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四贤人的智慧之谜

引言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贤人,他们都有很高深的哲学智慧,而且和《易经》都有密切关系。其中孔子、孟子对《易经》的乾元观做了很好的发挥,主张积极主动的辩证思维,主张入世在朝,从而创造了儒家学派。而老子、庄子则对坤柔观有很好的发展,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出世在野,以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四贤人的代表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对易学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四部书中都有重要的辩证哲理,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孔子是圣人智慧的先驱

(一)孔子的哲学名言

孔子既是圣人也是贤人。孔子的哲学智慧,对后世影响极深。

1.“过犹不及”的哲学深意

过犹不及是孔子著名的哲学智慧,是讲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走极端,因为物极必反,所以要掌握一个度,正如朱熹所说的不偏不倚,也正是《易经》所讲的“中行,无咎”。就是说走中正之道才不会有灾祸,也就是《尚书》所讲的“执中”(“允执厥中”)。

孔子的这一哲学观点意义深远,奠定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也成为儒家中庸思想的基础。

毛泽东对此十分赞赏,评价说:

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

孔子的“过犹不及”这一哲学理念,既成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成了中国人的做人之道。

按:孔子的“过犹不及”是孔子最光辉的辩证法理念,其中富含的深意是事物的量和质的辩证关系,超过了一定的量,质就会发生变化了,量太多或量不足,都会影响质的规定性。所以要把握这个量与质之间的“度”,就是过犹不及的精髓。

所以任何人都要注意什么事都不能太过头,也不能不及,尤其是当领导的人,切记掌握适度是处理一切事务的准则。

历史上太过的教训难道还少吗?

秦王朝为何短命?

法制太过,残暴太过,徭役太过,专横太过,东巡太过……总之,一句话“太过”,就是这个太过导致秦始皇为之拼打一生、历尽艰辛才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只存在短短十五年就灰飞烟灭了。

商纣为何亡?

纣王晚年贪图享乐,肉林酒池,施暴政、建炮楼、杀比干致众叛亲离。

隋朝为何亡?

隋朝短命因为隋炀帝时期的朝政腐败,皇帝骄奢淫逸,荒淫无度,遍修行宫,残暴过度,劳役太过,南巡扰民太过,大兴土木,大修运河过度,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致农民起义。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哲学内涵

这是孔子的又一伟大哲理,出自《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天,孔子带学生们到大河边沐浴、歌唱……孔子宽衣披发,站在大河边望着川流不息的河水,眉宇深锁,叹道:逝去的就像这大河水一样,永远不会再复还。

这句光辉的千古哲理名句和《易经》的“日新之谓盛德”可谓交相辉映。和希腊大医学家大哲学家希波克拉提斯的“人不能两次插足于同一条河”是一样的光辉,就是强调天下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发展着。今天的太阳不是昨天的太阳,一切都是新的。

按:孔子的这句哲理有两个深意,一是强调事物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一是感叹光阴一去不复返。是啊,光阴如流水,人生如白驹过隙,怎能不珍惜!

3.“欲速则不达”的哲学蕴意

“欲速则不达”是孔子名言,出典《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指出办事不能只图快,不遵循客观规律必然导致事与愿违,愈图快,反而愈慢。

按:欲速则不达蕴含着物极必反的哲理,启示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办事的速度同样有一个度,越过了这个度,越快则效果反而越慢。所以办事一定要遵守客观规律。

(二)孔子的治国哲理

1.仁礼治国的智慧

半部论语治天下,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仁和礼,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仁礼治天下。

何谓仁?子曰:“爱人。”

这就是说孔子的仁,最高含义是“爱人”,即关爱他人。

怎样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先从自己做起,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自己先做到仁,才能对他人仁爱。

仁,《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就是表示仁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孔子的仁,其宗旨是人与人之间,也即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仁者爱人”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也是治国保民的根本。这就是说,以仁治国的根本是以民为本。

所以仁治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何谓礼?《论语》曰:“为国以礼。”就是说,礼的最高宗旨是为国家、为政治服务的。《论语》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礼之用,和为贵。”说明礼的含义是谦恭和俭,讲礼的最高目的是加强政治伦理,密切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治国。

怎样才能做到礼?

《论语》曰:“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制自己;复礼,就是效仿周礼。周礼是周公制的礼乐、制度,是孔子梦寐以求的仁礼。

按:孔子治国是仁礼合治、仁礼并列的,首先要做到讲礼,才能归仁,正如孔子所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是从属仁的,仁为主导,二者互相为用,才是仁德治国的最高标准。

仁礼治国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两千多年来,始终成为中国人治国的典范。

孔子的仁治也包括忠、义在内,如《论语》曰:“立忠信,行笃敬”(《卫灵公》),“主忠信徒,岂德也”。(《颜渊》)孔子著名的“忠信笃敬”强调为人处世要忠诚老实,恪守信用,孔子主张写在车前的横木上以警督,学生子路则将其写在自己的衣带上,总之孔子的仁忠信对历代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庸治国的智慧

中庸即中正、中行、中德,孔子强调“和为贵”,中正才能和,和才能中正。

制定政策如能做到“执两用中”,不偏不颇,才是正确的领导方针。

中庸,即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在方法论上是“过犹不及”,应用在治国上是不走极端,不犯“左”右倾路线错误,办事忌讳太过、不及,尤其是太过、太偏,因为危害性最大。

总之,中庸之治强化了仁治的内涵,中庸之治是儒家的主要治国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治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按:中庸之道对儒家大一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国多民族的团结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之所以能够几千年保持为一个大国,之所以能多民族团结,与中庸之道治国是分不开的。

3.惠民治国的智慧

孔子主张惠民,反对搜刮,其著名的“苛政猛于虎”言论表明孔子主张德治。

孔子十分爱民,治国非常强调惠民,这和孔子曾经是个穷人是分不开的,司马迁的《史记》就记载“孔子贫且穷”,所以孔子突出重“民、食、丧、祭”,要让人民“足食”,民才信任(“民信之矣”),“民无信不立”,就是说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能立。

按:孔子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说明孔子是一个伟大的爱民、爱国者。只可惜孔子政途始终未能如愿,如果孔子能有大任,那一定是一位治国的高手。

4.“为政以德”的智慧

本句的原文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国君如施仁政德治,就会受到臣民的拥戴,就会像众星拱卫北辰(北极星)一般。

为政以德的宗旨是施德治仁政,这是孔子治国的原则。

如何才能施仁政?孔子强调说要任用正直的人,臣民才会臣服,用奸人则民不服,即“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按:孔子强调仁政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法治,如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但孔子的法治不只是严厉的刑法,而是要绳之以礼,约之以德,百姓才会自觉履行,知耻荣,才不会犯法。

何谓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所以,“正道”是孔子治国的准则,孔子的正,主要指身正,正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自身都不正,怎能让别人正?又怎能让民服?

按: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其实就是要求执政者,首先要自己身正,“子(你)师而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要想像北极星一样,让众星拥戴而拱之,就必须为政者正身、身正。这就是孔子著名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深意。

5.“和为贵”的智慧

《论语》的原文是:“礼之用,和为贵。”(《学而》)和,和谐、安和、温和之意,是孔子重要的治国原则。孔子之所以把礼、和并列,就是强调讲礼的宗旨是和,有礼才能和谐。

孔子重礼,礼是和的前提,国与国之间,国家内部各级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有一定的礼节,有了一定的礼节才能和平。礼,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礼是人类社会的公德,而和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这就是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深意。

中国历史上和为贵的典范很多,如著名的“将相和”,即是古代和为贵的代表。

(三)孔子的处世哲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为人处世的名言,意思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能让别人去做。孔子的这句名言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相辅相成,就是说自己想树立的要先树别人,自己想达到的要帮助别人先达到,这是孔子提倡的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如能做到这一条,那么上下级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2.“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智慧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孔子有名的处世哲理。

小忍是为了负重,为了完成大志。有大谋的人,当不计小利。为了更快地完成大谋,必要时做一定让步。这些哲理无疑皆为重要的权宜之计。

这句名言与孔子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互补,皆体现了孔子目光远大、高瞻远瞩的智谋。即万事必须深谋远虑才能运筹帷幄,否则只顾眼前利益,必然招来后患。

本句与孔子的“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一样,皆强调一个人要办大事,就要善于权衡利弊,舍小利就大业,否则大小都不让,最终必然丢了大事。

3.“言必信,行必果”的智慧

这是孔子的为人名言,孔子认为做人讲话要守信用,行动要有结果,正所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守信用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则不知他怎样立身处世。孔子还说:“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即言执行仁德不坚定,道义信仰不忠实的人,在社会上将无足轻重,故讲信用应该是处世为人的重要准则。

孔子强调为人处世要讲信用,这是人的重要品质,熏陶着世代中国人民,都应以讲信义为荣,不讲信义为耻,正如《三国演义》所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东周列国志》也说:“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

4.“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智慧

这是孔子的名言,也是孔子为人处世的箴言。就是说,三人中,必有一个值得我学习,其中优点应予以汲取,缺点应加以借鉴,这便是谦虚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少领导都以为当领导就比别人高明,就总是在大家面前以师长的身份出现,恰恰相反,倒是应多以学生的姿态面对,这就是孔子的谦德。

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的智慧

孝,是孔子的重要人格,也是孔子为人的基本情操。孝,孝敬父母;悌,敬爱兄长。

孔子主张孝,并强调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亲人,所谓“亲亲”。孔子重孝,奠定了东方人的美德,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高尚情操,子女不仅有赡养父母的职责,还有敬爱父母的义务,孝敬父母是任何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领导德美的标志。

按:自古忠孝难两全,但作为一名领导权衡好这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6.“见利思义”的智慧

这是孔子最著名的人生名言。孔子对义利关系摆得很正,强调义绝对高于利,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宪问》)

孔子的义利观,把小人与利相并列,说明孔子高度强调义重于利。孟子非常赞同义高于利,并提出了“王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孔子的义利观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按:墨子对孔孟的义利观不赞同,反其道而行之,宣扬利重于义,并提出“义,利也。”(《墨子·经上》)成为古代功利主义的代表。其实孔孟义利观的主要宗旨是当义利冲突之时,应以义为重,并非否定一切利益,关键是权衡二者的利弊,义利并重,义高于利这才是义利观的准则。

二、孟子的哲学智慧

(一)孟子的著名哲言

1.“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的智慧

这是孟子著名的人生哲理,讲那时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其深意一是讲,时过境迁,当刮目相待;一是言时间不同,情况有变。

按:这句话的主要启示在于表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着的,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尤其是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分析。

2.“五十步笑百步”的智慧

这也是孟子的著名哲理,原意是讲打仗时逃跑五十步的人笑话逃跑百步的人。指犯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一些而已,还去笑话人家,这是无自知之明的一种表现。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智慧

本句意蕴天地人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天地人自然就成了办事成败的因素,强调人在“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主导作用,全句的宗旨在于突出人缘关系。

4.“助之长也,揠苗者也”的智慧

这句名言的原文是:

助之长也,揠苗者也。(《孟子·公孙丑》)

通过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对急于求成者的愚蠢,做了最辛辣的讽刺。

按:这句话的真理在于凡事要遵守客观规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这句揠苗助长与孔子的“欲速则不达”一起成为古代办事的著名哲理。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智慧

这是孟子著名的尊老爱幼格言,原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

意即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及尊敬别人家的长辈,从爱护自己的儿女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这样治天下,便可易如反掌。

按:本句的深意在于强调家庭和国家的辩证关系,孟子将这一关系作了升华,对后世影响甚大,儒家经典——《大学》的中心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源于此。

(二)孟子的治国哲理

1.“仁政无敌”的智慧

孟子的治国哲理是“仁政无敌”,这是孟子治国的口号。意即行仁德者将无敌于天下。

春秋时期,梁惠王请教孟子治国道理,孟子说“君行仁政”。又说仁政的核心是亲民,即“民亲其上”,孟子又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梁惠王听了深受感触。

“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章》)

就是突出仁是人的根本,“仁”字为“二”与“亻”的合体,意即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不能不讲仁。

孟子强调仁是人的根本,提出仁是立国的根基,如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章》)

孟子不仅强调仁是立国之本,还突出仁是立家之基,如“亲亲,仁也”。

可见孟子把仁作为立人、立家、立国的根本,如能做到这一准则,必将无敌于天下,这就是“国君好仁,无敌于天下”的境界。

按:孟子强调“仁者荣,不仁者辱”。突出“仁,人心也”,从而提出“天下不仁,不保四海”。并以尧舜与桀纣对比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而尧舜之所以能成为后世治天下的楷模,是因为行仁政。所以如果“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赞大禹“三过其家门而不入”。孟子尤其强调仁义并重,指出“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大大充实了仁的内涵,把仁政治国提到了最高境界。

2.“民为贵”的智慧

这也是孟子的治国名言。就是强调要贵民轻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无疑是十分先进的治国思想。原文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

孟子的“贵民轻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历代君臣推行孟子仁政的硬道理。

孟子十分强调民心与政治的关系,他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

按:《左传》曾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是对以民为本的很好训鉴。

孟子非常强调民心,说:“得其民,斯得天下也。”这就是后世“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渊源。尤其孟子著名的与民同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应是一切领导者的楷模。

3.“性善论”的智慧

尚善,是孟子的重要治国理论。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尤其是孟子的名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是突出性善,是人人俱有的本性。《孟子》还以水为喻,进一步阐述善是人之本性,如:“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更是突出善良是人的普遍本性,人人都可以达到像尧舜一样的高度善良,善良是仁治的天下,尤其是国君如果都能像尧舜一样善良,那么天下必大治。

按:关于人之善恶,除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之外,告子提出性善是人之本性,即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强调人之初,性本恶,可见善恶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当然无论人与生俱来是善还是恶都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尚善还是尚恶。

4.“王者何必曰利”的智慧

这句话代表了孟子的义利观。孟子的义利观是孟子治国的主要策略。原文:“王何必曰利,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表明孟子义重于利的鲜明态度,对后世的义利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不但把义与仁相结合,而且还把义与礼并列,强调义礼对建国安邦的重要意义,如:“无礼义,则上下乱。”(《尽心下》)足见孟子对义的高度重视。

按:孟子的义利观与孔子一样,强调义重于利。对于义,孟子的寓意很深,认为义与仁,与礼的关系很大,从而在孔子的基础上,把义的含意拔得很高,利自然无法与之相比,从而为中国人的义利观奠定了高境界。义永远重于利。

(三)孟子的人生哲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智慧

这是孟子最负盛名的人生哲理和处世警言。意即人富贵了,不能淫乱,贫贱时不能改变节操,威武不能屈,这句名言成为中国人的千古铭训。

按:孟子这句名训,千百年来,不知激励了多少文人志士,立志在富贵时要抑制欲望,贫贱时不能改变政治情操,在强暴面前不能屈服于压力,对铸造中国人的人生情操产生了深刻影响。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的智慧

这是自古影响天下有志之士的千古名言。指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就必定要磨炼自己的意志,经受各方面的痛苦,甚至残酷的考验,包括精神及形体两方面的磨难,才可能获得超人的大成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按:本句与“富贵不能淫”共同成为孟子对人生哲理诫训的两大名言,对中华民族的情操铸造和意志磨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舍生取义”的智慧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通过鱼与熊掌二者不可相兼,再结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即强调义高于一切,别说是昂贵的熊掌,哪怕是生命,只要是为了义,皆可在所不惜。

按:舍生取义,这句名言对中华民族的情操影响甚大。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程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以及“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足见孟子等仁义高于一切的情操都是我国最珍贵的民族气节宝藏。

三、老子的哲学智慧

(一)老子的著名哲言

1.“祸福相依”是老子的著名哲理

祸福相依是老子最著名的辩证哲理,即:“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其深意是祸中有福,福中有祸,好与坏、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转化。

按:老子的这句名言,告诫人们天下的事物都不要看得太绝对了,事物之间是会发生转变的,但老子的弱点是消极等待转化的到来,而我们的观点应是积极创造转化的条件,促进转化而非消极等待,《易经》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突出只有“变才能通”,才能促进转化。

2.“道法自然”是老子高深的哲理

道法自然,是老子杰出的哲理论断,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什么?

普遍认为,道指万事万物的规律,而《老子》的“道”还有一个含意是指天,即宇宙本体。

自然是什么?

普遍认为,自然皆自然规律。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而自然规律,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就是突出自然是道之本,道以自然为根。

所以老子说,“自然无为”就是告诫人的所作所为应遵行自然规律,这就是道法自然。

按:道法自然是老子最光辉的哲理,就是让人们要遵守自然规律,而不是违背。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自然,所以老子高度强调顺应自然,老子的这一杰出命题对于宇宙自然规律来说,是唯物的,积极的,因为老子认为道就是宇宙本体,但照搬于社会规律就显得消极,甚至是倒退,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改造社会的,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与《易经》“自强不息”的根本分歧。

3.“万物负阴而抱阳”是千古名哲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光辉论断,是对《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发展,这两句著名论断,交相辉映,对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负阴,抱阳,就是《易经》太极图阴阳鱼合抱,是宇宙阴阳相互作用的精辟缩写。

按: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一著名哲理与《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谓互补互利,而老子贵弱,《易经》尚刚,总的目的是“冲气以为和”,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强调以柔克刚,以水和婴儿比喻柔弱事物,突出“复归于婴儿”,就是老子在阴阳之间更贵阴,所谓“上善若水”,而《易经》则更重阳,所谓“乾天坤地”。

4.“返朴归真”的哲理深意

“复归于朴”,这是《老子》名哲。“朴”,指真朴,在《老子》中多次提到,“复归于朴”指返朴归真,即人的真朴。真朴,是混沌初开,人类最早的质朴。这种朴性与佛家的佛性“人人悉有佛性”,及孟子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一致的。

人的朴性最早是什么?

《老子》说:“敦兮,其若朴。”(《十五章》)就是说人的性情开初是敦厚的,是浑然全朴的。因此,《老子》的修性,是希望人的品性能回复到最早时的纯朴状态,这就是《老子》说的“见素抱朴”,抱朴,就是抱守人的真朴。

《老子》的“复归于婴儿”,其中的婴儿其实就是象征人在混沌初开时的真朴,其实也就是无欲无为的天真状态,也就是无邪欲的纯朴状态。

(二)老子的治国哲理

1.“无为而治”的智慧

无为而治的无为,包括无欲,也包括不争,目的是通过所谓的无为、无欲、不争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无欲而知足常乐”的高境界。

无为而治,其实是指不要过分贪妄、乱为。

《老子》的无为而治,主要是指君主,劝君主少扰民,让庶民多一点休养生息。最终要达到让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的生活,也就是国泰民安的生活。

2.“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

这是老子著名的治国智慧,老子以烹鱼为喻,比喻治国不要太折腾,太扰民。小鲜,即小鱼,老子认为治国也如同烹釜中之小鱼一样,要少翻动,愈搅鱼愈烂。实质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老子的原意是想把“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思想用之于治国,意思是要听其自然,原则是少扰民。

按:老子有一句名言叫做“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其实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宗旨,意即主张小国寡民,互不争斗,各安其食。大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如果合不拢,那就“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谁也不要去偷看谁锅碗里的肉,彼此相安无事,总比争来斗去、扰民殃民要强得多。

3.“天网恢恢”的智慧

这句话的原文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二章》)恢恢,大也。天网恢恢,就是指自然法网的严密,老子的原意是道法自然者顺,道违自然者逆。这句话有名,是在于后世早已将此句移借于社会法网,喻法律制定得严密无漏。

按: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提倡各安其食,但同时也强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启示在任何时代要想平安天下,加强法治是十分必要的。

(三)老子的处世哲理

1.“大智若愚”的智慧

“大智若愚”,是《老子》的名言,就是说“大巧若拙”,虽然很有才智,但决不张扬,而是锋芒内藏,即表面愚笨,但内里才华横溢。总之,一个人要工于心计,忌讳锋芒毕露,其实就是要善于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否则太张扬会惹来祸害。

历史上最善韬光养晦的人要推刘备第一,刘备是一个心怀壮志之人,一心想恢复汉室江山,一统天下。一天,他上厕所时,发现自己大腿上的肌肉已经松弛了,顿时心都快凉了,心想,难道自己已经老了吗?不禁为壮志难酬而伤感不已。

2.“柔弱胜刚强”的智慧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权力之计,最终柔弱必胜刚强。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坚强处下,柔弱处上”,都说明柔弱只是暂时的弱小,最终必居上。

《老子》尚柔,特别器重柔,反映了春秋时代都很贵柔,如《尚书》说“柔而立”(《皋陶谟》),《诗经》也说:“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即如果讲谦柔,人们就能多亲和,国家就能安邦,王位就能安定,反之,残暴必然远离民心,国亡君败,正如《左传》所说:“子玉刚而无礼,则不可以治民。”

中国古代残暴亡国的人不少,最典型的是秦始皇,而最刚愎自用的又数项羽。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智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都是强调做小事成大业,要从微小做起,从第一步做起。

4.“自知之明”的智慧

这一句名言和“知足者富”都是《老子》的名言,“自知”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后世在此影响下提出了人要有“自知之明”。自知包括自省,与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自知也包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然而老子自知的高境界在于“少欲寡欲”,这是老子无欲无为的精神体现,无欲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贯穿《老子》始终。

5.“上善若水”的智慧

上善,即至善,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举就如同水一样,默默泽被万物而不争,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极为崇尚水和《易经》崇尚水的影响很有关系,《易经》坎卦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火陷于两水之中,重危险阻,二是言水德的涓涓细流,默默泽被大地,滋养万物,如“水洊至”。

按:《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这个不争和低调,才是水德的至德。总之,无论《易经》或是《老子》都提出了一个水德的问题,《老子》的上善若水,强调水德的至高无上,《易经》的坎卦,突出水的深不可测。概言之,水性至柔,也至刚,岂能小视水。水能化坚,所谓滴水穿石。水能载舟更能覆舟。

6.“知足者富”的智慧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也即知足知止,这是老子无欲无为的又一体现。知足,就是佛家所言的人要避免妄欲贪婪。当然,无欲是指无妄欲,并非禁欲,其实是要节欲,所谓节欲,就是要知足知止。

按:《老子》的知足知止与《易经》的知行知止是一个道理,都是强调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而《老子》最强调的就是欲望要有个度。

四、庄子的哲学智慧

(一)庄子的哲理名言

1.“道”的哲理

“道”,是庄子至高无上的哲理,“道”是什么?庄子认为:道是先天的,超时空的,浩瀚无边,无所不包的,是既“有情有信”,又“无为无形”的,如原文: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这就是说,庄子的道,是不生不灭,超时空的,是永恒不老和固存不变的。

按:庄子的“道”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本体观,道是超时空的一种自然力量,既无为无形,又神用无边,是既不能感知,也不能把握的一种神力。这样的本体观决定了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也决定了庄子逍遥自在、任其自然的人生观。

可见宇宙观决定人生观。

2.“万物归一”的哲理

什么叫“万物归一”?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伤悲,还“鼓盆而歌”,庄子难道是疯了?庄子不是伤心疯了,而是认为天下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没有区别,生也就是死,死也等同生,没什么好伤心的,于是鼓盆而歌。

万物归一,连生死都没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庄子著名的齐物论哲理。

何谓齐物,就是万物皆一,无论天地之间,物我之间,有无之间,是非之间,贵贱之间,大小之间……甚至生死之间,都是等同的,一致的,无区别的,如原文: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庄子·齐物论》)

就是说连生死都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区别。再如庄子著名的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就是说,明明是庄子梦蝴蝶,可庄子非要说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庄子认为反正事物都是等同的,所以谓周为蝶可,谓蝶为周也可。

所以,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就是庄子的齐物哲理。

按:万物齐一,反映了庄子独特的绝对相对主义哲理。庄子认为既然事物已经不存在任何差异了,那么天下一切竞争和对立都应该取消,于是便可高枕无忧,尽情逍遥了,这就是庄子超生死的理论和逍遥人生的由来。

3.“逍遥自在”的哲理

逍遥自在是庄子最出名的人生哲理。逍遥,对庄子来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自在,庄子以一种奇鸟为比喻,讲在浩瀚的北海上,有一种大鸟叫鹏,这种鸟可以“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的境界是庄子的精神所在,《庄子》全书三十六处提到逍遥。

庄子逍遥的最高境界是“无己”、“无待”。无己,就是忘了自己的存在;无待,是没有任何等待和条件。即使列子也是“有待的”,因为他必须“御风而行”,就是说他不能摆脱自身形体与天地的差别。

按:庄子真正的逍遥游是无己、无待,也即没有自我,没有任何束缚的精神逍遥,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物我”两忘。正是这种逍遥决定了庄子的出世,反映在楚王请庄子出山,庄子宁做自由之龟在泥水中摇曳,也不去做官。庄子视权贵如腐鼠,启示了人对于仕途的不同看法,有的人为仕途而血流成河,有的人则不屑一顾,其境界正如庄子所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之用,方是大用”。所以,仕途不顺者,又何必伤感。

(二)庄子的治国哲理

1.“无为而治”的智慧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不要妄为,而应顺其自然,不尚贤,也不去求无妄的知识,所谓“绝贤弃知,而天下大治”。老子有一句话叫做“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庄子提倡应遵“天下常然”,就是多遵循自然规律,少一点人为干扰。所谓“天下之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意思是少一点人为的刻意约束。

按:庄子的无为而治与老子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多遵天道,少干扰自然规律,给人们的启示是少一点权力的干扰,多一点顺应自然。所谓“君贵无为,臣贵有为”是也。所谓“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天下用”。至于无欲,当今的希望是无私欲而非无作为、无志气。

2.“至德之世”的智慧

“至德之邑”,“建德之国”,原文是: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

就是人人都有共同的美德,大家同德同心,同处于一个邑,一个国之中,人人自食其力,互不干扰,这是一种天然的仁爱,即“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天然的朴实,就是庄子的“至德之世”。

按:同德,美民之国,这是庄子构建的国家蓝图,大家都无欲,即无私欲,都“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的同德是什么?就是“同乎无欲,是谓素朴”。庄子的无欲,是无妄欲,无私欲,人类若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无欲境界,同德社会。

3.“埳井之蛙”的智慧

庄子讥笑井底之蛙,原文:

子独不闻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庄子·秋水》)

意思是魏牟形容公孙龙的学识如井底之蛙一样浅窄,夸奖庄子的学问博大精深。庄子的志向不是坐井观天。

按:庄子的志向不是坐井观天,而是如大鹏一样“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启示开放治国。再结合庄子的“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有胃病而喜蹙眉,邻居东施见之,也捧其心而蹙其眉,结果其貌更丑)更启示治邑治国切忌照搬,步他人之后尘,无自己的特色,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庄子的人生哲理

1.“以有涯随无涯,殆也”的智慧

这是庄子最有名的人生哲理。全文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庄子·养生主》)

意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庄子认为以有限的生命去应对无限的求知欲,太危险了。该句反映了庄子无欲无为、不争不学的观点。

按:本句的价值在于千古引以为鉴,以有限的生命应对无限的劳动价值,如果不设法提高价值,还真是危险的。

2.“人生若白驹过郤”的智慧

这也是庄子的名言。原文是: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己。(《庄子·知北游》)

意思是讲人的一生好比骏马穿隙,瞬间即逝。庄子的深意在于抒发他的“人生在世,气聚而已”的观点,也即有生于无,生复归死,自然之性也。此即庄子道之内涵。主张一切皆无须去争,顺其道而已。

按:庄子的白驹过隙,比喻光阴似箭,成为后世文人志士借以惜阴的千古警句。

3.“君子之交淡若水”的智慧

这句也是庄子的人生名言,原文是: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

意思是真正朋友之间的交往,平淡自然,小人的交往甘如酒醴。其寓意在于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在于物质,而是以诚相见,肝胆相照的交情与酒肉朋友不可同日而语。

按:提示真正的交情是不需要虚伪和假情假义的。

4.“哀莫大于心死”的智慧

这句话原出于孔子。原文:

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意即天下最悲哀的莫过于心死,相比之下,身死是次要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价值则是可以无限的。故一旦心死,即使形体健在,也与死无异。

按:本句的启示有二:

一是人生最重要的在于其社会价值,所以要珍惜对社会的贡献,否则枉过一生;二是心的可贵,一旦心死,还不如形死。

5.“得鱼而忘筌”的智慧

这是《庄子·外物》的名言。筌,捕鱼的鱼篓,意思是讲捕到鱼后就忘了鱼篓,这是庄子比喻“得意而忘言”的观点,所谓得意而忘言,就是领会了意思,就不要语言。

按:此句对后世哲学影响深远,魏王弼提出“得意而忘象”即受此影响,禅宗的“不立文字,直取人心”也与此相通。深意在于打破形式对内容的束缚,将有利于内容的发展,在文学、美术、舞蹈、书法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