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到发展心理学

精神分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弗洛伊德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弗洛伊德主义的开创者,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并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两大势力。

1856年5月6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在奥地利摩拉维亚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弗洛伊德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习成绩十分突出,并且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弗洛伊德4岁的时候,随全家搬到维也纳定居。中学时代的弗洛伊德就已经显现出他超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时,弗洛伊德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医学专业。1876~1881年,他师从当时著名的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医学研究工作。1881年,弗洛伊德创办了私人诊所,并且开始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

1885年,弗洛伊德前往法国,拜法国著名的解剖学和神经学专家沙可为师。沙可是精神病学的先驱,对于神经病理学中的催眠状态非常重视。弗洛伊德从沙可那里学习了催眠术后,便回国实践,尝试着用催眠术来治疗精神病患者。在实践中,弗洛依德发现,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根本不受催眠术的影响,还有一多半的患者根本得不到彻底的治疗。于是,弗洛伊德决定放弃催眠术治疗方法,另寻他路。

其实,神经病的治疗自古就有,心理学和生理学两种对立的治疗方法也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欧洲。8世纪末19世纪初,维也纳医生麦斯麦发明了磁术治疗法,这对弗洛伊德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成为“精神分析学”诞生的重要标志。此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才算是慢慢成熟起来。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20年之前属于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

第一,有意识和无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了人的心理。意识指的是一个人当下所意识到的事物;前意识指的是虽然目前无法意识到,但是却可以通过后期的回忆而使之变为意识的一部分;潜意识也就是无意识,指的是已经被压抑住的意识,是无法通过回忆再成为意识的内容,一般指的是无法被社会所容忍的欲望。

▲麦斯麦

作为精神疗法的先驱,尽管其催眠术在科学界和医学界引起广泛争议,然而有一点却不可否认,就是在没有取得更多的相关证据时,他曾用此法解救了许多精神病病人。

第二,压抑和抵抗。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有一些不被社会习惯、道德、法律所容忍的本能欲望。在这种前提下,规范和欲望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斗争,并最终大多都以规范的胜利而告终,这样一来,也就把人的这部分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给压制下去。这些被压制的欲望从此无法再闯进人们的意识区域,也使得人们很难再记起这段不被容忍的隐私。因此,弗洛伊德将其称为“抵抗”和“压抑”。

第三,泛性论。人从出生开始,性就影响着人的行为动机,受到性本能冲动的支配。性本能冲动长期受到压制而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神经症。由此,精神分析理论指出,性的后面还存在着一股潜力,这种潜力促使着人们去寻求快感。而这种潜力就被称为“里比多”,也称为“性力”。

第四,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性本能的影响,它还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也就分为了两种系统,每一个特殊的原则支配着每一种系统。快乐原则支配着第一种系统,主要存在于婴儿时期;而现实原则支配着第二系统,这种系统主要在婴儿期之后形成。

弗洛伊德理论的第二个阶段则是在1920年之后。在这时期,弗洛伊德大量修正了他以往的理论,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虽然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的目的不一样,不过它们却共同指向人生命的延续和生长,进而使得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联成一体,被弗洛伊德称为“生存本能”。针对生存本能,弗洛伊德又提出了“死亡本能”。死亡本能的表现不是求死的欲望,而是自杀的欲望。当死亡本能外现的时候,也就成了破坏、征服的动力,带有侵略的意味。不过,当对外界侵略遭到挫折的时候,死亡本能就会退回到自身,形成一种自杀倾向。自杀倾向的范围较广,不仅仅局限于自杀和杀人等,它还包含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和对权威的反抗等。

心理学家著作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症研究》(1895);《梦的解析》(1899);《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1901);《性学三论》(1905);《图腾与禁忌》(1913);《论自恋》(1914);《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本我》(1923);《幻象之未来》(1927);《文明及其不满》(1929);《摩西与一神论》(1939);《精神分析概要》(1940)。

第二,精神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了人的精神。“本我”是最原始的,是与生俱来的,属于无意识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这种“本我”和肉体有着直接联系。“自我”归结为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和“本我”不同的是,“自我”要依据外部需要进行活动;而“超我”指的是被“道德化的‘自我’”。“超我”主要有两个方面--良心和自己的理想。“超我”的主要作用就是给自我指导,以此来压抑冲动的“本我”。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状态是相对平衡的。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就会产生精神病。

▲沙可医生的实验课

作为精神病学的先驱,他极其重视在神经病理学治疗当中的“催眠”状态。这幅布鲁叶的油画,描绘了沙可医生在学生面前诊断病患的情形,该画无论在维也纳,还是在伦敦,一向都挂在弗洛伊德的办公室。长女马蒂尔深受此画影响,常问父亲:“画中的女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腰身绷得太紧。”

不管是1920年之前,还是1920年之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都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精神分析学依仗着其科学的临床实践和不断详细深入的理论发展,发展延续了100年之久。在“精神分析学派”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心理学派的历史发展超过50年。除了弗洛伊德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著名的精神分析学代表,如C.G.荣格、阿德勒、兰克、赖希、安娜·弗洛伊德、克莱茵、伍林·科特(温尼·科特)、拉康、霍妮、弗洛姆、德里达等,他们都是鼎鼎有名的精神分析学大家。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弗洛伊德、荣格、拉康三人了,称得上是对整个人类文明传统造成巨大影响的大师。

自从精神分析学诞生,它就成了人类发展历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发展,精神分析学也逐步渗入到人文学科的方方面面。

人格结构和发展

——弗洛伊德(1856~1939)

弗洛伊德一生中提出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学说。第一种就是上文提到的精神分析学说,而第二种就是人格结构和发展学说。1913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这是继《梦的解析》之后,弗洛伊德的又一极为重要的著作。这本书以乱伦、情感矛盾为研究点,总结出了3大发现:

心理学小辞典

所谓的“人格结构”,也就是在众多人格理论中,有一些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或“层次”,这些理论都是所谓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弗洛伊德的“结构模型”(精神分析流派)、“新精神分析流派”的诸多理论、汉斯·艾森克的“人格层级模型”(特质流派或生物学流派)、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人本主义流派)。

第一,梦是对儿时欲望和无意识欲望的一种伪装的满足;

第二,人人几乎都有恋母情结;

第三,性爱意识和动机从孩童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弗洛伊德的这一发现奠定了精神分析学的基础。1919年,弗洛伊德开了一家出版公司,主要发行有关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期间,总共发行了5种杂志、150种书籍。

1920年,弗洛伊德的女儿去世,两个儿子被卷入战争,这让弗洛伊德恐惧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弗洛伊德创建了“死亡本能”理论,也就是死的愿望,与“生存本能”观点相对。1919~1939年是弗洛伊德事业的鼎盛时期,“人格理论”便是在这一时期内发展起来的。

1923年,弗洛伊德因长期抽吸雪茄而被查出口腔癌。1923~1939年,弗洛伊德总共做了33次手术。尽管疼痛难忍,但是为了保持头脑清醒,弗洛伊德拒绝使用止痛药,继续他的医生和研究事业。

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弗洛伊德受到迫害。纳粹党以他夸大性问题为由,在柏林公开焚毁弗洛伊德的著作。1938年,纳粹党占领了维也纳,弗洛伊德的女儿被捕,四个妹妹都被杀害。无奈之下,弗洛伊德只能迁居伦敦。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在伦敦因病去世。

作为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的贡献可谓是巨大的。除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外,他还提出了人格结构发展学说,指出“本我”是人格结构的最基础的层次,类似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属于生来就有的动物性质的本能,尤其是“性冲动”。“本我”是比较混乱的、毫无章法的,其行事依据就是依照自己的喜好,盲目地追求满足。

“自我”位于中间层次,从“本我”中分化而来,是在受到现实社会影响后而有些知时务的部分。“自我”相当于“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联系大使,而且还要受到“超我”的指挥,以此来抑制“本我”的活动。“自我”会依据外界环境来适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自我”需要遵循现实原则,既能满足“自我”的需要,又可以避免痛苦。

▲弗洛伊德的心理及人格结构图

弗洛伊德认为,伊特(本我)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自我则按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伊特(本我),予以适当满足;超我作为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伊特(本我),以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实现。

▲幼儿的性欲

在弗洛伊德看来,即使是幼儿也有性欲,母亲则是他第一个恋爱的对象,也是他第一个发泄爱欲的对象。

“超我”位于最上层次,是已经被道德化了的“自我”。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对其的赏罚活动会对“超我”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超我”的主要作用就是从道德良心出发,去压制人的本能冲动,进而遵循“至善原则”来进行活动。

在人格发展方面,弗洛伊德根据身体各部位对于性冲动的需要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1.口唇期:指的是从出生到1岁期间。这一时期为婴幼儿时期,其满足本能和性需要的方法则主要通过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进行。

2.肛门期:2~3岁。肛门或排便过程是这一时期儿童满足性欲望的方法。

3.性器期:4~5岁。这一时期,孩童的性生理开始出现分化,因此也引发心理上的分化。这一阶段的孩童对于生殖器非常感兴趣,而其基本的需求也源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主要通过玩弄性器官和想象来得到满足。而这一时期的男孩会有“恋母情结”,女孩则有“恋父情结”。

4.潜伏期:6~12岁。这一时期,孩童的兴趣点被外界环境所吸引,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或者是学校组织的活动上,会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运动,并开始发展自己的同性友谊。这一阶段的满足主要源于外界环境,源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好奇心等。

5.生殖期:13~18岁。这一时期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性器官也逐步成熟,而其性需求则关乎到两性关系,开始选择配偶,并且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成为“成人”中的一员。

弗洛伊德作为一名精神病医生,建立了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弗洛伊德的观点不仅仅局限于精神病学上,也被运用到了艺术创造、教育以及政治活动上。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后人再一次对其进行了修正和发展。由此,人们也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同时受到性欲、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形成人格、教养等。

弗洛伊德的著作影响大、范围广,有人喜欢亦有人反对。可以说,从弗洛伊德学说诞生那天开始,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很难对弗洛伊德做出一致的评价。弗洛伊德创立了一种新学说,是精神病分析学说的先驱和引路人。可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不同于达尔文、巴斯德的学说,他的学说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尽管如此,我们始终不能否认弗洛伊德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不能否认他依然是人类史上最为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心理学观点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个体心理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

▲阿德勒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水平相对富裕。可是,阿德勒从不觉得他的童年生活因生活无忧而幸福快乐。相反,他认为自己的童年是多难的、不幸的。

阿德勒排行老二,长相丑陋,幼年时期便因软骨病致使行动不便。4岁时,阿德勒刚学会走路又不幸得了佝偻病,从此与体育活动绝缘。身体上的残缺,一直让阿德勒自卑不已,在哥哥们面前,他不敢大声说话。

入校读书以后,阿德勒的成绩非常差,老师甚至向他的父母提议,让阿德勒放弃学业,学一门简单的技术活儿。阿德勒的父母并未同意。

1895年,阿德勒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并获得医学学位,成了一名优秀的眼科和内科医生。1900年,阿德勒接触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深受启发。在他看来,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人性的探索是有很大帮助的。基于此,阿德勒在一家著名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维护弗洛伊德的观点。

1902年,在弗洛伊德的组织下,“星期三心理学会”成立。不久之后,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在这个小组中,阿德勒智力比较突出,深得弗洛伊德的赞誉和信任。1907年,阿德勒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要内容便是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和补偿等问题。

心理学家著作

阿德勒的主要作品有:《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理解人类本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生活的科学》、《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神经症问题》等。

在阿德勒看来,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心中的自卑,父母就要注重引导,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兴趣,让孩子得到一种成就感,这样才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比如,可以让孩子合作浇花、除草等,让他们从合作中找到兴趣,赋予孩子成就感。同样,如果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缺乏教育的话,孩子就会变得懒惰不堪、胆小自卑、缺乏合作能力等,就会形成不良人格。阿德勒的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得到了弗洛伊德的认可和支持。1910年,弗洛伊德向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举荐了阿德勒,力荐其担任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并组织领导会刊的编务工作。

不过,当阿德勒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总结和发展的时候,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两个人在理论方面的分歧越来越大。

1911年,阿德勒在刊物上接连发表3篇文章,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二人的矛盾也因此激化。后来,阿德勒将协会主席一职辞去,并带着他的几个忠实信徒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外组建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因为精神分析这一词语已经被弗洛伊德使用了,于是阿德勒便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改名为“个体心理学学会”。阿德勒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命名为“个体心理学”,并非是讽刺人们的私欲,而是意喻着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会用内心的和谐与追求来实现和同伴相合的目标特征。从那个时候开始,阿德勒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上面,力求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维克斯的孩子们 约翰·辛格·萨金特 19世纪

画面上的小男孩与小女孩一起正为鲜花浇水。这种从小养成的与他人合作的兴趣与能力,能使孩子从小获得一种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个体人格。

从整体来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对立的。弗洛伊德眼中的“个体”是不友善的,是与社会、他人有着矛盾的,而阿德勒的“个体”却是友好的、和谐的。阿德勒的理论核心是研究人生意义和理想对人类的作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积极关系,和人本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在弗洛伊德那里,却直接将这些问题都忽视了。在阿德勒眼中,心理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弗洛伊德却将心理构成部分看成是一些经常有冲突的不同结构的分子。此外,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理论还研究人类生存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也和“存在主义”有着很大的联系。阿德勒的信仰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样,都相信人们是看重未来的,至少有一部分人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能够尊重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还和格式塔心理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格式塔所强调的“部分之和要小于整体”等观点,便深受阿德勒的支持和赞同。

阿德勒的观点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如勒温、马斯洛等人都支持他的观点。马斯洛曾经说过:“在我看来,阿德勒的理论观点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发展后,其正确性也越来越高。随着事实的积累,人们也会越发支持阿德勒的理论的。”后来,人们根据阿德勒的贡献,称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内外倾性格

——C.G.荣格(1875~1961)

在心理学的类型理论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论。1875年,C.G.荣格出生在瑞士的一个宗教家庭里,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培养出荣格的神秘主义倾向。荣格的父母经常吵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荣格,性格比较忧郁,不喜欢和他人交往,经常靠幻想游戏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荣格长大一点后,便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史。其中,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著作对他的影响尤为突出。大学时期,荣格主修医学专业,因为在他看来,医学和科学较为接近,范围又比较广,以后想要研究其他领域也是有很大机会的。

在大学期间,荣格结识了康德、叔本华等人,并开始研究神学和心理学。大学毕业之后,荣格将实习目标定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实践方面,只是当时的精神学发展并不完善,医生和门外汉相差无几。

1900年的12月,荣格前往苏黎世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并且获得了助理医师的执照。就在这所精神病医院里,荣格开启了自己的精神探索之旅。在医院的前几年里,荣格一直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活动”,希望能够从心理上找到发病的根源。可惜,精神病院的患者根本无法回答他这个问题,于是他又将目标移到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方面。

1904~1905年,布雷勒组织了一个有关“早发性痴呆”的实验,荣格也参与其中,后来布雷勒又将“早发性痴呆”称为“精神分裂症”。在这一实验的启发下,荣格发展了“字词联想”的测验方法:根据患者回答问题的方式和时间,来判断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1905年,荣格被苏黎世大学任命为精神科医院的资深医师,主要进行精神心理学的讲授工作。第二年,荣格的研究颇有起色,他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了一份报告,邮寄给弗洛伊德。

1913年,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荣格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1921年,荣格出版了《心理类型学》一书,再一次阐述了“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的特征。在荣格看来,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都属于性格类型之一。

▲荣格

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

第一,一般态度类型。依据心理能量的指向性划分出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那就属于“外倾型”的人;相反,如果倾向于内部的话,就属于“内倾型”的人。外倾型的人比较阳光活泼,喜欢社交,敢于进取,有着比较广泛的兴趣,也有着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内倾型的人最为重视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比较安静,经常自省、沉思,喜欢沉醉在自己构建的虚幻世界中,沉默寡言,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后印象派画家修拉 19世纪

画面描绘了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游人聚集在河滨的树林间休息的场景,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忙于交际,有的人则凝神思考……透过画面中的人物,猜想一下,他们可能具有怎样的性格?

第二,机能类型。荣格认为,机能类型主要分为4种——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一般情况下,在没有事实材料的前提下,人们就可以利用直觉进行判断。

根据上述两种态度类型和4种机能的组合,荣格还列出了8种性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这种类型的人,在判断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客观材料才会进行判断,用外界的信息来激发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种人一般都会压抑自己的情感,个性也不鲜明,甚至有时候会给人傲慢和冷淡的感觉。

2.内倾思维型。在判断外界信息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反思和自省。这种人亦会压抑自己的情感,过于冷漠,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性格比较固执,刚愎自用,不听人劝解。

3.外倾情感型。这种类型的人情感丰富,喜欢交际,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求和外界环境的融合,其情感也与客观规律和一般价值相符。不过,这种类型的人,一般会压抑自己的思维能力。

4.内倾情感型。这种人激发情感的主要因素就是内心的主观因素,情感深藏内心深处,沉默寡言,给人比较忧郁的感觉。这一类型的人,思维也容易受到压抑。

5.外倾感觉型。这种类型的人,头脑灵活,有着丰富的处世经验。对待事物不会追根究底。追求享乐和刺激,情感比较缺乏,直觉比较压抑。

6.内倾感觉型。这种类型的人很难融入外界世界,喜欢待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其心理状态会影响到知觉。这种人有着很强的艺术感,直觉压抑。

7.外倾直觉型。这一类型的人对于探索比较感兴趣,他们喜欢发现新事物,喜欢从外部世界中发现一切可能的事情。他们一般都是事业的创始人,可是毅力比较薄弱,很少有坚持到底的。

8.内倾直觉型。这一类型的人喜欢探索精神世界,希望能够从精神世界中发现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对于外部世界却不太关心。这种人的想法脱离实际,喜欢幻想,点子比较新颖,在别人眼中,属于“稀奇古怪”的类型。

这里列举的8种类型,只是荣格心理学体系的一部分,主要用来讲解人类性格差异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性格都是中间型,既有外倾型也有内倾型,完全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对于人类的那4种心理机能,每个人也都能够同时运用,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如今,教育界、管理界、医学界等各个领域,都已经将“荣格类型学说”融入进去,给职业选择和人才选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自我心理学

——海因兹·哈特曼(1894~1970)

▲哈特曼

美国心理学家,自我心理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的出版,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海因兹·哈特曼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特曼移居美国,并从事“自我心理学体系”的创建工作,并担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早年时期,哈特曼在维也纳精神病学会和安娜·弗洛伊德一起工作,是精神病学会的助理。在哈特曼看来,适应环境是自我机能的主要任务,适应就是有机体(自我)和外部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适应环境的途径总共有三种:第一,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第二,改变环境来适应人类;第三,人类可以选择有利于其生存的新环境,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发展。适应的表现有两种:进步的适应和倒退的适应。相同的,这两者都服务于人类整体适应。从整体上来说,人的适应是进步的,不过在某些局部问题上,人的适应也有可能是倒退的。整体适应是适应的最高成就,其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整合机能,也体现了“自我”的本质特点。从自我整合机能上来看,适应并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

心理学小辞典

“自我心理学”是“新弗洛伊德学派”创建的。在研究人格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他们虽然保留了一些弗洛伊德的概念,但是对于性本能和性矛盾冲突的讲述已经很淡了,反而将重点集聚在人际关系、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自我”是以本能满足或受挫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自我心理学”便成立了。

▲19世纪的维也纳

1939年,《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的出版,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正式建立。由此,《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也被公认为继弗洛伊德《自我与伊底》(1923)之后的“自我心理学”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自我心理学体系”的出现,也意味着“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在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中,“自我”的认识比较模糊,而在哈尔曼的“自我心理学”中,却赋予“自我”以独立性和自主性,让“自我心理学”从过去的病态心理研究转移到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研究上,对于普通心理学问题研究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也扩大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范围,使过去精神分析学说和普通心理学相分离的状况得到了改善,让自我心理学融入普通心理学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哈特曼和克里斯、罗文斯坦一起创建了“自我心理学体系”,这对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北美精神分析学有着巨大影响。和弗洛伊德的婴儿性欲相比,哈特曼的注意力更多地是放在了被弗洛伊德遗忘的精神生活领域——自我、自我结构、防御和现实等,并且还促进了传统心理学和自我心理学的部分结合。

在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体系中,他把“冲突的自我领域”和“无冲突的自我领域”完全分割,并且在分析冲突自我精神时采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在哈特曼看来,“冲突的自我心理学”属于病态心理,而“无冲突的心理学”才是正常心理,这一观点使得他的理论自相矛盾,缺乏说服力,因而对弗洛伊德“自我理论”的改造也并不彻底。

儿童的认知发展

——让·皮亚杰(1896~1980)

▲皮亚杰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他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63/1923)、《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等。

1896年8月9日,皮亚杰出生在瑞士的纳沙特尔。皮亚杰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皮亚杰10岁的时候,就发表了一篇关于鸟类生活的论文,被人们誉为“科学神童”。

皮亚杰长大后,考入纳沙特尔大学。在此期间,皮亚杰对于心理学、哲学和逻辑学产生了兴趣。在皮亚杰看来,将哲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是通往认识论的最佳途径。

1918年,皮亚杰从纳沙特尔大学毕业,并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同年,皮亚杰前往苏黎世,就职于烈勃斯和雷舒纳的心理实验室,并且在布鲁勒精神病诊疗所继续研究精神分析学说。1919年,皮亚杰前往巴黎大学学习病理心理学,并且兼修科学的哲学和逻辑学,两年后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又在西蒙实验室担任助手,并开始接触儿童心理学。

1921年,日内瓦大学克拉巴莱德邀请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的研究主任,于是皮亚杰又从巴黎来到了日内瓦。

1925年和1927年,皮亚杰的两个女儿相继出世。在妻子的帮助下,皮亚杰以自己的孩子为研究目标,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孩童的动作,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实验。这也为他后来创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29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的科学思想史教授,并且兼任卢梭学院助理院长。在此期间,皮亚杰将临床观察变得更为系统化和科学化,弥补了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研究上面的缺陷,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为其日后涉猎心理学临床实践奠定了发展基础。

1937年,皮亚杰首次公布了其关于儿童具体运算和运算整体结构的论文,并且在巴黎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做了详细的报告。从1940年开始,皮亚杰一直担任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并兼任实验心理学讲座和心理实验室主任。瑞士成立心理学会后,皮亚杰连续三年担任学会主席。

心理学家著作

皮亚杰的著作有很多:《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的世界表象》、《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智慧心理学》(1962,1950)、《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建构主义》。

1939~1945年,皮亚杰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为了探索知觉和智慧的关系,皮亚杰研究了儿童到成年期的知觉发展,并对“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进行了验证;第二,对于儿童时间、运动、速度概念以及和这些概念相关的行为发展,皮亚杰也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具体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

▲倒水实验

这个5岁的女孩知道两个同样大小的容器里装有同样多的水,但是其中一个容器中的液体被倒进另一个细长的容器中时,她却说细瓶中的水更多。即使告诉她正确答案,她还是不能理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954年,皮亚杰当选为第十四届国际心理学会学会主席。1955年起,日内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任命皮亚杰为研究中心主任。在这个研究中心里,各个国家的著名学者集聚于此,研究儿童认识发生和发展问题。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心理的过程中,将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认为0~2岁的孩子获得经验的途径就是依靠自己的感觉。到了1岁的时候,“物体恒存”的概念才会出现,他们会试着用感觉动作来展现图式的功能;

第二,前运算阶段,对应2~7岁的孩童。他们已经能够使用基本的语言和符号来表述外界事物的特征等,也会运用不具保留概念,不具有可逆性。他们的人生中心就是“自我”,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比如,同样的水,一份装在宽大的玻璃瓶内,一份装在细长的试管内,当一个容器的水倒进细长的试管内时,孩子们却会认为细长的玻璃管内的水会更多一些。

第三,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是7~11岁的孩童。这一时期的孩童对于水平线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利用具体的事物来帮助思考;比如,同样多的水,用不同形状的容器盛着,这一阶段的孩童会认为水都是一样多的,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运算能力。

第四,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开始,儿童的类推能力开始有所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也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并开始出现抽象思维。

认知发展论是皮亚杰的独创,特点就是将儿童的认知心理和人类科学史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人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感知的源泉。在皮亚杰看来,每一种科学都是通过人们的认知活动实现发展的,科学进步的越快,人们的认知能力也就越强。不过,皮亚杰的观点基本上都属于理论的知识,并没有从具体的文化历史方面来阐述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1980年12月16日,皮亚杰去世。皮亚杰所创立的认知发展论,成为儿童心理学科中的一个典范,为往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文化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维果斯基(1896~1934)

▲维果斯基

苏联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其《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学派的正式形成。

维果斯基是苏联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1917年,维果斯基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毕业后,便开始研究文学。1917~1923年,维果斯基从事文学和心理学教学工作,并负责所在学校的成人教育剧场部门。在剧场工作期间,就文学和科学问题,维果斯基举办了很多场演讲活动。在这段时间内,维果斯基创办了一份文学刊物。此后没多久,维果斯基的第一个文学著作研究出版,后来演变为“艺术心理学”。在学校的训练机构中,维果斯基还建立了一个心理实验室。实验室是为了辅助心理学教学而建的,其内容也被其编入《心理学的师范》一书,并随之出版。

20年代初期,维果斯基和俄国心理学家鲁利亚、列昂节夫一起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并建立起了心理发展史上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因为这个学派以这三个人为带领,所以“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也被称为“维列鲁”学派,并逐渐发展成为这一时期俄国最大的心理学派别。它的思想远传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在维果斯基的贡献中,社会文化理论是其主要贡献之一,强调的是社会文化活动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和其重要性。在维果斯基看来,儿童的学习过程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促成的。社会文化性能够能够转变儿童的意识,并且帮助其建立一种行为和思想相统一的心理。基于这点出发,维果斯基列出了几点儿童心理水平的特点。

(1)儿童的心理发展,不在于之前准备了什么,而在于以后的发展是什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注重昨天,更要注重明天。要知道,高级的心理发展是“从现在开始”,而不是做成熟的尾巴。

(2)教育教学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教学中的知识结构改变了孩子的心理结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建立一个新的、完善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形式,利用这些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心理水平。

(3)在学习中所得到的知识,要比在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多得多,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孩子才会慢慢地掌握科学概念体系,使孩子的心理意识望着更高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心理学小辞典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1.搭脚手架:根据目前的学习情况,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小组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维果斯基认为,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从社会化向个体化转变的过程。儿童刚开始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和他人交流。因为,儿童的语言就来源于社会,来源于家庭。儿童日常的自言自语只是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变的一个过程,这种语言自身也是社会化的。这一点,在维果斯基的著作《思维与语言》一书中,也有所体现。

▲维果斯基代表作:《思维和语言》

从这点出发,维果斯基又进一步提出了儿童发展观点。假设孩童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社会互动,让孩子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基于此,儿童发展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跨文化差异:在文化活动和使用工具上的不同,也就造就了每个文化层次的高度不同,自然所对应的心智活动也就有所不同。

发展的或发生学的方法:要想了解人类的行为活动,就需要借助检视行为的发展或历史;要想知道一些事物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我们就需要了解这项事物的发展历史和过程。

双线的发展: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不同的平面等级:第一为自然线,第二为文化线。自然线代表的是自然界中事物的成长和成熟,还有心智的结构等;文化线指的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文化工具,以及在参加社会文化活动的知觉意识。

较低相对于较高的心智功能:发展有两个平面等级,心智也有两种分类:较高的心智和较低的心智。较低的心智功能是哺乳类所共有的,而较高的心智功能则只有人类才有,主要表现在使用文化工具和语言等,以此来引导正确的认知活动。在较高心智功能的发展过程中,较低层次的心智功能将会出现重组现象。

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起源法则:孩童的文化发展功能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文化和人际交往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个人心理建设层次。随着高层次心智的发展,其心智功能都会逐渐内化。

语言是中心:人类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基础的文化工具就是语言,是人们重要的交流工具。以语言为中心,还会形成较高层次、自我规范的思考过程,这也是非常有用的。

教育引导发展:孩子发展成人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接受正规的教育,要领会其他形式的社会文化。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的就是从孩子独立开始,一直到成人的这个过程中,需要成人们协助完成。这也是学习和发展产生假设推测的动力根源。

在维果斯基理论的基础上,很多研究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前期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活动,而当学生的发现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老师的指导成分就需要相应的减少,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发现,而老师所充当的更多的是监督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维果斯基理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深受维果斯基理论影响的还有建构主义者的教学学习看法等。

维果斯基和皮亚杰是同时代的人物,相较于皮亚杰的研究来说,维果斯基的研究更加详细。不过,因为维果斯基的理论含有太多西方文化色彩,因此受到了苏联政府当局的打压,将维果斯基的成果列入禁忌,不允许人们讨论和传阅。直到上世纪60年代,维果斯基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理学界的注意,由此才得到重视,并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