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易经》的哲学名言及启示

引言

《易经》哲学智慧博大精深,而其中的哲学名句更是精湛而超前。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字字珠玑的哲学名句,几千年来竟然没有被质疑。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曾被打破,而《易经》的东方相对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却巍然屹立在地球的东方,足见《易经》哲学生命力的强大。

1.“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系辞传上》

析:这是《易经》最著名的哲言。本句的深意是指出阴阳运动是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意即天下万事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之间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也称阴阳运动法则,其哲学深意在于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两分法,就是指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从而成为中国辩证法的鼻祖,是中国矛盾论的先驱。

按:《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光辉论断堪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媲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被打破了,而《易经》的这一真理还屹立至今,它凸显了一个现象:中国人从来都注重哲理。

2.“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系辞传下》

析:这是《易经》强调变通的名言。为何只有变才能通?因为《易经》认为阴极必阳,阳极必阴,就是说天无绝人之路,只要能应变,善变,权变,就能通顺。通就是有活路,就能生存,就能发展。最高深的是“以不变应万变”。

按:这是《易经》又一哲学名言,强调天下万事万物都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一恒动观奠定了《易经》辩证法的核心,即宇宙一切事物都处于动态之中,动是绝对的,静只是相对的。《易经》的“易”字由“日”和“月”组成,象征宇宙日月的运动。就是说《易经》通过宇宙运动强调事物的动态规律,这是十分光辉的命题。

3.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系辞传上》

析:神,指阴阳变化的神妙。

指阴阳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要把握它的规律也是很难的,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运动变化是复杂的,不可能完全知晓其中的奥妙。

按:这句名言被广泛用于《易经》的预测学,表明加强预测的重要性。本句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相呼应,重申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4.生生之谓易

——《易·系辞上》

析:生,来自于阴阳消长转化,生生,指阴阳之间不停地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生生”,第一个“生”指生化,第二个“生”指新生,全句言天下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生生之中,强调事物在不停地发展之中。这是《易经》哲理的深意。

按:“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是一样的道理,都旨在强调“生”的重要性,生,象征发展,代表希望,有生路就表示有活路,所以生是宇宙的大道、大德。

5.日新之谓盛德

——《易·系辞传上》

析:日日增新,变化不息,谓日新。指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意即每天都应出新,才能带来兴盛,也才有生机。

按:“日新之谓盛德”与“阴阳之义配日月”相应,旨在突出宇宙运动产生阴阳运动,包括日月的运动,有运动,有发展才能出新。

6.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易·泰卦九三》

析:天下没有只有平路而没有险坡的,没有只能前往而不还复的。这句话有很高深的哲理,意即天下之事没有一帆风顺的,平与坡、顺与险,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往与复,有往必然有复,都是矛盾的相互关系,正是盛极必衰,衰极必盛,泰极必否,否极泰来的深意,旨在突出天下的事物是会转化的,通泰必然取代否死。

按:本句蕴含着祸福相依、盛衰转化的哲学道理,旨在强调事物存在着矛盾法则和转化规律。本句与“往来不穷谓之通”相呼应,都在强调事物运动的目的在于开通而非闭塞。

7.履霜坚冰至

——(《易·坤卦初六》)

析:足踏上秋霜,就应想到寒冬的坚冰必将来临。此句有两个哲学含意:一是从霜到冰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提示见微知著的道理;二是指顺应自然规律必然成功。

按:这句哲言提示见微知著的道理,是《易经》预测学的鼻祖,对预测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8.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系辞传下》

析:氤氲指氤氲之气,《易经》提出了气,这是中国最早的气本体论,最早的唯物进化观。“氤氲”指原生态的气化,本句是《易经》著名的哲学论断,其意义在于揭示万物的产生来自宇宙运动。所以这句命题堪称世界第一道生化方程式。三千年前的西方还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而同时代的东方中国人却说:“不!”而认为人是宇宙运动产生阴阳气化,万物化醇,男女交媾产生人,这句名言就是中国人智慧的见证,在生命科学上有重大意义。

按:这句命题的杰出在于揭示了《易经》的宇宙本体观是气,这是最早的气本体论,证明了《易经》认为宇宙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三千年前的中国人就说出了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产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非鬼神所来,而是宇宙天地运动产生的。本句的氤氲之气与“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精气奠定了《易经》的气本体论,正是这样的唯物观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性,并且正是这样积极的宇宙唯物观开创了中国古代积极的人生观。

9.中行无咎

——《易·夬卦·九五》

析:中行,即中正,中道。无咎,无灾祸。这是《易经》的著名哲言。凡事要走中正,不要过头,不走极端,也不能不及,才没有灾祸。这与孔子的“过犹不及”,朱熹的“不偏不倚”是一个道理。

按:中行,是中国人办事的准则,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哲学基础。儒家四书之一——《中庸》就是受《易经》中行、中正的启发而写成的。中行是儒家的思想准则,足见《易经》中正之道的深远影响。

10.与时偕行

——《易·益卦彖传》

析:原意是指帮助别人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但这句名言有很深的哲理,就是说不只是帮助别人,而是办什么事都应顺应时机,都应顺天时地利,得天之助,才能事半功倍。

按:《易经》与时偕行与当代“与时俱进”如出一辙,都是强调凡事都应找最好的时机,而这个最好的时机正是最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

11.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易·系辞》

析:此句为《易经》著名方法哲理,旨在强调办事要化繁为简,要善于执简驭繁。

《易经》告诉人们,天下的大道理其实都是最简单的,只要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那么最深奥、最复杂的大道理就能简而言之,这就是“简则易从”之理。《易经》全书仅两万条字,却博大精深,“一阴一阳之谓道”才七个字就把最深奥、最复杂的宇宙运动规律揭示出来,阐述了《易经》的“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的大道理。

按:此句与“易简之善配至德”相呼应,共同告诫人们《易经》认为天下愈简单的道理愈深刻,绝不能把事物复杂化,太极图只由一个圆圈和一条“S”线组成,可谓天下最简单的图,但却蕴含着最深奥的阴阳哲理,所以才被誉为天下第一图。

12.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易·系辞传下》

析:全文是说“古者包牺氏(伏羲)之王天下(当王时)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观天察地”,这是中国人发明观象法的见证。观象法宣告中国人掌握了一把“观象取义”、“以象测藏”(从外象测内藏)的钥匙,这是对人类思维哲理发展的伟大贡献。

按:五千年前伏羲画八卦宣告中国人发明了观象法,观象法是象数思维的基础,象数哲理和义理哲理是《易经》哲学思维的双璧,双璧合一,决定了《易经》哲理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这就是说《易经》的哲学思维不仅包括义理,还包括象数。

13.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系辞下》

析:指通过观象取义可以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不仅如此,还可取象比类,还可触类旁通,从而联想到更多同类事物的规律。

按:这句名言是说《易经》的观象法不但能观象取义还能取象比类,从而表明东方中国人思维哲理的超前。本句与“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一样,皆为《易经》比象触类的名言。

14.象也者,像也

——《易·系辞下》

析:这是对《易经》象哲理的解释,前一个“象”指外象,包括形象、物象、事象,后一个“像”加了一个“人”字旁,其深意在于表明《易经》的象哲理是从征象经过人脑加工而成为意象。这个从“象”到“像”的过程包含着《易经》观象取义的全过程。

按:《易经》的从“象”到“像”,表明了《易经》象思维的高超在于通过人脑的加工,即通过观象取义,可以得到从象测藏(从外象到内藏)的目的,这是人类思维哲理的飞跃。

15.知幽明之故……以知死生

——《易·系辞上》

析:这是《易经》象思维“以明探幽”、以隐测藏的名句。《易经》认为天下的事情不是全明全显的,而是有显有隐、有明有暗的,正如太极图一样,是有阴有阳的。所以,必须掌握以明测暗、以显探幽,才能知晓事物的死生,这是对观象取义内涵的重申。

按:这句名言可与“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谓变”相呼应,通过“知幽明之故,以知死生”更加明确了观象取义、以显测隐的重要性。

16.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易·系辞上》

析:引而伸之,即引申演绎,触类而长之,即类比推理。《易经》十分注重引申演绎和类比推理。观象取义、取象比类是《易经》思维哲理类比推理的精髓。

按:《易经》的类比推理的优越性在于只要象同即使本质不同也可类比,这一方法反映于《易·说卦传》。如:“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启发了后世,如中医学的只要是红色的皆可入心,皆可活血化瘀,如红花、红山楂、西红柿、红心萝卜、红心桃子、丹参……本质不一样,但外象同,皆可化瘀。可见异质类比虽然有一定的或然性和不确定性,但却扩大了联想的范畴,对推理创新有一定的促进。

17.“一阖一辟之谓变”

——《易·系辞上》

析:阖,关也;辟,开也,这是《易经》的重要哲言。指万事万物都存在着阴阳的运动变化,因而也就存在着阴阳的开阖规律,一开一阖就叫变,如春分开天门,秋分入地户,卯时阳开,酉时阴合,开与阖反映阴阳的变化。有阴阳的消长转化才有气机的升降出入,如子时则气升,午时则气降,就是变化的表现。

按:“一阖一辟谓之变”下接“往来不穷谓之通”,表明阴阳不停地变化,有开有阖,有往有来,事物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发展。

18.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易·系辞下》

析:这一句与“知微知彰”、“知小而谋大”相参。意在表明预知“几微”的重要性,重视微小的变化,强调多研“几”(几者,微也),才能把握吉凶之征兆,才能争取先机,迅速行动。

按:这句话与“知几其神乎”相参,几,微小。知几,即指知道微小的征兆。所以本句与“履霜坚冰至”是一样的道理,都在强调见微知著,都是《易经》预测的核心。

19.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系辞下》

析:这是《易经》著名的忧患哲理名句,即后世“居安思危”的来源,旨在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按:此句紧接“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所以也是治国名言。

20.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

——《易·说卦》

析:本句通过水火、雷风、山泽之间的关系强调事物之间要互相包容,连水火都可以相容,说明万事万物只有融合才能成功。本句与前面“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都是通过大自然的相和谐告诫人之间更应融和。

按:本句与《论语》“和为贵”相似,都是强调万事万物和的重要意义。本句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皆为万事万物相和为吉,相悖为凶的呼应。

2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文言》

析:这句名言揭示了中国人的因果哲理。大抵人们都以为因果来自佛学因果轮回的传入,然而《易经》早就提出了这句极富因果哲理的名言,强调为人要多行善、少作恶。

按:本句与《易经·大有卦象传》的“君子以遏恶扬善”相呼应,表明中国人从来都是主张扬善遏恶的。

22.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说卦传》

析:这是《易经》著名的人性哲理,高度强调仁义为做人之道,成为儒家人性的风范,对中国人的伦理道德的铸造产生了深刻影响。

按:这句名言与《论语》的仁爱相同,《论语》:“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说明中国人崇尚关爱他人,也见证了《易传》与孔子及其弟子密切相关。

23.正家,而天下定矣

——《易·家人卦象传》

析:本句是《易经》治国的名言,强调了正家与天下定的逻辑哲理。中国人重视家与国的关系,表面看来是强调治家,其实是重视治国从治家开始,成为儒家思想核心之一,对后世治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按:本句对儒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学四书之一——《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源于《易经》的“正家,而天下定矣”。

24.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易·家人彖传》

析:这是《易经》治家又一名言,与下句“正家,而天下定矣”相呼应,与上文“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相参合,皆旨在强调家中父母管教要严,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各正其位,端其行,家道才能正,家正天下才能定。

按:本句与《论语》“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如出一辙,把家道正与君臣正相提并论,旨在突出治家安国的重要性。与上句“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相参合,目的在于强调持家、治家、正家与治国都密切相关。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乾·象传》

析:这是《易经》最著名的人生哲言。自强才能国强,自卑必致国弱,自强即奋发图强,厚德即宽厚豁达,对自己要自强不息,对别人要厚道关爱,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几千年来铸造了中国人的情操素质,影响极为深远。

按:1935年梁启超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清华大学的校碑上便刻下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句格言就像烙印一样,在中国人的心中铭刻不忘。

26.保合太和,乃利贞

——《易·乾·彖传》

析:这句价值极高的名言主要是强调“合、和”,合者合一也,和者和谐也,保合太和,就是指保持“团结,统一,和谐,和平”,这是国家吉祥顺安的前提,能做到保合太和,才能“万国咸宁”。

这句是《易经》治国的名言,对中国几千年影响甚大。

按:从北京故宫的皇宫建筑包括太和殿、保和殿,最重要的皇家大殿称为太和殿,就可说明保合、太和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27.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易·艮卦彖传》

析:这是《易经》著名的方法哲言,即该止则止,该行则行,止与行关键在于把握时机,正所谓“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强调能把握止行时机的人是圣人,正如原文所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易·文言·乾》)

按:把握止与行是《易经》的重要方法哲理,艮卦告诫人们要知止,老子告诫人们要知足。知止知足是圣人应该具备的智慧。

28.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易·文言·坤》

析:知进、知退其实与知止、知行是一样的道理,旨在强调该进即进,该退就退,这是《易经》的知行智慧,与前句知止知行是一样的道理。

按:中国人很重视进退智慧,自古便有“狡兔死,走狗烹”之诫,就是告诫人们功成身退、急流勇退的道理,因为和“存亡”有关,所以“唯圣人乎”即指到了圣人境界才能掌握这一进退观。历史上,韩信把握不了,所以被杀;范蠡预测到了,所以浪迹天涯而免被杀。

29.损益,盛衰之始也

——《易·杂卦传》

析:这是《易经》哲学名言,损益,指损益盈虚,事物的规律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衰极必盛。也即损极必益,益极必损,所以损益的极点是盛衰的开始。

本句的深意在于,盛极将是衰的开始,衰极则又是盛的起始。

按:这句哲言提示看问题不要太绝对了,应该用两分法的观点,看到事物的转化,尤其要看到事物的转机。

30.富有之谓大业

——《易·系辞》

析:本句与“崇高莫大于富贵”(《易·系辞》)皆表明,《易经》从来都主张发财致富,只要生财有道,《易经》认为就是一种大业。就是说中国人自古就没有认为贫穷光荣,相反,中国人认为富贵是崇高的,致富是大伟业,与古代的重农抑商观点不同,可见《易经》经济思想的超前。

按:《易经》十分重视发展市场经济,如“日中为市”就是当时贸易发展的见证,“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反映中国早期贸易的目的及盛况。正因为几千年前贸易就很兴盛,所以才产生了“富有之谓大业”、“崇高莫大于富贵”的先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