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子 兄弟篇(2)

所以,父母的偏宠是危险的,如果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个子女,他们之间就会有矛盾。每个人都想得到父母的爱,都希望父母能够爱自己多一点,如果得不到,就会感到不受重视,有人就会因嫉妒父母的偏宠而铤而走险,想办法扭转这种不被重视的局面。就算不去计较父母这种不公平的爱,也不会容忍对方因为受到偏宠一而再,再而三地放肆炫耀。

颜之推在《教子》篇中就讲述了北齐武成帝因宠爱小儿子琅琊王,结果导致琅琊王被太子所杀的故事。

北齐武成帝有个小儿子被封为琅琊王,这个小儿子是太子的同母弟弟。他天生聪慧,一向得皇帝和皇后的疼爱,吃的穿的用的都与太子看齐。武成帝经常当着众人面夸道:“这个孩子聪明过人,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太子即位后,琅琊王就搬到别宫居住,但给他的待遇仍然十分优厚,超过其他诸侯王。即便如此,太后还是认为不够,常常为此向皇帝进言。

当时的琅琊王才十多岁,他骄横放肆,毫无节制,在吃穿用住方面都要向皇帝看齐。琅琊王曾经去南殿朝拜,见到典御官向皇帝进献从地窖里取出的冰块,钩盾令进献早熟的李子,回府后就派人去索取,结果没有索取到。他为此大发脾气,骂道:“皇帝已经有了的东西,我为什么没有?”

无论是做事还是言行,他都不知分寸,他的骄纵与恣肆是令人不堪设想的。这样的个性将他一步步推到危险的地步。

有一次,他看宰相不顺眼,竟然伪造了文书,假借皇帝名义要杀宰相。为避免宰相侥幸逃脱,他还命令手下的军士守住皇帝所在的宫殿大门。他虽然无反叛之心,但是声势太大,以至于被误以为要搞政变。由于太胡闹,皇帝忍无可忍,派兵把他抓了起来,数落他一顿后才释放。一个多月后,皇帝还是杀了他。

琅琊王恃宠而骄,以致目无长幼,肆无忌惮,胡作非为,最后因自己的骄纵恣肆惹怒了已当了皇帝的太子,被皇帝密令杀死。通过读这些历史故事,我们是否能得到一些启发呢?

那些偏宠孩子的人,虽然本意是想用自己的爱厚待他,使他过得更好,但没想到,这样的宠爱却是害了他。

春秋时期,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国君之女武姜为夫人。武姜为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寤生,一个是共叔段。长子寤生是难产而生的,共叔段是顺产而生的,所以其母武姜非常钟爱共叔段,而不喜欢寤生。后来,长子寤生即位,即郑庄公,共叔段受封京城,称京城太叔或太叔段。后来,共叔段在武姜的帮助下意欲谋反作乱。而郑庄公在共叔段未公开反叛之前,就已经知道他要图谋不轨,于是派兵攻打并击败共叔段。共叔段最终死在他国。

被父母宠爱的人是幸福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因为这份宠爱太容易招来嫉妒,也容易为自己招致祸患。所以,想偏爱的父母应当觉悟到,爱之适足以害之。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足以引以为戒。汉末群雄逐鹿中原,以刘表和袁绍最具声望和实力,但是两人都因偏爱自己的小儿子,死后把继承权传给小儿子而激起长子的不满,以致自相残杀而便宜了外人。汉朝赵王如意被杀,也是由于刘邦过于宠爱而激起了吕后的不满,吕后将其毒死。这些都是很好的前车之鉴。

聪慧俊秀的孩子当然值得赏识喜爱,但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该得到喜爱怜惜。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有一碗水端平了,才能让所有的子女和平共处。娇惯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件恰当的事。

颜氏家训精华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都是不可替代的唯一,都值得享受到父母的爱,所以对待孩子,父母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向。

重视德育,勿教子走谄媚之路

原典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释

齐朝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通晓公文的书写,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他也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啊。”我当时低头没有回答。奇怪啊,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如果用这种办法去取媚于人,即使能够官至卿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的。

解读

安排前程,父母勿投机取巧

谄媚是阶级社会人际关系中有心计的人攀龙附凤、笼络人心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斗争中最常用的权术之一。谄媚者为了达到自身目的,采用非正常的手段,奉承巴结,吹捧讨好,博取被谄媚者的好感和欢心。

谄媚者利用的武器就是人性的弱点。因为在人性中,有一个几乎人人都会有的弱点,那就是喜欢听悦耳的好话,喜欢听别人奉承自己。而越是富有才华、能力卓著的人往往越显得清高孤傲,他们仗着自己的才气不屑于投机钻营,不屑于溜须拍马。于是这就给了那些靠拍马逢迎的庸人们一个得以施展拳脚、纵横捭阖的机会,就为那些把才智和精力用于迎合上级、笼络上级的平庸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升迁机会。虽然在某些时候,这些庸人们会大获全胜。但事实是,没有人会永远糊涂,等到那些当权者清醒的时候,这些庸人就会被统统赶下去。

历史上有名的谄媚者有和珅、李林甫等,他们的下场众人皆知。

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的著名奸相,他原为吏部侍郎,奸佞狡诈,与众宦官、妃嫔交情深厚,故而对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因此,善于揣摩圣意的他每次都能顺皇帝心态奏旨,获得唐玄宗的赏识。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在此期间,朝廷中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皆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受到了重用提拔。在这样的环境中,唐朝很快从兴旺转向了衰败。“开元之治”的繁荣景象消失后,出现了“安史之乱”。李林甫就是在这期间去世的,死了之后还被人掘了墓。

和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非常懂得迎合乾隆皇帝,和珅仪表俊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精通四书五经,此外,他知道乾隆帝喜欢写诗,就去研究乾隆帝的诗词风格,迎合乾隆帝的兴趣爱好,于是得到了乾隆帝的赏识。有时候,乾隆赏花赏景时想要作诗写词,可是又不想动脑筋,就让和珅代替自己写诗作词。和珅就是这样成为了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和珅的失败之处也在于此,他贪欲太甚,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以一条白绫赐和珅自尽。

由此可见,谄媚者虽然能够一时风光无二,但其结局往往都是凄惨无比的。

因此,颜之推在《教子》篇的最后一节告诫人们,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学谄媚之道,即使这样能够获得成功,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也不要走这样投机取巧的捷径。

在颜之推看来,为人父母如果为了子女的前途,不惜毁弃原则,唯利是图,这等于在为子女做出不良示范。颜之推对此是深恶痛绝的。环顾当下,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人们的享乐思想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越来越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父母甚至鼓励子女以败坏品行的代价来换取成功,这实在是教育的大患啊!

清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其所著《廉耻》一文中引述了颜之推的这段话,警告后人,做人要怀抱一颗廉耻心。他在文章开篇便写道:“《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顾炎武认为: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一个人如果不廉的话,那么他便什么都拿;不耻便什么都做。人到了这种地步,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随之而来了。身为大臣,如果不择手段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而在这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孔子在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时,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没有耻,对可耻的事不感到羞耻,便是无耻了。”孟子还说:“耻对于人来说是一件重大的事,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一个人之所以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是出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称得上国耻了。

教育孩子,如果不重视品德教育,只知道鼓励他们去追名逐利,光宗耀祖,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极尽谄媚之能事,走上一条弃德行而逐名利的路。如果一个人为了名利不顾一切礼义廉耻的话,那么结果一定会很糟糕,即使他们收获了权、利,赢得了世俗所谓的成功,也一定是为世人所不齿的。

颜氏家训精华

教育孩子在追逐成功的路上,一定要怀抱廉耻之心,不要为了成功而抛弃礼义廉耻,极尽谄媚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