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

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他是家中的第四子。据说,柏拉图是雅典国王的后裔,当时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就是柏拉图的叔叔。

柏拉图自幼年起就喜欢读书学习,才华横溢,非常优秀。为此,人们还将其称为“阿波罗之子”(“阿波罗”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

最初,柏拉图的梦想是和他的家人一样,成为一名政客,后来因不满当时统治者的统治,他毅然投身哲学领域。当时,雅典爆发了斯巴达战争,“三十僭主”(斯巴达国王吕西斯特拉图占领雅典时在那里建立的一个寡头政治的傀儡政府)上台。紧接着,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了“三十僭主”,导致政局混乱。加上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判处死刑,这让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权非常失望,于是决定弃政从文,开始周游各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公元前387年,40岁的柏拉图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的西北角创建了“柏拉图学院”,这也是西方文明中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柏拉图学院存在了900多年,公元529年,柏拉图学院被查士丁尼大帝(拜占廷帝国的皇帝)下令关闭。

柏拉图学院的教学思路深受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影响,其教学课程也是根据毕达哥拉斯的传统课题而设置的,主要有几何学、算术、声学和天文学等。除了毕达哥拉斯的传统思想外,柏拉图所提出的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在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内容博大精深,有着巨大的价值意义。

在柏拉图的观念中,世界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理念世界,一个则是现象世界。其中,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也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人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世界,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就是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认识论,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著作《理想国》一书蕴含着欧洲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分类雏形:知、情、意三分法。

▲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

心理学家著作

柏拉图思维敏捷,研究范围比较广,著作丰富。柏拉图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还有13封书信。经过后代人的鉴定研究,以下的二十几篇著作被确认为真品:

《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飨宴篇》、《斐德罗篇》、《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高尔吉亚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

在柏拉图的所有哲学著作中,《理想国》算是其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主要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的口吻和其他人对话的内容,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将人类(不包含奴隶)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哲学王,第二等级是武士,劳动者则为第三等级,对应的角色分别是国家的统治者,国家的军队和国家的手工业、农业劳动者。

以这三个等级为前提,柏拉图又把人的灵魂分为三类:理性、意志和情欲。理性代表智慧,相当于统治者的理智;意志代表勇敢,相当于武士的意志;而情欲则和劳动者的情欲相呼应,需要控制。在这三类中,最高级的为理智,其次为意志,最低级的为情欲。统治者追求真理,武士要求荣誉和成就,而普通的劳动者则只需要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就可以了。这三种人的存在,也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理智、意志和节制的三种美德或条件。

在柏拉图眼中,奴隶主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他人都是为奴隶主服务的。这是柏拉图最基本的政治主张,其理论基础便是唯心主义思想。柏拉图的知、情、意三分法,也是欧洲史上最早出现的三分法理论。

在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中,统治者一定要由真正的哲学家来担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城邦的危机,才能够革除弊端,才会出现最好的政体。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在哲学家带领下所建立的国家,这也是世上最好的模范国家。

割与斧,灵魂整体论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色雷斯的斯塔基拉。17~38岁,亚里士多德一直在柏拉图学院进修哲学。这20年的是亚里士多德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给亚里士多德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在柏拉图学院学习期间,亚里士多德的成绩十分优秀,各方面才能也比较出色,被柏拉图称为“学园之灵”。为了钻研自己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四处收集图书论文资料,久而久之,竟然创建了一个小型的图书室,成为他创造个人学说理论的基础。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逝世。两年后,因和学院首脑观念不同,亚里士多德毅然离开了雅典,离开了柏拉图学院,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游历到了马其顿,受马其顿国王腓力浦二世的邀请,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腓力浦二世去世,亚历山大上台,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返回雅典。

亚里士多德从马其顿返回雅典,表面上是为了雅典的教育,实际上还有可能担负着说服雅典人屈服马其顿统治的任务。来到雅典后,亚里士多德受到了多方优待,不仅拥有了比较显赫的政治地位,还得到了足够的财物和土地。依仗这些,亚里士多德占用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创办了哲学学校。

亚里士多德在教学期间成立了自己的学派——逍遥派(因这一学派的老师和学生在上课学习的时候,喜欢一边在花园漫步,一边商讨学术问题而得名)。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抗马其顿的统治。作为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被牵涉其中。因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学校占用了阿波罗神庙周围的土地,因此,人们便控诉他犯了“不敬神”罪。当初,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处死的。亚里士多德为活命,只能匆忙逃出雅典。

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病逝世,终年63岁。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死因,主要有三种猜测:①因长期劳累,久病成疾而病逝;②亚里士多德得罪了统治者,被人毒死;③亚里士多德无法解释出潮汐现象的原因,终日郁郁寡欢,最后自杀而亡。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

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正在辅导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这位天才少年若干年以后征服了整个已知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生前曾做过柏拉图的学生,不过他并不赞同柏拉图提出的灵魂“三分法”。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灵魂的,植物的灵魂是吸取营养和消化,而动物除了有吸取营养的运动外,还具备感觉灵魂,在所有的灵魂中,人属于最高级的灵魂。人的灵魂除了具备植物和动物的灵魂外,还有理性灵魂。也就是说,人同时具有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统一的,是不能分割开来的,不能分割成知、情、意三部分。自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柏拉图的三分法是不成立的。

心理学小辞典

唯心论被马克思认为是哲学的两大派别之一,和唯物论相对应。唯心论认为,第一性是精神或者是意识,第二性才是物质。也就是说,物质是依赖于意识存在的,而物质属于意识的产物。这和唯物论的观点是相反的。

除了灵魂三分法的分歧外,在理念世界这一概念中,亚里士多德和其老师柏拉图的意见也是相左的。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一部分。而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的《论灵魂》一书中,他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理念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它是虚幻的,是和现实世界相互矛盾的,最真实的世界应该是现实世界。灵魂只是一种形式,而身体才是真正的质料,这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

亚里士多德还用“割”和“斧”的关系来表述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在他看来,如果斧子不存在的话,“割”也就无从谈起了;同样,如果斧子无法劈砍东西,那么也就失去了斧子原本的作用,失去了其灵魂,它也不再是一把斧子了。简单来看,劈砍动作就好比是斧子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还认为灵魂有非理性和理性之分。非理性灵魂的作用主要是感觉、本能和欲望等,而理性灵魂则是理解、思考和认识等。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灵魂的思考和感觉功能,并且需要借助于感觉器官来感受外界事物。

例如,动物生存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感觉,而辨别力是感觉的主要特征,比如嗅觉能够辨别味道;听觉可以辨别声音;视觉能够辨别色彩等。动物只有拥有了这些,才能够给灵魂传达信息,感知对象,做出相应的动作等。他还将感觉分为特殊感觉和共同感觉两部分,比如嗅觉、听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属于特殊感觉,它们分别对应着气味、声音、味道、颜色和触感等。

在解释了特殊器官的感觉后,亚里士多德还对共同感觉加以说明。共同感觉和特殊感觉的关系,可以由一下图标进行直观的展现:

▲亚里士多德论共同感觉和特殊感觉的关系图

(参考梅本尧夫、大山正的亚里士多德论人的灵魂结构图)

图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特殊感觉和共同感觉的主要内容,从而承认了感觉在人们灵魂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过,亚里士多德又认为,感觉在灵魂认知上只是起到了诱发的作用,要想得到真理,还需要灵魂的理性思考才行。所以,亚里士多德便将教学目的放在了高级灵魂的理性发展上,为人类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体液—气质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0年)、加伦(129~199)

公元前460年,希波克拉底出生,他是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师,被人们誉为“医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希波克拉底生活的时代为上古时期,当时的医学技术并不发达,希波克拉底经过不懈的努力,将不发达的医学从巫术和哲学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并创立了自己的医学学派,为古希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人们把希波克拉底尊称为“医学之父”。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将希波克拉底的观点视为行医原则,但也有很多人将自己的原则、观点和希波克拉底本人的观点相混淆。以至于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希波克拉底的真正观点、真实想法和生前所做的事情。不过,即便是这样,人们依然不能否认希波克拉底为临床医学所做的贡献。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希波克拉底所指定的行医誓言定为后人行医时的道德纲领,一直延续使用至今。

希波克拉底一生著述颇丰,其中的《论人的本性》是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参考文献。在此书中,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组成的,而这四种体液分别来自人体不同的器官。

“黏液”存在于人的脑部,性质冷。人如果失去了黏液,就很有可能患上癫痫病;“黄胆汁”主要存在于人体肝脏内,性质热;“黑胆汁”则存在于胃部,性质渐温;“血液”主要位于心脏部位,性质偏干燥。这四种体液的混合都是有一定比例的,不管哪一种体液在体内过多或者是过少,都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感。

这一学说给西方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370年,希波克拉底逝世,终年90岁。

希波克拉底逝世后,古罗马医生加伦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

▲希波克拉底

古希腊名医,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他善于诊断和治疗,有一套健康哲学、心理学知识。希波克拉底认为脑是心理学的器官。代表作有:《论圣病》、《论人的本性》、《论水、空气和地域》等。

加伦对于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体液说”是极为支持的,他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进一步继承发展为气质说,并认为人有四种不同的气质。血质比较多的人,性格活泼,为人热情;黏液质的人,性格比较沉稳,善于思考;黑胆汁比较多的人,性格沉默,比较悲观,但也有毅力;胆汁质的人性格比较暴躁,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每个人的生理特点是哪一种液体,就会对应着哪一种气质。先天的气质性格,也会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也为后来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基础,意义重大。

▲体液与性格关系

悲观抑郁患者有过量的黑胆汁;多血质的人,血液最多,这种血液激发了乐观弹奏者的表演;黏液质的少女被冷漠所操纵,对情人反应迟缓;过量的黄胆汁使男人怒气冲冲。

气质说是心理学中第一次提出的有关气质类型的描述。虽然现代心理学已经基本上沿用了气质特征的描述,但是以体液说为中心的气质说还是缺乏相关的科学论据,并不被大多数人所承认。

尽管如此,俄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对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和加伦的“气质说”,还是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支持。而在与这两种学说相关的“身心健康学说”中,巴甫洛夫又提出了“体内外因素要相互和谐”的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又一宝贵财富。

心理学小辞典

希波克拉底提出的行医道德规范义务:

①把病人的利益放在专业实践中,并在特殊情况下,放在自我利益之上。②保持专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③虽然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只要病人需要,我们就应该向自己的同行前辈求助,不吝啬自己的帮助。④尊重同行的价值和理念,并且尊重他们的个人道德责任。⑤关怀所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不管他有没有能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⑥从病人的最佳利益出发,而不能为了社会、政治或者是自我的利益而行动。⑦尊重病人的道德权利,要对病人明确清楚地讲明病情,以及病人的疾病性质,并且告知病人我们所建议的治疗方法的好处和危险。⑧帮助病人选出和他们理念一致的选择,不能强迫病人,不能欺骗病人,更不可口是心非。⑨保守病人的秘密,这是对病人关怀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除非秘密危及到他人的安全,否则决不可泄露。⑩即便我们不能治愈病人,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帮助病人依照自己的意愿死亡。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1596~1650)

1596年3月31日,笛卡尔出生。笛卡尔的母亲在其1岁左右因肺结核病逝,母亲去世后,父亲再婚并移居他处。笛卡尔自小跟着外祖母长大,和父亲很少有见面的机会。不过,父亲会定期为笛卡尔提供资金帮助,使他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不用担心生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笛卡尔性情孤僻,喜好沉思,颇有哲学家的气质。

1604年,父亲将8岁的笛卡尔送进欧洲最为有名的贵族学校——皇家大亨利学院学习,希望他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名神学家。因为笛卡尔身体孱弱,校方还特地破例允许他可以不受校规的束缚。早课时,笛卡尔也可以自行在床上读书预习。

▲笛卡尔的哲学课

这幅画描绘了瑞典皇后克里斯蒂娜和她的大臣在听笛卡尔讲哲学课。皇后对课程的安排使得笛卡尔每天必须早起,加上瑞典冬天十分寒冷,笛卡尔最终患上重病,于1650年2月11日,死于肺炎。

笛卡尔在皇家大亨利学院学习了8年。在此期间,他接触到哲学、神学、历史、古典文学、医学、法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不过,笛卡尔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不满意,甚至还有些失望。因为在笛卡尔看来,教科书上的理论都是模棱两可,甚至还自相矛盾的,他从教科书上得到的知识也是没有任何确切证明的,令人起疑的。在这些学科中,笛卡尔唯一喜欢的就是数学,这算是他在大亨利学院学习过程中的唯一安慰了。

1612年12月,笛卡尔从皇家大亨利学院毕业,随后,他又遵照父亲的愿望,进入普瓦捷大学进修法律与医学专业。在普瓦捷大学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笛卡尔对几乎全部的科目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数学。

从普瓦捷大学毕业后,笛卡尔在择业上一直犹豫不定,最后干脆选择游历欧洲,希望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1618年,笛卡尔加入荷兰拿骚的毛里茨的军队。当时,荷兰和西班牙之间已经签署了休战协议,这也让笛卡尔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来研究数学。笛卡尔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将数学和物理学结合起来,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618年11月10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笛卡尔看到了一则以弗兰芒语表述的数学问题,并拜托身边的人将弗兰芒语翻译为拉丁语。帮助笛卡尔翻译的这个人是以撒·贝克曼,他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后来,贝克曼成为笛卡尔的导师,对于笛卡尔的数学研究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1621年,笛卡尔退伍回国,正巧赶上法国内乱。

为了躲避内乱,笛卡尔变卖了父亲留下的家产,继续游历欧洲。笛卡尔先是在意大利居住了两年,随后又移居法国巴黎。当时的法国,教会势力非常庞大,人们并没有言论自由。因此,1628年,笛卡尔又移居思想自由的荷兰,并在荷兰度过了20多年的时光。在这20多年里,笛卡尔进一步研究了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学科,并发表了很多重要的哲学文集。

心理学家著作

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所留下的著作有:1637年出版的《方法谈》,1644年出版的《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笛卡尔离世之后,人们又将其所著的《论光》一书出版。

1649年,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邀请笛卡尔担任其私人老师。每天早上5点,笛卡尔便匆匆赶往宫廷,为女王讲授哲学,这让一向习惯晚起的笛卡尔受尽了折磨。加上当时瑞典出现了几十年未见的严寒,笛卡尔不幸患上了肺炎。

1650年2月,笛卡尔去世,终年54岁。笛卡尔一生未娶,他死后,由于教会的限制,也仅有他几位好友相送。

笛卡儿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工作,自成体系,为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笛卡尔看来,每个人生来就拥有辨别真理的能力,一些东西需要从理性的怀疑角度去辨识。而笛卡尔通过怀疑所得到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传统上的真理标准是神教的原则教条,而他则主张人们以理性思维为基点,去怀疑真理,衡量真理,打破人们长期以神学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反对宗教理念,挑战了宗教的权威。

▲灵魂是如何运动的?

该图显示了对图像的感官认知过程与肌肉反应之间的假想关系。图像从眼睛传到松果体,图像与松果体之间的互动决定了肌肉的运动。笛卡尔认为灵魂在松果体这里和身体动作发生交感作用。

笛卡尔的这一主张,使得心理学从哲学本体论慢慢过渡到哲学认识论上。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神学教条逐渐被笛卡尔的理性思维替代,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变为人、自我和理性思维等。

那么,笛卡儿的认识论又是如何发展来的呢?提出自我原则后,通过理性思维,笛卡尔首次承认了物质和上帝的存在,而上帝又是世间的创造者,这样就把自我和物质对立起来了。可是,物质、灵魂和自我又是人的组成部分,那么究竟该如何统一这两者呢?针对这一问题,笛卡尔使用了二元论,也就是身心交感论和身心搅混论。

第一,人体是根据自然规律而起作用的。他说,身体之所以会运动,主要由于心的热力所造成的“动物精神”在中空神经管内的运动,当这种“动物精神”到达松果体的时候,灵魂便在这里和身体发生了作用。笛卡尔认为,灵魂依附于整体性生活,属于单一的整体,只存在于身体内部单一的器官中,并且会和外来事物发生反应。灵魂就好比一个航向灯,指挥人体动作,这就是笛卡尔从身心交感引申出的身心搅混论。笛卡尔进一步认为,“灵魂是和人体紧密联系、高度混搅在一起的,这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单一的整体”。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笛卡尔还将人的神经比作一根绳子。

▲敏感的神经

笛卡儿认为,神经如同一条绳子,假定绳子上有A、B、C、D各点,只要拉动其中的一点,其他各点也会活动起来。同样,只要某一神经有痛觉,它会同时引起大脑里神经归总的地方,从而使心灵产生同样的痛觉。

假如,绳子上有四点:a、b、c、d,不管你拉住绳子上的哪一点,都会带动其他点的活动。由此笛卡尔又举例说,当我们的脚趾受伤感到疼痛的时候,这一痛感主要是经过脚趾上的神经传递而来的。

这些神经就好比一条条绳子,从脚趾连接到大脑,所以当脚趾疼痛牵动的时候,也会带动大脑里面的神经,并且激起神经运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心灵自然会有疼痛的感觉。

笛卡尔所提出的身心交感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神学教条,大大推动了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可是,当时的学术界对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观点是极为反对的,并将其看作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在一些人看来,意识是位于存在之后的,而思想是依附于肉体存在的,笛卡尔的观点明显是“本末倒置”、“十分荒唐”。

不管怎么说,都不可否认笛卡尔学说的深远影响。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强调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心灵白板论”

——洛克(1632~1704)

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个: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洛克是英国启蒙时期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和思想家,其思想对于英国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洛克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和近代欧洲联想主义的倡导者。其心理学思想对后来的英、法影响甚远。贝克莱的思想源于洛克,现代心理学始创人冯特及结构心理学也对其思想有所继承发展。

1632年8月29日,洛克出生在萨默塞特郡的威灵顿村的一个清教徒家中。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制革工匠的女儿。

1647年,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洛克被送进伦敦市的西敏中学学习。毕业之后,洛克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继续学习。洛克在学校里的成绩非常优秀,所有人都认为他肯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神学家或者是律师。可是在洛克看来,学校设立的课程既枯燥又无聊,还没有一些哲学家的著作来得有趣。在同学的介绍和影响下,洛克开始对医学和哲学发生兴趣。其后,洛克凭借自己在医学界和哲学界的成就,成为了皇家学会院士。

1666年,洛克认识了正饱受肝脏感染疾病困扰的沙夫茨伯里伯爵。在洛克的悉心照料和治疗下,伯爵的病情有所减轻。沙夫茨伯里伯爵对洛克非常感激,并说服他做了自己的助手。

1667年,洛克搬入伯爵住所,兼任伯爵的私人医生。托马斯·西德纳姆是伦敦当时有名的医师,在此期间,洛克受到西德纳姆的悉心指导,刻苦钻研医学。西德莱姆的自然哲学观念也深深影响了洛克的思想。这一点在洛克所著的《人类理解论》一书里就可以发现。

▲认识外部世界

洛克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凭借感觉去认识外部世界:巴托洛姆·埃斯特班·利罗的画《神圣家庭》(1650)中孩子凭借感觉经验,辨别出眼前的物体是只小狗。

后来,沙夫茨伯里伯爵的病情恶化,严重考验着洛克的医学经验和能力。为了治好伯爵的病,洛克和其他几位医生一起参与治疗,并且决定进行手术,切除伯爵肝脏内的囊肿。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做手术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不过在洛克的说服下,伯爵接受了这次手术。幸好,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伯爵的身体也渐渐康复,这让伯爵对洛克更加感激了。

1672年,伯爵被任为英国大法官,在其影响下,洛克也开始频繁出入各种政治场合。1675年,伯爵失势,洛克只身前往法国旅行。1679年,当伯爵面临的形势有所好转后,洛克又重新回到伯爵身边。在伯爵的鼓励下,洛克开始编撰《政府论》,这也是洛克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1683年,洛克受到“查理二世国王被刺案件”的牵连,为了保全生命,只好前往荷兰避难。在荷兰期间,洛克继续撰写专著,并对他从前所著的《人类理解论》和《论宽容》进行校对修改。

心理学小辞典

现代自然科学是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然哲学指的是思考者所面临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比如人和自然的关系;原生自然和人造自然的关系;自然界中发展的基本规律等。自然哲学的发展为现在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很多的名人都编写过自然哲学方面的专著,比如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和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等。

在洛克的一生中,其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便是《人类理解论》,著名的“白板论”便是在这本书中提出来的。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就和白纸一样,起初并没有知识和观念的存在。而我们所学的知识和观念主要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的。

在洛克看来,知识、观念主要源于感觉和反省。色香味、大小、数量等都属于感觉的范畴,其主要是由于外部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上所引起的,由此称之为外部感觉经验;而思维、记忆、欲望、意志等则属于反省的范畴,是从人们内心活动深处得到的,所以被称之为内部感觉。这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简单的观念,所以复杂的概念都能够通过这一简单的观念联合而来。

从这一点出发,洛克又提出了“联想”的概念,这个心理学上首次出现的概念,为“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洛克看来,从感觉和反省处得来的观念都是比较简单的,而一些复杂的观念都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力量把简单观念联合而来的。所以,洛克主张,在儿童教育中不能缺少联想教育。

不过,洛克将色香味以及痛觉等感觉观念看成主观反应,而非客观性质的展现,这一点是不正确的。在这里,洛克将哲学上的认知论和心理学中的认知论观点混淆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在认知客观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有人的主观成分在里面。比如: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它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只是进入到人的视觉器官后,才产生颜色,这一观点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并不是一个秘密,不过,由于洛克生活的时代科技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洛克以主观的认识论来观察评判听上去难免有些草率,这也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反对洛克的主要原因。

1691年之后,洛克便一直住在好友玛莎姆女士的家里。这段时期内,洛克的哮喘病频繁发作,让他尝尽了苦头。1704年10月28日,洛克逝世。

洛克的“心灵白板论”思想不仅给西方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单子论

——莱布尼茨(1646~1716)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1646年7月1日,莱布尼茨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路德新教徒,外祖父母都是大学教授。

莱布尼茨自幼好学,喜爱诗歌和历史。莱布尼茨6岁时,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担负起莱布尼茨的早期教育工作。1661年,莱布尼茨考入莱比锡大学修习法律,并兼修哲学和科学。1663年5月,他发表了《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文,并由此取得学士学位。后来,他又接触了欧几里得的著作,并喜欢上了数学。

▲莱布尼茨

开创了近代德国理性心理学。其心理学思想对康德、海尔巴特等德国心理学家有直接影响,对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现代西方心理学派也有间接影响。代表作有:《单子论》(1714)、《人类理智新论》(1715)等。

心理学家著作

莱布尼茨是第一个接触中国文化的欧洲人。有人认为,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就是从中国的阴阳学中发展而来的。其实则不然,在莱布尼茨接触阴阳学之前,就已经发现了二进制,只不过在接触到汉学后,发现二进制学说可以用中国的阴阳学进行推算和验证。

1671~1672年冬季,莱布尼茨受命出使法国,试图说服法王路易十四停止进攻德国。莱布尼茨的这次外交活动很是失败,别说说服了,他连路易十四的面都没有见到。不过,在这段时间里,莱布尼茨结识了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惠更斯。受他的影响,莱布尼茨对高等数学产生了兴趣。

从1695年开始,莱布尼茨就一直为创建柏林科学院四处奔波、游说。1700年7月,经过千般努力,在普鲁士女王索非娅·夏洛特的支持下,莱布尼茨在柏林创建了科学院,并出任柏林科学院的首任院长。其后,莱布尼茨又先后被柏林王室、彼得堡王室雇用。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茨因病去世,终年70岁。

莱布尼茨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天才,也是欧洲理性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莱布尼茨提倡工业技术的革新,并且发明了计算机和微积分。莱布尼茨所提出的思想对于德国唯心主义流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莱布尼茨是一个客观唯心论者,对于柏拉图的观点极为推崇。在莱布尼茨看来,世界的实体就是精神,他将其称为“单子”。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外部表现就是物质,单子给主体带来了活力,因为主体内部是不断活动的,是力求发展和完善的。灵魂是人体中最高的单子,起着引导的作用,引导体内的其他单子。单子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创办柏林科学院

图中莱布尼茨与普鲁士女王索非娅·夏洛特在一起,他正向女王阐述创办科学院的重要性。在女王支持下,1700年7月柏林学院正式建立。

▲莱布尼茨发明的计算器

1673年莱布尼茨设计出这台计算器,于1673年1~3月在其首次访问伦敦时,将此计算器献给了皇家学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莱布尼茨的思想和笛卡尔相同,都属于唯理论者,认同天赋观念。单子论学说认为,理性的知识是最为可靠和普遍的,这和洛克所认为的“凡存在于理性之中的,都是先是存在于感觉中”的观点有出入。莱布尼茨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增添一个条件,那就是“理智本身除外”。洛克提出了心灵白板论,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可以在上面根据自己的意愿图画,而莱布尼茨却是将心灵比作是带有纹路的大理石,人们只能加工原有的纹路,而不能任意图画。事实上,莱布尼茨的这一观点,也属于心灵先验论者的观点。

在身心关系上,莱布尼茨将心灵也比作是一个单子,并且根据心灵内部的规律而活动,推动着单子持续地发展变化着。单子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单子,其发展活动也有着不一样的观念。于是高级的单子,其观念就会越清晰。对于笛卡尔提出的身心交感论,莱布尼茨是极为反对的,而是提出了完全不同的“预定和谐”说。

“预定和谐”说认为,每一单子之间都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不影响的。它们按照各自的内部活动规律的进行着。比如,人们在生气的时候,会摩挲拳头;在高兴的时候,会放声大笑。从表面上看,这些活动都是有联系的,实际上这只是身心两个方面同时活动的结果罢了。就好比构造相同的两个钟表,它们同时走动,并且指向同一个时间,但它们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根据自己的内在规律在行走着。莱布尼茨说:“灵魂遵守自己的规律,形体也遵守它自己的规律,它们的会合一致,是由于一切实体(即单子)之间的预定的和谐。”莱布尼茨的这一理论对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从单子论观点出发,莱布尼茨又提出了无意识和知觉——统觉的学说思想。在莱布尼茨看来,单子有一种叫作“觉性”的特性,这样的单子,因为等级不同而表现出的观念差异,使得单子有了微觉、知觉、统觉之分。人的观念要比动植物的观念更高、更清晰,这也是因为人的单子是自然界中最高的。

统觉观念是人类最为清晰的观念,是一种真实的、自觉的观念,而模糊的观念都是靠不住的。清晰的观念可以促进动作的形成,对于人类的活动也是有很大的益处。莱布尼茨还将单子的主动性和观念的清晰度联系起来,认为单子的主动性越大,人类的观念也就越清晰。而无意识的微觉,其清晰性就比较小了,不过无意识的微觉在人类个性和性格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在不知不觉中所形成的个性习惯,对于性格的影响是极大的。

莱布尼茨、笛卡尔和洛克三人的思想观念的碰撞,促进了西方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促进了英国感觉经验的联想心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远的意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1685~1753)

1685年3月12日,贝克莱出生在一个乡村绅士家庭。贝克莱最初的研究方向在数学方面,中年时期提出了“贝克莱悖论”,指出了微积分自相矛盾之处,在当时的数学界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贝克莱

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视觉新论》(1709),《人类知识原理》(1710)等。

1710年,贝克莱发表了一篇名为《视觉论》的论文,出版了《人类知识原理》,这让他声名鹊起。1713年,贝克莱所著的《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出版,主要阐述了经验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贝克莱最为有名的观点便出自于此书——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是依附于感知世界的生物个体而存在的,如果感知个体不存在的话,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

1714~1720年,贝克莱周游欧洲各国,宣扬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意大利是贝克莱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在停留期间,他参观了很多意大利名胜古迹,并在那里教授古希伯来语和神学。

1728年,贝克莱和安妮·福斯特结婚,福斯特的父亲是爱尔兰有名的大法官。之后,贝克莱又前往美洲,并在那里购买了一个庄园。在庄园居住期间,贝克特曾经想着在百慕大地区创建一个“理想国,建造一所大学”,但是最后都因为资金匮乏而宣告失败。

1732年,贝克莱从美国离开后,抵达英国伦敦。

此后的时间里,贝克莱将主要精力都花费在慈善事业上。1739年,贝克莱建立了一所“儿童之家”,并亲自担任“儿童之家”的总管家,专门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1734年,贝克莱被任命为英格兰某一地区的执行主教,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份工作。1753年,贝克莱去世。

在贝克莱的一生中,“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他最为著名的一个理论。贝克莱说,一个观念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在被感知。

心理学小辞典

17~19世纪,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心理学依据属于哲学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独立出来;笛卡尔和洛克两个派别的哲学思想是心理学思想理论来源的主要基础;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理论特征是经验主义,其有两种表现形式:联想注意和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理论模式是机械决定论。

在贝克莱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人们在经验或获得知觉的过程中得到的,属于一种技能。贝克莱认为,物理对象指的就是各种经验感觉的积累,并通过习惯的力量在心灵处联合起来,否则的话物理对象也是不存在的。比如,有一张课桌,除非你亲眼看到过它,碰触过它,摸到它,知道它的形状、颜色,它才属于真实存在的;假如离开了上述种种因素和感觉,那么课桌也就是不存在的东西了。这也是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原理。

▲思想在这里交流

18世纪欧洲的咖啡馆成了交流心理学、哲学和科学思想的重要地方。

要想彻底了解贝克莱的这一思想,就不能将物质和存在混为一谈。“非物质论”是贝克莱的主要理论。在他看来,世界上只存在两种物质,一种是心灵,而另一种是观念。观念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但是却无法思考,而心灵则是能够进行思考的。纯物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种物体只是没有任何性质,只是一种物理客体。当我们处于婴儿时期时,就已经拥有了心灵感知能力。我们会逐渐知道“桌子”都有哪些观念可以表示,“凳子”又可以用哪些观念来表示,又有哪些观念是表达“父亲”、“母亲”、“朋友”的。慢慢地,当心灵经验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察觉,“父亲”、“母亲”、“朋友”等词语和通常所说的观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相较于桌子、凳子这种死的物体来说,这些词语都是能动的,是和自身比较相似的。于是,我们就能够得出“父亲”、“母亲”、“朋友”等并不是观念,而是和观念对立的一面,那就是心灵。

此外,贝克莱还用深度知觉来论证“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在贝克莱看来,我们视网膜上的维度是平面的,但是我们却能够感受到深度,这是为什么呢?他说,这主要依赖于过去看事物的经验,使得视觉印象、触觉以及眼睛内所看到的事物合为一体。比如,近距离的看事物,其双眼瞳孔是有辐合运动的,而远距离看事物,辐合运动消失。由此也可以看出,深度知觉其实就是几种感觉的集合体,是存在的事物。

贝克莱还认为,存在的只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观念,而对于那些感知不到的观念,在“我”的心灵中是不存在的,不过它对于其他能够感知到它的心灵来说,却是存在的。因为人与人不同,其观念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心灵的客观存在性,贝克莱是支持的,不过对于物质的客观存在,贝克莱却是极为反对的。

贝克莱的理论和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相对立的,所以,他的理论诞生后,便遭到了学者们的讽刺和打压。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的大部分唯心主义者都已经接受了贝克莱的观点。

▲深度的辐合角

与较远距离的人像相比,人像靠近你的眼睛时,视网膜会产生更大的辐合角。

心理现象学

——休谟(1711~1776)

1711年,休谟在苏格兰出生,其父亲是苏格兰的贵族。休谟曾于1734年、1763年两次前往法国,并在英国驻法国使馆中担任秘书。1769年,休谟返回爱丁堡,并于1776年逝世。

休谟和贝克莱一样,都是为了哲学而哲学的人,但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贝克莱的理论主要针对于宗教,而休谟则主要针对社会政治,因而,他的学术著作和他的社会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休谟继承了贝克莱的主观经验论,认为知识的唯一对象就是人的“知觉”。在休谟看来,人的知觉有两类:印象和思想、观念。印象是一种比较活跃、强烈的知觉。那么,印象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休谟认为,感觉最初是由一种未知原因引起的,是在心理上发生的。至于这一未知原因到底是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就没有确定的答案了。由此,休谟提出除了感觉以外,我们再也无法想到其他的存在。因为外界是不可知的,是无法确切探索和认知的,人们只能凭借自身的感觉和印象来断定,而人们自身感觉和印象又主要是通过想象和记忆来完成的,记忆的感觉比较明确,想象的感觉则比较模糊。所以,人们对外界的认识永远也不会超出对自身的认知据此,休谟指出,存在就是心里的一种知觉,而并非其他的事物。比如,当我们提到桌子、房子、火车的时候,也只是人的知觉罢了。为了不受贝克莱“唯我论”的困扰,休谟还指出除了感觉,其他一切都是不可知的,而上帝的存在也就和客观世界一样,是没有丝毫依据的。这种思想被休谟称为“温和的怀疑主义”,也就是后来的“不可知论”。

其实,休谟的这一观念,只不过是为了避免和贝克莱观点重复而提出的,并没有完全摆脱“主观经验论”的限制。休谟否认客观经验。在这个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否定了客观存在的规律性。根据休谟的这一观点,像因果规律等客观世界的规律都不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和思想中,是一种习惯性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也是有联系的,比如一种现象发生后,就会带动另一种现象的出现,这样反反复复、长时间后,一种习惯性的联系便在人的思想中产生了,并且认定这两种现象内部肯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所以,当一种现象出现的时候,人们也会判断其后还会出现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就是由前一个现象所引起的。

▲休谟

近代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对于空间知觉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代表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解研究》(1748)及死后出版的《灵魂不死》(1783)等。

▲艺术中的模糊性

达利在作品中较多地使用了模糊性的表现手法。这幅名为《那西索斯的变貌》的名画给观赏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你认为画中的图像是一位曲身的少年,还是一只指尖托有一枚鸡蛋的大手?

休谟说:“当各种现象先后出现的时候,我们却无法看到连接它们的中间纽带。”比如,第一个子弹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第二颗子弹带来了冲击,由此便引起了第二个子弹的运动;不过,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断定,前面一颗子弹是第二颗子弹运动的原因,或者是第二颗子弹是前面一颗子弹运动的结果。这两颗子弹的运动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也无法从第一颗子弹的运动中发现任何结果来。所以,也只能这么说,这两颗子弹的运动并不是有必然联系的,而是恰巧“会合”在一块的。而其规律要从枪械中寻找了,其主要是因为枪械中的撞针对子弹起到了冲击作用,子弹受到冲击,才产生的力学运动,每一发子弹在运动的时候,都要遵循这个规律,这和牛顿提出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定律是相符的,而子弹之间的关系则是受开枪人的控制,带有偶然性,和子弹运动并没有什么关系。

休谟甚至还提出过“明天不出太阳”和“明天出太阳”这两种言论,并且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合理的,是可以成立的。“明天不出太阳”和“明天出太阳”这两种言论,是和日常经验相对立的。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和自转的结果,这两个言论,只能有一个是成立的。

休谟自己也清楚,他的这一观点不仅和科学相互矛盾,也不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识。可即便知道真相,休谟也还是狡辩道:一个人的信念或者是习惯成就了一个人的行动,而这一信念并不是来自外界的信息或者是知识,而是个人的“信仰”。在休谟看来,指导人生最大的力量就是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人的存在,但我们却“相信”他人的存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总的来说,休谟主张跟着个人感觉走,跟着自己的信仰走,而忽略了外在的客观事实,违背了科学规律。

▲爱丁堡大学

这里曾是休谟和许多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的学术家园。摄于20世纪初。

心理学家著作

休谟的主要作品有《我的一种生活历史》(1734);《人性论》(1739);《道德和政治论文集》(1741);《在爱丁堡一个绅士写给他朋友的一封信》(1745);《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理研究》(1751);《政治话语》(1752);《四学位论文》(1757);《大不列颠史》(1762);《我自己的一生》(未完)(1776);《自然宗教对话录》(1779)。

神经振动,联想

——哈特莱(1705~1757)

1705年,大卫·哈特莱出生。哈特莱命运凄苦,三个月大时,母亲不幸去世,15岁时父亲也去世了。中学时期,他是在布莱德福文法学校度过的,毕业之后,考入英国剑桥大学耶稣学院,修习古典文学、神学和数学。哈特莱的父亲生前是一位牧师,所以哈特莱原本也想像父亲一样做一名牧师。后来因不满英国传统的教会规矩,放弃了神学而改学医学。1726年,哈特莱从剑桥大学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两年后取得硕士学位。其后,哈特莱便中断了对医学的研习工作,虽然没有拿到医学方面的博士学位,也没有得到合格医师证书,但哈特莱还是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成了伦敦有名的医生。

▲哈特莱

世界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生理心理学家和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其心理学思想对19世纪英国联想主义和德国冯特的心理学思想产生很大影响。

哈特莱的一生经过了两次婚姻。爱丽丝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可惜婚后一年便去世了,随后哈特莱又迎娶了伊丽莎白,并育有三子。1742年,哈特莱移居巴斯,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在哈特莱学医时,洛克的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很大,也让他对哲学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哈特莱后来自修哲学心理学,并且出版了两本书——《观念的联想》和《对人的观察》,这两本书中的理论,奠定了哈特莱在哲学心理学界的地位。

心理学小辞典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哲学家、教育家一般采用思辨的方法,最后所得到的认知总和被称为哲学心理学。古时候的哲学心理学叫研究灵魂之学;后来,哲学心理学又被称为心灵之学;而在科学心理学诞生前,哲学心理学被称为研究意识的科学。

在心身关系问题上,哈特莱深受牛顿运动理论的影响,并用牛顿提出的“振动理论”解释神经传导作用。在哈特莱看来,神经是实心的,也是一种传导体,当神经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振动现象,而随着神经的振动,这则消息就会通过神经脉络传输给大脑,进而引起脑神经的振动,观念便是由此产生的。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观念和振动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因为引起脑神经振动之后,就算外界刺激消失了,脑神经振动还会继续,然后再慢慢地变弱。比如,在你的面前点燃烛火,就算你闭着眼睛,可还是会感觉到眼前有烛火在闪耀。这一种现象就是外界刺激消失之后,而脑振动持续的现象,也就是现在心理学中所说的“正后象”。哈特莱认为,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并不是生理现象,而是其对应物。观念和感觉的差别,也不是因为观念的振动要小于感觉的振动,而是因为引起观念振动的最初原因是神经振动,之后经过反射作用而保存在大脑中。哈特莱的这一看法,继承了莱布尼兹的“心身平行论”观点。

▲《囚犯之梦》

哈特莱认为,大脑的波动引起心理上相应的观念出现。施温德的《囚犯之梦》刻画了在狱中的囚犯因不能出狱而只能通过梦幻来满足自己的情景。

而在联想问题上,哈特莱和心理学家哈克、休谟的观点还有所不同。哈克认为有一些联想是人们自身结合起来的,比如人们看到黑暗,往往就会联想到魔鬼等;在休谟看来,联想是一种自然力量,这种力量是不可知的;而哈特莱则是从生理学角度出发,将联想当成外界客体作用于经验时所重现的过去情境。比如,感觉A在同一时间内和不同的感觉结合,那么感觉A就能够引起和它结合过后的感觉B、C、D等。相同的道理,身体运动也能够引起之前和其结合过的观念,唤醒其曾经重复的动作。运动和运动联合就会形成技能习惯;运动和观念的联合则会形成意志行动等。这样,系统的联想心理学就诞生了。到了18世纪末期,这一心理学观点已经成了欧洲心理学的主流,成了心理学中的代表学派之一。所以,很多人都将哈特莱看作是第一位生理心理学家和联想主义心理学家。

心灵不可知

——康德(1724~1804)

1724年4月22日,伊曼努尔·康德出生。康德的父母是新教虔信派的教徒,强调宗教精神。小时候的康德也受父母的影响,偏于“虔信派”。8岁时,康德入学。他在学校接受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的束缚,反对思想僵化。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康德的宗教观也彻底改变了。他开始不喜欢做宗教祈祷,不喜欢去教堂,不喜欢听到父母唱诗歌,开始怀疑宗教,反对“虔信派”。

1740年,康德考入了科尼斯堡大学。期间,康德的父亲去世。因为家里贫穷,康德并没有进行硕士论文答辩。离开学校的康德生活愈发窘迫,连填饱肚子都成了一种奢侈,更不要提前途了。为了维持生计,他在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上当起了家庭教师。

▲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批判地”认识心理学的创建者。在对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进行批判时,他强调心理主动性,肯定无意识的价值,这一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发展。

康德知识渊博、学术讲究,再加上他严谨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当地人的敬重,名声远播。渐渐地,很多外地的学生都慕名而来,想要拜康德为师。在他的弟子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赫尔德了(他和歌德、席勒一起,被称为“魏玛古典派”的领头羊)。即便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康德都没能如愿升任教授。期间,科尼斯堡授予其诗学艺术教授,但被康德拒绝了。此外,他还婉拒了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一方面是因为他一心想要当上科尼斯堡大学的哲学教授,另一个方面则是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不愿意离开家乡。

1755年,康德在科尼斯堡大学做了一名讲师,并且不收取任何劳资。同年,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人的认知能力和范围限度上,康德还把世界分为两种——“现象界”和“本体界”,并且将人的认识分成了三个环节——感性、知性、理性,还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

1770年,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等待,在康德46岁这一年,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科尼斯堡大学哲学教授的职位,《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则是他的就职报告。为了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在当上教授的10年内,他都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

1770年也是康德人生中的分界点。1770年之前,康德的研究方向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代表性著作有:《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这一时期被称为“前批判时期”,而其此之后的思想则被称为“批判时期”。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凭借着这一部作品,奠定了其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曾经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想象一个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世界中存在的一个物体。所以康德便认为,人们得到经验的前提,就必须要有时间和空间,如果没有,那么也就不可能得到经验。由此看来,时间和空间是优于一切经验的。

心理学家著作

康德的著作主要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55);《纯粹理性批判》(1781);《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1794);《永久和平论》(1795);《道德形而上学》(1797);《关于教育学》(1803)。

在康德看来,来自心灵之外的才能够被称为“经验”。也就是说,自己本身的世界是无法感知和理解的,但是他人的世界或者是周围的世界,个体却是能够感知、理解到的。因为要想产生知识,就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时间、空间与范畴。

▲海边的两个男人观看月亮升起

这幅沉思性画作意味着在时空之外还存在另一个世界,康德称之为“先验”世界,即无法为经验所把握而只能靠悟性认识的世界。

此外,康德还将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感性,一为悟性。感性材料只是一些凌乱的现象,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要想将其变成系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悟性的加工和整理;而悟性则属于一种先验形式,是先天就有的。悟性和外在的经验没有关系,但是却是认知外在的必然途径。康德还认为,不管是感性还是悟性,都无法很好地解释“物自体”。因为物自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附人的意志存在的。人们没有那么高的认知能力,也只能从理性上信仰它的存在。这就是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理论。

基于这一理论,康德又提出:人心也属于物自体,是人们无法真正认知和揣摩的,就算再熟知的两个人,也只能认识到人心的表象,而非实质。要知道,心灵既无法数量化,也无法拿心灵做实验。不过,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康德的这种观点已经被后来的心理学家们攻破了。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康德去世。科尼斯堡的居民自发排着长队,为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教师送行。

意识阈与统觉团

——赫尔巴特(1776~1841)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家。他的母亲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赫尔巴特的幼年教育就是在母亲和家庭教师的联合指导下进行的。1794年,赫尔巴特考入耶拿大学。在大学期间,赫尔巴特研究了康德、费希特、巴门尼德等人的哲学著作。这些人中,对赫尔巴特造成影响最大的要数古希腊的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学说——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1797年初,大学毕业后的赫尔巴特在瑞士一个贵族家庭中担任家庭教师。在此期间,赫尔巴特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99年,赫尔巴特在访问柏格多夫时,结识了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对于裴斯泰洛奇所提出的“民主主义”,赫尔巴特并不赞同。1799年之后,赫尔巴特居住在友人的家中,潜心研究哲学;1802年,赫尔巴特取得了哥廷根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即在校留任。1809年,哥尼斯堡大学聘请赫尔巴特为哲学教育老师。在这段时间里,赫尔巴特创立了教育研究所,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他的教育原理来训练教师。1833年,赫尔巴特重新返回哥廷根大学任教,一直到他1841年去世。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一位教育家可以和赫尔巴特相提并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更是对此后的教育发展造成了很深远、广泛的影响。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学家称之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学是要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这样才能够让教育学位于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意识阈”和“统觉团”是他提出的两个概念,主要为了进一步研究观念相互作用的规律。在赫尔巴特看来,在完全抑制状态和现实观念之间还有一道界线,要想进入到现实观念,那么完全抑制状态就必须跨过这条界线,这一界线被称之为“意识阈”。不管什么观念,只要进入意识内,都必须和意识中的原有观念相协调,反之则会被意识所排斥。这一观念便被称之为“统觉团”。

赫尔巴特将自己的这一思想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指出儿童一定要具备一定系统的知识,否则将不利于儿童的心智发展。在他看来,儿童的心理过程就是知觉、再现和统觉,教师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帮助学生培养清晰的知觉、正确的再现和完满的统觉。据此,赫尔巴特将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也是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形式阶段理论”随后又被赫尔巴特的学生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教育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郝尔巴特认为,教育工作应使学生有规律性的系统知识,否则会使其心智活动陷入紊乱。画面上的女教师耐心地为学生作讲解,很好地传达了这点。

心理学家著作

赫尔巴特的著作最具有代表性质的有:《普通教育学》(1806);《一般实践哲学》(1808);《哲学导论教科书》(1813);《心理学教科书》(1816);《作为科学的心理学》(1824);《一般形而上学》(1828);《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心理学研究》(1839)。

赫尔巴特教学的基础就是他的心理学。在他看来,原始状态的心灵是一无所有的,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印象和信息。我们自身所了解的只是一些感觉、愿望和观念。心灵产生统觉主要来源于和外部世界的接触;心灵作用的种种范畴就是各种统觉的联合,相互之间的统觉会互相联合或排斥,带有机械性。为了说明心灵的作用,赫尔巴特甚至还采用了数学公式的方法,为近代教育科学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将自己的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并对教育教材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教科书上要有从外界得来的知识。它是通过接触到的事物的性质以及自然法则出发推理出来的,这样的实证知识才称得上是“知识”。外界知识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感官,就好比还没有入学的孩童,他们所得到的知识也是通过感官而收集起来的经验。不过,这些经验在经过学校教育后,大多数都被否认了,因为孩童得到的这些知识比较偏,没有合理的、系统的推理。要想弥补这一缺陷,应该采用两种方法:鼓励学生多多接触新事物,丰富其见识,完整其统觉体系;教导学生得到感官经验后,要进行思考和推断,只有经得起验证的知识才是知识。

二、从社会关系作用中的体会也是知识,这种知识要比第一种重要得多。要知道,社交活动是人类智力和道德发展的基础。这是从个体扩大到了社会,最后再形成一种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这种知识可以从历史、文学、宗教以及艺术方面的教材中获得。赫尔巴特还特意强调了文学和历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张教育一定要适合当下文化时代理论的发展和现状。在他看来,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一个时代的文化要比上一个时代的文化更加进步,也变得更加复杂。要想让文化变得更加成熟,就需要对过去的经验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赫尔巴特认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而其他一些比较复杂的学科,脱离了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所以,赫尔巴特提倡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多阅读文学和历史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结构简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多多阅读英雄故事,也会启发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