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
原典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译释
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智力低下的人,虽受教导也于事无补;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导就不会懂得事理。
颜之推认为,对于天才与白痴,教育是无能为力的;教育的“用武”对象是中等之资的人。对于中等之资的人,要多加指导和鼓励,其方能成材。
解读
教育要区别对待
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如果不学习,就有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的危险,所以,学习是一件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事情。
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都要学习,只有在教育的熏陶和感化中,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着高尚品德的人。然而,是不是说每个人只要接受了教育就能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品质的人呢?不见得。颜之推在其著作《颜氏家训》的《教子》篇中告诉我们:“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之推认为,对于天才与白痴,教育是无能为力的,教育无法改变他们;教育的“用武”对象只能是那些中等之资的人。对于中等之资的人,要多加指导和鼓励,方能成材。
社会中不乏一些天赋异禀、天资聪颖的人,他们不用怎么接受教育,就能通晓世间道理,就能掌握很多知识。2015年7月,11岁的英国平民男孩泰瑞斯·乔治被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免费录取。尽管泰瑞斯只是一位来自于普通家庭,居住在平民区的男孩,但是他凭借天赋才华,最终拿下了伊顿公学的全额奖学金。无疑,天资聪颖的人总是受上天青睐的,他们天生拥有常人欣羡不已的智力和脑力。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出身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晓畅英、法、德、拉丁等多种外文,深入研读过中国哲学、史学、文学,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一生博学多能,是近代文人的典范。1929年,时年19岁的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因英文成绩满分,故入清华外文系,成为当时的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吴宓的得意门生。当时,才华横溢的钱钟书很受吴宓赏识。
由于钱钟书博闻强识,所以上课时他只用耳朵听讲,并不记笔记,有时还会边听课边作图画、练书法,甚至看闲书。看起来,他似乎不是个好学生,但神奇的是他每次考试都是学校的第一名,在某个学年时,他的成绩甚至还破了清华的纪录。对待这种天资聪颖的学生,吴宓明白“上智不教而成”的道理,所以在学习上他不过多地去教导钱钟书。不仅如此,每次上完课后,他还会谦恭地问:钱先生的意见如何?征求钱钟书的听课意见。
对于钱钟书这样聪慧过人、才华横溢的学生,吴宓的不教就是一种智慧,因为他懂得,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如果再去教导,就会显得多余,显得画蛇添足。而那些智力平平的人呢?在颜之推看来,这类人正是教育的目标人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行,增长知识。
生源的好劣,决定着教学效果,这是古人都懂得的。下愚之人,孔圣人在世也没办法。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如此计算,优秀率不够2.4%。而孔子门下的弟子也大都是那种智力在中庸之上的。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曾参的智力算较差的,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却成为了高才生,他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被后世尊奉为“宗圣”。这说明,只要智力不算太差,加以后天的教育,是能成材的。
鲁迅在北大讲学时,有一名学生因为反应迟钝,再加之生性腼腆,不敢向老师发问,在鲁迅的课上几乎是一无所获。后来,他几乎要放弃学习。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的鲁迅将这个学生的表现看在眼里。他觉得不能毁掉这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样的差生,要多给予鼓励和指导。于是在一次课堂上,鲁迅提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
“《牡丹亭》的作者是何人?”
随后鲁迅特意走到了那名学生的身旁,说:“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那名同学怯生生地回答:“汤显祖。”
随后鲁迅追问了关于汤显祖的一些问题,那名学生都答了上来,于是鲁迅说:“这名同学很是不错啊!”
要知道,鲁迅是从来不夸奖学生的,这么一个赞美让课堂上的学生都很惊奇。最为吃惊的莫过于被先生夸赞的学生了,在受到赞扬之后,他一改以往的腼腆,在学习上变得主动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智力平庸但不至于下愚的人,是要多加教育和鼓励的,而不是放弃他们。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些资质平庸的人就能在教育熏陶中成为一个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无论一个人资质如何,都“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样其实是有些极端的。而且,它对上智的学生是一种折磨,对下愚的学生会是一种浪费。对于那些在某方面有着突出天资和才华的人,家长或教育者应该为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如果让他们接受普通人的教育,实则是对他们天资的扼杀。
教育原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现在却成了许多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苦役。教育除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外,还应重视对人的培养,只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方式。
颜氏家训精华
对于天才与白痴,教育是无能为力的;教育的“用武”对象是中等之资的人。对于中等之资的人,要多加指导和鼓励,使其成材。
父母威严而有慈,子女畏惧而生孝
原典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译释
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见到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地溺爱,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和颜悦色,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理应如此。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就算把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再树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愤怒只会增加子女的怨恨,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最终会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解读
父母要有一定的威严
“你准备应聘什么岗位?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你对工资的期望值是多少?”一家装饰公司的市场部经理面试一位求职者。但是令面试官惊讶的是,这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言不发,而坐在他身边的父亲却一个劲地向面试官询问:“你们公司主要有哪些工作岗位?这些岗位的薪酬待遇是多少?工作环境怎么样?中午管不管伙食?”面试官被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有些烦,他想听这位求职者的回答,而这个年轻人却始终没有开口。
每年的七月是热闹沸腾的毕业季,本来找工作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场合,人们却惊讶地看到,竟然有家长跟着孩子去找工作,代替孩子跟面试官交谈。人们叹息,父母的溺爱究竟要到几时?
“中国式溺爱”是典型的环境产物,在“一孩政策”下,父母对孩子的爱如黄河泛滥,滔滔不绝。从衣食住行到精神心理,父母对孩子嘘寒问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过度的关怀和照顾难以培养出孩子自我管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还导致了种种荒唐的社会现象的产生。比如十多年前的一则震惊全国的新闻,21岁的清华高才生刘海洋先后两次将掺有硫酸、火碱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狗熊身上。而他残忍地伤害狗熊的目的,只是想要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成立。
刘海洋的这种行为正是“中国式溺爱”带来的恶果。刘海洋的母亲后悔道:“平时溺爱孩子,他上大四了,裤衩、袜子都是我给他洗。”
其实,对于“中国式溺爱”,颜之推在《教子》篇里已经谈到,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其实自古至今都存在着,而且这份溺爱伴随着子女的成长而永不消减。为人父母者,对于初生的婴儿自然是溺爱的,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伟大崇高的,但是凡事都该有个度,过度溺爱实不可取,如果一味地溺爱,就可能使孩子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这样,即使犯了错,他们也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育呢?颜之推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母不仅要有慈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树立自己的威严,这样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
很多人教育孩子,之所以不愿打骂他们,是因为不愿看到子女因责骂而脸色沮丧,不愿让他们承受皮肉之苦。但是,“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如果一个人生了病,哪有不用汤药、针灸救就能治好病的呢?所以,教育子女,除了慈爱外,还要学会树立威严,必要时“笞罚”之。
颜之推在《教子》篇里还讲了这样两个故事:
梁元帝时有一位非常有才气的学士,从小被父亲宠爱。他做了值得称赞的事,父亲就到处宣扬,恨不得过往行人都晓得;他若做错了事情,父母不但不教训阻止,还百般为他遮掩粉饰,这就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和傲慢习性。后来,他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抽出肠子,用他的血来祭战鼓。
梁元帝时还有一位名叫王僧辩的将领,他的母亲魏夫人,品性非常刚正严谨,在王僧辩年轻的时候就对他严加要求。当王僧辩成为一位统率三千士卒的将领时,虽然已年过四十,但魏夫人仍劝勉有加。如果王僧辩有让母亲不如意的言行时,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他。正是因为魏夫人的家教严,王僧辩才能成就一番功业。
对照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父母的溺爱只会助长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气,而适当的威严能够增强其自律能力,使其严格要求自我,而这种自我要求严格的孩子最终常常能成就一番事业。
还有人会说,教育孩子是不是要像“狼爸”一样,常备戒尺和藤条,用严苛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狼爸”,用藤条和鸡毛掸子,最终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而自己也跻身成功父母行列。
虽然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但是一味地严苛教育也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有的人在父母的棍棒鞭打之下,产生了逆反和叛逆心理,他们想到父母对自己的鞭打,就会不自觉地与父母对抗;有的人甚至在父母老后不去尽孝,认为他们对自己管教太严,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无忧无虑的年华。
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就用藤条教训,也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或者严厉,或者溺爱,都是有管无教的教育方式,这样只会造成孩子是非不分,无法无天。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采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孩子,做到威严而有慈,恩威并施。这种威严与仁慈并施的爱,我们称之为智慧爱,只有智慧爱才能引导孩子正身向善。
颜氏家训精华
太过仁慈的溺爱会让孩子缺乏管教,最终使其受伤受害,成为道德败坏之人;而太过严苛的教育方式则会让其产生逆反和叛逆心理。所以,最合理的教育方式应是威严而有慈,恩威并施。
人之爱子,不可偏宠
原典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译释
人们都喜爱自己的孩子,却少有能做到一视同仁的,从古到今,这种现象一直都很多。那些聪明俊秀的孩子固然惹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悯。那些偏宠孩子的家长,虽然本意是想以自己的爱厚待他,却反而给他招祸引灾。
解读
为人父母,对待子女莫偏心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对在唐山大地震中被灾难分开的母女于32年后意外重逢时痛苦回忆往事的故事。在那场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中,主人公李元妮的一对儿女被困在一块水泥板下面,若要营救,必然牺牲其中一方。情急之下,李元妮选择了保全弟弟牺牲姐姐,致使女儿方登的心灵遭受重创。
此后,这件事在李元妮的内心深处烙下了无法化解的愧疚,她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孩子,不配拥有幸福的家庭,并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中。相信看过影片的人,没有人会觉得李元妮应该受到谴责,即使她在女儿最需要她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李元妮并不是因为偏爱儿子才选择放弃女儿方登。相反,在她心中,她不愿失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所以父母对每个孩子,都应该公平对待。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父母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并不能做到一视同仁。
对于那些聪颖伶俐的孩子,父母通常会有所偏爱。比如历史上的曹操。曹冲是曹操最小的儿子,因为利用浮力测出了大象的体重,他的聪明才华早就被世人熟知。谁不喜欢聪明能干的人呢,所以曹操对曹冲偏爱有加。他甚至流露出要打破常规,弃长立幼,让曹冲当世子的想法。而长子曹丕为了不让本属自己的那杯羹旁落,施出狠招,害死了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