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欣赏是门学问,会欣赏的人幸福指数高(3)

“井底之蛙”的寓言很多人都知道,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呢?是不是也时常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走不出去,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甚至为自己织一张网,从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也不能对自己合理定位呢?

人的心里都有一堵墙,这堵墙可能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来自你自身。你为自己设置了这样一道障碍,在生活中它就成了时时刻刻约束你的力量,你只在它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免不了会处处受限,无法施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智模式。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不同,在思维模式上都有差异,因而人们的心智模式也存在很大偏差,就像有的人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如鱼得水,有的人却处处碰壁。

有一段著名的祈祷词想必大家都听过:愿上帝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这样的智慧,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有一颗平静的心,认真对待生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烦恼的人仍然大有人在,不顺心的人到处都有。要辨别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麻烦属于什么性质,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在这之前,我们的心里早就有了一个预先模式在起作用,只在第一眼就轻易地为事件定性,从而限制了更多可能性。

在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以前,当时的水手们认为,在地球的尽头,水会像瀑布一样落下去。

哥伦布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十分推崇到过中国的马可·波罗,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并且对中国和印度十分向往。当时虽然“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完备,但已经极为盛行。哥伦布对此也深信不疑,认为地球上的海洋之间是相通的,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通过航海绕地球一周还会返回原地。

为了实现自己的航海计划,哥伦布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求助,请他们予以资金和船队的支持,他会到达东方,带回他们所需要的香料、黄金,以及丝绸、瓷器、茶叶。

但是当时许多人还不相信“地圆说”,他们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西班牙曾为哥伦布的航海计划召开过一次专门的审查委员会,在会议上一位委员甚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

直到1492年,哥伦布的航海计划才得以实施,他说服了国王。而在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给印度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百多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一路直向正西航行。经过七十个昼夜的艰难航行,在1492年的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船队一行终于发现了陆地。这就是后来的美洲大陆。

当时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将当地的土著居民称之为印第安人。此后,哥伦布又率领船队三次横渡大西洋,登上了美洲大陆的其他海岸。

在世界的发展史上,哥伦布的远航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不仅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更在于它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新的港口城市和海上贸易的国家迅速崛起,以无法阻挡的强劲发展势头崛起于世界。而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西方开始了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促进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

哥伦布远航的意义不只是发现了新大陆,他富有探险精神的实践同样给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是墨守成规还是大胆冒险?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若没有这些人的锐意进取,就不可能取得进步。

人类对自身的发现也是如此。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古典老师说了这样一件事:

直到1954年,还没有人敢想象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也没有人取得这样的成绩。人们认为,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约1.6公里)超出了人类的体力极限。英国的长跑者罗杰·班尼斯特说:“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许多年来谈论和梦想的目标。”班尼斯特说道,大家都“习惯于认为这是相当不可能的,是人类达不到的。”这绝对是一个局限,就像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水手所认为的,在地球尽头,水会像瀑布一样落下去。但这只是一个幻觉。

1954年5月,班尼斯特在牛津的跑道上突破了这一极限,用3分59.4秒的成绩跑完一英里。两个月之后在芬兰,班尼斯特的“神奇的一英里”被澳大利亚选手约翰·兰迪再次打破,他取得了3分58秒的成绩。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其他16名选手也纷纷打破了这个纪录。

在195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人类的基因有了突变吗?还是有什么科技上的突破?都不是,而是人类不可能四分钟跑一英里的极限被彻底打破了!新的思维方式解放了他们,一旦人们意识到一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只是技术和时间问题。

世界是可以改变的,但又不是可以完全随意改变的。人类在很多事情上存在极限,但这个极限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我们心里的极限与实际的极限之间往往存在着一段距离和空隙,这一段就是认识的局限,是我们意识里暂时突破不了的墙,而这段距离也正是进步的空间。很多成功的人之所以更成功,就在于他们思维里的极限值要更高一些,我们认为已经超出了极限无法完成的事情,在他们的意识里是跳一跳就可以伸手够到的。

万事开头难。也可以用这句话说,很多事情我们第一次面对时,往往不知所措。比如,第一次去公司参加面试,第一次要在公众场合演讲,第一次要组织一次会议。在还没开始的时候你往往在心里已经产生了恐惧,万一搞砸了怎么办?你最怕的往往不是没能把事情办好,而是不敢承受搞砸后的结果。而一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经验,到你第二次演讲、第二次组织会议的时候就不会害怕了。第一次的成功会给你信心,原来自己是可以做到,可以办好的。即使第一次失败了,你也已经承受了搞砸后的状况,再糟糕也就是这样了。一个能输得起的人,还怕赢不了吗?

世界是个六面体,你可以绕着看

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关于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人迪·恩·帕金斯身上。一天,从幼儿园回来的儿子向他兴奋地汇报在学校里学到的新东西。

只见小孩子郑重其事地拿来一个苹果和一把水果刀,并且忽闪着两只大眼睛问爸爸说:“您知道苹果里面藏着什么吗?”“除了苹果核还能有什么?”做爸爸的不以为然。

这个时候小孩子却横着把苹果一分为二,切成了两半。

我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都是从苹果顶部切到底部的凹处,看到儿子这样切苹果,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儿子。而这时儿子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爸爸,快看哪,里面有颗星星。”

果然,在苹果的横切面中清清楚楚地显示出了五角星的图案。做爸爸的沉默了,他一生吃过那么多的苹果,却从来不知道原来换一种切法会有这样的惊喜。更严重的是,自己差点就限制了小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

和一些小孩子比较起来,大人反倒更缺乏发现和创造力。长久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做事情可能会更有条理,更有规划,更具有时效性,但往往也限制了发挥的余地,限制了另外一些可能。人的思维像计算机程序一样,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处理问题时,什么在先什么在后,都是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有一天,工作和生活成为周而复始的循环,很难再发现生活的新鲜感,这样的状态带来的疲劳感会让人对生活产生厌倦,什么都不再具有吸引力,也不再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于是,枯燥、烦闷、抑郁、无聊成了常态,在不知所措的心里世界变得不可理喻。

转变一下思维方式,会不会好很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尝试着不再按照原来的规则和程序办事,而适当发挥一下自己的主动性,将那些条条框框的套路撇开,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尽量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也许惊喜就会发生,就像那个横着切开的苹果里藏着“星星”一样,你不经意的改变也许会出现更大的奇迹。

多一些尝试,生活也会多一些精彩。世界是个六面体,每一个面上都有不同的内容,你可以选择先看这一面,再看那一面,事情的先后并没有什么,但是看的先后顺序不同,你的心情也会不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打算先听哪个?”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内容不会改变,听的先后顺序不同也不会带来大的改观,但是对听的人来说心情却大为不同。

还有个很著名的测试题是这样说的:

你买了一串葡萄,其中有几颗已经开始有一点点烂了,但是还能吃。那么你是先挑最好的吃呢,还是先挑快要变坏的葡萄吃?两种答案,映射两种生活态度:先挑最好的吃,那么你每吃一颗葡萄都将是剩下葡萄里最甜美的一颗;先挑最差的吃,那么你的甜美希望都将始终在下一颗葡萄、在下一个目标上。这就要你选择了,是每天都抛开“坏的”,只品尝生活的甜美,还是让生活每天都在希望中度过呢?这就蕴含了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高中时老师给了这道选择题,大家举手表明自己的观点。当时我是属于乐观派的一组,选择挑选里面最好的葡萄来吃。老师给出答案,批评了我们这样乐观的小孩,虽然吃的葡萄都是现有最好的,但却没有希望,因为剩下的都是更烂的了。而每次挑最差的来吃的小孩,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个更好”里,像那首歌名《明天会更好》。他们懂得贮藏希望,希望就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