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校体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山东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 王黎虹

青少年体育的蓬勃发展对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稳定社会、促进人类健康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赴德国培训学习,了解了德国开展青少年体育的理念和具体做法,对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很有启示。

一、德国学校体育开展情况

青少年处于发育及成长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给青少年带来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和谐等益处;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和保持健康的身体形态,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体脂肪含量、提高心肺功能;还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有助于预防、控制焦虑和压抑的心理。而参加体育游戏能够给青少年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促进社会交往和整合,学习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这些锻炼效果还有助于提防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由于苛求、竞争、紧张及懒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危险和损害。适当参加有指导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青少年改掉吸烟、酗酒、吸食毒品、参与暴力等行为。在青少年阶段形成的体育活动方式更有可能使他们终生保持下来,这样就使他们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反,在青少年阶段形成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懒惰的生活方式、不良营养习惯、服用违禁药物等有可能一直延续到成年阶段。

由于德国青少年绝大部分处于在校学习阶段,所以青少年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学校体育。

德国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发源地。学校体育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各级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如德国体育咨询委员会关于学校体育的决议(1952年),促进学校体育的建议(1956年),德国体育宪章关于学校体育要求(1966年)和学校体育活动计划(1972年)等等,甚至在德国宪法中也有关于学校体育的条规:“每个公民都有通过体育,特别是通过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以及旅途来维护自身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权利”。具体而言,为保证学校的体育教学需要,政府规定学校要有室内、室外体育场地设施,还规定各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的场地设施上午全部向学校免费开放,私人机构的体育场馆向学校开放,由政府支付租金。由于有政府的重视,有经济做后盾,为发展学校体育事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另外,德国体联从1950年建立以来也一直注重学校体育工作,颁布了一系列专门的规章。例如1952年德国体联体育咨询委员会在《关于学校体育的决议》中指出“我们看到在德国教育事业中一定程度上重智育轻体育,这对德国青少年一代是不利的”。鉴于此,提出如下建议:建造必要的练习场所(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等);依照学校体育特点培养体育教师;在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教师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可见,1952年的决议中明确了所应达到的目标,但未能令人满意地实施。又如1956年德国体联体育咨询委员会在《促进学校体育的建议》中指出:“体育属于青少年教育的一部分,如果对体育没有或没有充分地予以关注,那么整个教育就会出问题。体育活动是青少年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并对学校体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些要求可分为4个方面:整个教学计划中体育课的课时要确定;每个年级和不同类型学校有多少周学时数(一般3学时),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哪些活动内容都应明确;体育要有受过专业教育的合适的体育教师;每所公立学校的教师要能够与他的班集体一起进行身体练习。此外,对师范院校的录取条件与教育内容应有此要求;资助练习场馆建造,这里主要指如何改造和新建体育设施的方式方法,以满足学校及校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对此国家要配给一部分资金;学校体育与俱乐部合作。这一巨大规划从50年代已开始,在随后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又不断得到强化。再如1972年德国体联与文化部长会议、地方单项协会联盟及教育科学部一起制订了《学校体育活动计划》,这一计划是1956年《促进学校体育的建议》的延续。当时的建议在随后的几年中部分得到了实现。例如:普通学校的周体育课学时由2学时增加到2.5学时;巴伐利亚州实施了多内容体育课(21种体育项目);改善了体育教师现状(学校中体育教师和指导员均是通过国家考试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增加了课外体育活动等。最后如德国体联在1985年又与文化部长会议和地方单项协会联盟共同制订了适用期到2000年的《第二个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加大了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力度,特别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及校外体育活动。

为推动学校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德国学校竭力做到使大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家长了解学校体育课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及体育课和体育课的内容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此德国的许多中小学开展了“家长体育晚会”活动。德国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体育活动,还很注意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德国各中小学积极致力于与校外体育协会的合作,这一措施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德国学校体育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不再单纯重视竞技运动,而是鼓励学生们在参加竞技性体育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休闲娱乐性的活动。

德国学校除体育课以外,其余的体育活动一般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俱乐部有校内和校外俱乐部之分,这两种俱乐部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模式均与社会上的俱乐部相似,校内俱乐部成员可以参加社会上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因此,德国的学校体育俱乐部实质上与社会体育俱乐部是融为一体的。

二、几点启示

(一)全方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德国,无论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还是青少年体育,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全方位的人本理念,很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借鉴。后备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培养人,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其次才是具备较高竞技体育水平和夺金能力的体育人才;教练员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其综合素质对培养工作的影响力不亚于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传授能力;体校,也首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学校,校长更应该是一个教育家,他应懂得教育规律,会利用规律去开展工作。

(二)注重科研保障

近几年德国体育科学界有关青少年体育培养的论文众多,各地也时时召开相关主题的研讨会,为教练员、科研人员相互交流提供机会。2002年著名的莱比锡应用训练科学研究所为近1,300名D/C级和D级运动员提供了训练和比赛的科研服务。

(三)教练员培养凸显特色

目前德国共有约5,000名教练员在州体育运动协会、专项运动协会和奥林匹克训练基地执教,其中800人是专职教练,80%以上的协会教练在从事青少年体育培养工作。德国将注意力放在教练员的质量上,例如通过加强德国体联教练员学院的工作,提高后备人才教练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把增强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以及完善合同制度作为提高后备人才教练素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

在德国,基层教练员的薪水比较高,同时教练员审核比较严格,教练员必须上过大学,经过专业培训,有足够的理论基础才能执教。同时设立不同级别教练的认证班,即使已得到资格认证,也要每隔两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了解最新的项目理念,与时俱进,这也保证了教练员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保障措施值得借鉴

为运动员提供事业发展咨询是德国后备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发展咨询员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运动员完成从学校向职业的过渡,使有天赋的青少年选手能够坚定地继续其运动生涯,同时避免运动员因为专注于高强度的竞技体育训练而忽视职业机会。同时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德国体育资助基金会都为这一事业发展咨询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因为在德国运动员从开始训练的第一天时就被要求教育——运动生涯和文化生涯要平行进行,不可偏废任何一方,优秀的运动成绩不能代表你的一生都有保障,你要真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重视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