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社交口才——交际场上最会说话的人(4)

另外,开玩笑要适可而止,不能老盯着一个人。如果你专对—个人不停地大开玩笑,多数人是不能忍受的。

开玩笑如果使对方太难堪了,那就失去了开玩笑的意义。你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亲戚做生意因上了别人的当而亏了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一跤……本来这些都是应该抱以同情的,而你却拿来取笑别人,不仅使对方难堪,而且表现出你的冷酷无情。同样,不可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来做你开玩笑的素材,如对眼、麻子、跛脚、驼背等,属于一个人的不幸,你应该是怜悯而不是取笑。不可使开玩笑成为你的谈话习惯。除了开玩笑就不会说话,只能表示你的浅薄。

玩笑是盐,适当地运用可以使菜味鲜美,但滥用的话就会使人难以下咽。习惯于乱开玩笑的人,常常会既伤害别人,又危害自己,不是惹人厌烦就是挑起是非。所以我们开玩笑一定要看对象、选时机,这样玩笑才会成为沟通中的润滑剂。开玩笑是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一种说话取乐方式。它可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使你的语言更具魅力。但是,开玩笑必须内容高雅,如果笑料过于庸俗,或开过了头,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和感情,则适得其反。所以,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场合,把握尺度。

有位钢琴家在某地一家歌舞剧院演奏贝多芬的名曲时,因天气寒冷,进场的听众不多,剧场内有一半的座位空着,一些来听钢琴演奏的人也左顾右盼,心里似乎很不安。这有点出乎钢琴家的意料之外。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钢琴家开了一个十分幽默的玩笑,他说:“朋友们,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这个城市里的人都很有钱,因为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

听众一听,顿时开心地大笑起来。

由于这位钢琴家的一个玩笑,人们立即活跃起来,使尴尬的局面在哄堂大笑中顿时化解。接着,大家便聚精会神地听他演奏了。

当然,开玩笑还要看对象,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身份、心情不尽相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一般来说,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司开玩笑,晚辈不宜同长辈开玩笑,正常人不宜同残疾人开玩笑。即便可以开一些玩笑,也只限于逗笑之类,而且要暗含尊敬、褒扬,不能放肆、轻佻。切忌揭人之短,尤其是残疾人之短处。

总之,开玩笑应是善意逗乐,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而不是恶意的取笑,占对方的便宜。所以,你以后在开玩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沟通高手。

不可浇灭别人谈话的热情

7位年轻人聚餐,席上有6位T大生和一位哈佛生。当这六位T大生说到学校的制度和上课情形时,哈佛生不停地打岔,还总是在言谈中强调“我们哈佛”如何如何。

聚餐结束后,这六位T大生向人表示,他们对那位哈佛生几乎没有好感。因为T大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学校,学生当然也有很强的荣誉感,而这位哈佛生言谈间总是提及“哈佛”二字,仿佛在他们的优越感上重重地锉了一刀。

又比如,初为人母,任何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把为人父母的体验与他人分享,每一位母亲谈起自己的孩子时,都是喜形于色。假如对方对你说她的小孩有多可爱,有多聪明,你最好表示也有同感,并不断往正面去夸奖小孩子。这个时候最差劲的应答方式就是打断对方的话,告诉她你也有此经验,并且你的孩子也非常可爱,而且似乎比她的小孩子要可爱得多,要聪明得多,要漂亮得多。

当别人正眉飞色舞地告诉你一些他自己认为非常得意的事时,你就算知道也最好假装很有兴趣地倾听。别在人家话头上浇冷水,一旦你插入谈话并把自己在这方面得意的经验告诉对方时,极容易引起对方心中不快。

倘若你所说的内容与对方的得意程度相仿,并且能够使大家谈得更起劲,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但是,一旦你的经验比他好得多,就保不住对方心里会想:“你在轻视我。”

所以当别人正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插嘴表示“我知道得比你多”或“我的经验比你好”真的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你应该侧耳倾听,让对方畅所欲言而不是浇人冷水。

绕开容易得罪人的言辞

小齐到客户那儿接洽生意回到公司已经晚上8点了,公司只有一位女职员还在加班。小齐心里想:她这么认真,也该休息一下了。可是话一出口就使对方误解了,他说:“咦,你怎么还在公司呢?”对方一脸的不高兴,忿然地说:“我现在就回去!”

原本是存心想安慰她,却把对方惹生气了。这样不但会被她误会,而且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问题就出在“怎么还在公司?”这句话上。对方听后做出的判断是:“怎么不快点回去?”何况又加上“咦”的疑问词,难怪对方会有那样的反应。

倘若是男同事之间的交谈,也许回敬一句“怎么?不行啊?”的玩笑话就没有什么事了,然而恰恰对方是女性,于是情形就不一样了。很明显,是他的措词不当。

另外,大家都熟知这样一个关于逻辑推理的笑话:

张三请了甲、乙、丙、丁四位朋友来吃饭。乙、丙、丁三人如约而至,只有甲迟到。

张三边看表边自言自语道:“怎么该来的还不来?”乙听后很不高兴地问:“那么,我是不该来的啦?”说完就气呼呼地走了。

张三连声叹气:“哎,不该走的又走了!”丙感到张三话外有音,暗想,既然乙不该走,那就是自己该走了?于是他也不辞而别。

张三更急了:“我又不是说他!”站在一边的丁再也忍不住了,暗想:“既然你不是说丙,那就是说我了。”因此他也悄悄地走了。

—会儿,甲来了,张三唉声叹气:“不该走的都走了。”甲听了暗想,原来是我该走,于是也走了。

结果来的客人一位没剩,只留下了不知所措的张三。

第一个例子中,小齐应该首先了解女同事的一些忌讳,避免说那些让她们不高兴的话。

如果你不小心说了类似的话,就应该毫不迟疑地马上去道歉,并且要用令她吃惊的音量,大声地赔不是。然后再委婉地说明:“我说错话了。其实我的真实想法是让你留下来加班真不好意思。哎呀,你看我的嘴真笨哪!”多数情况下,对方听了这番话后心情都会转好,接着再交谈几句就会没事了。要是对方仍旧不理时,那就不要继续往下说了。等第二天早上碰到她时,先向她大声地问早,她的不快应该就会烟消云散了。

在日常交往中,与人谈话原本是很愉快的事,但也有被别人误解的时候。日常交谈的话语有不少词语,处在不同的条件下往往会有不同的含义,而且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这样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正如第二例中张三说的那些话。遇到这种情形时,一定要慎重处理自己的言辞,千万鲁莽不得。

所以,说话一定要明确、具体、措辞得当,万万不可模棱两可,不要用那种话中有话的句子,以免引起误解。

赞美他人有忌讳

没有人不喜欢听赞美话,尽管有时候明知道赞美是假的。但是真也好,假也罢,并非所有的赞美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1.不要在众人面前只赞美其中一人

如果部门经理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特别指出“这项工作能够如期完成,多亏了张宁!”那么在座的同事心中必定忿恨不平,“怎么可以这样呢,实在是太过分了,明明是同一部门的同事一起做的!”、“他只不过运气好些而已!”、“成就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呀!”如此一来,办公室战争就会永无休止了,这对公司而言绝非好事。

一般人会认为“既然是如此光荣的事,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下对其进行表扬呢?”事实上,除非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称赞,否则极易引起其他员工的嫉妒与不满,所以,这种赞美可以在私底下告诉他,也可避免造成对方的困扰。

而非要在公开场合说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表扬每一个人的辛劳,比如“这个项目之所以完成得这么顺利,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诸位的辛劳我已向总经理报告过了,他非常高兴。”这才是最完善的做法。

2.赞美不宜太夸张

如果你这样去称赞一个口才很好的朋友:“你的口才真是太棒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可以和你相比的人。”这种称赞显然是缺乏例证的。被你称赞的人不仅不会感到欣慰,或许反而会怀疑你的诚意,在场的第三者也会不以为然,因为这种缺乏例证的称赞简直就是奉承,就是为了给别人戴高帽子。

你可以这样去称赞他:“真羡慕你的口才,说话简洁而流畅,不像我,啰里啰唆,颠三倒四。”这种称赞已经很得体了,因为他提出了例证,进行了比较。

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赞美也不利外,千万不要太肉麻,能表达你的意思就够了,而且也不宜太夸张,否则会让人感觉是在挖苦。

不要用模糊不清的语言

在日常交谈的话语中,有不少词语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往往表示不同的含义,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这就是“同语异义”的现象。倘若使用不当,便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如果使用巧妙,还会给你带来许多便利。巧说“同语异义”比直言更能对听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一旦运用不好则会招致祸患。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就很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曹操刺杀董卓未成,便同陈宫一道投奔曹父的义兄吕伯奢家求宿。吕伯奢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让他二人在家里稍等,自己去村西买酒。曹操二人坐了一阵,忽听后院有磨刀声,于是,与陈宫蹑手蹑脚进了后院,只听有人说:“先捆绑起来再杀!”曹操对陈宫说:“不先下手,死的就是咱们!”说着,便与陈宫拔剑冲了过去,见人便杀。他们搜寻厨房后才看见那里有一只捆绑起来等待宰杀的猪。方知这是一场误会。

这则故事虽然意在反映曹操疑心过重,但“捆绑起来再杀”这句言辞实在不够明确,对促成曹操杀人也起了很大作用。所以说“同语异义”的言辞一定要谨慎使用。

二战期间也发生过因“同语异义”而导致误会的事情。当时,由于德军经常空袭伦敦,所以英国空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一个浓雾漫天的日子,伦敦上空突然发现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英国的战斗机立即升空迎击,靠近时才发现这是一架中立国的民航机。

英国战斗机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请求指示。地面指挥部说:“别管它。”于是,英国战斗机把这架民航机打落了。后来,英国为此支付了一笔巨额赔偿。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英国战斗机以及地面指挥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是地面指挥部,不应用“别管它”这样语义不明的言辞来回答战斗机的请示。这明显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别干涉它,任它飞行”,另一种则是“不管它是什么飞机,打下来再说”。

其次是战斗机,战斗机的人员责任在于他们听到这样可作完全相反理解的命令后,应再次请示,确定两种情况到底采取那种后再行动,这样就不致铸成大错了。

这个“别管它”就是一种“同语异义”的言辞。无论是谁,在遇到这种言辞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处理,千万不要鲁莽行事,一旦铸成大错,后悔就来不及了。

说话不要夸大其词

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走入说话的误区,那就是夸大其词。这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很多时候,这样的话说得越多,损失往往就越大。信口开河的人往往品位不高或者知识欠缺,为了显示自己的出众或是掩饰自身的不足,他们通常会言过其实。当这种夸张的说法被人们发觉后,其结果是常常会遭到众人的愚弄,这不仅会令说大话者颜面扫地,更严重的是会影响他同别人之间的沟通。

你也许常常会在聚会的时候或是其他场合听到别人说“想当年……”,虽然多数人都认可这样一句话,即“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很多人还是很喜欢夸耀自己的成就和长处,以期得到别人的钦佩和赞颂,从而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表面的赞美,事实上别人已经没有好印象了。所以,当你真的想把自己的优点和辉煌的成就传达给别人时,最好做到点到为止,不要夸大其词,俗话说:“过犹不及。”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对方认同并不会产生厌恶感。

有一个人曾经因篮球打得好而被选入市级篮球队,在一次同别人闲聊的时候说到篮球。于是这个人便开始叙述自己的篮球生涯,起初,大家都很感兴趣地听他描述当年如何投篮、如何盖帽、如何抢篮板、如何进三分,可是后来他越讲越投入,得意之情无以言表。后来的描述可谓天花乱坠,有些让人一听就是子虚乌有。人们渐渐失去了继续倾听的兴趣,甚至开始反感他这样地夸夸其谈。虽然这个时候,大家在他面前还是表现得非常崇拜,但是从此却在私底下称其为“大话王”。

每个人都有一种向别人炫耀的心理。但是如何才能得当地表现,不至于引起别人的反感,就不仅仅是说话那么简单了,这是一门艺术。但凡懂得说话的人,都知道说话一开始要先称赞对方,在称赞对方的时候可以顺便提起自己的长处,比如:“您的市场开拓能力太让人佩服了,我就不行,一提到市场这方面就头疼,倒是技术研究,我还有些心得……”借话引话,才不至于让别人觉得你在自吹自擂。要知道,自我的渲染和夸张是不会赢得别人真正的赞许和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