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儒学的开山之作:史幼波《周子通书》《太极图说》讲记
- 史幼波
- 800字
- 2020-08-26 13:51:51
师第七:师道立则天下善
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曰:“何谓也?”曰:“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不达。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故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通书·师第七》
这一章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有人问:什么才是天下最好、最完美的事啊?答曰:是师道。其实不管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还是佛教也好,都非常重视师道,如果尊他人为师,那是表达了非常高的敬意。
【师道尊严话三教】
释迦牟尼号称是“天人之师”,孔夫子被后人称为“大成至圣先师”,非常了不起;道家呢,他们觉得自己的鼻祖老子,比孔夫子还要高一筹,于是老子被道家尊为“圣人之师”。
《史记》里面有孔子见老子的记载,孔子在老子那里请教了关于“礼”的种种问题。出门之后,孔夫子非常惊叹地说:“鸟飞得再高,也是有迹可循的;鱼潜得再深,也有网可以捕捞,但是老子就像龙一样,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啊!”所以,道家后来就有个人,写了一本关于老子的传记,叫作《犹龙传》,用的就是孔子赞叹老子的话——“吾今日见老子,其犹见龙耶!”所以,后来道教就把老子当成孔子的老师,称之为“圣人之师”。
实际上,后来的道教和老庄时期的道家,几乎是不相干的。东汉时期,五斗米教的创立,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开创。其创始人张陵,把巴蜀民间的巫术、符咒之术,还有驱神役鬼的这些法术,都统统纳入其所创立的天师道中,作为了其“正一盟威之道”的传教手段。这就与《道德经》《庄子》思想中的境界,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道教发展到了后来,只要不属于儒家的中国民间方术,道教都统统拿来收入《道藏》,纳入了道教文化之中。他们把老子推崇为道教的宗祖,说老子一气化三清,认定他为道教之祖。
不管怎样,我们看得出道教对师道也是非常推崇。道教的实际创始人张陵,就被尊为“张天师”,而五斗米教也因此正式命名为“天师道”。
在佛教里,释迦牟尼被认为是“天人师”,其实,这只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佛教讲六道轮回,天道是六道中很高的一道,处于整个宇宙生命的高层。六道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人道、天道和阿修罗道属于“三善道”,而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则属于“三恶道”。佛被尊之为“天人师”,就表示他既能做天上神仙的老师,也能够做人间众生的老师,当然,“三恶道”里的众生就更不在话下了。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文化三大主干的儒、释、道三教,对师道的态度,都是相当重视、完全一致的。
【从师卦中来看师德】
这里专门将“师”列为一章,可见其重视的程度。《周子通书》是周敦颐参悟《易经》时所写下的著作,那么,这里我们先看看《易经》,其中有一个“师卦”,一般被认为是讲出师打仗的卦,实际上,也与师道是相通的。
我们看师卦的卦辞:“贞,丈人吉,无咎。”师卦的卦象呢?下坎上坤,其大象辞说:“地中有水,君子以容民畜众。”前面我们说了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坎卦代表水,学中医的就知道,坎水在人身中指的是肾。大象辞讲的“地中有水”,这意味着什么呢?像撒哈拉、塔里木盆地的那些大沙漠,地中无水可是很麻烦的事,但是,一旦沙漠里有水,那就很好了,就有绿洲啊、森林啊、庄稼啊等,生命繁衍的基础就有了。现在提倡保护湿地、保护地球的肺,这就是“地中有水”的感觉。中国文化向来是要把自然宇宙的种种现象与世间人事结合在一起,那么,作为人间之事,师卦又象征什么呢?大象辞接着就说了:“君子以容民畜众”。如果君子能够按照“地中有水”这样来教化大众,那么,就能够容纳、养育更多的民众。在古代,这一点可是非常重要的,你所吸纳的民众越多,你地盘上的人口越多,就意味着你的领地更加强大。
以上是师卦本身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和引申出来的人事关系,那么,卦辞说:“贞贞,丈人吉,无咎。”又怎么讲呢?首先,卦辞肯定了这个卦总体是不错的,“贞者,事之干也”,故有成事之象。“丈人吉”,就是老人、长辈,老成持重之人,占到师卦,做别人的老师,这是很吉祥的事情。“无咎”,即使你很年轻,但你能以师道作为标准去做事,不会有后悔的事情发生。
下面我们再看看师卦的彖辞:“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大家应该知道《易经》的一些基本概念才行啊!很多人翻开《易经》都是一头雾水,觉得很麻烦,有什么大象辞啊、小象辞啊、卦辞啊,还有彖辞啊、爻辞啊,光这些就把人都搞晕了。实际上,象辞,是解释每一卦爻所代表的自然现象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卦辞,是解释整个卦所代表的吉凶祸福;彖辞,则是用来解释卦辞的。那么,师卦的彖辞是怎么解释卦辞的呢?
“师,众也。”师道乃动众之道,老师的“师”与出师的“师”,从“动众”的角度而言,几乎是一致的。怎样才能够既动众而又不乱呢?“贞,正也。”贞正之义,既有光明正大,同时还有坚守正道、牢不可摧之义。师卦的品德,就是以己正而能正众人,这正是师道的核心之所在。“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当你的品德能够坚贞中正、牢不可摧,同时也能让别人追随你学习,让大家的德行都能够坚贞中正,那么就“可以王矣”,你就可以当领导,带领大家行人间正道。
后面就结合具体卦象来解释了。“刚中而应”,指师卦下卦为坎,中爻是阳爻刚中,也就是说一个真正具有师德的人,他的内心一定很刚正,有自己不可动摇的原则,不会人云亦云、左右摇摆。“刚中而应”,应什么呢?应的是上卦中爻。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下卦阳爻刚中,对应上卦阴爻之柔,自然就有一种上下呼应。另外,下卦又称为内卦,上卦则称外卦,落实在具体的人事之中,内卦即自身,外卦即外部环境。“刚中而应”,体现了上下卦互相呼应,内外卦和谐统一,所以很吉祥。
那么,“行险而顺”又怎么讲呢?坎卦代表水,同时也代表着沟壑、陷阱等,表明一种险境。但是对于师卦而言,因为有师德“刚中而应”,所以即使是“行险”于坎陷之地,仍然能够顺利。为什么呢?从卦象看,下卦之坎虽然是“行险”,但上卦之坤代表顺天而行,所以才能“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这里的“毒”,是荼毒之义。在现代人眼里,“荼毒”是贬义词,但是这里则不然,它表明如果以师道来面对天下、教化大众,那么,“而民从之”,天下人都会闻风而动,被人民所认同和追随,结果自然是“吉又何咎也”。
【刚柔之中分善恶】
我们先把《易经》的师卦拿出来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周敦颐乃至于儒家、道家、佛家会把师道看得那么重。因为有了师德,有了师道尊严,就能够教化一方,教化民众,进而教化天下,得到大家的拥戴,成就一番事业。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原文:“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曰:何谓也?”为什么师道是为天下善?刚才我们通过《易经》师卦就对此解释了一番,这里让我们看周敦颐是如何解释的:“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人的本性,也可以说是性格、品性,它体现出来的表象就是“刚柔善恶”。我们前面学习了,“诚”是一种“中”的状态,《中庸》也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么,“刚柔善恶”还没发出来的时候,也同样处在“中”的状态,也就是“诚”的状态。
在生活之中,有些人显得很刚强,有些人则显得很柔弱,有的人处处与人为善,而有的人则处处与人为恶,这些都是“诚”在每个人性格中的不同体现,这些现象都是从“诚”、从“中”生发出来的。
如果你不懂,为什么同样的“诚”“中”,会生出“刚柔善恶”不同的现象来呢?周敦颐先生就接着解释道:“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樑。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维持“诚”这么一种“中道”的状态,就会出现下面一系列的偏差,就会有刚善、刚恶、柔善、柔恶之分。
对于刚而言,它表现出来的善恶之分是如何的呢?“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刚,所表现出来的“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义”,这个人很有道义,讲义气,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不会给人三心二意的感觉,和这种人交往很舒服。“为直”,这个人很直率,很耿直,不会转弯抹角。“为断”,具有金木水火土中“金”的属性,拿得起放得下,有决断之力。“为严毅”,能严格要求自己和别人,毅力非凡,不苟不且。“为干固”,根基很牢固,做事积极肯干,并且能持之以恒。通过周敦颐的这些分析,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刚”性很好的一面。
刚,虽然有善的一面,有那么多的优点、好处,但如果把握不好的话,也会出现一些很不好的现象。“恶为猛”,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哥们义气重的人,性格很豪强,做事莽撞,不管三七二十一。“为隘”,为人狭隘,器量狭小,容不得他人。“为强梁”,为人凶暴、强横。这些呢,都是刚恶的表现。
“刚”的反面是“柔”,同样地也表现出来善恶之分。“柔:善为慈”,大家都能体会得到什么是慈,佛教里面有一位大慈菩萨,就是我们熟悉的弥勒菩萨,他很慈祥啊,整个脸都笑豁了。我们到庙里面,进山门看到的第一个菩萨就是弥勒佛,肚子大大的,所以山门上的对联一般都写的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总之是一种很温柔、很善良、很慈和的表情。“为顺”,是一种柔和的体现,有顺承之意。《易经》所推崇的坤道,就是以顺承为主。我们的心性修养、进德修业,就应该以承顺为主。这里我们也可以结合佛教思想来理解,比如《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第九愿就是“恒顺众生”,就是要恒常、常常、坚持不懈地顺从众生的愿望,当然这是指好的愿望、符合佛陀教义的愿望。如果是众生所发的恶愿,那就不能顺,当然,也不是让你以很武断、很粗鲁的方式去解决,而是尽量以一种柔和的方式来引导、化解。“为巽”,巽卦就《易经》而言,其卦象是下面一根阴爻,上面两根阳爻。巽为风,就像阳春三月的和风一样,很柔和,很舒心。
那么“柔恶”的状态呢?“为懦弱”,不能坚守,意志薄弱,胆心如鼠。“为无断”,做事犹豫,拿不起放不下,没有决断能力。“为邪佞”,这就更不好了,像那些阿谀奉承、奴颜媚骨之人,就一种“柔恶”的精神状态。
【中庸岂是和稀泥】
下面就是周敦颐先生对前面所说的“刚柔善恶”做的一番总结:“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我们面对前面所言的“刚柔善恶”,应该怎么做呢?应该去寻找“中”的状态。
这里的“中”,并不是说骑在中间,左也不偏,右也不靠;更不是墙头草、两边倒,而是让我们努力做到“刚善”与“柔善”的最佳状态。如果你的性格比较刚,属于刚强之人,那就应该多往“柔善”这方面去体会,这样协调好了,才能理解什么是中道;反之,如果你性格比较柔韧,平时就应该多往“刚善”这方面去体会,这样才能调节好你的性格,弥补你的性格缺陷。当然,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理解,如果还要往更深一层去讨论、去体会这个“中道”,那就需要真正的心性功夫。
我们学习《中庸》,要好好体会什么叫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实际上,上面所举的“刚柔善恶”都还只是第二义的、非本质的、居于从属地位的精神或者心理状态。那么,第一义的本质是什么状态?就是中啊!这是一种“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所有的“刚柔善恶”都只是在这个本质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够随时体会这个“中”,找到这个“中”的感觉,这时候,就无所谓刚柔善恶,就可以说是无刚无柔、无善无恶!因为“中”,意味着情绪还没有生发出来,不管是“刚善”也好,还是“刚恶”也好,也不管是“柔善”也好,还是“柔恶”也好,这些性格特征都还没有产生出来。这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精神本质状态。
那么,《中庸》里的下一句“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呢?我们都见过竹子,一节一节地往上长,其最关键的部分就在那个节上,要破竹,就要“中节”,从节上入手就很容易破掉。节,就是节点、关捩,是最关键的部位。如果你对“中”的感觉很好,并且能够保持得很好的话,那么不管是喜怒哀乐,还是刚柔善恶,当你情绪一发出来,一定都能够“中节”,都可以应势而发,正中问题的节点。需要“刚”的时候就刚发,那就是“刚善”;遇到需要用柔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时候,那就柔发,就是“柔善”。这个时候,不管是刚发还是柔发,都是中节的,都是直击了事物的关键,都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能达到“中”“和”的这么一种状态,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够各就其位、各行其道,万事万物都能健康正常地繁衍生息。
所以,中庸之道,并不是我们以前所理解的什么好好先生、和稀泥之类。不是!中庸是一种真正体道而行的生命状态。我们只有这样去体会,才能理解周敦颐为什么会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天下之达道和圣人之事业,都是通过“中”“和”生发出来、体现出来的。
【南泉斩猫公案】
真正的中道而行,如果不是悟了道的过来人,很少有人能看懂的。我们看过去那些老禅师,他的喜怒哀乐、杀活纵夺,一般人根本就无法看懂。
比如唐代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公案——“南泉斩猫”。大家都知道出家人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绝对不能犯杀戒。但是有一天,南泉老和尚从外面回来,一进到庙里面,就发现庙里面东、西厢房的寺僧们正在争吵不休。他很奇怪,就问大家争吵的缘由。有人说了,是为了一只能逮耗子的猫,东厢房的说这猫是他们东厢房的,而西厢房的则认为这只猫是他们西厢房的。实际上呢,寺庙里面一般也没专门养猫,估计是不知哪里跑来的野猫,可能先窜到了东厢房,逮了几只耗子,后来又窜到了西厢房。总之这窜一下、那窜一下的,于是彼此就互相争这只猫的归属权,争得不可开交,结果一天下来什么正事都没做,尽围着猫打转转。
南泉老和尚弄明白后,就让他们把猫交给他,跟着从怀里掏出戒刀,说道:“你们都想得到这只猫,好,那你们认认真真回答一句,你们从这只猫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们谁说对了,这只猫就有救;要是答不对或者没人答出来,那这猫的命就没了!”数分钟过去了,众僧皆无语,都搞不懂老和尚啥意思,或者是不敢说,或者是说不出来。老和尚见大家都哑口无言,结果手一挥,就把猫拦腰斩成两截!到了晚上,赵州和尚回来了,他是南泉老和尚的得法弟子,刚进门,就有人给他说,你等会儿最好不要去见老和尚,老和尚今天脾气凶得很,杀戒都犯了,杀了一只猫。赵州和尚听了不以为然,就跑到老和尚那里请安。南泉见到他就说:“白天的事你都晓得了吧?”赵州说:“嗯,晓得了。”南泉老和尚接着说:“今天要他们下一句转语,他们都答不出来,所以我把猫杀了。”老和尚突然话锋一转,将赵州一军:“你也来回答一下吧!”赵州和尚听了,将脚上的鞋子脱了,顶在自己脑壳上,转身就出去了。正走在到门口的时候,老和尚追了他一句肯定的话:“如果你白天在的话,那猫就有救喽!”
这个公案说明了什么?对于公案的内容我们且放在一边。老和尚自有他的作用,他在这件事情上就表现得非常“刚”,非常有决断。他逼拶大家回答这个问题,回答不出来,立马就下手,没有丝毫的犹豫,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刚”。但这是“刚善”还是“刚恶”呢?我们大家看得懂吗?
大家都知道,在禅宗里面,南泉和尚可是一代大宗师啊!他是赵州和尚的师父,柏林寺赵州禅茶可是很有名的,传到了日本、韩国,一直流传到今天。禅茶之说,就是从赵州和尚这里来的,而赵州和尚是被南泉和尚熏陶出来的。这样的祖师爷好生了得!但是,他在这件事情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刚”,就太惊世骇俗了。这个公案背后有什么东西?这个我们现在不谈。当然,如果有人能在禅道上慢慢有所体悟,自然也就能品味到这则公案所隐藏的禅机。不过,我们今天在这里学《周子通书》,是要从“刚柔善恶”上面去体会。
按理来说,和尚是不能杀生的。前面我们还说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的第九大愿是恒顺众生,结果这里南泉老和尚不仅没有随顺众生,而且还更进一步犯了杀戒。这个我们如何理解?是否能体会得到?
其实,真正开了悟的人,他心中是空空如也,他时时处在一种“中”的状态,那么他心念一发,都是因事而发。如果需要他“刚”发,于是就给人很刚的味道;如果需要他“柔”发,那就会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如果需要“恶”,呵呵,猫都杀了,还不恶吗?大家下来可以参一参南泉和尚的这则公案。其实,南泉和尚和徒弟之间的公案,也有很多是给人一种非常优美、自在的感觉,都能启发人的智慧。当你内心真正达到空明的状态,那就不会被我们平常人所感觉到的喜怒哀乐、刚柔善恶所左右,都能收发自如,都能发而皆中节,能够解决问题难事。
【圣人立教,师道放光】
再看下面的原文:“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圣人立教,立的什么教呢?在周敦颐先生看来,首先要立的肯定是孔夫子的圣人之教。当然,周敦颐本身也赞同三教互通,所以,老庄之教、释迦之教,也都是圣人之教,肯定都要立起来的。
那么,三教圣人立教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众生自己改正自己身上不好的那一面,把喜怒哀乐等各种影响我们情绪、影响我们思维、影响我们精神状态的不良情绪,慢慢改变掉。改变到哪种状态呢?改变到“自至其中”的状态,也就是自己达到“中”的状态。这个地方的“中”,就是《周子通书》开篇所提的“诚”。达到了这种状态后又如何呢?还要“而止矣”。这个“止”,不是停止,而应该做保持来领会。达到了“中”的状态之后,还要保持下来,要安住下来,要将自己的身心性命真正安住于这个地方。所以,圣人立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自易其恶”,并“自至其中而止矣”。当然,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些,那么自然而然也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我们就跟圣人们排排坐、吃果果了。
“故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先觉悟圣贤之道的先辈们,历代祖师们,通过“圣人立教”,而使后面的人达到觉悟的状态。那些心性上被遮蔽、比较阴暗的人,借助“圣人立教”,也能够使自己发生改变,趋向甚至达到光明的状态。正是这样薪火相传,从而使师道放光,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才真正得以传承。
“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周敦颐的《周子通书》,除了讲如何体道修身之外,其中也包括帝王之道,包含有不少经世治国的道理。
在古代,这样的书也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毕竟那时候生产力相对低下,大多数人在更多的时候,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生产上,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一般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有时间来学习圣贤经典。所以,能够真正学习《周子通书》的人,一定是那些处在某个层面上、处在一定位置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