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步向前——心意的马车
- 瑜伽之道
- (瑞士)桑克依坦·达斯
- 3777字
- 2016-03-23 10:45:44
现在,让我们先来学习帕谭佳里有关心意功能的教导。在帕谭佳里的全部教导中,大量篇幅都是用来阐述我们中文所说的“心意”这个词的本性和特征的。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比喻[1],“心意就像一片广阔的湖水,在湖面上有层层叠叠的波浪”。根据湖面上波浪的大小、力量和速度,我们可以知道湖底的状态。同样道理,我们的心意原本也总是平和而纯净的,但是,因为人的种种欲望,心意被搅动起来。将心意之湖表面的波涛平静下来并不难,但是若要将内心深处的躁动平息下来就不那么简单。过往的种种记忆就像定时炸弹,埋藏在心意之湖的淤泥中。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就会爆发出来,将整个湖水搅得天翻地覆。当波涛平静、湖水清澈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看穿湖水,直达湖底。当一个人的情绪平和而纯净的时候,就能发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能力。
实际上,我们在这世界所体验的心意元素,只不过是一个外来物,受摇摆的心意左右的状态也不是我们的常态。心意是不纯粹意识的产物,大多数人对心意的感受,就像我们站在一面镜子前,错误地把镜子中的影像当做了自己一样。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永恒的灵魂[2],误以为自己就是短暂存在的身体。当心意的湖平静下来时,镜子的错觉就会消失。那时我们便意识到,至尊者[3]以“超灵”[4]的形象,一直在我们身旁。“超灵”是我们所有潜力的源头,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更清楚地阐述,“超灵”其实是绝对真理的形象之一。
帕谭佳里用梵文“琪塔”[5]这个词描述我们所说的“心意”,或者其他人所说的“意识”。在上面的类比中,我们可以将“琪塔”类比为受到搅动的湖水。“琪塔”来自词根“cit”,意为“去感知”。“琪塔”含有“意识”的概念,而“心意”则没有,“心意”主要指其功能—思考、感觉、意志。“琪塔”这个词包含两方面:平静状态下的湖水,以及泛起波澜的湖水。
“琪塔”并不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产物。一个人处于昏厥状态,或者脑细胞停止活动的时候,他仍然是有意识的—尽管心意的功能已经停止了。“琪塔”是灵魂的特征,而且只有灵魂离开躯体的时候才会消失,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死亡。
“琪塔”这个词很难完整地翻译为其他语言。在汉语里,有些人翻译为“意识”,有些人用“知觉”。但是,这两者都无法涵盖“琪塔”这个词所指的全部含义。帕谭佳里对“琪塔”这个概念着墨甚多,因为这既是理解“束缚”的基础(YS 1.5-11),也是认识“解脱”的基础,解脱的方法即凯瓦利杨[6]—不执著(YS 3.55)。
使自己的意识处于正确状态的重要性在《博伽梵歌》中也有所阐述。在这本书中,作者有时候用“曼纳”[7]这个词,而不是“琪塔”。然而,道理都是一样的:“征服了心意,心意就是最好的朋友;征服不了心意,心意就是最大的敌人”(Bg 6.6)。不过,同书其他地方使用了“琪塔”这个词,帕布帕德将其翻译为“心意”:“毫不偏离的心意”[8](Bg 8.14)。无论“曼纳”还是“琪塔”,在这些情况下指的都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
《博伽梵歌》中进一步阐释道,“心意与智性[9]、假我[10]结合在一起,便组成精微躯体[11]”(Bg 7.4)。住在精微躯体内的,是真正的自我,灵性的灵魂。认识到自己是灵魂的人,会将自己的心意从那些蒙蔽我们的事物上移开,专注于纯粹的自我,从而纯净如一(Bg 3.43)。瑜伽的哲学认为,任何生物体(包括动物和植物等)原本都是灵性的个体,并怀着纯粹的“琪塔”,但现在都被不同程度的精微和粗糙的能量所覆盖,处在轮回之中,不断地更换物质躯体。瑜伽所教导的目标,就是除去所有这些短暂的覆盖。
躯体、精微躯体(心意与智性)以及灵魂之间的关系,在《卡塔奥义书》[12]中有详尽的解释。这四者被比作一架马车:各种感官就像马,心意是缰绳,这些都由智性的车夫控制,而给予指示的是灵魂的乘客。在我们的世界中,灵魂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处境:它已经忘记原本的身份,把自己当做战车。在这种情况下,他驱使着马车,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谁,以及他真正的目标是什么。事实上,他是如此沉迷于他所经历的一切,完全被自己的身体(各种感官)所控制。只要我们去观察动物的行为,就能理解这一描述的含义。动物的行为完全被它所看到的、闻到的和感知到的所左右。人类的行为不应该和动物一样,但是很多人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性去指导心意,因为心意和感官总是紧密连接在一起,所以这些人的行为就像动物一样。实际上,根据瑜伽的观点,当一个人忘记自己原本灵魂的身份时,这个人就会被视为处于疯狂的状态。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琪塔”的纯净状态会被心中各种思维模式扰乱。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每个人持有特定的想法,而又是什么原因使所有灵魂得到不同的躯体?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就要理解“古纳”[13]的作用及影响方式。
“古纳”这个词的意思是“属性”,也有“绳索”的意思。每一个灵魂,当其为镜中影像迷住的时候,其活动(也称为“卡尔玛”[14])就被三种物质属性紧紧地束缚,这三种属性是善良属性[15]、激情属性[16]以及愚昧属性[17]。在《博伽梵歌》中,关于这三种属性对我们知觉状态的影响有详细描述(见附录)。我们的思维方式、信念、欲望、性格,以及我们的所知等,都是我们与这些属性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们无时无刻不和各种感官的对象打交道,我们吃的、听的、看的、闻的、触摸到的,我们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处于三种属性中—善良属性的(清晨的时间,新鲜的蔬菜、食物),激情属性的(紧张繁忙的城市生活,摇滚乐)以及愚昧的(酒吧,肉食)。世上没人能完全避免某一属性的影响。纯净的心意之湖因为这三种属性的混合而着上色彩,而这三种属性的不同比例又决定了不同的意识状态。因此,我们的心会因为过往的经历而受到各种思维模式的干扰。
帕谭佳里在《瑜伽经》(YS 1.5)中提到,心意有五个基本状态,即“烦乱”(Ksipta)、“迷惑”(Mudha)、“分心”(Viksipta)、“专注”(Ekagra)以及“控制”(Niroddha)。
(1)“烦乱”:这被认为是疯狂的状态,心意躁动,从一个对象跳到另一个,总是思虑重重,这时心意被激情属性控制。这正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正常人”的真实写照—在他还没有呼呼大睡的时候。
(2)“迷惑”:在这种状态下,心意被愚昧属性控制。睡眠、迟钝以及懒惰都是愚昧属性的展示。经常,一个所谓的醒着的(即处于“烦乱”状态)人,会受愚昧属性的影响,犯下愚蠢的错误。“烦乱”和“迷惑”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这两者往往轮流替换。
上面这两种状态对瑜伽都有害无益,应尽力避免。然而,西方的心理医生,主要面对的都是受抑郁和乖僻之苦的病人,所以对这两种状态非常感兴趣。现代的生活方式为愚昧和激情属性提供滋长的温床,结果导致诸多心理疾病。而瑜伽的教导则着重于善良属性,人可以从这些状态中解脱出来。
(3)“分心”:“分心”状态和上面提到的“烦乱”状态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人在“分心”状态下,会有偶尔平静和安宁的时刻—即使整体上还完全不能专注。此时善良属性开始发挥影响。
(4)当心意开始专注于某个外在或内在的目标,因而变得像无风时的火焰一样稳定;当心意已经征服愚昧和激情属性,处于善良属性的时候,心意便能做到全神贯注,这就是“专注”。
(5)在“专注”的状态下,心意仍然依赖一些外在的东西,但在“控制”的状态下,心意就没有任何依赖性。在完全控制的状态下,意识处于纯粹的状态(YS 1.2,2.51)。
要想在瑜伽修习中取得成功,心意需要得到专一和完全的控制,完全不受世间各种干扰的影响。根据帕谭佳里的观点,人类对世间各种事物的依附,是想认识内在自我的人的最大敌人。若想达致更精微的意识层面,意志力、辨别力以及对终极目标恒常的铭记,这三种品质不可或缺。通过修习八部瑜伽来征服心意不是不可能,但却非常困难。同样的目标,即免于物质属性的影响(以及业报法则),同样可以通过奉爱瑜伽获得,而且容易得多—“通过奉爱瑜伽,人超越物质自然的属性,并且到达梵的境界”[18]。
从第5章开始,我们会解释为何如此,以及人类该如何修习奉爱瑜伽。而现在,还是让我们先来仔细学习和了解八部瑜伽吧。
注 释
[1].约翰·哈维,《平静的心意:压力的转换》,喜马拉雅学院出版社,1988,87页。
[2].英文是soul,梵文则是Atma,“个人”的意思。灵魂这个词在许多情况下都被误用。本书中,灵魂这个词一直都是指Atma,念“阿特玛”。
[3].Isvara,念“伊斯瓦尔”。
[4].Paramatma。
[5].Citta。
[6].Kaivalyam。
[7].Manah,心意。
[8].Ananya-cetah。
[9].Intelligence。
[10].False ego。
[11].Subtle material body。
[12].Katha Upanishad。
[13].Guna。
[14].Karma。
[15].Sattva Guna,萨特瓦·古纳。
[16].Raja Guna,茹阿佳·古纳。
[17].Tama Guna,塔玛·古纳。
[18].梵,Brahman。原梵文诗节:mam ca yo'vyabhicarena;bhakti-yogena sevate;sa gunan samatityaitan;brahma-bhuyaya kalpate,Bg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