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异世代的相处艺术

资深与后进,是敌人,还是伙伴?

如何融合年轻的创意与老到的经验,发挥团队战力?

 

记得曾看过一部探讨职场的电影,片名是“大公司小老板”(In Good Company)。剧情描述一位年过50的广告部门主管,拥有令人称羡的美满家庭与事业,但有一天,他所属的杂志社被其他财团并购,自己被降了职,取代他职位的新主管,年纪更只有他的一半。两人年纪、经验与价值观的差距,不仅让他们对于人生和事业有迥然不同的观点,更直接影响公司团队的运作。

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到,跨国公司崛起,外包(outsourcing)蔚为风潮,人口老化、少子化等人口结构的改变,使得30岁上下与50岁以上这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世代无可避免地撞击在一起。

30岁上下的年轻精英,携带着比上一代人更优越的学历、国际观与科技应用能力踏入职场,以较少的薪资、较佳的体力、较强的职场潜力,无情地强取豪夺原本属于50岁以上工作者的职位。对他们而言,工作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工作大于其他意义。

反观50岁以上的资深工作者,经历过完整的经济起伏曲线,工作对他们而言具有多重意义:年轻时是养家糊口的工具,中年时是社会尊严的象征,老年时成为自我肯定的来源。这一切仿佛都该照着轨道走,直到失业、优退、裁员的矛头指向自己,才恍然大悟,竟成了职场的恐龙,迎面而来的是无情的淘汰巨轮。

 

资深经理与明星员工互相嫉妒

发生在我一位朋友身上的真实事件,最能说明这一切。30出头的Sam三年前刚从美国一流商学院毕业,回到台湾地区后很顺利地应聘上一家大型企业的营销职位。他的直属主管是一位精明干练的资深经理,在公司里大家都看好该主管有一天会接任首席执行官的位置。Sam在公司里的表现也不遑多让,他认真且富有创意,迅速成为另一颗明日之星,高层也开始注意到他的潜力了。

Sam在这家公司的前途几乎是一片光明,但有件事情却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他跟直属上司的关系欠佳。说白一点,两人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瑜亮情结”。在许多重要的项目上,这位上司经常依赖Sam的工作能力。做得好,就私下夸奖他;若是出了点差错,就当众批评他。Sam气不过,就跟同事们抱怨。有时这些话传回上司的耳朵,上司却不责骂他,反而会找机会约Sam一起吃中饭,拉拢两人感情。上司所表现的这些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和行为,令Sam非常迷惑。结果在这家公司三年半后,Sam终于选择离开职场,去美国念博士学位,并发誓将来只愿成为大学教授。套句他的话:“再也不蹚企业的浑水。”

这是一个职场异世代相处的负面案例。难道,两个不同的世代,只有水火不容的宿命吗?其实只要把握几项原则,一样能在职场上再度扬威。

 

给职场资深世代的建议

● 智慧加持,能伸能缩

资深工作者最大的价值在于,累积多年的职场及人生经验。但当工作繁重时,同事们需要的是能放下身段、挽起袖子一起把事情做好的伙伴,而不是一个保持距离、偶尔提供建言的老上司。我并不是否定“智能”的价值,而是强调“时机”的重要。职场老将应懂得如何适时伸缩,以便达成工作目标及凝聚团队士气,而不是倚老卖老。如此,才能成为老板眼中最珍贵的人力资产。

● 教学相长,乐当贵人

年轻上班族最讨厌的职场日常问题有:“与上司沟通困难”“办公室政治复杂”“总是一再被叫去解决简单的计算机问题”。这或许可以让资深工作者进行一些省思。例如,自己是不是抗拒学习新的信息技能,只会依赖年轻下属?另外,针对年轻世代的这些烦恼,资深世代其实可以扮演“教练”的角色,传授职场智慧,帮助后进克服难解的人际纠结。总之,试着让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并发挥母鸡带小鸡的精神,就一定能赢得公司晚辈的尊敬。

● 重新开始,永不嫌晚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实,但只要有重新开始的决心,也会有全新的面貌。试想当你50岁时,经验、金钱、人脉全有了,不过体力稍逊些罢了,成功的概率岂不是更大嘛。关键就在于“归零”,重新开始,也可以有无限宽广。

 

给职场年轻世代的建议

● 加强疏压能力

我曾经在一场求职博览会现场,利用生理回馈(bio-feedback)仪器检测将近100位30岁以下的职场人士的压力指数。结果发现,高达76%的年轻职场人士因为压力过高而自律神经失调。同一群人被要求当场选择一项平时习惯做的疏压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自我对话),并测量自律神经协调改善的程度,但平均仅改善18%。经由压力管理专家现场短暂指导后,改善幅度便大幅提高至55%!可见个人疏压能力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可以经由后天学习而来的。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年轻的职业人士常见的优点是“想法很多”,缺点则是“做法很少”。创意多元是很好的事,但是太多的想法反而不容易聚焦,因此,这时候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手挺身而出,归纳出对团队最有价值的优先事项,让成员能够确实掌握执行的重点。这种工作模式既善用年轻世代的优点,又妥善利用资深世代的职场智慧,恰好诠释不同职场世代相处的艺术。

 

回头来谈上述电影,中文片名“大公司小老板”取得直接,但如果我们看看英文片名“In Good Company”,可以发现company有双关含义:既是“公司”,也是“伙伴”。剧情最后的发展,确实让我认识到一个道理:“好的工作伙伴造就伟大的公司(Good company makes a grea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