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苑珠林》研究: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
- 李华伟
- 10702字
- 2021-03-24 12:56:38
第二节 从《法苑珠林》设篇看类书所体现的文化切面
《法苑珠林》以知识类别为“篇”,一类知识为一篇,“篇”中设“部”来分述知识,每篇之末,设有“感应缘”故事,有的较大的部类也分设有感应缘。篇中设部除第一部均为“述意部”说明设部意图之外,其他部类之名称与多少均按具体需求由作者随机设定。
关于《法苑珠林》所设篇部及其内容已有研究,也都各有一些描述,然终有未贴切处,概因虽亦认识到它对于文化融合的体现,但对知识解读得过于简略,且多只看篇类,而不看部类。如果我们能够直接以类书与文化紧密关联的视角去看,将篇类以及篇中的各部完整地加以审视,也许可以对这些篇部有更准确的解读。
1. 《劫量篇》
(1)小三灾部:述意部;疾病部;刀兵部;饥馑部;相生部;对除部
(2)大三灾部:时量部;时节部;坏劫部;成劫部
此篇介绍佛教的时间观念,佛教的时间观以“劫”为单位,道世在述意部中所说,就如同中国的“年号”。“劫”的计算既规则清晰,又很灵活。道世在设部中以贯穿“劫”与“劫”之间的“小三灾”与“大三灾”为两大部,对时间观的具体阐述也结构其中。
2. 《三界篇》
(1)四洲部:述意部;会名部;地量部;山量部;界量部;方土部;身量部;寿量部;衣量部;优劣部
(2)诸天部:辨位部;会名部;业因部;受生部;界量部;身量部;衣量部;寿量部;住处部;广狭部;庄饰部;奏请部;通力部;身光部;市易部;婚礼部;饮食部;仪乘部;眷属部;贵贱部;贫富部;送终部
此篇介绍佛教的空间观念。按照立体的方向不同,道世分为了“四洲”与“诸天”两个大部,“四洲”横向立体地介绍我们所处的“世界”, “诸天”纵向立体地介绍天界生活。
3. 《日月篇》
述意部;日宫部;月宫部;寒暑部;照用部;亏盈部;升云部;震雷部;击电部;降雨部;失候部;地动部
此篇介绍佛教的日月星辰、雷电云雨、寒暑节气等自然观。
4. 《六道篇》
(1)诸天部:述意部;会名部;受苦部;报谢部;感应缘
(2)人道部:述意部;会名部;住处部;业因部;贵贱部;贫富部;受苦部;感应缘
(3)阿修罗部:述意部;会名部;住处部;业因部;眷属部;衣食部;战斗部;感应缘
(4)鬼神部:述意部;会名部;住处部;列数部;业因部;身量部;寿命部;好丑部;苦乐部;贵贱部;舍宅部;感应缘
(5)畜生部:述意部;会名部;住处部;身量部;寿命部;业因部;受报部;修福部;苦乐部;好丑部;感应缘
(6)地狱部:述意部;会名部;受报部;时量部;典主部;王都部;业因部;诫勖部;感应缘
此篇介绍佛教的生命观。道世按照佛教生命观的“六道”设部,对每一道的生命所处的状态都作了详细介绍,且每部都设有感应缘,中土传说与具有佛教因素的感应故事皆取,以会通中印文化。
5. 《千佛篇》
(1)七佛部:述意部;出时部;姓名部;种族部;道树部;身光部;会数部;弟子部;久近部
(2)因缘部:述意部;引证部;业因部
(3)种姓部:述意部;王族部;种姓部;求婚部
(4)降胎部:述意部;现衰部;观机部;呈祥部;降胎部;奖导部
(5)出胎部:述意部;迎后部;感瑞部;诞孕部;招福部;降邪部;同应部;校量部
(6)侍养部:述意部;养育部;善征部
(7)占相部:述意部;敕占部;呈恭部;现相部;业因部;同异部;校量部;百福部
(8)游学部:述意部;召师部;捔力部;校量部
(9)纳妃部:述意部;灌带部;求婚部;疑谤部;胎难部;神异部
(10)厌苦部:述意部;观田部;出游部;厌欲部
(11)出家部:述意部;离俗部;剃发部;具服部;使还部;谏子部;差侍部;佛发部;时节部;会同部
(12)成道部:述意部;乞食部;学定部;苦行部;乳糜部;草座部;降魔部;成道部;天赞部;变化部
(13)说法部:述意部;赴机部;说益部
(14)涅盘部:述意部;韬光部;赴哀部;时节部;弟子部
(15)结集部:述意部;结集部(大乘结集部第一,五百结集部第二,千人结集部第三,七百结集部第四);感应缘
此篇篇幅巨大,在已经解说过宇宙观、时间观以及生命观的大背景下,对佛教生命观中的“佛”概念进行解说,按照大乘佛教有众多佛的观点,介绍贤劫千佛的情况,继而重点介绍释迦牟尼佛从父母因缘直至成道、说法、结集的情况。“佛陀”这种特殊的生命观,是能够使佛教宇宙观、时间观以及生命观区别于其他世界观的根本意义所在,这大概也是此篇篇幅巨大的原因。
6. 《敬佛篇》
(1)述意部
(2)念佛部
(3)观佛部;感应缘
(4)弥陀部:述意部;会名部;辨处部;能见部;业因部;引证部;感应缘
(5)弥勒部:述意部;受戒部;赞叹部;业因部;发愿部;感应缘
(6)普贤部;感应缘
(7)观音部;感应缘
此篇介绍大乘佛教重要的信仰形态——敬佛,先以敬佛的两种形态——念佛与观佛设部,观佛部所介绍的,便是大乘佛教重要的佛像崇拜,其感应缘择取了大量汉地佛像出现的故事,以表现汉地的佛像崇拜。弥陀、弥勒、普贤、观音四部,则是以汉地最为崇拜的几位佛、菩萨设部,每一部又分小部介绍这位佛(菩萨)的因缘功德,所附的感应缘都是汉地与这位佛(菩萨)相关的信仰感应故事,以表明汉地的佛(菩萨)信仰形态。
7. 《敬法篇》
述意部;听法部;求法部;感福部;法师部;谤罪部;感应缘
此篇是对“敬法”的介绍,尊敬“三宝”之另外一宝——“法”,设“听法部”“求法部”二部以介绍“法”的重要性,设“感福部”介绍大乘佛教的经文信仰形态,“法师部”介绍法师的功德及重要性,“谤罪部”规范对待大乘经典的态度,感应缘选取大量汉地经文信仰感应故事,由晋至唐皆有,与汉地实际的经文信仰形态相对应。
8. 《敬僧篇》
述意部;引证部;敬益部;违损部;感应缘
此篇介绍尊敬佛教三宝之一——“僧”的重要性。
9. 《致敬篇》
述意部;功能部;普敬部;名号部;会通部;敷座部;仪式部;感应缘
此篇专就大乘信仰形态中最重要之处——“敬”作一介绍,且道世为了让人们理解佛教之“敬”,在撰写中自己做了很多强调和解释,还专设“会通部”做了很多与本土文化会通的尝试,使人们能够以本土文化“礼”为基础来理解“敬”。
10. 《福田篇》
述意部;优劣部;平等部
此篇介绍大乘佛教非常重要的“福德”观,介绍福德的重要性及其衡量的方式。
11. 《归信篇》
述意部;小乘部;大乘部;感应缘
此篇以强调大乘佛教信仰形态中“信”的重要性名篇,设部中又趁机介绍了“小乘”“大乘”两种不同形态。
12. 《士女篇》
(1)俗男部:述意部;诫俗部;劝导部
(2)俗女部:述意部;奸伪部
此篇介绍佛教对世俗人生的大概看法,承接于对信仰形态的介绍之后,可以起到促使凡情开始审视自己的作用。分为男女二部,对男众有规诫与劝导,对女众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亦突出佛教性别观中对待男女之不平等。
13. 《入道篇》
述意部;欣厌部;剃发部;引证部;感应缘
世间若全为凡俗男女,便无圣情可言,由俗入道,乃为认识佛法之开端,故此《入道篇》介绍出家在家之别、圣情凡情之别,赞叹出家功德,以及介绍一些必要的仪式。
14. 《惭愧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介绍具有“惭愧”之情对于修习佛法的重要性。
15. 《讲导篇》
述意部;引证部;生信部;业因部;感应缘
此篇以一种艺术形式——“讲导”命名,全篇有若一篇讲导,有劝化之用。
16. 《说听篇》
述意部;引证部;仪式部;违法部;简众部;渐顿部;法施部;报恩部;利益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师生间说法、听法行为的珍贵,以及说法、听法之时一些必要的仪轨与注意事项,顺便解说渐顿二教的区别,以及法施的功德利益等。
17. 《见解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是从佛法修习者的角度,来说明修行者出于不同的根基,对佛法的见地也各有不同。
18. 《宿命篇》
述意部;引证部;宿习部;五通部;感应缘
此篇亦是主要从修行者的角度,来说明“宿习因缘”的概念,且着重说明了人们所关心的菩萨所具之“神通”的宿习因缘。
19. 《至诚篇》
述意部;求宝部;求戒部;求忍部;求进部;求定部;求果部;济难部;感应缘
此篇着重说明“至诚”品质对于修行者的重要性,主要以大乘菩萨六度来贯穿,从“求宝部”到“求果部”分别对应从“布施”到“智慧”六度。以“至诚”为篇名,又对应儒家君子品格的“至诚”。本篇感应缘所选故事对应汉地观音信仰与经文信仰。
20. 《神异篇》
述意部;觔通部;降邪部;胎孕部;杂异部;感应缘
此篇解释修行者之神异能力,以及佛教对待神异的态度。
21. 《感通篇》
述意部;圣迹部
此篇“感通”虽命名与唐《高僧传》中体例相同,但道世别出心裁,以玄奘法师的事迹为线索,其“述意部”专门铺叙玄奘法师求法之不易,“圣迹部”择取《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法师一路上所观遇的圣迹,如此一来,既体现了感通主题,又表达了道世个人对玄奘法师的崇敬。
22. 《住持篇》
述意部;治罚部;思慎部;说听部;菩萨部;罗汉部;僧尼部;长者部;天王部;鬼神部
此篇说明住持正法的种种要求,并依照护持者的不同身份进行解说。
23. 《潜遁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解释佛教修行者中智慧高逸的现象。
24. 《妖怪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以佛教视角释中土文化之“妖怪”,认为中土对“妖怪”的解释是比较浅显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其背后的因果。所取感应缘都是中土文学中的怪异之事,概取会通之意。
25. 《变化篇》
述意部;通变部;厌欲部;感应缘
此篇专门以佛教的视角来解释“变化”,虽然“变化”也属一种“神异”,大概因为中土广为流传关于“变化”的故事,“通变部”描述佛教中庄严微妙的“变化”, “厌欲部”赋予“变化”以佛教的功用——使人厌离尘欲,“感应缘”择取的主要是中土与“变化”相关的故事,以作会通。
26. 《眠梦篇》
述意部;三性部;善性部;不善部;无记部;感应缘
此篇阐释佛教的“梦”理论,中土有浓厚的梦文化,佛教也要表明自己的关注,以及提出自己的理论。
27. 《兴福篇》
述意部;兴福部;生信部;校量部;修造部;嚫施部;杂福部;洗僧部;感应缘
此篇讲述如何获得福报,兴造福德的信心、方式、多少等,解说对象包括出家与在家两种身份。
28. 《摄念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解说修行行为中具有根本意义的一种——摄念,解说摄念的意义以及方式。
29. 《发愿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解说佛教修行中“发愿”的重要性,并多处引证经典以诸佛菩萨的发愿方式作榜样。
30. 《法服篇》
述意部;功能部;会名部;济难部;感报部;违损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佛教修行者特别的衣着——袈裟,从其名字、功能、神异之处等方面进行解说。
31. 《燃灯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佛教庄严性供养——灯盏。
32. 《悬幡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佛教庄严性供养——悬幡。
33. 《华香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佛教庄严性供养——香与花。
34. 《呗赞篇》
述意部;引证部;赞叹部;音乐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佛教所使用音乐的特征。
35. 《敬塔篇》
述意部;引证部;兴造部;感福部;旋绕部;故塔部;感应缘
此篇对佛塔信仰形态进行解说,包括印度佛塔的遗迹、兴建因由、形制、供养护持佛塔的福德、绕塔的方式等,感应缘择取西晋至隋佛塔的灵验事迹。
36. 《伽蓝篇》
述意部;营造部;致敬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佛寺信仰形态。
37. 《舍利篇》
述意部;引证部;佛影部;分法部;感福部;感应缘
此篇解说舍利信仰形态,感应缘择取的是汉地有关于舍利感应的故事。
38. 《供养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解说佛教信仰形态中重要之一则——供养,从经律论中广泛引证说明供养的方式、对象、福德。
39. 《受请篇》
述意部;请僧部;圣僧部;施食部;食时部;食法部;食讫部;咒愿部;施福部;感应缘
此篇针对供养行为中很重要的一种——设斋请僧作详细的说明介绍,这也是针对当时设斋请僧中存在的不规范的行为而作。介绍包括请僧的意义、神圣性,仪轨怎样才能如法,如何发心,作为受食的比丘饮食应该遵循的时间,饮食的方法,应该说的咒愿等。
40. 《轮王篇》
述意部;会名部;七宝部;顶生部;育王部
此篇说明佛教的轮王理论,以轮王政治会通中土的理想君主政治,并以阿育王为代表。
41. 《君臣篇》
述意部;王德部;王过部;王业部;王福部;王都部;感应缘
虽然名为“君臣”,但此篇并没有对“臣”的描述,而是择取佛教有关君王德行的资源,包括王者之德、王者之过、王者功业、王者的福报、都城等,进一步会通,并补充中土的君主政治。
42. 《纳谏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表明佛教中有关于君主纳谏的资源。
43. 《审察篇》
述意部;审怒部;审过部;审学部;感应缘
此篇表明佛教中关于君子心性“审察”的资源。
44. 《思慎篇》
述意部;慎用部;慎祸部;慎境部;慎过部;感应缘
此篇表明佛教中关于君子心性“思慎”的资源。
45. 《俭约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表明佛教中关于君子心性“俭约”的资源。
46. 《惩过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表明佛教中关于君子自警于言行的资源。
47. 《和顺篇》
述意部;引证部;和施部;和国部;和事部
此篇表明佛教中关于君子心性“和顺”的资源。
48. 《诫勖篇》
述意部;诫马部;诫学部;诫盗部;诫罪部;杂诫部;感应缘
表明佛教中关于君子自诫的资源。
49. 《忠孝篇》
述意部;引证部;太子部;睒子部;业因部;感应缘
此篇表明佛教资于儒治社会伦理核心“忠孝”的资源,并将敬佛、敬僧、敬父母作一会通。
50. 《不孝篇》
述意部;五逆部;妇逆部;弃父部;感应缘
此篇以佛教因果论的惩戒意义表明佛教对“孝”的规范力,又专设“妇逆部”以配合对纲常社会中对女性的惩戒。
51. 《报恩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以儒家对“恩”的讲求与佛教所讲的报佛恩会通。
52. 《背恩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表明因果论的惩戒意义,乃对报恩的规范。
53. 《善友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引证佛教中对亲近善知识的提倡,会通于儒家“友”之理论。
54. 《恶友篇》
述意部;引证部
此篇引证佛教中关于远离恶知识的建议,会通于儒家“友”理论。
55. 《择交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继《善友篇》《恶友篇》之后,再次择取佛教中的资源会通儒家对“择交”的讲求,同时扩大到亲近善行远离恶行的意义。
56. 《眷属篇》
述意部;哀恋部;改易部;离着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自身对待家人眷属的态度。
57. 《校量篇》
述意部;施田部;十地部;福业部;罪业部;杂行部;方土部
此篇说明几种有衡量感的概念,关于布施及获福的多少,关于菩萨所处的十地,关于福业的多少比较、罪业的多少比较、各种行为的取舍,以及四大洲的比较。
58. 《机变篇》
述意部;菩萨部;罗汉部;感应缘
此篇解释修行者之才智机变。
59. 《愚憨篇》
述意部;般陀部;杂痴部
此篇解释佛教如何看待“愚惑”。
60. 《诈伪篇》
述意部;诈亲部;诈毒部;诈贵部;诈怖部;诈畜部
此篇择取佛典中有关讽刺世间伪诈现象的资源,说明佛教如何看待“伪诈”,提倡“直心是道场”。
61. 《惰慢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懒惰轻慢的态度对于修行的障碍。
62. 《破邪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表明佛教在印度时期对待外道的态度,即以外道为虚妄邪惑,在中土佛教对道教也采取这种态度。此篇感应缘的体例殊于他篇,分为“辨圣真伪一”“邪正相翻二”“妄传邪教三”“妖惑乱众四”“道教敬佛五”“舍邪归正六”,层层递进,以表明佛道教难两立的态度,这也与二教在当时的紧张关系相关。
63. 《富贵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以佛教因果论释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富贵”。
64. 《贫贱篇》
述意部;引证部;须达篇;贫儿部;贫女部;感应缘
此篇以佛教因果论释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贫贱”。
65. 《债负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以佛教因果论释“债负”,表明因果论有助于调整社会秩序。
66. 《诤讼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以佛教因果论释“诤讼”,表明因果论有助于调整社会秩序。
67. 《谋谤篇》
述意部;咒诅部;诽谤部;避讥部;宿障部
此篇以佛教因果论释“谋谤”,表明因果论有助于调整社会秩序。
68. 《咒术篇》
述意部;忏悔部;弥陀部;弥勒部;观音部;灭罪部;杂咒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对咒术的应用态度,所选取咒语多为对于中土来说较为实用的咒语。
69. 《祭祠篇》
述意部;献佛部;祭祠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对中土祭祀活动的参与方式,主要是“盂兰盆节”操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表明佛教对“祭祀”的态度,佛教是反对祭祀的,但因为“祭祀”在中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又不得不多方主动参与其中。
70. 《占相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的“占相”行为,其基础是:“心境相乘,苦乐报异。如蜡印印泥,印成文现,其相可占。”并以六道论相,彰显善恶因果与“相”的关联。
71. 《祈雨篇》
述意部;祈祭部;降雨部;河海部
此篇说明佛教的祈雨方式及“雨”观念。
72. 《园果篇》
述意部;引证部;树果部;损伤部;种子部
此篇讲关于佛教园林,包括以园林施僧的功德,以及佛教关于树木、种子及劝止伐树的观点。
73. 《渔猎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对渔猎之事的劝止态度。
74. 《慈悲篇》
述意部;菩萨部;国王部;畜生部;观苦部;感应缘
此篇阐述佛教的慈悲态度,慈悲的原因是由于众生之苦。大乘菩萨的重要特征便是慈悲,国王亦应具有菩萨之慈悲。畜生亦有求法之心,应对其慈悲。
75. 《放生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体现慈悲的“放生”行为。
76. 《救厄篇》
述意部;菩萨部;流水部;商主部;兽王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体现慈悲的“救厄”行为。
77. 《怨苦篇》
述意部;伤悼部;五阴部;八苦部;济难部;虫寓部;地狱部;感应缘
此篇对之所以要慈悲的原因——人生之苦进行专述。对苦之可伤可悼,苦的原因——五阴盖覆,人生的八种苦,身体为虫所寄之苦,地狱之苦等都予以了说明。
78. 《业因篇》
述意部;业因部;十恶部;十善部;引证部
此篇说明佛教因果论中“因”的理论。
79. 《受报篇》
述意部;引证部;受胎部;中阴部;现报部;生报部;后报部;定报部;不定部;善报部;恶报部;住处部(七识住处第一,九众生居处第二,二十五有住处第三,四十二居止住处第四);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因果论中“果”的理论。
80. 《罪福篇》
述意部;业行部;罪行部;福行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以因果论为基础的罪福观。
81. 《欲盖篇》
(1)五欲部:述意部;欲系部;欲障部;诃欲部
(2)五盖部:第一贪欲盖;第二嗔恚盖;第三睡眠盖;第四悼悔盖;第五疑盖
此篇解释兴造业因之五欲五盖。
82. 《四生篇》
述意部;会名部;相摄部;受生部;五生部;感应缘
此篇释佛教生命观中关于出生行为的理论——四生,即众生之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而菩萨以其大慈力有五种出生方式:息苦生,随类生,胜生,增上生,最后生。
83. 《十使篇》
述意部;会名部;迷理部;断障部
此篇解释造成因果轮回的十种生死根本,又称“十使”: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取、贪、嗔、痴、慢、疑。
84. 《十恶篇》
(1)述意部
(2)业因部
(3)果报部
(4)杀生部: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5)偷盗部:述意部;佛物部;法物部;僧物部;互用部;凡物部;遗物部;感应缘
(6)邪淫部:述意部;诃欲部;奸伪部;感应缘
(7)妄语部:述意部;引证部
(8)恶口部: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9)两舌部: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10)绮语部: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11)悭贪部: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12)嗔恚部: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13)邪见部: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讲述基于业报因果论对“十恶”行为的惩戒,并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它对规范中土社会秩序的辅助意义。
85. 《六度篇》
(1)布施部:述意部;悭伪部;局施部;通施部;法施部;量境部;福田部;相对部;财施部;随喜部;施福部
(2)持戒部:述意部;劝持部;引证部;感应缘
(3)忍辱部:述意部;劝忍部;忍德部;引证部
(4)精进部:述意部;懈惰部;策修部;进益部;感应缘
(5)禅定部:述意部;引证部;头陀部;利益部;定障部;感应缘
(6)智慧部:述意部;引证部;利益部;感应缘
此篇讲述修菩萨行之“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有先后顺序的行为,每种行为都分别设部,介绍其完备理论。
86. 《忏悔篇》
述意部;引证部;违顺部;会意部;仪式部;洗忏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了忏悔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仪式。
87. 《受戒篇》
(1)述意部
(2)劝持部
(3)三归部:述意部;功能部;神卫部;归意部;受法部;得失部
(4)五戒部:述意部;遮难部;受法部;戒相部;得失部;神卫部
(5)八戒部:述意部;会名部;功能部;得失部;受法部;戒相部
(6)十善部:述意部;忏悔部;受法部;戒相部;功能部
(7)三聚部:述意部;损益部;简德部;忏悔部;受法部;请证部;戒相部;劝请部;随喜部;迥向部;发愿部;优劣部;受舍部;感应缘
此篇详介戒律对于修行的重要性,重在介绍居士戒、菩萨戒,从其中“五戒部”、“十善部”的述意也可看出其重在突出佛教戒律对中土社会秩序的规范意义。
88. 《破戒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破戒之害处,对象包括白衣与出家众。
89. 《受斋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持斋的福德、菩萨斋日的律仪。
90. 《破斋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僧俗二众不能遵守持斋之情况及其害处。
91. 《赏罚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与罪福行为相应的赏罚。
92. 《利害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与罪福行为相应的利害。
93. 《酒肉篇》
述意部;饮酒部;食肉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饮酒食肉的害处。
94. 《秽浊篇》
述意部;五辛部;嚏气部;便利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对秽浊事物的观点。
95. 《病苦篇》
述意部;引证部;瞻病部;医疗部;安置部;敛念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的疾病观,以及有关疾病的医药观念和其他的处理方法。
96. 《舍身篇》
述意部;引证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信仰中的舍身行为。
97. 《送终篇》
述意部;舍命部;遣送部;受生部;感应缘
此篇说明佛教如何对待死亡,且注重与中土死亡观的会通。
98. 《法灭篇》
述意部;五浊部;时节部;度女部;佛钵部;讹替部;破戒部;诤讼部;损法部
此篇介绍佛教关于末法时代及法灭的理论,重在介绍造成法灭的多种因素。
99. 《杂要篇》
述意部;四依部;四果部;四食部;净口部;鸣钟部;入众部;求法部;衰相部;杂行部
此篇备举作者觉得重要,但在行文中未能单独设篇的内容,多为修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包括依止什么,如何净口,以什么样的态度到大众中等,以及需要知道的一些概念,如修行过程中的四果、四种可以滋养生命的食物,生命衰颓的表现等等。
100. 《传记篇》
述意部;翻译部;杂集部;般若部;兴福部;历算部;感应缘
此篇为全书最后一篇,一者记述佛教文献情况,二者记述历代崇佛帝王的佛教事业,三者以佛教事件之时间会通中土历算。
从梳理这一百篇的内容,我们看到其中的知识可约略划分为以下多个层面:
1—5篇:佛教世界观,包括对时间、空间、生命,以及“佛”的观点,来自佛教自身的知识。
6—11篇:这六篇主要介绍大乘佛教以“敬”“信”为主要特征的信仰形态,对应中土的佛像崇拜以及经文信仰等实际信仰行为。
12—16篇:这几篇介绍一些必要的具有引入功能的知识,这种介绍是以人们渐进地了解佛教为背景的,比如认识在家、出家,以及“惭愧心”的重要性,通过“讲导”来劝讲众生认识佛法,并解说师生间说法、听法的行为。
17—22篇:这几篇转入以修行者角度认识佛教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认识修行者见解的不同,宿命因缘,修行者需要具备的至诚品格,如何看待神异与感通,以及住持正法的需要。
23—26篇:这几篇侧重以佛教的态度对中土较关注的一些文化现象做解释,如“高逸”现象,“妖怪”故事,“变化”故事,以及梦文化等,以此表明佛教的态度、理论,并达到与中土相关文化现象的会通。
27—29篇:解说佛教信仰中三项重要的行为:兴福、摄念、发愿。
30—34篇:显然关注的是佛教作为一种信仰的表象,那些特别而具体的事物,它的服装、道具以及所使用的音乐,概而言之,就是它所使用的具体的东西。
35—39篇:转到信仰行为方面的介绍,人们在这种信仰中做些什么,包括佛塔崇拜,佛寺信仰,舍利崇拜,供养僧人等。
40—55篇:表明佛教与儒治社会伦理的补益功能,包括君王之道,君臣之道,儒治社会伦理的核心——“忠孝观”,以及君子心性,另外还有君子对“恩”“友”的态度等层面。
56—61篇:这几篇转入对佛教自身看待事物之眼光的说明,包括佛教如何看待眷属,佛教的几个有衡量感的概念,以及佛教怎么看待机智、愚钝、懒惰、伪诈这几种常见的人生现象。
62篇:佛教对外道,包括中土道教的态度。
63—67篇:这几篇以因果解释富贵、贫贱现象,且以其惩戒意义规范债务、诤讼等现象,主要表现佛教因果论对社会观念、秩序的规范作用。
68—71篇:这几篇重在表现佛教与中土几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巫术活动的关系,既表现佛教对之的参与,也注意提出佛教自身态度中不妥协的地方。
72、73篇:园林与渔猎,或者说畋猎,都是中土贵族生活中重要的构成因素,以这些熟悉的元素为名,吸引读者的注意,阐述佛教对这两项事物的态度。
74—77篇:这几篇内容主要探讨佛教的重要理念——慈悲,慈悲的理念,慈悲的具体行为,以及人生之苦,等等。
78—84篇:这几篇皆为介绍佛教业报因果论,在知识选取中尤为注意业报因果论对中土社会秩序的辅助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业报因果的基本理论,与其相关的罪福观、四生、十使以及十恶惩戒。
85—92篇:转入对修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关注,最为重要者当然是菩萨修行之六度,所占篇幅亦广;其次是对受戒、持戒的关注,并在其中明显流露出以戒律辅助社会秩序的意图,另外还有斋戒事项,以及对赏罚、利害的一再辨明。
93—97篇:佛教如何看待酒肉、污秽、疾病、死亡等现象,附带说明佛教的舍身行为。
98、99、100篇:这末尾的三篇,各自设意,来做收尾的工作。98篇介绍佛教很特别的一个理念——“法灭”, 99篇收入未及设部却又值得重视的其他一些事项,100篇介绍佛教典籍的形成情况以及帝王对佛教发展的功绩,佛教时间与中土历算的会通。
从我们对《法苑珠林》内容的梳理来看,我们看到其内容编撰的一大特点便是层面丰富,其中,有涉及佛教总体信仰形态的层面,有兼顾中土祭祀文化的层面,有兼顾中土巫文化的层面,有兼顾中土核心伦理的层面,有辅助调整中土社会秩序的层面,有针对修行注意事项的层面,有佛教自身理念的层面,又有涉及佛教对一些事项的理解。一方面作者力图最大程度地展现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的会通;另一方面作者编撰时预设的阅读对象是时时转换的,尽可能照顾到更多层面的人群,太过深奥的知识,如佛教的唯识理论,除了在个别事项的介绍中有所体现外,编撰者几乎没有进行专门的设章。
由于编撰者展现的文化切面是多重的,笔者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而选取几个在佛教文化与中土主流文化沟通中最主要的切面,包括佛教与祭祀间的关系,佛教对中土几项重要的巫术行为的态度,佛教与儒治社会伦理间的沟通,以及佛教因果论对中土报应论发生的转化作用。另外,由于其文化切面的丰富性,以及编撰者明晰的文化展现意图,对佛教文化现象的一些专项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资料的旁证,本书最后一章即以《法苑珠林》为佛教音乐中国化研究提供的空间为此类研究作引玉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