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索伦鄂温克族服饰文化

索伦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当中,人口最多、影响力最大、生产方式与内容最为复杂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索伦鄂温克人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生产方式,注定了他们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毫无疑问,他们的服饰文化,同样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以及在不同时代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相邻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所有这些,对于索伦鄂温克人服饰文化的发展同样发挥过积极作用。例如,1732年,清朝政府为进一步强化鄂温克人生活区域内的军事实力,特派以鄂温克人为主的索伦部官兵到我国东北的兴安岭及呼伦贝尔草原驻防。这使鄂温克族原本脆弱的畜牧业生产获得强盛的动力,由此得到十分理想而长足的发展。索伦鄂温克人的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同样给他们以草原畜牧业生产活动为依托的服饰文化的发扬光大起到很大作用。这使那些刚被派遣到呼伦贝尔草原,以及兴安岭与草原相接处驻防的索伦兵营的鄂温克人,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草原生活及畜牧业生产活动,不仅在生产生活方面不断进行积极调整,同时在服饰方面也尽量做些必要的革新,使他们的服饰更适合于草原生活及草原的畜牧业生产活动。实际上,当时的清朝政府,对于鄂温克族一直以来生活的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进行过相当深入的考查,结果发现作为这里的先民鄂温克族从事的畜牧业生产很有发展前景。因此,清朝政府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索伦部军营的军费开支,另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和繁荣草原畜牧业经济,给派遣来的索伦部军营官兵按不同等次发放牛马羊等牲畜,让他们在驻防呼伦贝尔境域的同时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然而,被清朝政府派遣而来的索伦兵营的鄂温克人很快适应草原生活,并同生活在此地的鄂温克族牧民建立了相当深厚的关系和情感,在他们的指导和手把手的指教下很快掌握了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及技能。与此同时,一直以来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或草原与兴安岭相接处,从事牧养牛马羊等畜牧业生产活动的鄂温克人,很快被编入清朝八旗的索伦部兵营的编制,由此成为索伦部兵营的新生力量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想而知,这部分来自完全属于畜牧业文化领域的鄂温克人,对于新被派遣来的索伦兵营的鄂温克人更快地进入草原畜牧业文化世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说实话,被清朝政府派遣而来的索伦部军营的鄂温克人曾经都有从事过农业、狩猎业、渔业以及半农半牧业生产的经历和经验。但没有接触过纯粹意义上的草原畜牧业经济。不过,后来这部分鄂温克人也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草原牧民,成为呼伦贝尔草原上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服饰也和原来就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人一样,到了冬天就穿戴用绵羊、山羊、小羊羔的毛皮缝制而成的毛皮长袍、毛皮帽子、毛皮长筒靴子、毛皮手套等;夏天就穿单一的布长袍或绸缎长袍,脚穿去毛的薄皮长筒靴子;春天一般都穿缝有里子和面子的薄棉长袍,脚穿去毛的厚皮长筒靴子;秋天基本上穿带里子的布长袍或穿呢料长袍,脚穿去毛的较硬较厚的长筒靴子。而且,男女老少都穿长袍和靴子,他们穿的长袍底部均没有开口,有从脖子处到腋下向右斜着下去的衣襟,还有5厘米到6厘米高的衣领。包括衣领、斜襟、腰部、下端各有双排衣扣,扣子均用银或铜等金属制作。男的无论骑马还是不骑马、无论干活还是不干活,只要穿长袍就要束绸缎宽式腰带,女的除了骑马之外不束腰带。也就是说,妇女们在家或家门口干活时,虽然也穿长袍,但不用束腰带,只有骑马远行或去放牛羊的时候才要束腰带。或许正因为如此,草原上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鄂温克人,把妇女们称为“不束腰带的人们”或“没有腰带的人们”等,与此相反,把男人们称为“束腰带的人们”或“有腰带的人们”。很有意思的是,在长袍上束不束腰带自然成为索伦鄂温克人草原畜牧业服饰文化中,区分男女性别的一个象征性特征和因素。牧区的所谓索伦鄂温克人,为了便于骑马经常穿宽松而耐磨的毛皮裤子或去毛的皮裤子。在冬季为了防御数九严寒和残酷的寒风,时常在皮裤上再套一层较厚的去毛皮套裤。有人为了好看在皮裤和皮套裤的膝盖处缝织圆形花纹,同时增强它们的抗磨防寒功能,自然也增强了皮制服饰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后来,由于布料或绸缎等服饰原料在索伦鄂温克族生活的区域越来越多,他们在服饰方面开始广泛使用这些材料,进而在毛皮或皮制衣物上都缝制各种颜色的布料或绸缎,以此提升毛皮或皮制服饰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服饰文化价值。

鄂温克族初夏服饰

索伦鄂温克人男女都喜欢用蓝色、绿色、灰色布料或绸缎做长袍。其中,以蓝色为多,绿色长袍妇女们穿的较多,灰色长袍中老年人穿的多。不过,他们几乎不用红、黄、黑、白等颜色的布料或绸缎缝制长袍。索伦鄂温克人,最喜欢用花草纹或云纹来饰衣边。对于衣物的云纹花边的解释是,这种有钩又有弯的纹饰使家里的牲畜不易丢失,从而能够留住自家的财富,是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

早期的索伦鄂温克人,用各种动物骨头或硬木料做衣扣,也将皮条反复交错套拧做衣扣。虽然,他们从较早的时候起,就用上了银扣与铜扣等,但他们还是喜欢使用骨制衣扣或皮制、布制衣扣。至今在他们生活的草原牧场深处,那些纯牧区服饰文化圈的老人们还在使用布制衣扣。当然,在过去,索伦鄂温克人的贵族阶层,为显示自己的富贵身份和地位,常常用翡翠、玛瑙、珊瑚、金子等高级名贵原料做衣扣,而在衣扣上还雕有龙、虎、狮子、鹰等的头型。对于衣扣,索伦鄂温克人过去有很多讲究。例如,普通人穿的长袍或其他衣物的扣子不能超过5个,而八旗官员及章京、贵族阶层的长袍等的衣扣一般都在6个以上。甚至,索伦八旗官越大或贵族的财富越多,长袍上用的扣子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多。由此,衣扣成为象征权贵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再说,索伦鄂温克人的服装样式也体现等级差别。清朝时期,索伦兵营内部的鄂温克族官员穿的长袍,四面开有长约1尺5寸的衩口,开衩处也都有扣子,整个长袍上的扣子多达几十个。索伦兵长袍除右襟外,允许左侧开衩,而不许前后开衩。还有,官吏的长袍衣袖肥而短,兵卒长袍的衣袖肥瘦适中而长。在那个时候,索伦鄂温克族民间还有一些说道。例如,男女衣物不能换穿,即便是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当男女衣物放在一起时,男服一定要放在女服的上面;见官吏或长辈时一定要戴帽子,并将随身带的烟袋插到靴筒子里。

除此之外,索伦鄂温克人还包括生活于大江大河流域或林区,并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上经营农业生产,或者从事半农半牧、半农半猎、半农半渔生产的鄂温克人。属于这些生产活动范围的鄂温克人服饰文化有其一定复杂性,他们有时穿长袍,也穿短袍或东北汉族农民穿的短衣。其中,所说的短袍是指长度只到人的膝盖部,并在左右两侧有开口的衣物。事实上,农区或林区的索伦鄂温克人,穿的长袍也没有牧区草原的索伦鄂温克人穿的长袍那么长,要比他们的长袍长度短一些。不过,农区或林区的鄂温克人穿的长袍或短袍,都可以用加工或处理好的毛皮材料、去毛皮料、棉布、棉花、绸缎等缝制。这也得看季节及天气的变化,以及他们从事的生产内容。例如,到了冬天在农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们就穿毛皮长袍,到了春秋就穿短袍,炎热的夏天从事农耕生产时,穿的甚至跟汉族农民基本相同。另外,在这里有必要提出的是,他们穿的无论是长袍还是短袍,下端左右两侧均有较大开口,这或许和他们在农闲季节经营的狩猎和捕鱼等附属性产业有关。还有,农区的索伦鄂温克人,无论男女都爱在长袍外穿坎肩。而且,毛皮长袍外面穿的是去毛的皮坎肩,在棉布长袍外面穿的是棉布坎肩。男式坎肩为短款对襟,女式坎肩为长款对襟,且都有十分体面而恰到好处的镶边。不仅如此,女士穿的长皮袍的衣领、袖口、襟边、底边也均有一宽一窄的双层饰边,有的女士长袍的胸口处装饰有一小片精致的云纹。现在,索伦鄂温克人的男女长袍都用绸缎缝面,还都有了与款式风格相配套,跟绸缎面料颜色相协调的华贵镶边装饰,在领口的周围、袖口、开衩上面甚至在长袍底边儿均镶有云纹。这种装饰手段,具有浓厚的索伦鄂温克人的服饰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性风格。

再说了,农区以及与农区相邻的林区的冬天也没有像牧区冬天那么寒冷,所以他们穿的衣服没有牧区鄂温克人的衣服那么厚重。有的人一年四季不穿毛皮长袍,冬天就穿厚一些的棉布长袍,秋天穿带里子的布长袍,春天穿薄棉布长袍,夏天就穿单面料的布长袍。有的人,一年四季不穿任何一种款式的长袍,只穿棉衣棉裤、春秋衣裤、夏季单裤单衣等,在服饰文化上同东北农区汉族十分相近。在这里还有必要提出的是,1989年我国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后,索伦鄂温克人中,将狩猎作为附属性产业来经营的人全部放弃了该项生产活动,从而转入完全意义上的农业生产或畜牧业生产。加上江河湖泊的捕鱼产业连年下滑而不景气,曾经把渔业作为附属性产业经营的鄂温克人也基本上放弃了捕鱼生产活动。其结果是,索伦鄂温克族的生产形式及内容变得更加单一,使许多人只能去种田或放牛羊。伴随着生产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他们的服饰文化也紧随当代牧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发展需要,不断产生着历史性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