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屈的歌者

——柏杨眼中的屈原(前340—前278)

寅年寅月寅日,屈家的儿子出生。“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父亲看到儿子的生辰不凡,便赐“平”字为名,“原”为字。“平以法天,原以法地,人生于寅”这样天地人三统的好兆头,带给这个新生命是怎样的喜悦呢?

可结果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也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永远流传。柏杨就毫不犹豫地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学家和诗人。

生来便被寄予不凡期望的屈原,年少时便是楚国贵族中杰出的人才。他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灵慧善辩。这样一个“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屈原,在那样一个急需加强法制、举贤授能以革新内政,从而联齐抗秦的楚国来说,可谓一块珍宝。他在楚王熊槐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负责文书方面工作,楚王国的文告法令,都由他执笔。然而自古至今,有卓越才华的人一方面会被慧眼独具的人赏识,而另一方面势必也会被妒贤害能的人算计。屈原,也难逃此命运。

屈原具有远大眼光,它主张与秦国对抗。而怀王贪利受骗,顷襄王畏怯妥协。内政方面呢?屈原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他向慕儒家传说中的圣君贤臣,对政治抱有某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同时他又蔑视那些贪鄙的贵族,主张改革内政,这使许多权贵与他为敌。

结果就在预料之中了,怀王听谗言而疏屈原。于是屈原开始了日后漫长的流放生活。

不是所有含冤不顺的人都能成就绝世的辞章,可是这样被命运高高抛起而又狠狠摔落的灵魂在抑郁中终将呐喊出不朽的声音。后来人不乏可陈,而屈原,却是第一人。离了屈原的朝野,在奸佞小人的操纵下日趋愚朽。怀王信张仪而失和于齐,并循着张仪的圈套节节败退,汉中大片土地尽失。这时候的怀王稍稍有些“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召回流放多年的屈原,继续重用。

然而,才华横溢之人却遭遇昏庸愚昧的君王,这样,即使是满腔爱国热忱与满腹救国之策也无济于事。往后的几年,楚国的局势在屈原的竭力挽救下稍有转变,可子兰的自以为是不仅导致怀王客死秦国,还使得新继位的顷襄王软腿屈膝与秦国媾和,陷楚国于极其被动不利的局势。在世人皆醉之时独醒原本就已经注定了命运的哀愁与无奈,屈原却不愿做独醒的哑巴。他奋力疾呼,指责公子子兰的错误。此时已经对秦国俯首称臣的楚国,像是一只被黑布蒙蔽双眼双耳的病虎,谁还能听见屈原的呐喊?谁还愿意留这个“荒唐自负”的人在朝中?于是,再一次被流放的屈原经夏普由洞庭至长江,最后到达陵阳。

眼见着“国势日弱、民生多艰”的楚国,屈原却无能为力,他只有将满腔激情化作慷慨诗句,以此抒发忧国忧民之心。

离骚者,犹罹忧也。柏杨说屈原在流放途中,作出了以香草美人为喻,表达他砥砺不懈、特立独行节操的浪漫长诗《离骚》,叙述他对国家的热爱和悲愤。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此时的屈原就像是一位莲花仙子,踏入凡尘,他高洁的品行又怎么能和俗世的蝇营狗苟之辈相提并论?“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依旧是年少时那个纯净笃信的屈原,他从不曾被生活的责难所击倒。他高高的峨冠、长长的飘带还似从前,只是沧桑过后的心,添了无奈也添了坚毅。

屈原走到汨罗江,觉得自己终究是不能济世的,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他绝望。于是把石头绑在自己身上,投水而死——这是一个爱国诗人之死,他投水的那一天是阴历五月五日,后来人称这一日为“端五节”——当时人们称初一日初二日为端一端二。每逢端午节,江南一带举行划船竞赛,表示对屈原的营救工作,一直进行不辍。

柏杨认为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他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个伟大的诗人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作为理想的不屈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无数的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寅年寅月寅日出生的屈家儿子的身影,他似一朵不屈的花朵,盛放在所有中国人的眼帘之中。

【名家巡礼】

柏杨,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后去中国台湾。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主要作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柏杨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