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说自己是对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S 1856—1939),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思想硕果累累。有趣的是,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一旦与他孩童期的细微记忆对照,就颇值得玩味。

当弗洛伊德还是个2岁的孩子时,他就因为偷看父母的房事而遭到父亲的责骂。在此必须强调,弗洛伊德与他的妻子玛莎·柏内斯从订婚到结婚用了三年,这期间鸿雁传书900多封,可见弗洛伊德是个专情而又浪漫的人,绝不是浪荡的色情狂。但是,他从很小年纪起,就对性与爱,有着极强的好奇。这好奇一直持续到他成年,驱使他探索人类的“本能”,解析“力比多”的奥秘。

弗洛伊德6岁时,他的妈妈尝试让他理解死亡,妈妈按照犹太传统告诉他说:“人是由泥土制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之中。”弗洛伊德并不相信。他妈妈为了证明这件事,在他面前用双手擦来擦去,接着她指着双手擦下的皮屑说:“这就是和泥土一样的东西。”这让年幼的弗洛伊德很困扰,他担心死亡,又不愿意相信自己不过是一堆泥土。直到成年后,他建立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人格的本质,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彼此对立统一的。

接下来的对照,与本书相关。弗洛伊德童年经受的最大的一次心灵打击,是在他8岁那年。8岁的弗洛伊德,把一泡童子尿撒在了父母的床上。他爸爸为此叹息:“这孩子没有一点出息!”弗洛伊德后来说:“这肯定是对我的抱负的重大打击;所以关于当时的情景的幻影,后来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而且,在梦中,它们始终都同我的累累成果联系在一起,好像我想说:‘你看,我已经做出了成果!'”据荣格回忆,其实弗洛伊德一直到成年还患有遗尿症。所以,他幼年时在父母床上的遗尿并不是他的错。但无论如何,创伤与梦境,早在弗洛伊德8岁那年,就镌刻在他心上了。也许这本《梦的解析》,作为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经典之一,恰恰是他在回味童年心理创伤时,焕发的灵感的产物。

本能、人格和潜意识!如果一个人的伟大程度可以用他对后世的影响来衡量,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几乎没有一项探讨人性的问题没有被他触及过。但是,我并不建议您把本书当作真理来阅读,甚至弗洛伊德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一个思维领域的开拓者,如果他足够聪明的话,从来不会认为自己就永远是对的。

1936年5月,弗洛伊德度过了八十岁生日。弗洛伊德在家中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宴会,他收到了从世界各地寄来的贺信和发来的贺电。他的朋友们,其中包括托马斯·曼、罗曼·罗兰、史迪凡·茨威格等,都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这其中也包括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1936年4月21日自美国普林斯顿寄来贺信(请注意下划线部分):


尊敬的弗洛伊德先生:

我感到很高兴的是,我们这一代有机会向你这位最伟大的导师表示敬意和祝贺。毫无疑问,你已经轻而易举地使那些具有怀疑思想的普通人获得一个独立的判断。迄今为止,我只能崇奉你的素有教养的思想的思辨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爱因斯坦向弗洛伊德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弗洛伊德给爱因斯坦的回信,则充满了一个思想开拓者的清醒,他说:


尊敬的爱因斯坦先生:

……我实在得必须告诉你,当我收到你那非常善良的信,听到你的判断的演变过程的时候,我是非常高兴的。当然,我始终都知道,你之所以仰慕我,仅仅是出于礼貌关系以及对我的学说的某种信赖;尽管我自己经常问自己,你对这些学说所仰慕的究竟是其中的哪些内容?假定我的学说不正确的话——也就是说,假定它并不包含许多真理的话。顺便说一下,难道你不认为,如果我的学说包含了相当大的错误成分的话,对我来说就会得到比现在更好的待遇吗?(指自己被纳粹迫害流亡)你比我年轻得多,所以,在我的“继承人”当中定会有人在你到达我的岁数时对你做出评价。我是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所以,我只好现在提前为此而高兴……


弗洛伊德在回信中说得很清楚,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学说就一定对。甚至,考虑到纳粹对自己的迫害,他戏谑地希望自己的学说是错的。

《梦的解析》作为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之一,我建议您阅读时,仅仅把它当作探求潜意识领域的门环。即便是弗洛伊德本人,也从不认为这些文字就是最终答案。科学是一个不断向绝对真理靠近的过程,弗洛伊德对未来人类所能达到的高度饱含敬畏之心。

这,就是弗洛伊德和周公之间的区别。

雷明 2016年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