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篇

训练,是竞技体育创造成绩的基石。竞技运动水平日趋极值化,训练的构成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动成绩的每一次提高,都积聚了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手段等的不断变革与创新活动。在追求突破纪录和成绩的过程中,催生着人们对训练复杂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成功的经验在传承中不断凝炼为规律,失败的教训在反思中变为成功之母。

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构成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既有人们对项目制胜规律的把握、训练思路的创新和训练原则的理解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有个性化训练、心理训练、高原训练和体能训练等操作层面的要素。当今,普遍推崇的科学化训练,其实质就是要将训练中的这些复杂因素给与优化、系统化,使其能够按着竞技项目本质规律和特征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地规划,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目的。

刘鹏等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动员大会上反复强调“要以辩证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深刻认识项目客观规律”,因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它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优势项目之所以成为优势的内在因素,就是不断地、前瞻性地对该项目的制胜规律进行审视、探究和把握项目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定性。对于竞技项目制胜规律的认识是困难的、动态复杂的,制胜的偶然性大,相关因素多,既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得过且过,需要系统地逐一梳理,才能不断地接近和驾驭竞技项目的制胜规律。大量成功案例证明,只有正确地认识竞技项目的本质规律,才能准确地把握竞技项目发展的关键与导向。

创新是竞技项目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是竞技项目寻求突破不竭的动力。我国一些落后项目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创新,这种创新既有训练观念的创新,也有训练方法的求新。国家体育总局段世杰副局长曾指出,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不断创新、挑战极限的过程,就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突破的过程。从中国皮划艇队提出的“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创新,到孙海平教练对刘翔训练安排的“摒弃过去那种长时间的大周期训练,采用小周期,避免疲劳积累太深,所有训练都要以专项为中心,训练应把每一堂课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项环节相扣”等操作思路的创新,都反映出一个竞技项目由落后到突破,再由突破到长盛不衰的创新历程。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几十年运动训练实践经验的概括和理论升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过训练实践检验的指导运动训练的根本性原则和科学思想。“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核心就是“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和大运动量训练都应始终围绕从实战出发。难,就是要依据竞技项目的制胜规律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进行实战训练;严,就是要强调训练突出专项的特征,即比赛比什么,训练就要练什么;大运动量,绝不是要求负荷越大越好,而是根据各个竞技项目竞赛的要求和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科学地安排。大量训练实践证明,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才能优化训练要素,确保运动成绩的提高。

竞技项目和运动员(队)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运动训练是一个“个性化”过程。不同的运动项目因为竞赛的持续时间、供能特点、技术特点、用力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项目不同运动员(队)也会因为训练的背景、年龄、性别、竞技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崔大林在2003年曾对训练理论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论述,强调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就是训练的全面化转向专项化、个性化。这说明当代运动训练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强调运动训练的“个体化”。个性化训练要求教练员在掌握一般训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运动员特点、环境特点、训练过程各个阶段的时间学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和安排,采用从普遍到特殊,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方法。训练成功经验证明,运动训练只有强调个性化过程,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原训练的机理是通过一定海拔的高原环境,让运动员接受训练和缺氧的双重刺激,通过改善运动员机体运输氧气、心脏供血和最大吸氧量水平,以此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以调动机体的潜力,为提高运动成绩奠定体能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原训练基地有60多个,分布在5大洲的25个国家,在高原训练的竞技项目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我国部分项目多年来利用高原训练不仅提高了运动成绩,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各项目进行高原训练提供了一定理论与实践基础。高原训练的历史已有50多年,尽管一直存在着争议,但并未影响人们进行积极地探索,尤其是高原本身对训练的不利影响,诸如难以保持与平原同样的负荷强度、力量与技术的丢失、免疫能力下降和对内分泌的影响等,许多项目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总结出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高原训练方兴未艾,人们开始利用自然或人工低氧环境进行模拟高原训练的研究,致使低氧训练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目前有高住高训(living high-training high,HiHi)、高住低训(living high-traing low,HiLo)、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g low,HiHiLo)、低住高练(living low-exercise high,LoHi)、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g,IHT)等,这些低氧环境模拟高原训练的研究,无疑对推动和拓展高原的科学训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非技术战术因素的心理训练,已成为高水平运动员重大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比赛时运动员是否能够在巨大压力下保持心理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关系到比赛中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尤其在当前国际体坛上,运动员在体能和技术、战术能力的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心理能力的优劣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心理训练已成为提高训练水平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突破口。美国学者格鲁波说:“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讲,80%的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 20%是生物力学因素。”美国游泳总教练甘里尔也说过:“心理训练使游泳队的良好成绩增加10%~20%。”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地训练才能获得,为此一些世界体育强国诸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把心理训练作为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安排一个固定的内容,常年不断。

“团队精神是一切的关键。”“团队精神”这个词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不绝于耳。马克思说:“人首先是社会的。”时代发展到今天,可以说人的社会属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明显和重要。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各社会团体内的重要体现。团队精神事实上所反映的就是一个人与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在竞技体育领域,团队精神是一个运动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作风和战斗士气、凝聚力和纪律性等内容的综合反映,是运动队上下精诚团结、目标一致和协同共进。它标志着全队成员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方面的有序化和一体化程度,具有整合与凝聚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是团队精神的灵魂,集体荣誉是团队精神的动力,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基石。当然,我们提倡团队精神并不是抹煞个性,个性的张扬,激发了运动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运动竞赛更加精彩、刺激,更富有感染力。但是,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竞技体育受职业化、社会化的影响,体能在各个竞技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体系中越发显得格外重要。体能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依据专项本质规律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对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有机地整合与协调,使其具备从事专项运动的能力。不同竞技项目对体能都有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仅靠专项技术、战术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具备掌握复杂、先进技战术的基础。另外,现代运动竞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建立在运动员良好体能发展的基础上的。这个过程对运动员的果敢、坚韧、自信、好强、忍耐力等意志品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机能水平不仅会持续地提高,或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而且还可延缓疲劳与衰退,从而使专项技术、战术的发挥和保持更长时间。许多优秀运动员所创造的优异运动成绩正是体能训练水平高度发展的结果。

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得以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它规定着竞技项目发展的方向,其每一次的变化与调整,都反映着原有竞赛规则与现代竞技项目发展的冲突、原有项目制胜因素构成与新规则内在规定性的矛盾。因此,竞赛规则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当规则不能适应比赛要求时,就会对规则进行必要的修改,消除比赛中的消极成分,以保证运动项目的活力,推动新的技战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新技战术的出现,反过来又促进规则的变革。新奥运周期伊始,有近20个项目竞赛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跳水单人项目取消规定动作,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举重的试举增重由2.5公斤改为1公斤;乒乓球男、女双打改为团体;跆拳道项目缩小了比赛场地,对运动员主动攻击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枪射击25米项目的决赛由原来10发子弹改为20发,对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规则修改对我国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重新深刻地认识规则,依据规则变化迅速调整训练观念,主动适应变化,才能利用规则要求,变限定为继续创新的资源要素。主动适应规则的变化,并不是技术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解放思想、从零开始,系统地分析新规则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构成的影响,继承和发扬创新的优良传统(如中国跳水、体操队曾经以创新的难度独步世界),从整体上加大训练思路与方法创新的力度,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从而把握竞技项目发展的规律。

专题一:竞技项目制胜规律的把握

本专题包括:动中求真、识时通变——中国乒乓球队对项目制胜规律的动态把握;孜孜以求、拔新领异——孙海平对跨栏项目训练特征的解读;未雨绸缪、吾日三省——中国跆拳道队对项目本质的深入研究与总结3个案例。

案例1 动中求真 识时通变

——中国乒乓球队对项目制胜规律的动态把握

50年来,我国的乒乓球运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被誉为“国球”。在世界竞技舞台上为我国争得了巨大的荣誉,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分别取得4枚和3枚金牌,优势地位无人能及。作为一项国外开创的运动项目——Table tennis,我国的运动员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与乒乓球界长期重视学习、研究,善于摸索和把握项目制胜规律,勇于创新和改革是密不可分的。

自1958年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第1枚金牌后,中国乒乓界开展了关于攻球与防守两套技术风格的讨论。这场讨论使乒乓界树立了新观念,明确提出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以快、准、狠,变化多样的打法,力争主动,力争胜利的指导思想。在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夺取了男团、男单、女双3项世界冠军。成功的实践,证明这一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60年代初,张燮林更是依靠独创的长胶拍打遍世界,在第二十七届世乒赛中日男团决赛中两次出场,他利用长胶球拍的奇特性能,用加转的动作,削出不转的球,又用不加转的动作削出加转的球,偶尔还猛扣一板,柔中有刚,对手们被打得晕头转向。张燮林连赢四局,一共只丢了33分,平均每局只让对手得了8.25分,从此便有了“魔术师”的称号。因此,通过对项目规律的再认识,在快、准、狠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变”,成为“快、准、狠、变”四字方针。

自70年代开始,由于欧洲运动员的弧圈球技术的提高和加转搓底线下旋技术的出现对中国传统直板正胶搓中突击打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徐寅生同志提出了在“快、准、狠、变”后面加一“转”字,由此培养出了一批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运动员。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中国乒乓球的打法,同时也提高了对乒乓球项目制胜规律的认知水平。

80年代中期,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欧洲两面拉弧圈打法的运动员开始成长起来,他们对中国运动员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和冲击,也一度使我国的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失去冠军地位。为此,我国乒乓球界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分析敌我的优势和劣势,寻找突破口,提出“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这一新的训练指导思想。

近年来,乒乓球规则的改变非常频繁,力度也非常大,尤其是11分制的出现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致使2002年釜山亚运会多项金牌旁落。我国乒乓球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他们根据11分制的特点,归纳出了“三大、两快、一精”的赛制规律。“三大”指的是偶然性大、比分起伏大、运动员心理压力大;“两快”指发动快、预热快,没有了以前21分制时的试探和观望,开局之后就是真刀真枪的火拼;“一精”就是指技战术要精练,要有自己的绝招和杀手锏。这些规律的发现和归纳为教练员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打下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极大地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和效益,比赛成绩也迅速回升。

综上所述,乒乓球项目的制胜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比赛规则的修改、技战术的发展、器材的更新、运动员体能的提高等因素变化而变化,作为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要不断地从实践中发掘和研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动态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更好地为训练和比赛服务。

案例2 孜孜以求 拔新领异

——孙海平对跨栏项目训练特征的解读

诚如朱惠名句所言:“间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是掌握最新训练信息的途径,也是不断探究自身项目规律的必经之路。孙海平教练深深知道训练工作要有突破往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积累和继承,因此不管是训练中,还是课余时,他都用心学习,孜孜以求,将学习和研究本项目的制胜规律视为搞好训练工作的根本。

走进孙海平的寝室,你会发现屋内到处都是各种训练资料和与之相关的书籍,从训练备课笔记到训练录像资料,从大学时期的各种课本到外出比赛带回的最新专业杂志,它们满满地摆放在这个不大的房间里。平时,孙海平一有空就会坐在书桌前翻阅它们,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即使回家,孙海平也是带着厚厚的一包资料,常常是研究到深夜。妻子偶尔要找他说几句话,他总说:“慢慢再说,别打乱了我的思路。”虽说孙海平的英语水平不错,在查阅一些从国外带来的专业杂志时,为了准确翻译,吃透实质,身边总是放着一本英汉字典,有时还与英语较好的同事一起探讨。在参加国内外训练比赛期间,细心的孙指导常常是每到一处就用手中的摄像机拍下那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和技术动作,回来后仔细观看,找出一些细节问题,列出提纲,再反复分析做比较,有时也与刘翔一起进行研究。就如孙海平所言:“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去搞训练,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知识,充实我们的训练思想,这样我们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才会握有胜机。”孙海平正是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以及一些录像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后,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判断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捕捉到了跨栏训练中的内在规律,深刻把握了跨栏训练中技术、力量、速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他不断地否定自己以前的认识,否定传统的规律,否定国外所谓专家的一些观点,不断调整和修正跨栏项目的训练指导思想。因为,他相信,掌握了跨栏训练中的规律好比是拥有了解题的公式,对以后训练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正是孙海平教练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使他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出跨栏项目的一些新观点、新认识。例如,长期大量的低强度训练容易造成疲劳;低强度的训练不会对专项形成有效的刺激,不利于专项水平的提高;“弹性力量”训练的创新和运用,以及跨栏项目新的训练规律,对丰富和发展跨栏项目的训练理论,更好地指导训练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案例3 未雨绸缪 吾日三省

——中国跆拳道队对项目本质的深入研究与总结

在连续两届奥运会上取得3枚金牌,尤其是在雅典奥运会上,在仅有两名运动员参赛的情况下,勇夺两枚金牌,夺金成功率达到100%,人们在惊叹之余,更希望了解产生奇迹的深层次原因。

在跆拳道队,无论是管理者、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在整个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及时、深入地总结是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及时的总结,对各种现象加以剖析、判断,抓住本质,对工作实践进行再认识,全方位地思考和研究,从而推进整个训练和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总结过程中本着认真细致、见微知著的思维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认真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这对于后续的训练和比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备战雅典奥运工作的关键时刻,针对运动员感到无潜力可挖的现象,领导和教练组提出了“如何看待高水平运动训练”的题目来进行大讨论,经过大家的共同研究和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运动训练是强制性、艺术性和自我改造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必须加大对教练员、运动员的自我改造。与此同时,针对比赛和运动员的特点,创编了大量的口诀,以便深挖思想潜力,稳定心理状态,清清楚楚参赛。如上场口诀“抬头深呼吸,健步走上去。行礼需周到,衣冠理整齐。目光索对手,内在含霸气。我是王中王,谁敢与我敌”;陈中比赛的开局口诀“创造机会我占先,牵动对手露破绽。果断出击打开局,进出自如是关键”;罗微的战术口诀“主动强攻讲方法,辅助变化是诱饵。预料对手起和落,抓住时差打迎反。出奇出怪能克敌,关键时刻要放电”等等。这些口诀的创编和运用凝聚了管理者、教练员及运动员共同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为备战奥运和成功参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雅典奥运会后回到北京的当天下午,跆拳道队就开始进行奥运的总结,在第一时间,趁大家还有感觉的时候,把比赛中发挥出的优势、表现出的特点、暴露出的问题等等及时地总结和提炼出来,这是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各种庆功活动接踵而来后,可能这种直接的感觉就丢掉了。因此,及时、深入地总结有益于对项目本质的把握。

综上所述,总结的内容就是发现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项目的发展趋势,技战术的新动向等,实际上这也是在不断地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以此来提高对项目的认识,更好地为将来的训练和比赛服务。

【专题点评】

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竞赛中夺取优异运动成绩,“夺取”的过程其实就是“制胜”的过程。而要制胜,就必须遵循制胜规律。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运动训练的实践证明,训练理论是训练过程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基础,是快速提高运动水平的保障,而项目的制胜规律又是项目训练理论的基础。当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群的整体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时,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那些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上,而是应该对训练的理念和思路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把握好项目的制胜规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处在运动之中,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项目的制胜规律同样也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教练员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项目的新特点、新趋势、新变化,在动态之中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从而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训练观念,变更训练计划,创新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灵活处理赛、练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竞赛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乒乓球项目的长盛不衰,跆拳道项目的突破以及刘翔在110米栏项目上的快速崛起和稳定发挥,正是这些项目的教练员重视项目制胜规律研究,大胆改革和创新训练理论和方法的良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