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茶冠六情——饮茶养身

杭州茶博馆陆羽像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唐朝药物学家陈藏器评述茶的功效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可见,茶,自古就被我们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饮料。

陆羽烹茶图(元 赵原)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茶对身体的健康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众所周知茶能提神醒脑,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茶碱、咖啡碱,可以让人兴奋。正因为如此,有些睡眠不好的人不敢喝茶。其实,若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早饭后喝一点淡茶,这样既能享受茶对身体的好处,白天能有较好的精神,又不至于影响晚上的睡眠。

其次,因为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维生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一些肉食较多、少食蔬菜的人们,日常可以通过饮茶来补充维生素等。一般家长都不敢让孩子喝茶,其实现在荤食较多的孩子,如果每天喝一小杯淡淡的绿茶,不但可以补充维生素、帮助消化,而且还能防止龋齿,好处多多。

最后,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茶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辐射、抗癌、减肥。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更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清除身体垃圾,延缓衰老大有益处,这就是古人认为茶能延年益寿的原因。

《茶经》(唐 陆羽)

同时饮茶还对心理健康有着莫大作用,茶的清芬,茶器的精美,饮茶时的优雅氛围,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审美享受和愉悦感,这大大有利于提升人的免疫能力。而全神贯注于泡茶过程,能让人摈弃杂念,忘掉烦恼,让你的心静下来。心静则浮躁去,郁结解,人就会处于一种健康态;反之经常烦恼、纠结、郁闷,则会滋生百病。“身闲不如心闲”,而品茗有利于帮助我们达到心闲心静的境界。

可见,茶被称为“21世纪的健康、和平饮料”一点也不为过。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茶能防病治病,但喝得不科学,它也能致病。我们应该注意如下一些饮茶的避忌,来科学合理地饮茶,从而更好地通过饮茶来养生健体。

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发酵程度重,茶汤颜色偏红色者,茶性比较温热;发酵轻,茶汤偏青绿者,茶性寒凉。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季节的不同来合理地选择茶类。六大类茶中,红茶、黑茶、青茶较温热,凉性则以白茶为最,绿茶其次。普洱茶中,熟茶、老茶温和,生茶、新茶则较寒凉刺激,因而暑热天宜喝绿茶、白茶,清热解暑;寒冬天宜喝发酵重的青茶、红茶、熟普、老生普,驱寒暖胃。绿茶维生素、茶多酚丰富,在健康饮料中排名第一,但其性寒,刺激性也大,脾胃健康者可多饮,而脾胃虚弱者、妇女、老人却要避免饮或少饮。

六大类茶汤比较,从左至右为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熟普)

茶宜热饮,中医讲“冷饮易生痰”,所谓喝烧茶也,从这个意义讲,冰茶之类的只能在暑热天少量适当饮用。

茶宜现泡现饮,茶汤放久了色香味俱失,而且茶汤会滋生细菌,不喝隔夜茶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泡茶,要注意每次泡出的茶汤量不宜过多,一次喝完为宜。有时茶泡了一遍没时间再泡了,倒了可惜,我们可以把茶汤控干,茶叶留壶里,如果时间超过半天,重新泡时可以用凉开水先洗一遍后再泡,茶汤依旧新鲜好喝。

要避免空腹喝茶,也不宜过量、太浓,以防茶醉。作为茶主人,在招待客人喝茶时,更要体贴地准备一些糖果点心,茶点味道以清淡自然为佳,不要油腻刺激性强,以免影响味觉。

像栗子这样的干果也适合做茶点

如果饮茶过量有心慌、胃痛等茶醉症状,不妨少量喝点糖水,可以迅速缓解。需要大量品评茶汤时,可以间隔含两块冰糖,有利于防止茶醉,也有助于恢复味觉。

喝茶也忌饱腹,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吸收。许多人喜欢在饭桌上大量喝茶,其实是不科学的。一般饭后只能少量喝茶,去去油腻漱漱口,饭后一小时再足量饮茶才合适。

茶汤和冰糖

一般不用茶汤送药,以免影响药效。

有些人比较敏感,因此,这些人晚上不宜喝茶,以免影响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