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全解《周易》(超值白金版)
- 青石哦
- 3990字
- 2020-06-25 05:11:14
豫卦第十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坤下 震上)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译】豫卦象征欢乐愉快,宜于封建侯国及用兵作战。
◎《彖》解释道:欢乐,这里指阳刚与阴柔相应,意愿得以实现,顺应情理而动,就感到欢乐。欢乐,顺应情理而动,所以连天地的运行都是如此,何况建立诸侯、出师征战这些事呢?天地顺应物理而动,所以日月运转不致失误,四时更替不出差错。圣人顺应民情而动,所以刑罚清明,民众服从。欢乐的意义真大啊!
◎《象》解释道:雷声发出,大地振奋,象征欢乐。先王因此制作音乐,用来赞美功德,以盛大的典礼奉献给天地,并让祖先的神灵配享。
【智慧解读】
这个卦是异卦(坤下震上)相叠,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雷依时出,预示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豫卦与谦卦互为综卦,交互作用。事业要获得成功,必须符合实际,顺应潮流,并得自己努力奋斗,树立远大目光,尤其不可因事业的顺利而放松谨慎小心的态度,陷于懒散享乐。否则,必将后悔莫及。人的时运已到,就应大胆行动,即使遇到挫折,也可以很快化险为夷。应加强同他人的合作,开诚布公,共同开发事业。
【要诀】小心谨慎,顺势而动。
【例解】
三国时期,刘备入川,居有益州、荆州之地,占据一方。此时曹操已死,曹丕篡汉自立。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一方的群臣、谋士、武将纷纷要求刘备称帝,但他却顾虑重重,不能决断。此时诸葛亮给他分析了形势: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汉室已衰,此时只有称帝,论功行赏,方能安定军心,使众人欢悦。刘备大悟,顺势而动,称帝行赏,军心大安。这个故事说明了顺应潮流,顺势而动的重要性。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译】初六,欢乐得自鸣得意,将有凶险。
◎《象》解释道:“初六”因欢乐而自鸣得意,说明欢乐之志穷极,会有凶险。
【智慧解读】
“初六”阴柔居初,位卑而不中正,却与本卦唯一的阳爻“九四”阴阳相应。犹如小人在下,行为不端,却依靠关系而得到上层强有力者的支持,因而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甚至到处自吹自擂,这就叫做“鸣豫”。对君子来说,应该去自我奋斗,成就功业。
【要诀】取之不义,终将失去。
【例解】
和是清朝出名的大贪官,他出身并不高贵,也没有任何功名,更没有任何背景,但是善于钻营,特别是能讨乾隆帝开心,因此很快就赢得了乾隆的“赏识”,一步步升迁,最终位居一品大员,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因乾隆的宠信而得势,因而骄横跋扈,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大肆贪污。但是好景不长,乾隆帝死后,他也失去了靠山。即位的嘉庆帝下令抄了他的家。和品行不端,靠乾隆的宠信而权倾一时,但最终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和府花园湖心亭旧址 清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译】六二,坚贞如磐石,不待终日,守持正固可得吉。
◎《象》解释道:不等候一天终竟(就悟知欢乐必须适中的道理),坚守正道可获吉祥,因为“六二”居中得正。
【智慧解读】
它以柔居阴,居中而得正,能以中正之道作为立身之根本;又无应无比(与其他各爻没有比应关系),意味着它不为外物所吸引,能够我行我素,对于安逸享乐不动于心。这与“志满”的“初六”恰好形成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
【要诀】不贪安乐,不忘功业。
【例解】
曾国藩是个不贪图安乐的人,其信条是“不为圣贤,则为禽兽”。他不贪图享乐,不收受贿赂,对自己要求极严,因为他深知“世无艰难,何来人杰”。“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所以他不畏困难,“坚忍维持”,以期“有后日之振”。他常严厉责备自己的懒惰、卑琐,其严于律己的精神值得借鉴。担当学术界领袖也是曾国藩的一大事业。他是个带兵打仗的文人,战火纷飞时仍不忘读书作文。不贪安乐,不忘功业,从经典中他汲取做官、为人的营养,这些经典也成为他的归宿。
曾国藩像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译】六三,仰视(媚颜)为乐,将有悔;迟疑不决,亦有悔。
◎《象》解释道:献媚讨好以求安乐,必生悔恨,说明“六三”居位不当。
【智慧解读】
“六三”居位不当,以阴爻居于阳位,不中不正,上承唯一的阳爻“九四”,象征不正派的小人,内怀阴柔,外有所求,张目向上仰视,不择手段地巴结讨好有权势的上司。“人到无求品自高”,唯利是图的人,利欲熏心,也就不顾廉耻了。这等人,不仅以巴结讨好求安乐,久而久之,还练成了一副奴颜媚骨,也就以巴结讨好为乐,自以为得计,沾沾自喜,以为做一个溜须拍马、阿谀逢迎的奴才是无穷乐趣,这是“盱豫”二字的又一层含义了。
【要诀】自强自立,白手起家。
【例解】
美国早期的富豪,许多靠机遇成功,约翰·洛克菲勒是个例外。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约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学毕业后,便决定放弃上大学,到商界谋生,开始了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第三年他的年薪升到600美元……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作为石油巨子,他在相当一段时期控制着全美国的石油资源,并创设了托拉斯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译】九四,人们由于它而得到欢乐,大有收获;勿需疑虑,朋友聚合如簪子收束头发。
◎《象》解释道:人们靠它得到欢乐,大有所获,说明它的志向可以充分实现。
【智慧解读】
“九四”是豫卦中唯一的阳爻,得到五个阴爻的相应和悦服。它象征给人们带来安乐的人,人们靠它得到安乐,“由”它而“豫”,故而称为“由豫”。所以,尽管“九四”处于上下二体之间的“多惧之地”,也不必疑惧,因为人心已经归向于他,会像朋友一样紧密地聚集在他周围,爻辞中称之为“勿疑,朋盍簪”。
【要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例解】
索尼中国董事长正田坚持用人不疑。他认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在企业还比较小的时候,尚且能够具体指挥做一个项目。但在企业做大了之后,财务会由财务专家去做,市场将由市场专家去做,技术应该由技术专家去做。在公司里的人事决定作出以前,他都非常慎重地考虑这个人是否合适,但是一旦作出了决定,他就会放手让部下去干而不干涉。正是因为他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策略,索尼中国才在他的领导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译】六五,守持正固防备疾病,必将长久康健。
◎《象》解释道:“六五”守持正固防备疾病,因为它乘于阳刚;经久不死,因为它还没有失去中道。
【智慧解读】
以阴柔之质居于尊位,又乘于“九四”阳刚之上,依托于强臣。这样的君主,处在安乐之时,必然只图享乐,不问国政,以致大权旁落于“九四”之手,处境十分糟糕。就好像一个人疾病缠身,无法治愈了一样。
【要诀】沉溺安乐,大权旁落。
【例解】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一个只图享乐、不问国政的皇帝。他除了重用有淝水之战功绩的谢安外,剩下的就只有吃喝玩乐、沉迷佛学。淝水之战后,他受到弟弟司马道子的影响,终日声色犬马、不理朝政,成了名副其实的风流皇帝。因此大权旁落,最后竟然被妃子闷死在床上。司马曜在战争时期能够任用贤能,使国家避免了灾难,但安乐时期,却淫欲亡身,这正是贪图享乐,意志不坚所导致的。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上六,已形成昏冥纵乐的恶果,及早改正则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昏昧纵乐居上位,怎能保持长久呢?
【智慧解读】
“上六”以阴爻在上位,处于豫卦之终,是极端享乐的象征,到了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程度,这种状况叫做“冥豫”。“豫”本来是好事,到了这种地步就不妙了,要乐极生悲了。西方社会中常有这类病态现象,醉生梦死地一味狂欢,以致失去了理智。所以卦辞一方面以“冥豫成”发出警告,一方面又从“有渝无咎”勉励盲目纵乐者迷途知返,从灭顶之灾中自拔,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太白醉酒图 清 改琦
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初至长安,分咏当时八位著名酒徒的个人性情和艺术成就。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李白作为“诗仙”的狂傲和放逸不拘。此图是清代著名画家改琦为这一诗句所作的人物画,再现了李白的洒脱和轻狂。
【要诀】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例解】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从小就很聪明,琴棋书画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不过学什么都不专心。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时,很不用功,天天在山中打猎玩耍。年轻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江油,去游历峨眉山。有一天,他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铁棒。他好奇地问了其中缘由。老婆婆说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一听就笑了。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仔细一想,磨杵成针,求学宜精,不专心、无恒心可算求学的大敌啊。从此,他好像变了一个人,读书很用心。没过多久,便以性格豪放、诗酒无敌闻名了。
豫卦给我们的启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至理名言。不过,只要能认清沉溺安乐的危害,以安乐为忧患,仍然可以从死中求生,重获新生。安适的环境容易使人产生骄傲奢侈的心理,所以要想成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很难有大作为。
2.豫卦指示我们,要顺理而动,使天下同归于安乐,这是我们应有的安乐观。至于如何致安乐、如何处安乐的道理,都包括在这样的安乐观之中。如何正确对待逆境,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聪明人自我奋斗,勇于战胜困难,最后终会获得成功的。
3.“豫”处理好了就是好事,处理不好就是坏事。一个人犯了错不要紧,如果能知错就改,仍然能有所成;反之,执迷不悟,一错再错就不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