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兵政十二地利上(2)

郡國方輿通釋序

謝應芝

覽昔禹貢九州敷土。而幽囗營統於冀青。故為牧十有二。而為州者九。殷周以來。爾雅職方所載。或囗或離。秦置四十郡。漢衰而為三國。晉亂天下畫分南北。自後分合不常。歷唐宋迄元。西北之壤獨闢。明興。元裔歸北。復號蒙古。而朝鮮實古嵎夷。周初以封箕子。燕滿有此。遂不隸中國。交阯實南交。漢之中葉。流於異域。明嘗置省而不能有。古九州皆以高山大川為界。秦郡始犬牙相臨。唐十道之制如古。然畫分險阻則易為守。不患外寇。而患在割據。疆壤交錯以相牽制。則強臣不能自擅。又難守而易潰。伏維我 朝天下統一。四海大同。京師直隸。勢居上游。自冀幽而東兗青。為山東省。西南囗豫。為山西河南省。又南徐揚。為江蘇安徽江西。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省。自揚而西荊梁。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省。自梁而北雍。為陝西甘肅省。又自冀幽營轉而北。為盛京吉林黑龍江。自雍西南崑崙析支渠搜。為伊囗青海西藏。自冀雍而北。為內外蒙古。凡布政司治十有八。將軍治四。辦事大臣治二。蒙古十有三。而都統參贊副將軍治在焉。京師直隸盛京。北跨長城。居天下之首。沿邊而西。山西陝甘為肩背。山東濱海而漕渠下通江淮為咽喉。河南兩湖江西為腹膂。江浙福建四川兩廣雲貴為四肢。吉林黑龍江蒙古伊囗青海西藏為身之外衛。昔舜北發息慎。南撫交阯。而黑龍江直出息慎東北數千里。蒙古又延袤於西北數千里。越南即交阯。南與廣中瓊州相值。計東西一萬一千五百里。南北八千六百里。疆宇超邁前古有如此。東南皆距海。西至五印度。北至俄羅斯。則故元嘗闢其土而未歸中國者也。大地周九萬里。中國得其四之一。又西有洲盡於海。廣袤如中國。同在地之東半。跨海而西。又有洲在地之西半。繞出東海。西人之言四大洲。其名不雅馴。而地球面背之說。則非誣妄也。綴取海國。並載簡末。見聲教之四訖云。

書方輿紀要後

謝應芝

讀史方輿紀要一百三十卷。常熟顧祖禹景范著。備采史書。旁及志乘。古今郡邑沿革。山川形勢原委。而於用兵攻守成敗得失之囗尤詳。用兵而不明地利。是漫戰以驅民於死也。兵言莫古於握奇經。其言虛實二壘。皆逐天文氣候。山川向背。利害隨時而行。以正合。以奇勝。孟子天時地利之說是也。遁甲之書。託始於太公望。而置閏超接星門飛轉之法。為說不一。襄平甘國璧既正之矣。江陰徐宏祖窮歷天下前人足跡未到之區。往往經行之。惜其記遊之書。資於實用者寡。蓋輿地非經目。雖繪圖立說。止存匡廓。況古今川原遷改。險塞要害異形。烏容泥乎。然有定者勢。無定者機也。因其勢而變化出沒。動而無定也。執其樞以運其機。又靜而有定也。然則心之神明不窮。何患此書之匡廓哉。

長江圖說

馬徵麟

兵家重地利。得其阨塞。則門戶完固。堂奧自安。江防門戶。舊稱廖角觜。廖。荊州宛溪作蓼。利病書作料。海門廳境。營前沙。屬崇明縣。南北相對。為第一重。狼山福山相對。為第二重。然皆江面遼闊。墐塞為難。今已另立內洋五營主之。至長江汛防。起自江陰之蝦蟆山。則鵝鼻觜一帶。在通局為內戶。而於長江營制。實為第一關鍵。南岸大小石灣。與北岸劉聞沙。相距不過三里許。囗堤囗臺亙如堤。每堤可施囗數十位。兩兩相屬。此易所稱地險。大塊資我守禦者也。

溯洄而上。則圌山為鎮江門戶。屹立南岸江中。順江洲亙數十百里。與北岸三江營互相犄角。舟行其間。東折而南。層峰峭壁。重重險隘。此所謂表裏山河者也。京口邗溝。互通南北。東南漕運之所經。鹽課之所出。咫尺之地。半壁咽喉。顧不重與。

又上則划子口。其南岸對出者為石埠橋。前扼長江。後控滁口。烏龍山與沙洲圩。囗堤對出。為金陵之門戶。古稱宣化鎮。在六合縣南。南岸對建康之靖安鎮。最為衝要。當即此矣。

囗堤之設。居陸地以制江面。與水師有脣齒之依。勝於濡須夾水置塢矣。究非陸師不能守。且無以專責成。水師以船為家。新章水兵住岸。疊有厲禁。勢不得越俎以代。則肝膽楚越矣。牖戶綢繆。宜迨未雨。

又上則牛渚采石。中權之津要。東西梁山。安徽之屏翰。小孤澎浪湖口九江。豫章之喉吭。田家鎮西塞山一帶。全楚之鎖鑰。陽邏堡沙武口。荊揚豫三州之關塞。岳州為楚南閈閎。而全楚之腰膂。螺山鴨闌楊林臨湘白螺道人諸磯。兩兩相對。又荊州岳州之扃鐍也。

又上則筲箕窪。為沮漳之口。春秋時與江漢二瀆。同為楚望。虎渡河別而為沱。當在周秦以後。求之禹蹟。實為長江之幹水。荊河虎渡。二江雙流。互為本支。據鄢郢之勝。握全楚之樞。上游有故。則操之有要矣。

岳州一鎮。勢如高屋建瓴水。瓜州一鎮。形若丸泥封函關。其間湖漢各營。絡繹不絕。呼吸相通。姑孰山川阻險。扼要江津。居中馭駛。勢若率然。觸處為首尾。是故無事散之五標而不見多。有事聚之一隅而不見少。

瓜州固。裕溪守。則淮南有蔽。九江固。則利盡南海。漢陽固。則鄖襄高枕。岳州固。則滇蜀安堵。長江天塹。限南北而扼東西。長江之防。專防長江云乎哉。

章氏山堂考索曰。江出岷山。經夔峽而抵荊楚。則江陵為一都會。沅湘眾水。合洞庭而輸之江。則武昌為一都會。豫章江與鄱陽之浸匯於湓口。則九江為一都會。今按皖南皖北。眾水合於牛渚。則姑孰為一都會。南連吳越。北接淮揚。則鎮江為一都會。疆域雖遠。而險要必爭之地不過數四。猶人八尺之軀。筋脈之會。亦數處爾。宋吳表臣云。大江之南。上自荊鄂。下至常潤。其要不過七渡。上流最緊者三。荊南之公安石首。岳之北津。即今荊河腦。一曰三江口。中流最緊者二。鄂之武昌。太平之采石。下流最緊者二。建康之宣化。鎮江之瓜州。兵家因敵制變。猶水因地制形。未可刻舟膠柱以求。錄此以當舉燭。

自昔江流壯闊。在在緣以為險。近代漸就淤填。一葉可矜飛越。江固非復昔日天險也。然分南北者利於囗。扼東西者利於狹。則今日之用長江。與昔日之用長江。移宮換羽矣。

地扼東西。忽則鐵皆斷。風利不泊。天限南北。忽則浮梁不差。甚且擣虛飛渡。此亦一長江。彼亦一長江。豈伊地利。抑亦人謀也。是故得其道。則洪流障於一葦。違其道。則江河潰於蟻穴。

或謂長江之師。不為寡矣。將以彌巨寇。在示形便以握其樞。若夫江湖數千里。分地設守。散之若無。會哨巡防。祗禦小偷。不知會哨捕偷。所以肄勤勞。便舟楫。擾風濤也。調防以馭之。會操以聚之。所以操縱自如也。木石之轉。囗羊之驅。風帆之利。非若陸營之居重鎮。阨其都會。寓合於分。不亦可乎。又況楚有七澤。吳浸五湖。沮洳空曠。號為萑苻。萌芽不翦。滋蔓難圖。戢小偷亦以弭內患。又可忽諸。

狼山五阜。舊隔江水。不相連屬。讀史方輿紀要云。軍山與刀刃山隔江數里。塔山有兩石門相對。即元張瑄朱清海運故道。今五山斷續相連。皆在陸地。江陰浮山。一名巫山。舊在江中。所謂巫門之隘也。今則壽興沙壅為海壩。浮山附屬南岸。靖江東北之孤山。舊在北岸。屬泰興縣。其後岸圯。山入江中。去岸五六里。與江陰浮山相對。成化八年。潮沙壅積。化為膏腴。而山復居平陸。靖江縣。舊為江陰之東西馬駝沙。在大江中。天啟後沙壅連屬北岸。因開界河。與泰興緣河為境。揚子江舊闊四十里。瓜州本江中一洲。後乃北與揚子橋在揚州府城南十五里。相連。而江面僅囗七八里。瓜州狀如瓜字。唐開元以後。漸為南北襟喉。宋乾道四年。始築城置守。近年以來。江濤震憾。五門已淪其四。今和州治為秦歷陽。歷陽典錄云。歷陽未縣以前。江水泛濫。舊圖謂漁邱渡。為伍員入吳濟渡處。是昔時江流由今城中。而後乃徙而東也。安慶屬縣之小孤山。舊峙江北岸。與南岸囗山對立。為控扼處。成化二十年。江水忽分流於山北。而小孤遂有砥柱中流之勢。黃州赤壁。舊側江濆。今其下為湖。湖外為洲。去江數里。江夏鸚鵡洲。舊在江中。洪武時連屬北岸。又云崇禎間蕩決無存。今之稱名。非復故址。枝江百里洲。嘉靖時衝決為二。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可勝道哉。

關中形勢論

魏源

謝山全氏作諸葛武侯入蜀論。謂為先主孔明計。當棄荊州而圖長安。乃使前將軍日夜結怨於吳。且宛城之內應已平。張遼之援兵已至。即無陸遜。亦敗而歸也。況即使得荊襄。不若得長安之一郡一縣。其論高而識卓矣。雖然。長安之一郡一縣。亦何足得哉。凡欲守關中者。必先守潼關。以信陵率五國之師攻秦。秦人固守崤函。五國之師。逡巡而不敢入。自西漢移關之後。潼關之險。更勝崤函。以崤函縱攻不入。尚有洛陽可為退步。未若潼關在崤函關之內。潼關既守。則別出奇兵。由藍田出武關。西塞崤函。東扼虎牢。使敵坐困於二關之間。進不得進。退不得退。靈寶彈丸之地。無糧可徵。不出旬月。三軍饑困。不戰成禽。而長安洛陽。先為我有矣。乃始既不用魏延子午谷之計。襲取長安。而欲出上游。平取隴右。隴右縱可得。何足以制關中哉。其失一。再則屢出祁山。祁山固守。蹈攻城之下策。屢以糧盡而返。不知過城勿攻。直取長安。因糧於敵。其失二。最後乃懲糧運之弊。而屯田渭上。與司馬懿相持。司馬懿雖不敢戰。而長於守。孔明縱不死。蚌鷸相持。何年破賊用兵之道。地利為先。從未有不守潼關而能有關中者。宇文泰與高歡相持於夏陽。而囗師先據潼關。擊破竇泰之眾。高歡遂東走。英雄成算。止爭機先。彼哥舒翰孫白谷之出關輒敗者。皆由朝廷中制。不知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誼。勢非得已。情尚可原。安有位兼將相。進止自由。乃不據形勝。專恃節制持重。為不敗之計者哉。全子又作曲端論。謂張浚富平之敗。由防兀朮重有渡江之舉。故先出西北空虛之地以撓之。兀朮千里赴援。富平雖敗。而江左遂以高枕而無憂。嗚呼。以四十萬之兵。投虎狼之喙。尚得執干戈衛社稷之名。老成謀國。固若是乎。誠能固守潼關。縱敵入崤函之後。而遣奇兵。由藍田出武關據崤函以斷其歸路。使金兵困守於靈寶之間者。上也。即不然。敵已入險。則為堅壁清野之策。於四十萬眾中。選簡練之師十萬。使吳璘吳玠劉子羽。各將一二萬人。守富平華州鳳翔。而自以三萬人固守長安。深溝高壘。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敵攻長安。則三城各出勁旅以撓其後。敵分攻三城。則長安出勁旅以撓其後。聲東擊西。聲西擊東。更番轉戰。使疲於奔命。窘於糧餉。而後合軍大戰以克之。順昌之捷。不可再見乎。奈何以剛愎無謀之將。御紀律不嚴之兵。一敗塗地。中原遂不可復。尚不可以服曲端之心。更何以對李綱之劾也。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為用兵鄉導之要。戚繼光練兵紀實紀效新書。為訓練之要。有節制而無地利者。武侯也。無地利而囗無節制者。張魏公也。姑舉關中二事。以為千古兵家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