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14)
- 楼嘉军 李丽梅 孙晓东等
- 8字
- 2021-04-02 11:45:16
第一篇 背景和方法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目的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城市休闲化趋势:时代要求,助力转型
进入21世纪,休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休闲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成为全球新的发展趋势。城市休闲化业已悄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世界范围看,休闲将成为21世纪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1]。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值得引起高度关注。一般认为,城市休闲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涉及众多方面。所谓城市休闲化,是指一个城市在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阶段以后,就将进入一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居民消费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相继形成休闲化特点的发展时期。
从国际经验看,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休闲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1世纪初。自20世纪中叶起,欧美发达国家从整体上陆续步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市公共基础环境逐渐改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状态明显改善,休假制度日趋完善,包括带薪假期在内的各种休假时间总数约占全年三分之一。在家庭收入水平递增和休闲时间延长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消费趋向、价值观念发生相应变化,成为这一时期城市休闲化的共同特点。第二阶段,从21世纪初起步。如今欧美发达国家人均GDP已经普遍处于4万美元以上发展水平,现代服务业占据产业主导地位,城市居住环境生态化,居民可支配休闲时间占全年时间份额也上升至41%左右,而居民用于休闲或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约占GDP总量的50%~60%以上,休闲经济影响力成为这一阶段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从近年来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看,大致形成了三个重要的发展节点。一是从城市发展维度讲,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代表的少数大城市开始陆续跨入城市休闲化的发展阶段,由此揭开了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序幕。二是从区域发展角度看,在21世纪初,包括杭州、苏州和南京在内的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大多数城市也开始陆续展开了走向城市休闲化的发展进程,使得发展的状态由散点式城市走向块状化城市群,城市休闲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从整体层面讲,在2008—2011年之间,我国人均GDP已处于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如果单从经济条件角度看,表明我国城市休闲化已经从块状群体化向全国整体化过渡,迎来了我国走向全面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新时期。当然,这里所谈论的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问题,离不开当前我国具体国情这一时代背景,不能与发达国家即将进入的较高阶段的城市休闲化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在层次上我们的城市休闲化还属于较低的初级阶段,在特征上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连,在地域结构上发展还非常不平衡。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休闲化的发展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城市休闲化是休闲时代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一方面,城市休闲化过程揭示了城市发展基本价值诉求的变化特征,即由工业化时期突出以生产(制造)功能为核心的发展特征,向后工业化时期凸显以优化居民生活(生存)功能为核心的转变特征,这一核心功能的转变既反映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在自身发展中,其基本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各自作用的基本规律,又顺应了当今社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城市休闲化的根本目标是优化当地居民生存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由满足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城市休闲化发展目标的分解主要体现在一个根本点与一个基本面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上。一个根本点是指城市休闲化最终体现在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型、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城市休闲化首要的服务对象是本地居民,其次才兼顾外来游客。一个基本面是指城市休闲化表现为不断促进休闲环境改善、休闲产业配套、休闲资源利用和休闲服务保障等要素的优化过程,持续提高城市休闲化水平与休闲化质量。点与面的关系表现为,立足根本点,完善基本面,形成良性互动,在推进生产城市向生活城市蜕变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居民休闲方式由满足型向享受型与发展型转变。
二、休闲相关政策:系统部署,形成指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休闲旅游发展逐渐步入国家决策层面,出台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与法规,不断迈出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步伐。2006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世界休闲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不断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将休闲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了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的发布,是国家推动旅游及休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阐发了促进休闲发展的诸多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2015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优化居民休闲生活环境、保障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举。从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出,休闲被拓展为一个新的产业领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休闲产业的发展既为城市休闲经济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休闲经济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城市的单一性旅游接待服务逐渐被综合性休闲接待服务功能取代,满足本地居民休闲需求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城市的传统旅游区逐渐向城市商业中心转移,使得居民娱乐活动和游客观光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上出现重叠的发展态势,以满足本地居民日益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为主的城市娱乐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休闲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载体。显然,城市的休闲功能逐渐强化,休闲化趋势明显。总的来说,城市休闲化是我国经济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形态,与国家休闲旅游发展政策、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政策的导向一脉相承,其根本点在于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居民休闲生活:发展常态,日渐丰富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这为居民生活方式的调整,尤其是休闲目的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从而促使休闲能够作为一种新的和独立的生活方式出现。由于休闲时代通常是在城市中率先完成的,所以进入休闲时代后,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将先后形成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从时间构成看,1995年5月,国务院颁布相关条例,在全国推行一周5天工作制度,形成双休日的休假格局。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春节、“五一”和“十一”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调整的前后两个双休日,形成了每年3个连续7天的长假。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休假制度,逐渐形成了以公共休假制度、法定假日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的休假制度。一是在时间长度上,居民拥有全年三分之一左右的休假时间。二是在时间层次上,由周末休息、国定假日、带薪休假三部分内容构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1+2+5+43”的休假时间使用模式,为居民从事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障。三是在时间使用上,进一步凸现了居民自主安排、自由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休闲权利。从国外休闲时代发展的实际效果看,多层次休闲制度的形成,是保证居民休闲目的和休闲消费行为得以实现的重要时间条件。
从生活方式角度看,休闲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种常态。这里的常态,是指居民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已经成为与工作、睡觉和从事家务等必要的社会活动同等重要的第四生活状态[2]。在通常情况下,居民每天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总量能够达到3~5小时。从行为层面讲,居民休闲行为方式已从传统的休息形式向现代的休闲方式转变,凸现出常态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特点。在旅游方式上,逐渐由走马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群之间的同城化现象日益凸现,对城市居民而言城市之间的短途旅游和休闲的界限愈加模糊。从观念层面讲,居民休闲观念的初步确立。突破了单纯的娱乐满足的束缚,表现为对自我发展作用和价值诉求作用形成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共识。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新技术、新条件、新理念的背景下生成的当代生活娱乐化样式,不仅迅速改变着青年人的日常娱乐生活方式,而且也在颠覆着全体社会成员传统的生活和娱乐活动方式。
从消费偏好转变看,人们对传统的以物质产品为主导的消费需求开始下降,而对以精神产品为主导的非服务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迅速攀升[3],消费脱物化(或称作消费精神化)正在成为当前社会居民休闲消费的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娱乐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购物、餐饮及其他各种日常活动中去,购物和餐饮活动已成为休闲的一部分。休闲和工作向着融合的方向发展。“工作越来越象娱乐,而娱乐则越来越象工作。”[4]
居民休闲生活的常态化,一方面促使城市经济结构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产业,经济中的休闲因素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另一方面催生城市中休闲服务设施配置和休闲环境改善,从而满足居民不断高涨的休闲娱乐需求,这些都为推进城市休闲化进程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休闲城市研究:备受关注,有待深化
休闲是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不仅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功能的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提出建设“休闲城市”的口号,从而不断推进休闲城市建设走向深入。
伴随着休闲城市建设实践的发展,有关休闲城市的研究也明显呈现出成果数量递增、研究问题聚焦的趋势。目前,有关休闲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城市休闲发展。Olkusnik(2001)分析了19世纪华沙城市休闲的演变过程,认为城市化是推动城市休闲发展的主要力量[5]。一般来讲,城市休闲发展经历创立、巩固与扩大三个阶段(Williams,1995)[6]。
(2)关于城市休闲功能。认为休闲城市与旅游城市的区别在于休闲城市首先是最大程度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的满足,其次才满足外来旅游者(Godbey,2006)[7]。
(3)关于城市休闲产业。Godbey(1997)认为休闲服务体系包括餐馆、宾馆、娱乐场所、康乐中心、旅游景点、商店、银行、保健机构等与休闲旅游服务部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服务产业部门[8]。
(4)关于城市休闲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表明休闲活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呈现正相关,休闲因素是社会整体满意度的最佳预测指标(Iso Ahola,1980[9]; Kelly & Godbey,1992[10]; Christopher,2009[11])。
(5)关于城市休闲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郑胜华(2006)从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角度,构建了由实力系统、动力系统、能力系统和魅力系统构成的城市休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12]。魏小安(2009)从城市的休闲环境、休闲条件、休闲经济的发展水平、休闲人群对城市休闲的认知程度角度,建立了由基础性指标、市场性指标、专家性指标组成的城市休闲评估体系,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市的休闲水平进行评价[13]。王琪延(2010)则从环境、设施、居民的视角,提出了环境休闲力、基础休闲力、核心休闲力三位一体的休闲结构体系[14]。吕宁(2013)认为城市休闲指数由城市综合实力、居民休闲潜力和城市休闲环境3方面系统要素所构成,并对中国39个主要城市的休闲水平进行评价[15]。
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城市与休闲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多是定性分析;而国内学者重在评价城市休闲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城市休闲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以定量为主。显然,从现有文献看,以城市休闲化为研究主题的论文还不多见,但是上述研究的理论成果确实为本研究报告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启示及成果借鉴。因此,本报告在借鉴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现状,尝试构建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休闲化水平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从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动态演进、区域差异等角度总结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规律性特点,以期为我国城市休闲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战略高度: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也开始发生变化,即人民生活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同时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显然,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城市休闲化的根本目标一脉相承,即优化当地居民生存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由满足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因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城市休闲化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产生的重要影响。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意味着届时我国或将在整体上进入城市休闲化的发展阶段。为此,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指导下,加快城市休闲化建设,有利于消费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市场消费容量的拓展,以及休闲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提升,最终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文明深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
提高人的素质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城市休闲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两者在社会价值总体目标上基本一致。实际上,通过城市休闲化建设,一方面能够大力开发健康的休闲文化消费品,如文学、图书、戏剧、音乐等,繁荣休闲文化消费市场,从而形成良好的休闲文化,而休闲文化又促使人们选择正确的休闲内容和方式,更新人的休闲理念,净化人的心灵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能够促使人们正确认识人与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各种矛盾,从而解决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问题,净化人类所处的环境,同时还能够积极思索人生的意义,追求真善美,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促使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显而易见,城市休闲化进程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国家整体文明素质的关键。
三、发展宽度: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城市休闲化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一是反映城市绿地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交通承运能力等公共休闲基础服务要素。二是表现为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可自由支配收入、出游率、休闲娱乐消费支出水平等居民消费能力要素。三是体现出一个城市休闲娱乐设施的数量、餐饮娱乐服务业收入、饭店及旅行社的规模、接待国内外游客规模等休闲产业要素。四是一个城市拥有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休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数量等资源要素。可见,城市休闲化的内容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素基本一致,通过城市休闲化建设,可以优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塑造城市休闲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等,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施。
四、和谐角度:加强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体系的完善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要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一是加强旅游休闲服务信息披露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安全风险信息提示;二是加强旅游咨询公共网站建设;三是完善旅游服务热线功能,逐步形成方便实用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完善道路标识系统,提升旅游交通服务保障水平;五是加强旅游休闲的安全、卫生等保障工作;六是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健全旅游安全救援体系;七是提高景区等场所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和志愿者无障碍服务技能;八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休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
城市休闲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消费结构、产业能力、特色资源等,基本涵盖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所提出的公共休闲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要从和谐社会发展角度认识到城市休闲化对完善公共休闲服务体系的重要性。第一,城市休闲化有利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休闲服务体系制度安排;第二,城市休闲化有利于休闲服务设施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三,城市休闲化有利于满足不同时段、不同群体休闲消费需求;第四,城市休闲化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休闲和旅游需求,还能够保障城市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休闲娱乐需求,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生活优度:推动大众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提升
科学休闲观念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正确引导,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农耕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普及和提倡科学休闲观念任重而道远。近年来,杭州、成都的实践表明,城市休闲化建设对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提高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通过城市休闲化建设,第一,可以加强科学休闲观念的宣传和引导,促使人们清除禁锢,认同现代休闲生活准则;第二,可以建立完善的休闲活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第三,可以加强对休闲时间价值的利用效率,防止随意浪费休闲时间的现象泛滥。现阶段,随着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大众居民生活如何由“有闲”向“优闲”转变,成为提升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重点。而城市休闲化恰好反映了从传统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化时代的生活城市转型与变迁过程中,对城市休闲功能、居民休闲生活水平及休闲质量进行综合衡量的体现,其根本点最终体现在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型、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因此,推进城市休闲化进程,提升大众居民生活质量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应有之义。
六、研究广度:引导城市休闲化研究范式的形成
城市休闲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有一定创新性的城市休闲化评价体系。当前,我国整体城市休闲化水平稳步发展,但也出现了分化、差异化的迹象,因此,我国的城市休闲化研究不仅要着眼于整体宏观层面,还要深入到中观、微观层面的发展差异上去。近年来,我国城市休闲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城市休闲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城市休闲的构成系统及特征的研究、关于城市休闲质量评价与测度的研究,等等。然而,由于对城市休闲化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导致有关城市休闲化水平评价的体系参差不齐,有失科学性。为此,本研究报告希冀通过深化对城市休闲化的理解,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评价后的结果,提炼总结国内不同城市休闲化的阶段与特征,挖掘不同城市或地域间的差异及各自发展的规律,以此协调中国城市休闲化的整体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