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于完满的“格式塔”心理学

从感觉元素到意动

——弗兰兹·布伦塔诺(1838~1918)

弗兰兹·布伦塔诺出生在德国维尔茨堡附近的马林贝格,16岁时开始接受教士训练。1864年,布伦塔诺进入图宾根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便被任命为符兹堡的神父。1866年,布伦塔诺前往符兹堡大学担任讲师,并开始编撰、传授有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在这段时间内,天主教教会内部发生了争论,就“教皇有无过”一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869年,针对这一问题,布伦塔诺撰写了一篇文章,认为教皇也是有过错的。布伦塔诺的这篇文章针对性强,描写也比较细致,因此深受教内自由党的追捧。1872年,布伦塔诺担任哲学副教授。这时,教会内部的争论也以自由党的失败而告终,“教皇无过”成了主流思想,这让原本支持“教皇有过”的布伦塔诺陷入了困境。

第二年,在教会的压力下,布伦塔诺不得不辞去符兹堡大学的教学职务。随后,他又辞去了神父一职,专心著作。1874年,布伦塔诺担任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并在这里待了2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布伦塔诺创建了“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派”和“冯特理论”相左,二者拉开了拉锯战。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听完布伦塔诺的课后,还主动承担起翻译任务,帮助布伦塔诺将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约翰·穆勒的著作译为德文。

▲布伦塔诺

德国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反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促进了意动心理学派与形质学派的发展,对后来的完形心理学起到了理论先驱的作用。代表作有:《感觉心理学》(1907)、《心理现象分类》(1911)等。

布伦塔诺和冯特的根本分歧在于心理学研究对象上的不同。冯特的心理学被称为“内容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感觉、情感等直接经验,而且还把分析心理元素、解析心理复合体原理和规律当成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对于冯特的这一观点,布伦特诺是极为反对的。在布伦塔诺看来,感觉、判断等内容并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感觉、判断等活动才算是心理学的对象。这一种形式被布伦塔诺称为“心理的活动”或“意动”,由此其心理学学说也被称为“意动心理学”。比如,当你听到一首歌的时候,意动为听,歌曲则是内容;当你看见一只小狗的时候,意动为看见,小狗则为内容。从这里也可以得出,意动主要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内容就是这一意动所牵涉的各种对象。

▲心理学研究什么?

布伦塔诺认为:听是意识的动作,属于心理现象;声是意识的内容,属于心理意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你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意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内省,也就是自我观察,是把过去的经验总结起来进行观察,是不需要实验室的。此外,布伦塔诺还主张观察他人的动作言辞,并且还要研究儿童、变态、动物以及不同阶段的文化等。

布伦塔诺将意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后,又对意动心理学进行了分类。布伦塔诺将意动区分为三类:判断的意动,比如说我回忆、我知觉等,代表着知觉、认知等活动;表向的意动,比如我听见、我看见、我想象等,主要有感觉、想象等活动;爱憎的意动,比如我请求、我意欲,包含情感、决心、意志等。这三种意动中,最为基本的就是表象意动,而判断意动和爱憎意动都是在表象意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不过,直到今天,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非议和争论,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别受纷争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学派体系的心理学。

从另一方面来说,“意动心理学”和“内容心理学”也是相互联系的。以上述为例,看,就意味着会见到什么东西,听,就代表着会听到什么东西。每一种意动总会有对应的内容存在,总有相应的客体存在。

心理学家嘴里的客体和这个并不相同,这里的客体主要指的是内在的客体,是内在的对象,而非外在世界的事物。虽然意动心理学的特征为内在的对象性,不过内在对象性指的并不是心理自身,而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属于物理现象。心理现象则指的是意动,所以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意动,也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活动和物理现象的主要区分标志便是这种内在的对象性特征。物理现象是不包含内在对象性特征的,它是自给自足的,是自己包含自己而非包含外物的。这样看来,冯特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物理学研究对象混淆了。

心理学小辞典

所谓“奥国学派”心理学,是指一种出现在奥地利南部的、把意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奥国”在德文中有“意动”之意。1874年,布伦塔诺在自己的著作《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中,公开反对“内容心理学”的相关主张,并且提出“我们所能看到的、想到的物体只属于意识的内容,所看、所想的对象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所看、所想的动作才是我们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的观点。

布伦塔诺所提出的意动心理学和内容心理学对立的观点,对于后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奥国学派”便是在布伦塔诺的观点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观点也掀起了一阵反对冯特心理学的风潮。随后出现的格式塔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等学派都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布伦塔诺心理学的影响。就算是到了今天,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观点也被人们所重视。

不过,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观点也是有缺陷的——他将心理学活动内容和心理学源头混为一谈,从而将心理内容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

“形质说”和“格式塔”

——克里斯蒂安·厄棱费尔(1859~1932)

▲你看到几个梦露?

厄梭费尔认为空间、时间的形式是新的属性,并非感觉的集合。以梦露的画像为例,怎样来说明这一观点?

一项科技发明的出现是建立在成熟的客观条件和发现者的进步思想基础上的,如果没有成熟的客观条件,或者发现者的思想又跟不上当下形式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出现新的见解和概念,更不会出现新的发明实验。而当条件成熟、发现者思想进步的时候,那么新见解和新概念也就相应出现了,新的发明实验也就应运而生了。厄棱费尔的“形质说”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便符合这一情况。

厄棱费尔是布伦塔诺的学生,出生于维也纳城附近的罗道恩。1890年,在布伦塔诺思想的影响下,厄棱费尔发表论文《论形质》,形质说便是在其中提出来的一种观点。

当时,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认为感觉是全部经验的结合体,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都是感觉的一部分。比如,音乐属于时间形式的感觉,而圆周则属于空间形式的感觉。可以说,感觉属性有很多种,但是感觉的形式却是固定不变的。随后,马赫又以字母N为例:如果我们把N扩大或者是着色,那么颜色和大小就是N的属性,而N本来的形式却是不变的,不管N的颜色和大小如何变化,在我们看来,它还是字母N。同样,一首曲子,它的音高不管如何变化,它的曲调是不变的,也就是曲子的时间形式是固定不变的。很明显,这一观点就属于主观唯心论。

心理学家著作

克里斯蒂安·厄棱费尔一生所著的作品有:《论感情和意志》(1887);《论形质》(1890)等。

对于马赫的这种观点,厄棱费尔持反对意见。在厄棱费尔看来,空间、时间并不是感觉的集合,而是一种新属性。比如,四条直线组成了一个四边形,而四边形的性质并不是由四条线集合成的。要知道,四条直线原本就带有线的性质,而非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主要是通过四条直线有组织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这是一种新的特质,而这种新质才属于真正的知觉内容。所以,在厄棱费尔看来,形成四边形的基础条件或者是基本特质就是这四条直线,而基本条件或者是基本特质的基体便是四边形。基体四方形并不属于任何基件(直线)。厄棱费尔将这种由直线组合成的四边形,归结为一种新的元素,称作“形质”或者是“格式塔(完形)的性质”。

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但是格式塔这一词语却是厄棱费尔在《论形质》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形质说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前身。这样说来,厄棱费尔倒也称得上是半个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无意象思维

——O.屈尔佩(1862~19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O.屈尔佩为首的“符兹堡学派”和以冯特为首的“正统派心理学”展开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思维过程的基础是否是意象等。这场争论持续了长达15年的时间。“符兹堡学派”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感觉意象元素的证据,所以便提出了“无意象思维”这一概念;而“正统派心理学”却主张“有意象思维”的概念。对于这场争论,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满意的答案。

O.屈尔佩出生在拉脱维亚的格尔兰,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1881年,屈尔佩考入莱比锡大学,主修历史专业。在学习期间,屈尔佩认识了冯特,在冯特的影响下,屈尔佩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心理学和哲学方面。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对屈尔佩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相比较冯特来说,屈尔佩的内容心理学更有突破和发展。1883年,屈尔佩转入哥廷根大学学习,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学习工作,老师是格奥尔格·缪勒。1886年,屈尔佩又返回莱比锡大学,再次拜冯特为师。次年,屈尔佩发表了一篇论文——《情感学说》,凭借这篇论文,屈尔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88年担任莱比锡大学讲师一职,并在冯特实验室做一名实验助手。1893年,屈尔佩出版了《心理学大纲》一书,并且将这本书献给冯特。在书中,屈尔佩把研究个体经验事实当作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此区分于物理学的研究,用这种方法弥补冯特心理学上的不完整。

▲屈尔佩

德国符茨堡学派的创始人和先驱者,以研究无意向思维闻名,提出无意识参与思维活动的基本理论,从而摆脱了冯特意识心理学的束缚,丰富了科学心理学的内容。

1894年,屈尔佩受符兹堡大学的邀请,担任教授一职。除了沿袭冯特的用实验方法了解意识结构的观点外,他还采用了和冯特思想相对立的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观点,研究思维历程。其实,在屈尔佩之前,艾宾浩斯已经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学了。受艾宾浩斯的影响,屈尔佩认为这种实验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思维。屈尔佩在符兹堡大学工作了十几年,在业余时间内,屈尔佩和学生、同事也会进行一些关于思维的实验研究。比如1901年,马尔比作了很多有关重量比较判断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马尔比选了两个被试验者,并且给了他们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让他们判断出哪个比较重一些哪个比较轻一些,而且还让被试验者报告在比较重量时的意识过程。实验证明,被试验者在判断的过程中并没有形象的判断依据。

心理学小辞典

符兹堡学派的创始人为O.屈尔佩,主要研究对象为高级心理现象,比如思维、判断和意志等。符兹堡学派发现,在进行重量判断过程中,感觉和意象是不起作用的。在判断时,思维不能表现为“感觉”或“意象”,是非直观的意识内容。这样,就产生了无意象思维问题的研究。1907年,符兹堡学派认为思维的内容有非感觉、非意象的因素。而以冯特和铁钦纳为首的构造心理学派却认为没有。这也就引发了一场争论——著名的关于无意象思维问题的争论。

在实验过程中,屈尔佩等人发现了“无意象思维”的存在,于是,以无意象思维为主要观点的符兹堡学派就此宣告建立。

无意象思维指的是在思维形成的过程中,形象和感觉内容的作用并不大。比如,人们在联想到苹果的时候,人们的脑海中未必会出现苹果的形象。

在研究无意象思维的过程中,屈尔佩还指出了和结构主义不同的“感觉内容分析法”。在屈尔佩看来,思维历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很是模糊,无法分析。他将这种心理活动称为“功能”。在屈尔佩的意象思维心理学中,既有结构主义的心理学美容,也有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思想。由此,人们将屈尔佩的思想也称为“二重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屈尔佩主张不管是简单的心理研究还是复杂的心理研究,都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格式塔心理学就受了屈尔佩思想的影响——屈尔佩的学生韦特海默便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

虽然屈尔佩的无意象思维还停留在心理元素范畴内,并没有研究出思维过程的规律,但不可否认,无意象思维开创了思维的实验研究新领域,并且指出非感觉和非形象因素都是思维的内容之一。

除了无意象思维外,以屈尔佩为代表的符兹堡学派也研究“心理定势”现象。心理定势指的是在刺激或者是问题面前,人的心理会不自觉地出现倾向现象。此外,符兹堡学派还发现,在实验过程中,被试验者可以在试验者的诱导下,出现心理定势现象。例如,给被试者一些颜色不同的卡片,卡片上有不同单字,如果让被试者按照卡片的颜色排序,排完之后,很少有人会记得卡片上的单字;如果让其按照卡片单字字母排序,那么也会很少有人记得卡片的颜色,这就是心理定势的作用。此外,在赛跑中,也有定势的运用。裁判员喊出口号,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的时候,就有定势的作用。心理定势的研究,对于后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具有先导性作用。

▲定势的作用

定势在赛跑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备枪响之前的一瞬,你习惯将注意力集中在耳朵听枪声上还是在脚尖上将决定你起跑的速度。

错觉和知觉

——马克斯·韦特海默(1880~1943)

马克斯·韦特海默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1880年4月15日,韦特海默在奥匈帝国的布拉格出生。韦特海默的父亲是一所私立商学院的主管人,母亲在小提琴方面的造诣很深。

起初,韦特海默在一所天主教学校学习,后来又转入布拉格的查尔斯大学,主修法律专业,随后又兼修了哲学和心理学。在学习期间,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安·冯·厄棱费尔的思想对韦特海默的思想发展造成了很深的影响。1902年,韦特海默进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并和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斯顿夫一起进行心理学和哲学的相关研究工作。1904年,韦特海默转入符兹堡大学学习,拜O.屈尔佩为师。同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一篇论文——《侦察罪犯的语词联想方法》,并因此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之后的6年时间里,韦特海默曾经在维也纳、柏林、符兹堡、布拉格等地的心理学机构工作,并进一步研究了语词联想技术,且将其用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上。

1910年夏,韦特海默旅行到法兰克福时,想到了“视见运动知觉”这一问题,于是便在法兰克福驻足,并购买了一只玩具动景器,开始在他租住的小宾馆里进行知觉实验操作。不久之后,韦特海默加入法兰克福当地的心理学研究所,继续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实验室里,著名的心理学苛勒和考夫卡成了韦特海默实验的被试验者,并且与其一起诠释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原理。为了反驳当时流行的“知觉理论”,他们三人通过实验总结出了“似动现象”,并将其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这也代表着格式塔学派的正式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韦特海默进入部队工作,并开始声源检听方面的研究工作。1922年,韦特海默进入柏林大学。1929年,法兰克福大学邀请韦特海默担任心理学系主任。1933年初,为了躲避希特勒的迫害,韦特海默移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后来又到美国定居,并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执教。1943年,韦特海默去世。

在韦特海默最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将“完形原理”应用到很多新领域。1988年10月,德国心理学会将最高荣誉——冯特胸章追赠给韦特海默,以此来肯定韦特海默在实验、理论、人性等方面的贡献。

▲韦特海默

德国心理学家,完形心理学之父,从事并阐述了似动现象的实验,并且揭示出完形主义的观点。此外,他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韦特海默一生中的著作并不多,不过这些著作都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这一理念就是韦特海默提出来的。韦特海默将心理现象的本质认为是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并且还主张要掌握心理现象必须从直观出发等,理解心理现象也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的规律。此外,韦特海默还试着用“动态交互作用”来说明神经活动和知觉间的关系。1933年之后,韦特海默的研究也深入到思维方面,认为思维来源于结构的重建和创新,而非联想主义和机械识记等。

心理学家著作

韦特海默的著述虽少,但不可否认,他的影响是巨大的。1912年发表的论文《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的研究》,是完形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25年出版《格式塔说三论集》;1945年出版《创造性思维》是韦特海默生前最后一本专著这著。此外还有《对抗:心理学与当今的问题》和《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等。

格式塔学派的创建是以似动现象为基础的。在这场实验中,韦特海默借助了速示器,把a、b两条发光的直线相继射到黑色的背景上。如果两条线相隔的放射时间过长,那么人们只会看到a、b两条静止的直线,并没有出现运动现象;如果两条线的放射时间间隔较短,人们就会看到两条直线几乎同时出现,但是也没有看到运动现象;如果放射时间在较短和较长之间的话,就能够看到a线向b线移动,或者是没有看到线,只看到了运动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似动现象。

其实,在韦特海默之前,就已经有人发现似动现象了,只不过在韦特海默这里,又给似动现象添加了更为新颖的解释。之前的心理学家都是用“眼球运动”、“后象混合说”、“联想说”等来解释运动知觉,在他们看来,运动知觉便是由一些感觉元素组合而成的。不过,在韦特海默这里,却将这一观点排除了。

韦特海默排除的实验证明,“眼球运动”一般需要130毫秒以上的时间,要想60毫秒完成眼球运动是可能的事情,就不符合ab线运动的时间,所以这一说法被排除了。“后象混合说”也不成立,似动现象产生的时候,眼球还没有来得及运动,更别提会产生“后象混合”了。“联想说”随之也被否认。由此说来,运动知觉其实就是一个格式塔,而非感觉元素的联合。

厄棱费尔认为,正方形大于四条直线之和,而非等于,格式塔心理学便将其概括为:任意一个整体都要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人们将这一结论应用到知觉的研究工作上,并进一步得出了有关知觉的原则和规律。

类似性原则:相似的部分最容易组成整体,图中所示:圆形和圆形在一起,方形和方形在一起,这就是圆形和圆形类似、方形和方形类似的缘故。

▲类似性原则

接近性原则:某些联系紧密的事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模型。如下图所示。

▲接近性原则

闭合性原则:当事物倾向于聚合的时候,即便中间会有断开,但是看上去也像是一个已经闭合而完满的图形。如图所示,圆圈虽然有缺口,但是人们看过去的时候,依然会将这个缺口忽视,而将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圆圈。

▲闭合性原则

像上述这种知觉现象非常多,其解释原则便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格式塔学派的形成就是从知觉研究意识开始的,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心理发展

——库尔特·考夫卡(1886~1941)

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便是库尔特·考夫卡,是著名的美籍德裔心理学家。

1886年3月18日,库尔特·考夫卡在德国柏林出生。1903~1904年,考夫卡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并渐渐迷上了哲学和科学。随后,他又前往柏林大学继续深造,和韦特海默、苛勒一样,在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司徒姆夫门下学习。1909年,考夫卡发表了一篇论文——《节奏理论的实验研究》,并以此得到博士学位。

▲考夫卡

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曾和苛勒一起参与韦特海默似动现象的实验。于发展心理学中贯彻完形理论,是其一生最主要贡献。代表作有《完形心理学原理》(1935)等。

1910年之后,考夫卡前往法兰克福大学,开始了和韦特海默、苛勒等人的长期合作。1912年,韦特海默进行似动现象实验,考夫卡也参与在内,随后还以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的身份进行发言演讲。1911~1924年,考夫卡进入德国基赞大学工作。

心理学小辞典

失语症指的是因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受到损坏或病变,比如脑肿瘤、脑部炎症等,使得患者无法顺利地使用交际符号,造成表达能力急速下降等,特别是语言、词汇、语法等。不过,失语症并不包含因意识障碍或普通的智力障碍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因视觉、听觉等器官损害而引起的语言障碍。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考夫卡在精神病医院工作,主要研究大脑损伤和失语症等症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心理学家也注意到了德国新兴的这一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因此还特地邀请考夫卡写了一篇关于格式塔的论文,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公报》上。为了让美国心理学家更深入地了解格式塔心理学,考夫卡对格式塔心理学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阐述,尽量将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和对象介绍详细,简单明了。

▲19世纪前期的柏林街景

就是在这块土地上,考夫卡接受了最初的知识,并且萌生了对心理学的兴趣,为其后来的心理学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考夫卡在美国定居,并先后出任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斯密斯学院的访问教授。1927年,美国斯密斯学院聘请考夫卡为心理学研究教授,主要研究知觉实验。1932年,美国探险队前往中亚进行考察,而考夫卡也有幸被列为其中。

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考夫卡还提出了“行为环境”理论。他认为,行为产生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行为和物理场之间的因果关系。心理物理场带有两极性——自我和环境,而这两极也都有各自的结构,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在这里,“自我”指的就是人格,而“环境”则又分行为环境和地理环境两种。现实环境就是地理环境,而意象的环境则属于行为环境。行为环境产生行为,并对行为有调节作用。考夫卡的这一行为环境论对勒温的心理学观念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心理环境,而其心理环境又受到人的需要的影响。

1935年,考夫卡出版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在这本书中,考夫卡全面说明、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

此外,考夫卡还将对人类感觉器官造成影响的刺激分为两种: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直接作用在感觉器官上,比如某种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远刺激则是物体本身的刺激,比如一定波长的光线、物体的颜色等。

在考夫卡看来,学习问题也分为两种:记忆问题和成就问题。如果我们已经遇到过一些新情况,或者是我们已经解决过一种新问题,那么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和问题时,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将它们解决,这便是学习问题中的记忆问题;如果这种问题或者是情况是我们第一次遇见的,那我们也就找不到以往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索着去解决它,当我们第一次将这种问题解决后,这也就成了学习问题中的成就问题。根据苛勒“黑猩猩实验”,考夫卡得出,要想适应、解决新环境和新问题,最主要的便是要改造旧的“格式塔”,从而确立一个新的“格式塔”,而建立新“格式塔”的依据,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和顿悟能力。

考夫卡晚年时期,还对知觉组织和颜色视觉进行过研究。“斯特恩理论”是考夫卡对于“本性—教养”问题的观点总结,也就是在内部调节和外部条件的相互配合下,促成了心理学上的进一步发展。

1941年11月22日,考夫卡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逝世。

顿悟学习

——苛勒(1887~1967)

格式塔心理学出现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苛勒、考夫卡便是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1887年,苛勒出生于波罗的海沿岸的雷维尔,5岁时跟随家人迁居到德国北部,先后在德国图宾根大学、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909年,苛勒师从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顿夫,并在其指导下拿到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1910年,受法兰克福大学邀请,苛勒担在该校任教职工作。在这段时期内,苛勒联合著名的心理学家考夫卡一起研究了“似动”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苛勒和考夫卡接受了韦特海默的理论思想。1913年,韦特海默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而当时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基地,就设在了法兰克福大学。这样,苛勒也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苛勒被拘留在大西洋加纳利群岛的特纳利夫岛,前后长达7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苛勒对于黑猩猩的学习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与桑代克“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在苛勒看来,桑代克的实验过于复杂,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基于此,苛勒利用黑猩猩重新做了实验。苛勒的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

箱子实验的步骤是这样的:把一只黑猩猩放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方挂着香蕉,在笼子的一角还有几个箱子。黑猩猩看到笼子上方的香蕉时,它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用手去抓,可惜香蕉挂得太高,它够不着,蹦跳了一会儿后,便坐在一个箱子上休息。这个时候,黑猩猩完全没有利用箱子拿香蕉的意思。休息了一会儿后,黑猩猩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将箱子1搬到了香蕉的下面,然后爬上去抓香蕉,可惜还是不够高,这样折腾了一会儿后,它又坐到箱子上休息;过了一会儿后,黑猩猩突然又将箱子2叠在箱子1上。这样一来,黑猩猩也就拿到了挂在笼子上方的香蕉。3天之后,苛勒将实验情境稍微改变,黑猩猩依然能够用这一次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

▲顿悟学习之实验三:

此实验的用意是希望猩猩松开绳子活结,将篮子放下取得香蕉,可是结果猩猩并未顿悟出其中的道理,只是猛拉绳子,在绳断、篮落的情况下取得香蕉。想一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另外一个实验是,苛勒在笼子外面较远的地方放着一个箱子。箱子上还绑着绳子,绳子上又挂着香蕉,猩猩只有沿着箱子的方向放绳子,使得栅栏和香蕉垂直,这样猩猩才能够吃到香蕉。

棒子实验的步骤是这样的: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外面放着一挂香蕉,笼子里有大小不等的两根空心竹竿。刚开始,黑猩猩一会使用大竹竿,一会使用小竹竿来拨香蕉,可是却怎么也够不到。情急之下,黑猩猩拿着两根竹竿挥舞,却无意间将小竹竿插进了大竹竿里,将大小两根竹竿连成一体,黑猩猩用它拿到了笼子外面的香蕉。第二天,苛勒再次进行了这个实验,发现黑猩猩并不会盲目地尝试了,而是很快就把两只竹竿连接在一起,顺利拿到了香蕉。

▲顿悟学习之实验六:

猩猩是如何顿悟出将绳子向放箱子的方向并沿着栏栅外边传递过去,使箱子和栏栅垂直才能取得香蕉的?

此外,苛勒还进行了一个相关的户外实验。

猩猩在户外自由活动,实验人用绳子绑住篮柄,并将盛有香蕉的篮子吊挂在树上,绳子的另一端打个活结,系在一个树枝上,如图所示。猩猩看到篮子里的香蕉,可是却够不到。苛勒的用意是让猩猩解开绳子,自己将篮子放下,可是经过多次实验,最聪明的黑猩猩也只是实用力拉扯绳子,绳子断裂后,方取得篮子中的香蕉。这一实验并没有达到苛勒最初的目的。

心理学小辞典

联结主义是20世纪初由桑代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在桑代克看来,情境感觉和动作冲动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心理行为的基本单位。

通过这些实验,苛勒发现,在面临困境的时候,黑猩猩几经失败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而是坐下来静心观察,领悟到要领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苛勒便把这一现象称为“顿悟”,其实就是构建主题内部的一种“心理完形”。

那么,到底什么是“顿悟”呢?

第一,顿悟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学习便是一种“顿悟”过程,是利用自身的智慧和理解能力,分析面临的情景和自身的关系,从而选出最适合的方式,而并非一遍遍重复和尝试错误的动作等。虽然说“顿悟”的前提也要有几次的实验尝试和失败,但是却不是桑代克所描述的“盲目冲撞”的方式。

动物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似乎也会提出一些假设,然后经过思考后,再将不合理的假说丢弃,而实施这一过程的主要依据就是以往的相关经验。所以,“顿悟”的前提就是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动物只有将情境中各个成分分析明确,才会出现顿悟学习现象。

第二,主体的内部构造完形便是学习的实质。

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以情境中事物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完形来实现的。这一种构造完形类似于一种组织功能,可以弥补其中的缺陷,可以使有机体不断地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比如在棒子实验中,黑猩猩取得食物并不是碰巧,而是在一定目的的前提下取得的,先是对“目的”进行分析,然后才出现了“用竹竿拨物”的情景。其中,黑猩猩的“目标”便是笼子外面的香蕉,而非手中的“竹竿”。也就是说,黑猩猩明白了“香蕉”和“竹竿”之间的关系,视野中也形成了“食物”与“棒子”的完形,这样才出现了“接棒取物”的动作。

总的来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前提就是一种完形组织的发生,而不是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构建完形的过程。

第三,意识是刺激和反应的中介。

在桑代克、华生等人那里,他们将学习理论的基础看作刺激与反应间的直接联系,认为刺激是直接可以引起反应的。所以,在他们看来,环境可以直接支配行为,而行为则处于被动地位。格式塔心理学却认为这只是一种机械观点,是违背客观事实的。对于此,考夫卡还举了一个猴子进食的行为例子:“猴子将果子吃完之后,虽然在它的行为环境中已经没有果子了,但是这没关系,因为猴子自身已经得到满足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对于刺激、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和联结主义的看法是极为不同的。格式塔心理学是间接理解,以意识因素为中介;而联结主义则不存在“中介”一说,他们属于直接理解。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和联结主义最主要的分歧所在。

总之,最早的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就是完形—顿悟说,与联结—试误说相比,完形—顿悟说体系并不完整,也不系统,实验范围也没有联结—试误说广泛,就连影响也不如后者。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完形—顿悟说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并且将心理看作是一种组织的功能,将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还指出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联结主义过于片面和机械,也为创造科学的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

1922年,斯顿夫退休之后,苛勒接任了他的职位。同年,韦特海默也成了柏林大学的编外教授。这个时候,“格式塔”的运动中心便转移到柏林大学。苛勒在柏林大学工作到1935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曾经先后前往克拉克大学和哈佛大学演讲,受到了广泛好评。1935年,苛勒公然反对德国纳粹的统治,反对希特勒专权,并因此决定定居美国。随后,苛勒受宾夕法尼亚斯瓦特莫学院的邀请,担任心理学教授。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苛勒“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苛勒退休后,又被任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苛勒逝世,终年80岁。

“场论说”

——库斯特·勒温(1890~1947)

▲勒温

德国心理学家,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格组织和学习论中场论的开创者,实验心理学的奠基者。代表作有:《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等。

1890年,库斯特·勒温出生于德国。1909年,勒温在弗林堡大学学习半年后,因专业不合自己的兴趣而转入慕尼黑大学继续学习,后又进入柏林大学。1914年,勒温从柏林大学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柏林大学期间,勒温除了修习心理学科之外,对物理学和数学领域也有所涉猎。期间,勒温还去部队服役了一段时日,之后又重返柏林大学继续学习。1921年,勒温在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担任助手。那个时候,和勒温关系比较好的有韦特海默、考夫卡等人。相较于他们二人来说,勒温算不上一个正统的“格式塔主义者”,不过,勒温的心理学体系倒是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1922年,勒温受柏林大学邀请,担任心理学讲师,并于1927年成为柏林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在此期间,勒温进行了大量的联想、动机研究,进而为他的“场论说”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1932年,勒温以访问教授的身份,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1933年,勒温在美国定居。在美国期间,勒温完成了很多著作,对教学和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场论。1947年,勒温去世。

心理学家著作

勒温的主要著作:《拓朴心理学原理》(1936);《心理的力的表述和测量》(1938);《解放社会冲突》(1948);《形势心理学原理》(1949);《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等。

在勒温一生中,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学说:动机学说和人格心理学,而这两者的理论基础便是场论说。为了解决心理学中出现的问题,勒温借用了数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在勒温看来,人的心理活动便是在“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便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而且生活空间会随着人的经历和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和分化。

说明:直线和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强度,代表人,代表目标,代表大学预科,代表大学本科,代表硕士,代表博士。

婴儿刚出生时,没有任何生活经验,那么他的生活空间便位于“零状态”,是一种完全没有分化的机能。而成年人就与之不同了,他们经历过很多事情,有很丰富的经验,这样,他们的生活空间也会分化成很多层次和区域。比如,一个攻读博士的人,就要比一个初中生的生活空间要大,且丰富。

在勒温看来,心理场是一种组织形式,客观事物在心理场中会形成或躲避或趋就的目标,因此也就形成了消极或积极的价值意义。比如,如果这项事物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那么这就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如果这项事物无法满足个体需要,甚至会对个体造成损害,这一事物也就成了个体需要躲避的目标,从而也就有了消极意义。

当各种力的矛盾和冲突处于不平衡状态的时候,个体便会出现紧张和移动的情况,直到紧张解除后,才会恢复到平衡状态。这便是勒温的“动机学说”。

在勒温看来,生活空间有很多个区域,每一个区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限。而个体想要靠近目标,就必须跨越这条界限,从一个区域跨入另一个区域,最后得以实现个体本身的目的。对于人格心理学,勒温也有其自己的想法——人格是由很多交织在一起的层次组成的。其中,有一些层次是直接可以观察到的,而有些层次则位于深处,不易被人观察。可不管是表面上的层次还是深处的层次,其地位都是一样重要的。一个人的层次多,其区域之间的作用和关系也比较多。比如,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孩子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年人相比,孩子的人格层次和结构区域要比成年人少得多,也简单得多;而天才和低能儿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域划分差异,低能儿的区域划分要更为混乱和简单一些。这样说来,在一定的情况下,人的深处层次和表面层次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

在心理场和人格学说、动机学说的基础上,勒温又总结出理论和方法的关系问题。

在勒温看来,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关系几乎是一致的。随着历史变迁和科学发展,研究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勒温所处的时代,人们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还是源于亚里士多德时期所留下来的心理学分类法。

分类法是先把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每一类的资料,从中找寻数量上的关系。这样一来,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将对事物“质”的研究忽视掉了。亚里士多德主张的研究方法是,只将事物划分在普通的范畴内,而没有将事物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在勒温看来,要想了解研究一个人的特殊行为,就必须了解这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所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事情、信念和理想等,只有全面认真地分析一件事物,才能够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

▲人格组织图

M:表示运动的知觉的区域;

I:表示人格内部的区域;

P:表示人格内部的边缘部分;

C:表示人格内部的中心部分;

E:表示外部区。

勒温的场论说,在遗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上面也有所体现。勒温认为,人的形象属于可以看见的生理特征,其决定因素便是显性基因,因此也被称为“表现型”。隐性基因是无法从外在特征表现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为“遗传型”基因——这两种基因都是从父代传来的。

有些人认为显性基因是可以从外在看到的,所以显性基因的优势比较大,作用也更大一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隐性基因深藏内部,从外表上看不出来,但是它的作用要和显性基因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亚里士多德所传下来的方法,重点就放在了事物的外在表现上,也就是事物的外表和表现上,所形成的观点就会比较片面。要知道,从连续性和发生学上来说,一个事物作用大小,并不是从事物的外在和内容上来评判的,而是从事物的内在机能上来评判的。也就是说,要看它们在做什么,而非看起来如何。

勒温一生都致力于以场论说为核心的心理学研究上,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