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融资:从天使投资到IPO
- 廖连中
- 5068字
- 2021-03-24 21:00:54
2.2 法律层面上的准备
在融资之前,大部分投资人都会要求进行尽职调查。投资人在投资前会先将尽调清单发给创业者,一般包括法律和财务两个方面。创业者在融资之前应当完善相关制度,整理相关资料,做好融资准备。本章主要讲法律方面的融资准备。
2.2.1 审查公司主体
审查公司主体是尽调清单中的法律要点,共包括3项工作,内容如图2-4所示。
图2-4 审查公司主体的工作内容
1.公司设立和程序
审查公司主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审查公司设立和程序,包括公司的成立时间、注册资本有多少、是否合法设立、是否经历过股权变更、公司章程以及修正次数等都是考察内容。这一项工作主要是为了确保公司的设立程序合法,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2.经营范围
审查公司主体的第二项工作是审查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的经营范围与公司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投资人非常重视的一项内容。如果说公司的产品已经做出来,但是市场影响不够大,那么投资人会更加注重经营范围的考察。2.1.3小节中讲到投资人可能会要求创业者放弃一部分业务,这里体现的是投资人有可能会要求公司缩小经营范围。
3.公司证照
审查公司主体的第三项工作是审查公司证照。以做网站的公司为例,按照法律规定,网站运营者需要在国防部门进行报备。如果是电商网站,还需要有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的备案。如果是酒店、饭店、房屋租赁、金融等特殊行业公司,投资人审查公司证照的意义在于确定公司是否具有行业资质。如果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况下获利,公司则涉及非法经营,这是投资人比较重视的问题。另外,高新技术企业尤其需要在高新方面认证齐全。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审查,创业者应当在融资之前就做好准备,不足之处及时弥补。
2.2.2 考察企业资产权利
企业资产权利是投资人在法律方面的尽职调查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项内容。投资人当然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资产权利完整,没有瑕疵,包括商标权、域名、APP名称等。
然而,很多创业公司在这一环节出了问题。以商标为例,一些创业者花费大量时间与资金推广的品牌商标没有注册下来,因为提交的商标与注册标准要求不符;还有一些创业者不仅没有将使用的商标注册下来,还被他人控诉侵害了其商标权,被要求赔偿一大笔侵权费。出现这种情况后,公司不得不更换品牌商标,还影响了融资进程。
如果创业者在融资之前做好法律方面的准备,商标方面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就能避免。在确定产品或服务品牌的商标之前,创业者应当找一个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进行咨询,看拟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否存在问题。这样做有三个好处,内容如图2-5所示。
图2-5 找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进行咨询的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从事的是跨境业务,不仅要在中国境内做商标查询,还要在主要境外目标地做查询。如果计划申请注册的商标存在问题无法顺利注册,创业者需要立即更换其他商标。如果计划申请注册的商标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创业者最好抓紧时间申请注册,以免被他人恶意抢注后花费不必要的钱购回商标。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忙于开发产品和拓展业务,往往忽略了商标保护的重要性。
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域名的注册也非常重要。与商标一样,域名的注册也越早越好。而且,公司域名最好能够与公司名称、品牌相同或尽可能保持一致。所以,一旦公司和产品名称确定下来,创业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注册域名。如果公司想要注册的域名已经被他人注册,打算将域名购买过来,也要趁早。因为在公司尚未有什么作为的时候购买域名,价格不会太高。但如果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已经打下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再购买域名时价格会高很多。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公司在注册商标或域名时可以做一些保护措施。
第一,除了自己使用的商标或者域名,创业者还可以多注册一些商标或域名。这些商标或域名可能与你使用的商标与域名相似,容易产生混淆。而将其一并进行注册的好处是避免第三方注册这些相似商标和域名后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不仅将自己使用的商标或域名注册在公司产品或服务对应的类别上,而且还要注册在与公司产品或服务相近的类别上。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第三方将商标使用在与你的产品或服务相近的类别上。比如,公司计划为“光纤通信”注册商标,除了应当在“通信服务”类别上注册商标外,还应在“办公事务”“计算机编程及相关服务”等类别上注册商标,以避免被他人使用商标,对公司的光纤通信业务造成影响。
总而言之,创业者应当在创业之初就注意企业的资产权利保护。即便不融资,资产权利的不完整性也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3 商会、议事和决议规则
所谓商会就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如图2-6所示。
图2-6 公司三大商会
在三大商会中,投资人最关注的是董事会,因为董事会和管理层一起享有公司的经营权,董事会席位关系到公司的控制权。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3~13人,股份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5~19人,需要5名以上董事。通常情况下,董事会席位设置成单数,避免决策时陷入投票僵局。
由于后续融资会陆续带来新的投资人,董事会成员数会逐渐增加,建议公司首轮融资后的董事会成员为3~5人。在完成首轮融资后,创始人应当还拥有最多份额的股权,所以应当占有绝大部分的董事会席位。如果首轮融资完成以后,创始人持有公司大约60%的股份,而投资人只有一个,那么,董事会的构成就应该是2个普通股股东+1个投资人=3个董事会成员;如果有2个投资人,那么董事会的构成为:3个普通股股东+2个投资人=5个董事会成员。
关于股东会,《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股东会可以行使的各项职权,包括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做出决议等。在股东会方面,投资人与创业者一般不会产生分歧。
监事会是由股东会选举的监事以及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的监事组成的,与董事会并列设置,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行政管理系统行使监督的内部组织。
《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监事可以行使下列职权:“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等。”
在考察创业公司时,投资人还会考察董事会的议事和决议规则。其中,议事规则包括哪些事情必须让投资人同意、哪些事情投资人有一票否决权以及哪些事情是由股东会决定的。决议规则主要指三大商会的决议文件。创业公司应当保存好相关文件,包括纸质与扫描版。
当投资人尽职调查的时候,如果你能直接拿出公司经营过程中,商会产生的所有文件,投资人会对公司产生一个好印象。如果你告诉投资人“我不确定我们有这个东西”,相信投资人的脸色一定很难看,因为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公司不应当出现的情形。
2.2.4 整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公司与员工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同时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了“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所以说,公司每进来一个人,都应当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越早越好,最晚不要超过一个月。因为《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创业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5点,内容如图2-7所示。
图2-7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第一,选择劳动合同的类型。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单项劳动合同。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公司与员工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是一种最常用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公司与员工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单项劳动合同
单项劳动合同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公司与员工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具体选择哪一种劳动合同,公司应当与员工共同协商确定。有些创业者为了保持用人的灵活性,愿意与员工签订短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些员工为了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更愿意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论双方意愿如何,最终的选择应当是双方平等协商后一致同意的。
第二,注意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设立违约条款。违约条款应当包括服务期以及保密事项等约定。
根据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五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
因此,创业公司可以根据上述规定在劳动合同中设立相关违约条款,保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另外,对于掌握公司机密的创业合伙人或者核心员工,可以设定保密条款和竞业禁止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禁止期限不超过两年。事先约定违约条款可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否则有可能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第四,设立免责条款。创业公司的实力还比较小,很难将员工入职之前的历史掌握清楚。如果遇到一些刻意隐瞒事实的应征者,公司很有可能无法察觉,导致未来因竞业禁止等原因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所以,提前在劳动合同上添加免责条款可以保护公司利益不受侵害。下面是免责条款范例:
“乙方员工向甲方公司保证,乙方在进入甲方公司工作之前,与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存在或者已解除劳动关系;无任何违法行为和民事与刑事纠纷。如存在隐瞒上述事实的行为,一经查实,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且造成的一切法律后果由乙方承担,与甲方无关。”
第五,及时变更条款内容。如果员工的岗位、薪资等发生变化,或者公司发生合并分立等情况,公司应当及时变更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内容。这样做可以避免今后可能产生的劳动纠纷。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整理方面,创业者不能大意。无论是天使还是后续轮次的投资人都会关注员工的履历和劳动合同签订,所以公司需要在融资前将员工履历和劳动合同整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