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儒学的开山之作:史幼波《周子通书》《太极图说》讲记
- 史幼波
- 1428字
- 2020-08-26 13:51:51
思第九:圣功之本,吉凶之几
《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故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又曰:“知几,其神乎!”
——《通书·思第九》
这一章开篇就引用了《尚书·洪范》里的句子。《尚书·洪范》里的片段,讲了“貌言视听思”,这五个方面。这是最早的察颜观相之术。貌,就是我们的外貌;言,就是我们的言语;视,就是我们的眼睛;听,就是我们的耳朵;思,就是我们的思维状态。古人从这五个方面来观察一个人的品性,观察一个人的心性状态,观察一个人的修养水平。
《洪范》中提到的五个方面,前四个都是从外貌来体会。从相术上来说,“貌言视听”实际上是“外相”,我们看一个人的气色、眼睛,通过见闻就可以观察出一个人外部的情况。但是,如果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真正明白一个人的心灵,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所思所想。这在相术中叫作“内相”。所以,周敦颐在这里只把“思”提出来,前面的“貌言视听”都没有提。其实要认清一个人,必须从“外相”到“内相”有一个全面的考察,在这个过程中,对“内相”的考察当然是更关键的。
【无思为本,思通为用】
《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睿,就是智慧的意思,智慧通达而谓之圣。如果我们善于思维,就可以达到睿智通达的状态;如果真正在内心有了智慧,可以通达一切事理,就能够成为圣人。这都是“思”的作用。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如何看待学术与文化。我们有些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尤其是一些喜欢参禅打坐、研习丹道之类的朋友,会在这些地方产生一些误会和疑惑。因为很多学道的人,都喜欢把“空”这个字牢牢抓在手上,希望自己能够空下来,希望自己的思维能够断掉,空掉。其实,周敦颐在解释这个“思”的时候,已经分析得非常透彻了。
我们往下看。“无思,本也;思通,用也。”无思是本,思通是用。为什么无思是本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精神,对不对?我们学过《道德经》,学过《金刚经》,对无也好,空也好,都会有一定的概念。那么,我们不妨结合佛学来体会一下什么是“无思,本也”。
其实,佛学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在对空性的阐释上。整个六百卷《大般若经》都在谈这个空、这个无、这个本。但是,我们该如何体会它呢?周敦颐在这里,只用了几句话就阐释清楚了,而佛教可是用了整整六百卷的经典来谈这个东西啊!“无思”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无思,本也”,就是我们思维的本体。我们所说的“思”,都是从“无思”这个本源处生发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念头。我们也可以换个名词来解释,比如用佛教的真如、般若、佛性来解释。比如我们说,“般若,本也”“真如,本也”,学佛的人在概念上就会很明确,但是说“无思,本也”,很多人就会犯迷惑。实际上,般若就是无思,无思就是般若。无思是般若之体,思通是般若之用。
过去的禅宗祖师对这一点,是运用得最活泼的。比如著名的“云门三句”:截断众流、涵盖乾坤、随波逐浪。截断众流,就是截断我们的思维之流嘛!让我们的一刻也停不下来的思维,一刹那回到“无思,本也”的状态。你认识到这种状态,并且敢于承担它,禅宗里就称之为开悟,称为明心见性。所以,过去在大禅师身边参禅,有时候弟子刚提出问题,就会被禅师棒打,或者是冲你大喝一声。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会有什么客观效果?当你怀着满腔热情来问佛法时,突然被大喝一声,或者劈头盖脸打来一棒,这个时候,就算你有再多的思维、再多的意识,都会一下子被打掉,立刻处于一种“无思”的状态。禅宗之所以要行棒行喝,就是要让你在这一瞬间,找到这个“无思,本也”的感觉。很多学人就是在这种棒喝之下,自己的思维流突然断掉,一刹那就找到了自己空明的精神本体,见性开悟了。
“思通,用也”,我们说无思为本,并不是说随时都要处于“无思”的状态。如果你要发挥自己的心性,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必须要通过念头来产生作用。每一个细小的念头都是思。无思,是我们思维的基础;思,是我们思维的内容,是本体的起用。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知道“无思”作为本,“思通”作为用,它们是一体不二的,用不离本,本显为用。只有这样体会,我们才能把握好自己的精神。
“几动于彼,诚动于此。”上次讲过了,我们的心本身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是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一面镜子挂在那里,如果有外物在它面前晃动,它就可以照出外物的形象;外物不见了,镜子就会恢复它原有的状态,变得空空净净。这一句,也说的是外物产生变化,内心达到的感应。“几动于彼,诚动于此”,外界任何细微的苗头一动,我们的内心立刻就会产生反应,发生作用。这种反应和作用,是“诚”这个心体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无思而无不思】
“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这一句有点《道德经》里“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无思”,是我们本然的一种状态;“无不通”,则是我们遇到外界刺激后正常的反应。如果反应准确、恰当,时时通、处处通,那么你的境界和能力就非常强。
“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的反证。这里的“不思”和前面“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的“无思”是两个概念。
“无思”是指我们思维的本体,是我们思维的基础。当我们处在一种非常静的状态中,当我们的思维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就像我们早晨刚刚醒的那一瞬间。如果还没有醒,那自然什么都不明了。也许在座有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清晨刚刚醒来的时候,念头还没有产生,而周围的一切你都知道,但是你的判断力还没有发生作用,比如今天要不要去上班?今天要不要去会朋友?等等。总之,这个时候你的思维还没有发动,对于周围的一切你心头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意识还没有对此加以分别。在这种状态下,体会“无思,本也”就比较容易。有些朋友通过参禅打坐,并借助观想、呼吸,一段时间后,突然一下就进入到一念不生,对周围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无思,本也”。前面说过“寂然不动者,诚也”,其实,“无思”也就是“诚”的状态,就是我们思维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真正的心体。
“不思”则不然,它可以说是一种懒惰的状态,是无思的一个消极作用。其实,周敦颐先生在这里,是要我们勤思,要勤于思考,要勤于思维,要用我们的真心来体会万事万物,要把“思”的功夫下到位。
现在很多参禅修道的人,往往很容易把“无思”和“不思”这两个概念搞混淆了,认为自己参禅修道打坐,就是应该百不思、百不想,以为进入什么都不想的状态,这才是对的。但实际上,这已经落入到顽空、死水一片的偏颇状态中去了。禅宗讲大机大用,那就应该达到这里所说的“不思则不能通微”,即勤思入微。如果你在这方面一旦懒惰,或者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思,那么你对事物的理解,对事物的判断,对事物运行发展的方向、规律等,你就不能明了,以至于无法把握。这就陷入愚痴之中了。
当年临济祖师撒手西归,在弥留之际,在众弟子的请益下,留下一首偈子作为临终开示: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名离相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什么是沿流不止?就是我们的意识之流,它就像河流一样,连绵不断。有些人想学道,想空掉,怎么个空法呢?这里也在问,沿流不止问如何?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们的意识不听我们的指挥,它始终都在流动,怎么办啊?这里临济祖师接着开示道:“真照无边说似他。”念头来了,不要刻意去管它,等它各自走,但是你的心头,你的一念之诚,是有它的作用的,你只需看着、观照着它就行了,这种观照的作用是无边无际的。比如我们此时起了一个念头,我们的心是知道的,念头是一个客体,知道这个念头是我们心的主体。这个主体就像灯一样,它具有照见的功能,它能够照见周围的一切,也就是说真照是无边无际的。
为什么说这个真照无边的本体,是离名离相的呢?正是因为它是无思的,我们这个无思的本体虽然能照见一切,但如果要给它画一个具体的相是不可能的。
我们一说到“无思”,有人脑子里面马上就在想:什么是无思?是没有思维吗?可是不管你如何思维,如何定义,都会发现那是错觉,都会发现要找这个思维的本体,你是找不到的。因为你一找,就是在思了嘛!所以它就是无形无相的。“吹毛用了急须磨。”当我们遇到事情,我们心头产生了念头,当事情结束后,不留下它,马上回到无思的状态。不断地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心不断地处于一种空灵流通的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哪怕就是芝麻大点的事情,做完以后都不能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不能让它把自己的心遮蔽了,随时要把自己的心清空,使自己的心处在最优化的状态。
“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如果做到这样的境界,就会非常高了,达到了儒家所说的圣人的境界。“不思则不能通微”,如果一念不起,那么你对事物的观察就不可能细致入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如果你没有理性的思维,没有产生睿智,那么就不可能通达无碍,在面对纷纭的事物时,你就不能游刃有余,就不能一下抓住事物的关键。
“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前面所说的“无思而无不通”就达到了圣人境界,那么,圣人境界又产生于哪里呢?就产生于“通微”,即对最微细之处都无不通达。什么是最微细之处?说白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起来好像可有可无,都是烦琐之事,其实,这都需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去观察,去体会。所以“通微生于思”,我们对最微细的事物之所以能够通达,还是来源于我们最初的念头、最初的思维。
【卧轮与惠能】
再往下看,“故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这在我们第三章谈“诚、几、德”的时候就谈过了,吉凶之机就在我们一念初生、刚刚萌动之时。《六祖坛经》里讲有一个卧轮禅师,他修行很多年,自认为修行很好,见地很高,说了一个偈子: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这个意思是说,我卧轮和尚的功夫已经很深了,“有伎俩”就是有水平嘛!什么念头我都能把它断掉,自己始终都处在空性的状态中。任何事情来了,无论什么声色犬马之类,总之一切的一切,我都不动心,我就有这种本事,我就有这种定力。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菩提在一天一天地增长。六祖听了以后,就回应了一个偈子,完全就是针对卧轮和尚来的。六祖的偈子是这么说的: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我惠能没有什么本事,我心头该想什么就想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庙里面当主持,有很多事物需要自己去管,去处理;经常有人前来请法,我也要讲;还要和地方的官员交往,《坛经》也是在韶州韦刺史的支持下讲的嘛!总之该想什么就想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说什么就说什么。面对外部纷纭的事物,我的心不断起起落落,这件事情来了,嗯,我的心起来了;这件事情结束了,嗯,我的心落下了。下一件事情来了,嗯,我的心又起来了……如此周而复始。对于自己心头的菩提,管它长不长呢,根本就不用管它。
这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我们是像卧轮和尚那样有意压抑自己的思维,还是如六祖一样,使自己处于一种道法自然的状态呢?通过对这两首偈子的揣摩,我们就应该有所感觉了。所以,对于“无思”和“思”,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混淆了!无思,并不是要我们不思。“无思”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本来的状态,但是这个本来面目要发生作用,这样你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算得上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如果你让自己这种“无思”的本来面目,处在“不思”的状态,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顽空”的状态,那就毫无生机了。
这里,我们把“无思”和“思通”,参照着禅宗公案一起来体会,可能大家会更清楚一些。当然,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说,恐怕卧能和尚的境界都还达不到,更不要说惠能了。但不管怎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定力上多下些功夫,对自己还是很有好处的。六祖大师之所以能“不断百思想”,并且“对境心数起”,那是因为他“真照”的功夫始终没有丢,自己的本心始终没有被遮障,对于每个念头,都知道它从哪里来,也知道它到哪里去,它会产生什么作用也是清清楚楚的。这就是“真照”,对一切都能照得很清楚。
我们一般人就没有这样的定力,比如有人给你说哪只股票好得很,买了肯定赚,呵,立马就跑起去买了,根本就没有细加分析,听到风就是雨,那么,你真照功夫就很差了。所以,当重大事情来了的时候,我们要先学会放一放,让自己的心多保持一段空灵的状态,用上自己的真照功夫,就会有智慧去面对身边的麻烦事。
【神妙莫测是知几】
下面,周敦颐先生又引用了《易经》的原文:“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一个真正修行很好的人,他在面对事情时,不会乱起妄念,不会东想西想。即使是好事情,但是在“几”没有显现的时候,也不会盲目乱动。否则的话,再好的事情,如果盲动妄动,往往都会事与愿违。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一定会“见几而作”,而且“不俟终日”。不俟,就是不等待,也就是说那些有修养的人,他不会天天坐在家里等机会上门,机会总是会降落在有准备的人身上。那怎么准备呢?准备些什么呢?
这一章所谈的“思”,就是我们的一种准备。不管是在各行各业,也不管是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是机会还没有出现,那么,我们都要学会静思,要耐得住寂寞,要潜心修炼,一旦时机来临,才会有能力把握住。
过去的禅师祖师经常讲:“机不离位,堕在毒海。”我们的心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如果你始终都盯在这件事情上面,不知变动,就没有见“几”。毕竟事物之“几”是非常微妙、非常短暂、稍纵即逝的,它是事情将发而未发的状态。“圣人见几而作”,机能离位,天机活泼,这样事情就能向好的方向转化,就能产生好的作用。反之,如果没有见“几”,或者是死守一“几”,就有可能使事情向不好的方向转化,那就是“堕在毒海”里了。
下面周敦颐先生又引了《易经》中的一句:“知几,其神乎!”真正“知几”的人,真正对事物能通达到最细微之处,并引发开来,达到对事物无所不通的状态的人,那就真正是神妙莫测了。
在周敦颐先生以前的儒家,都没有把“知几”提到这么高的高度。前面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反复在说“几”是周敦颐先生学问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周子通书》将其提得非常之高,可以说是整部《周子通书》的核心。甚至可以这么说,你《易经》学修的水平高不高,就是在这个“几”上见功夫!当我们遇到事情,当我们心头一念生起,借助《易经》的方式,就可以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进而知道对于这个事情该怎么去做,这就是“知几”的感觉。
前面我们也讲了,“几”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转折状态。“见几”,就能够明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就能够预测未来。这种预测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玄之又玄,说白了,就是明了因果,有此因就必有此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没有什么了不得。但是,我们在种下“因”的这一瞬间,它就是一“几”,见因就是见几,就必知其果。如果我们能够“知几”,那么在事情还没有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大致的结果。《易经》说白了,就是要让我们达到“知几”的状态。
【香严击竹公案】
前段时间和几个朋友也聊了一下禅宗关于“几”的问题,可以说禅宗在“几”上有着极高的要求。我在想,周敦颐先生之所以会在《周子通书》里面把“几”提得这么响亮,提得这样高,和他早年参禅一定是分不开的。对于禅宗来说,如果离开了这个“几”,甚至可以说整个宗派也就不存在了。
当年香严和尚和灵佑和尚同在百丈禅师处参禅,灵佑和尚很快就开悟了,并且在沩山开创道场接引学人。香严和尚呢?他非常聪明,对于经教那是厉害得很,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谁也难不倒他。但是,香严始终未能得到百丈禅师的印可。后来百丈禅师圆寂后,香严又跑到师兄沩山灵佑禅师那里参学。沩山灵佑就对他说:“你和我一起在百丈先师那里参禅多年,你闻一答十,闻十答百,都没有印可你开悟,这是为什么?这里我向你提个问题,你来作答,但是不准引用经教上的任何语句,也不准引用祖师的任何语言,也不能借他人的语言,必须用你自己心头的语言来回答。什么问题呢?听好了,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这下子,香严和尚是左思右想,发现自己脑子里面冒出来的东西,不是经典上的话,就是祖师爷的话,想来想去都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都是人家说过的。于是他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回答不了,恳请沩山禅师明示答案。沩山禅师一口回绝说:“不行,我给你说了,那你以后对这个问题就会用我说的话来答,还是无法从你自己那里来解决问题。反正话头给你了,你自己去参。”在这个问题上,香严和尚碰壁了很多次,非常灰心,就自暴自弃地想:看来我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参禅的料,也成不了佛,以后我经也不念了,禅也不参了,干脆就当一个粥饭僧混日子算了。
香严和尚一个人离开沩山,后来路经南阳忠国师的墓前,觉得这里不错,便在附近开了一块地,搭了个茅草棚住了下来。他成天什么经也不看,功课也不做,只管开田种地,吃饭睡觉。有一天,他在锄地的时候,挖到一块瓦片,伸手捡了起来就往田边一扔,这个田边正好是一片竹子,瓦片打在竹林里,非常清脆的一声响。嘿,就这一响,香严和尚一下子豁然大悟!大悟以后,他马上就朝着沩山的方向焚上香,跪了下去磕了几个头,说道:“多谢师兄啊!当年幸好你没有给我说破,如果说破了,哪里有今天这么好的事情呢?! ”接着,他就写下了一首偈子,以表达自己的悟境: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坠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他把这个偈子托人带给沩山禅师,沩山禅师看了以后说:“师弟啊,你终于开悟了啊!”但是,沩山禅师座下的大弟子,已经开悟的仰山禅师看到这个偈子以后,仍然不肯定,跟沩山说:“不行,这说不定是他凭着聪明伶俐,勉强写出来的,我还要在去考验他一下。”
仰山禅师跑到香严那里,见面就说道:“听说你写了个偈子,认为自己开悟了,我可不这么看,除非你当场再给我说个偈子。”香严禅师这回是会者不难,马上又说了一个偈子:
去年贫,未是贫,
今年贫,始是贫。
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
今年贫,锥也无。
去年,就是过去嘛!所谓“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空嘛,就是无嘛。学禅宗就特别讲究“贫”,要一贫到底,才能通体放下。学佛的人都知道以前有这么一个说法,叫作“穷学禅,富学密”。穷人学禅宗,富人学密宗。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比喻,不是真的会越学越穷。因为学禅宗就是要让你把一切放下,放到一丝不挂,身心内外皆空皆无,这时候一念转身,才能破参开悟。“去年贫,未是贫”意思是说过去我没有开悟的时候,以为自己啥都懂了,空了,无了,实际上不是真懂,不是真空真无。“今年贫,始是贫”,今年我的状态才是真正的空空净净,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去年贫,犹有立锥之地”,过去我还有一个佛法的支点撑着的,尽管立锥之地是很微小,但就是这么微小的一点依赖,就没办法真正开悟。“今年贫,锥也无”,今年的情况呢?连锥都没有了,更何况立锥之地!可以说是一贫到底,毕竟空无一物。
这个偈子非常好啊!但是仰山禅师听完以后,对香严禅师说:“如来禅你是会了,但祖师禅你还没有梦见在!”那么,祖师禅是怎么回事?这个公案,可以说是第一次明确了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分野。
香严禅师想,既然你说我前面的偈子没有祖师禅的感觉,那我就再说个有祖师禅味道的偈子嘛!于是又说出一首偈子:
我有一机,瞬目视伊。
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我现在、当下就有一“几”,这个“几”是什么呢?就是“瞬目视伊”,就是用眼角瞟你一眼,用目光闪你一下;你要会当下就会,如果不会的话,那就另外找人来吧!仰山禅师这才拍掌称庆,说:“恭喜你会祖师禅了!”
【如来禅与祖师禅】
那么,如来禅和祖师禅到底如何区分呢?以前冯老师曾举过这个公案,说如来禅就是一个金字塔,可以说整个佛法都包含在如来禅当中。金字塔嘛,就有底座,有腰身,有顶尖。底座呢?主要是佛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中观唯识等教法;腰身呢,更进一步就开始修禅,生起次第修好了又修圆满次第,总之是在次第渐修之中。到了最高的部分,就是你真正了道、真正开悟、明心见性的时候了。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区别在哪呢?如来禅是整座金字塔,而祖师禅则是金字塔的最顶端,是最高的境界。
仰山禅师在听完香严“去年贫……”的偈子时,说他如来禅是会了,但祖师禅还未梦见在。看嘛,你这里还有去年今年之分,在时间上还是有个次第嘛。在修行上,还有个什么去年贫今年贫,还有立锥之地和锥也无的过程,仍然是渐修渐证。而真正的祖师禅,是没有这些渐修渐证的次第过程,它就是当机立断!就是当下一念!
注意!我们说的这个“几”,就是当下一念。“我有一机”,这当下一念就是一“几”,就摆在你面前。“瞬目视伊”,我就这么看了你一眼,你明不明白?如果你明白了,那就是“知几”;如果你没有明白,那就请走人!
这就是祖师禅!它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就在当下你能不能转身、能不能一念肯定、能不能一念承当。如果当下你能一念承当这事,那就叫明心见性,那就万事了毕。如果不能,还拖泥带水,还犹豫不决,那对不起,祖师禅就没你的份!你该念经就念经去,你该念佛就念佛去,该坐到禅堂参话头就参话头去,总之,你该干吗就干吗去。后世禅宗的机锋棒喝,全都是在这个“几”上面找体会,就在当下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没有任何后门可开,没有任何窍门可讲。那些说什么慢慢修、慢慢来之类的话,在禅宗看来,那就是没出息,就是不想开悟,就是不想成佛!所以,问题就在当下!解决问题也在当下!
因此,这个“几”在禅宗看来,那是生死之间的刹那!禅宗的全部提持,都是围绕着这一“几”在转动。周敦颐先生也是如此啊!他这里借用《易经》的说法:“知几,其神乎!”如果你真正“知几”了,那你真正就神妙莫测了,那你就彻底明心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