系中的“方法论”就是方法,世界观原理被运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便是方法。从体系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倒是应该有一个部门来研究方法问题,叫作方法论。它应研究什么是方法、方法的分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方法等问题,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理论。缺少这个部门,是哲学体系的一个缺点。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还有两个部门是这个体系所没有的,这也是一个缺点,那就是人学和价值论。科学的发展要求建立人学,它以整体的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经典作家有很多人学思想,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学作为一门哲学部门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学术界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已经建立了许多人的科学,如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人的医药学、女性学、人口学、老年学、人权学、人性论、人才学、心理学等。但缺乏对人进行整体研究、综合研究的人学,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凸显了人学研究的必要,引发20多年来研究和建立人学的热潮。

西方在19世纪已经开展了对一般价值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哲学部门,叫作价值论。由于对西方哲学的盲目排斥,价值论一直被视为唯心主义而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简单否定。其实,伦理学、美学、经济学都包含对价值的研究,只不过它们研究的是特殊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不是一般价值;经典作家也有许多关于一般价值的思想。西方价值论中有唯心主义因素,但也有合理的科学的因素,20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已在价值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步,把它作为一个部门纳入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就其中原理的科学性来说。一门学科的原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这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基本条件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重视这点。由于哲学原理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最大的无限性,其科学性不是一次、两次的实践所能肯定或否定的,而只能以全人类的实践,全部认识史、科学史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但哲学原理的论证,显然不能引证一切科学根据,而只能择其主要根据,这常常被讥笑为“原理加例子”。如果认为举几个例子就证明了一个原理,这显然是把论证原理简单化了,不能把论证归结为举例子,但举例子是不可缺少的,举例子应是举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根据,通过分析,从个别、特殊中见普遍,从有限中见无限。这里有一个哲学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例子再多也是有限的,再多的例子说明不了无限的原理;另一种观点认为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普遍存在于个别、特殊之中,只要分析正确,有限的事实可以成为无限的根据。我认为,科学的工作就是在有限中找无限,在个别、特殊中找普遍,科学史证明科学研究经历了很多失败,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积极的成果,这些成果,在无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经受住了检验,也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它的总和就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不断扩大和不断深入,这个认识诚然是相对的,知识接近绝对真理,没有穷尽绝对真理。我们怎能根本否定认识能够从有限接近或达到无限,怎能完全否定科学的力量和作用呢?1961年体系对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坚持了这一态度和做法,使自己的原理成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的原理。当然,它也承认这些原理的相对性,承认它们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第三,就体系结构来说。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应该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但这里的抽象和具体,不是理性和感性,而是理性认识范围内的抽象和具体,实际指的是理性认识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叙述过程,而且是一个认识过程,一个思维规律展开的过程,一个历史的过程,也就是逻辑与历史(包括客观史与认识史)一致的原则。1961年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这个原则构建起来的。它从物质这一高度抽象的概念开始,然后一步步把物质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容展现出来。首先是按此原则安排各组成部分的顺序,其次是按此原则安排各组成部分的内容的顺序。1961年体系的一大进步是把唯物主义部分与辩证法部分连在一起成为世界观,而把认识论分出来放在后边,不像苏联模式那样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中间横插一个认识论,违背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但1961年体系的安排也不够彻底,如果彻底遵循这一原则,认识论应安排在历史观之后,因为认识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应在历史观之内或之后论述其内容。

苏联模式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仍不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斯大林模式对它做了重大的改动,但这个改动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大大损害了它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从而也损害了它的科学性。1961年体系恢复并改进了苏联模式,40多年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教材体系的主要依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构建更加完整、更加严密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必须对它继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它,而绝不能绕开它。

[本文选自《缅怀与探索——纪念艾思奇文选(1981—200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