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襪不具。冬即寒皴。首所覆。足所藉。皆給焉。惟察所乏。秋冬夜永。柝聲難續。破寒往督。或風雨雪。督尤勿懈。平居巡獄。毋與定時。絕遷就也。役有告必察。囚有訴必受。微疾微傷。必詳詰隱。處不潔必躬巡。築頹葺漏。平道疏渠。事皆舉矣。
垣週老棘。火災之媒。大旱大風。非時往察。
囚屋出入有定時。坐臥有定方。眠食有定候。狡者。悍者。諠笑者。詈者。囗者。導訟者。商飾獄詞者。結死黨者。輕予長跪。重予杖。或加桎梏。甚者鐵索掣肘。懸之梁閒。仍餘其索。俾可坐臥。惟不可行。死囚中不得已迺一施之。囚不遵法度。屋則彼此移。監則南北調。有訐之者。質諸守役。證之他囚。以情以實。然後行罰。
守者或虐囚。不敢以非法也。但喝而渴之。或強雜穢疾者同坐臥。無傷可證。已不堪命。故飲食必躬監。夜必核宿者之數。數必均。囗必有限制。
罪輕者不縶。稍重曳囗於項。又重拘手足。至重乃加栲杻。其閒老幼廢疾。樸魯安靜。嚴寒酷暑。刑傷太重者。皆可寬法。而仍時防之。
新制鋃鐺。芒楞未銷。著膚易傷。別給尺布護之。
支木為凳。聯而屬焉。淫雨積潦。以渡奔走。自吏及囚。罔不利之。長官所施。厥費甚鉅。收發有時。修補有資。首役之責也。
司獄八員。輪宿在獄。見聞最習。力求和衷。事迺有濟。書吏二。役百有二十。巡夜武弁十。兵八十。司炊者二。司鈴囗者三十有二。
咸輪期代役。縱則玩。激則變。專寄耳目蔽。衡其輕重。以為張弛。弊絕殊未也。免咎或庶幾焉。
獄有神。有總司。有分司。統尊之曰獄神。餘在祀典者。若關帝龍神門神。若佛典之大士閻羅社公。若道流之大乙藥王瘟部火部。皆為位以祀。別一楹。祀前明椒山楊公。而刑部尚書王公世貞。郎中史公朝賓。司獄劉公時守。得祔焉。座隅老榆盤錯。陰森不晝。傳為忠愍公手植者。南則阿公祠。公諱世圖。康熙時。官滿司獄。以除夕縱囚。元日悉來歸。一囚偶後。公懼。竟仰藥死。囚踵至。痛公甚。亦觸柱死。即今肖像牽馬侍公側者也。諸神朔望則祀。履任則祀。報賽日則祀。勾決日則祀。祀則必躬詣。香帛虔潔。宜專厥司。庶幾覆盆之中。亦有臨質。神道設教。用佐良箴。
瑣記如右。蓋緣煦子以為彌縫。舍本齊末。奚裨勸懲。循吏不必為。能吏又不屑為也。文暹於是投筆而喟然曰。嗟乎。斯所謂愚而不知為政者與。雖然。周易言獄。厥卦凡三。噬嗑利用獄。著乾肉黃金之象。旅不留獄。協懷資得斧之占。無財不可以為惠。聖人得無深意存焉。至於議獄中孚。迺格豚魚。豚蠢可苙。魚愚可罟。獄囚近之矣。必格以信。厥道何先。天下萬事。所不疑者。惟生與養。所不變者。惟衣與食。本此立信。孚乃化邦。矧茲囹圄。飢寒所敺。記言瑣瑣。固屬私恩。要非徒手。遂堪坐理。且冥頑有眾。玩視鋸鑊。夫豈口惠可以行賞。溫拊可以代纊哉。試以勺水。人增一飲。不羹不薪。夫亦何費而計。囚三百。積勺溢斛。已非一力可汲。一甕可儲。況其它乎。洪惟 國家深仁厚德。靡隱不周。恤囚僅為政之一端。而原情立法。計日(非木)帑。誰非 聖君賢相憂勤惻怛所推被於無窮者哉。我不敢知曰。名存而實亡。然法積久則弊生。政待人而後行。上挈大綱。下釐細目。遵茲成憲。濟以權宜。亦小臣所當自盡也。是故生者不使枉。死者惟其法。不惟其心。刑官之職。固應爾爾。下逮提牢。厥責維均。夫新舊相代。政必以告。古人在官之義也。益由廣受。思以集成。救弊補偏。敬來哲。
羈所宜改活板說
沈葆楨
凡羈所人犯。往往甫經報病。即以不治。推其得病之由。多因所睡地板之下。潮溼積穢。日漸薰蒸所致。犯人羈候日久。氣必衰弱。處此積穢之地。人易生病。病易速死。理固然也。更有板片俱無。犯人即睡在泥地上。尤易生病。查粵東州縣囗缺。羈所每年死者。已不乏人。繁缺則不可勝數矣。慈祥官府。目囗情狀。能不動心。特經理未得其方耳。歷觀各處羈所。俱係將地板釘呆。下面不能打掃通氣。犯人在板上晝夜坐臥。或病時便溺。或病斃後將板洗刷。穢水流下。日積月累。其板下塵灰堆積。穢污之氣。已不堪聞。雖日在板面打掃潔淨。焚燒蒼朮諸香。亦無益也。至於春夏以及交秋。時而潮溼。時而悶熱。氣候不定。因此傳染疫證者有之。且押候之犯。其中或受刑不輕。或米飯不繼。憂懼焦思。尤易生病。處積穢之地。受鬱蒸之氣。其生病速死之由。大率類此。況犯人終日坐臥板上。亦易得腳腫之病。是以病故之犯。多面黃腳腫。亦未始非地板鋪滿。足不得舒之故也。竊思人命至重。既非命盜大案。果能時常清釐。訊結開釋。不致久押。固為第一上策。奈其中有刁徒妄控。或訟棍挑唆。非一訊所能結。必須傳齊證佐。始可定案。至賊案之誣扳牽連。更不能免。於是押候之犯。遲之又久。既不犯死罪。而並可無枷杖之罪者。亦復不少。乃因羈所污穢。而竟至病斃於此。實堪慘傷。凡羈所地板釘呆者。必須改作大塊活板。所費無多。而保全人命不少。至於改作之法。先將舊時穢泥。挑去一層。另換新土。上面鋪用青磚一層。後用木樁深釘入土。做成橫架於上。上用囗板三塊。每塊寬約二尺零。以橫可睡人為度。離地高一尺許。一室之內。三面鑲成大塊囗板。如大圍炕然。中留空地。犯人坐則可以垂足。起則可以行走。如是。則囗板之下。凌空透氣。板下每日可以打掃潔淨。即無穢氣薰蒸。此全在經管羈所者。監督看役為之。或閒有犯人患病。竟至病故。其便溺臭穢之氣。囗板已係活動。儘可將活板取出。外閒洗淨。再行搬進。仍舊鋪好。雖有蝨蚤臭蟲。亦易剔除。如房屋十分窄小。約看地方開窗通氣。雖不能中留空地。亦可改用活板。或房屋低矮。離地五六寸皆可。惟須飭令看役。於三二日內。將板取起。打掃一次。務要潔淨。或留空一邊亦可。道光十二年。有人任海康縣。行之一年後去。看役云。往年病斃者頗多。自改作活板後。今歲病斃不能保者。一人而已。電白縣於十九年行起。至二十六年。歷數年之久。亦僅病斃不能取保者十人。至死生有命之說。有富貴壽考之人。或大惡人方可言命。其他芸芸之眾。乃世閒可有可無之人。即其命。亦是可生可死之命。援之則生。置之則死。於此亦可見矣。凡公門中可行方便之事。不一而足。特患人不肯行耳。即此羈所改活板一節。洵為良法。一日改之。則百年藉為補救。一處行之。則各處皆可取法。果如是。所以保全人命。實難以數計。上天有好生之德。為民上者。豈有不樂善行仁。忍其死而不救之理。是皆司事者未得其方。遂謂欲救無術。或行之不力。習焉不察耳。所費甚少。所全甚多。願有父母斯民之責者。熟察而速行之。
暫繫平民受害最酷議
湯用中
國家以民為本。凡所以教之養之。良法美意。無微不至。至於刑獄。尤為慎重。明律所垂。昭然若揭。惟暫繫平民待質。其所以矜恤之者。未有明文。伏思臬司為通省刑名總彙之地。凡案關疑難重大之時。若不提省平心研鞫。不足以彰公道而服人心。惟案經提省。則一案之干連人證。不得不與之俱來。此輩或緣事牽涉。或挾誣指。初非皆有罪之人。一經牽入。則胥役之追呼。里保之抑勒。久已破產亡家。迨至隨同解省。皮骨僅存。羈管公廨。既不能營販以自給。又無人為之送飯具衣。所恃者惟日賴官捐之數十文。而此數十文之果能入腹與否。尚未可知。惟聽典守者之恣情剋扣。非禮凌虐。夏則人多穢積。疫癘薰蒸。冬則嚴寒裂膚。凍餒交迫。死亡相繼。駢肩連首。冤苦難伸。有目不忍囗耳不忍聞者。試舉生平游囗之所到。得諸親見者言之。昔在浙江省城。見仁錢二縣繫囚報死者紛紛。初以為罪犯也。心駭其多。細詢之。則皆外府解省之干連人證。始悉其弊。約計一歲死者不下三百餘人。及至皖。臬署去首邑稍遠。或月三四至。或月五六至。至則邑門之左右。必有橫屍待驗。或二或三。其弊與浙等。而死者之數。亦相上下。前歲過保定省城。留心細訪。則通歲死者多至五六百人。直隸為畿輔重地。刑獄較繁。而首邑清苦。捐墊有限。仰給無資。故死者尤多。惟河南辦理此事。較他省為優。囗經各大憲捐廉。施醫施藥。又不時派員巡查照管。藉此生全者甚眾。然遇嚴寒酷暑。亦閒有死者。其他刑獄繁多之地。其拖斃者。又不知凡幾。傷心慘目。莫有過於是者。我 朝祥刑普化。凡一訟一獄。欽恤再三。至慎至公。從無枉濫。惟此等無辜瘐斃之人。往往埋首圜扉。駢填幽室。冤慘甚矣。查 國家每歲大辟。多不過七八百起。少不過五六百起。以今目囗各省情形。合天下計之。一歲橫死者。何止萬餘人。此皆供力役出租稅之蒼生。乃令歲歲戕之不已。其何以慰 聖主如傷之隱乎。查罪囚入獄。病則醫藥。死則殮埋。孕則停刑。於例給衣糧之外。尚有加無已。如此。獨至此等無罪拖累之人。僅聽之地方官捐辦。具文何補。實濟毫無。毋乃非 國家立法之本意乎。積習相沿已久。細思之。非盡有司之玩視民命也。凡弊皆生於官與幕不甚置意之處。此等拖死之人。皆由愁冤困迫而死。經管者毫無責成。既無傷之可驗。亦無冤之可鳴。一經瘐死。或發屍原主領回。或舉骸隨地埋瘞。生為冤繫之人。死作無歸之鬼。屍親無憑以告訐。問官何暇為稽查。習而忘之。積久遂安而聽之矣。此弊一由於上司遇案不速結。一由於州縣官解犯不齊。一由於經費僅責之地方官捐辦。向無正項開銷。一由於經管之員。律無處分。夫審斷不速結。則積壓必多。提解不齊。則彼此羈候。曠日經時。案懸莫結。經費不敷。則剋扣剝削。更形支絀。經管無責成。則任意收繫。悉聽役卒輩欺凌勒索。此其所以死之易也。欲除此弊。首在上司遇案到省。隨到隨審。隨審隨結。遇有無關緊要之人。立即釋放。此清源之法也。
其州縣官解犯不齊以致延宕不結者。嚴立參處章程。務須一案到省。即一案之人證與之俱齊。則審質較易。其次宜於藩庫中酌撥款項。量省分之大小。酌定款目。以免地方官賠累。定額每名每日口糧若干。遇寒酌發絮衣若干。遇病酌發醫藥若干。遇有死亡酌發棺埋若干。立簿一本。派候補同通一二員專司其事。每月具領。仍令開明清冊。舊管幾名。新收幾名。開釋幾名。實存幾名。有無疾病死亡。每月於院藩臬署各送一本。以憑核對。其死亡至幾名以內。即與記過一次。幾名以外。即與記大過一次。總核一年記過幾次。記大過幾次。或視其過之多寡以定責成。如記過至三次之多。即另派妥員辦理。仍與該管之員遇差扣委。記大過至二次。另易妥員辦理。仍與該管之員遇缺扣補。管理三年或二年無過。即奏請與以儘先優敘。官稍大。則身家重而侵漁剋剝之風可以免。賞罰重。則公道明而鼓勵更速矣。立定章程之後。必須專摺奏明。囗求 飭諭各直省一體照行。如此後每省每歲少死數百人。則合天下計之。每歲不少死萬餘人哉。愛養生全。莫亟於此。想當代大君子負斯世斯民之責。具己饑己溺之心。居可為之地。有能行之權。聞此必有愴然動奮然興者。苟能起而行之。不特一省一州之福。天下均沐成全之德矣。用特不揣冒昧。臚舉所見。以備仁人之採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