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干涸的大道清源:中国故事: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第一辑)
- 杨永发
- 3680字
- 2021-04-02 10:45:26
004 映红南国半边天
红砖古厝最吸人眼球的,除了屋顶那燕尾脊的迷人形制之外,便是红砖墙的立面了,红彤彤鲜艳似火。
朝阳映射在鲜红的墙面与似雪的白薯粉上,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强烈的色差对比,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壮丽的闽南红砖古厝主要分布于福建厦、漳、泉等地,这种独特的民居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是对闽南红砖建筑特色的形象表述。
中国最靓丽耀眼的民居在哪里?它就是泉州南安市官桥镇的蔡氏红砖厝。这处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因中外文明在此交汇互通,使这个独特的红砖文明成为展现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最好载体。
当元旦第一缕阳光铺撒在闽南大地时,我来到了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寻访蔡氏古居,一股浓郁的乡土芬芳扑面而来,沁人肺腑。
厝,在闽南语中意为房屋。全村十余座气势恢宏的闽南红砖古厝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墙体似火如焰,这些色彩艳丽的红砖赤瓦,俗称“胭脂红”,全由取之于当地富含氧化铁的红土壤烧制而成。与红的耀眼的砖瓦形成强烈色彩反差的,是家家户户门前房后大大小小竹匾中晾晒的白薯粉,晶莹如雪,白得抢眼,它们同样产自闽南本地的红土壤。
这座代表闽南“红砖文化”巅峰之作的蔡氏古居,为何从里到外传递出一种与乡土密不可分的信息呢?除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以外,它们在展现美轮美奂的外在形态的同时,也折射出一种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集体人格和人文精神。
故土的呼唤
中华民族素有眷恋故土,叶落归根的人文情结。
蔡姓为福建省大姓之一。按最新权威统计数据,蔡姓在福建省排行第11位,在全国排行第44位。若从历史人文的角度看,福建蔡姓折射出了中原移民南迁的历史脉络。
蔡姓始祖可追溯到西周初年的蔡叔度。据《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叔度乃周文王第五子,周武王之弟。武王克商后,叔度受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县),史称蔡叔。武王去世,成王继位,蔡叔等反叛,被周公平定后放逐。此后,周成王仍将蔡叔之子胡封于蔡。
春秋时,蔡姓主要繁衍于现在的河南省境内,其间因受楚国相迫,曾先后迁徙于新蔡(今属河南)和州来(今安徽凤台,时称下蔡)。西晋惠帝时,曾将蔡氏聚居的河南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设置济阳国,后改济阳郡,辖地相当于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故蔡姓族人大都以“济阳”作为郡望或堂号。
至两晋时期,战乱频发,迫使蔡姓族人随同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辗转定居于江浙各地。至唐初时,蔡姓宗族始迁闽、桂等地。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蔡姓族人又一次大举南下,与唐初先入闽之蔡姓合为一体,逐渐发展成为福建大姓,并成为当今台湾和广东蔡姓的重要来源。
闽南红砖建筑的起源尚无定论。早在宋代,这种建筑已经在闽南地区开始推广和建造。在封建社会,红色建材被称为宫廷色,专用于皇家宫殿、庙宇及帝王宗祠,本为“庶民不许”,但却在闽南民间大量使用,这除了与闽南人长期从事海外贸易,民间积累了巨大财富,以及炫奇斗富、讲求排场的乡风有关外,还由于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山高皇帝远”,加上闽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特性,使得民居外形富丽堂皇,被称为“皇宫起”的违禁红色建筑在闽南一带悄然风行。
宋朝时期,中原外族入侵不断加剧,尚留北方的蔡姓族人,不得不再次大规模南迁,进入江浙、皖南、闽粤等地,使南方蔡姓人口大幅增加。至北宋蔡襄时,已是名扬天下的望族。现今晋江青阳蔡氏祠堂正厅遗存的一副对联便是最好的印证:上联是“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长绵百代振家声”;下联为“脉映济阳,支分莆阳,派衍青阳,好就三阳开泰运”,涵盖了青阳蔡姓繁衍的源流和脉络。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堂号,也属“济阳衍派”,正是源于蔡襄这一支脉。
到了明清时期,蔡姓已迁衍各地,并远赴海外。南安紧邻唐宋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点,自唐宋以来,历代都有人自此出海谋生,明清时期出洋者更甚,其中不乏功成名就者。蔡氏古居的始创者蔡启昌、蔡资深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闽南红砖厝,以丰富多彩的建筑元素的表达,为我们敞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又记忆疏远的大门。它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凝聚了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生活中,必定包含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闽南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在一个家族体制建设上完成了这样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
据民国四年(1915)《南安县志》中《蔡启昌》一文记载:“蔡启昌,名树清,三十五都漳里人。商于吕宋,积资甚裕,量宏好善。捐修文庙考棚,筑造寺院桥路,恤孤怜贫,施茶舍药,倡设拯婴堂,靡不踊跃乐输。”
另据菲律宾柯蔡济阳公所《蔡永明翁传略》记载:蔡资深于清后期与其父南渡菲律宾,父子同心协力,在岷市后街仔开设晋益小烛铺子。1850年蔡启昌回国,铺子交由蔡资深经营。蔡资深克勤克俭,取信于当地百姓,在岷市广置产业,经营范围和规模盛极一时,先后涉及百货、布匹、木材、房地产、家具、大米、纺织和铁器等。积累起雄厚财力的蔡资深乐善好施,办学兴教,收养弃婴,修桥造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时逢安徽、浙江、江苏等遭受水涝,他捐金万两,又集资数百万两赈灾济民。为表彰义举,清廷曾封其为“资政大夫”。蔡资深还曾资助过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当过菲律宾第一届国会议员,这在国内其他古民居建造者中并不多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的耕读文明和重农轻商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蔡氏父子也不例外,深信“久远之业,商不如农”,深感经商犹如水中浮萍,转眼易逝,全然没有土地的厚重与坚实,故应“仕农工商全面发展”。长期漂泊海外,与积累巨额资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内心深处日思夜想的乡土情结和民族归属感。
于是,蔡氏父子便在故土闽南泉州一处称“漳州寮”的地方广置荒地,组织族人开垦种植,择地建祠,祭祀先祖。然后,帮助族人先后在此建起带有中原文明、闽南文明和南洋文明鲜明印记的十多幢红砖大厝。
红墙赤瓦,海上丝路印记
土楼、土堡、灰砖和红砖民居为福建四大民居,其中尤以红砖民居最为靓丽奇特。其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和豁达的性格,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蔡氏红砖厝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篆隶行楷,各具韵味。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大观园”。
蔡氏古居集闽南高超的建筑工艺之大成,并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念。而且,其建筑元素还兼容并蓄了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极富历史文化内涵。
蔡宅营造时间之长,做工布局之精实属罕见。蔡资深自清同治四年(1865)开始斥资建造这一民居建筑群,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才竣工,耗时44年,十余座红砖大厝共有大小房间近400间,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其不仅依靠群体布局、空间变化和外在形态,来传达和表现外在的神韵和精彩,更是运用雕刻、楹联、书画、色彩等多种装饰艺术,来提升其超凡脱俗的内在精神境界。
整个建筑群因地制宜,气势恢宏,布局严整,充分考虑了风水、防火、排水、日照、通风和防震等因素。在整体设计上更是独具匠心,用心良苦。每座大宅屋脊高翘,红墙赤瓦,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兽,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情趣盎然,篆隶行楷,各具韵味。走进每一座大厝,令人眼界顿开,仿佛进入了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
蔡宅其装饰品味之高,类别之多,反映了闽南地区多种文化共生共荣的特色。蔡氏古宅的众多建筑元素中,大多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理念,这在国内古民宅中不足为奇,而其独到的红墙赤瓦与燕尾翘脊的运用,却在中国民居史上独树一帜。
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房屋的建造沿续着一套等级森严的规制,红黄两种色彩为皇宫和庙宇专用,而绿、青、蓝等艳丽色彩则属达官权贵的专有,普通百姓均不得染指。因而民间住宅大多只能使用黑、灰、白三种单调的色彩。敢于开风气之先,冲破这种死气沉沉的建筑规制的禁忌和束缚,赋予更为艳丽大气,包融开放的建筑理念,要归功于闽南这片热土较早地接纳和融入了蓝色文明的种子。
红墙赤瓦,再加上燕尾翘脊式的瓦顶,使闽南古厝有了皇城的气势。而许多带有印度佛教文化的辉绿岩连珠饰柱础、伊斯兰教艺术风韵的火焰形山花、西方建筑常见的蓝釉式葫芦栏杆和南洋文化特征的鱼尾狮雕塑等外来文化元素,在蔡氏古居中均可找到清晰的印记,凸现着闽南地区独有的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特征。
蓝天、碧海、白云、红砖,这是闽南红厝的关键词。这处色彩瑰丽,和谐大气的中国古民居瑰宝,现已蜚声中外。如今,蔡氏后裔仍然守护着自己的祖屋,述说和沿续家族的荣耀,同时也敞开大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呈现中华民族包容并蓄,进取开放的心态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