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发展与科技情报交流及利用
- 李霞 赵华 胡文忠编著
- 1487字
- 2020-08-27 11:19:07
1.5“中介世界”和科学发展因素
1.5.1 科学知识结构的“中介世界”
科学知识结构是社会知识存在的一种方式,它用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做自己的外壳,以人类的一切科学知识做自己的内核,因而,科学知识结构是物质和精神的复合体。比如说一些信息存储于一定的物质客体上,像以纸质为载体的书刊、以磁性介质为载体的计算机软件、以仿生对象为信息储件的生命物质、以声波为载波的语言系统等,都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存在方式。这些存在的方式既不能归入物质世界,也不能归入精神世界,它具有“两重性”的特征,是介于物质与精神两个世界之间的“中介世界”。
有些人认为:科学知识结构作为精神劳动的产品应当属于精神世界。这个论断实际上是不妥的。第一,精神世界是意识形态和主观经验的世界,不论是感性的知觉,还是抽象的思维,它都和人类大脑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即精神世界是和主观的“自我”不可分离的世界,而科学知识结构则不然,它作为社会化的知识,对于科学家的主观“自我”来说,是超越了“自我”的“异己力量”。也就是说,科学家利用自己创造性的思维,一旦把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材料上升到科学知识,经过科学交流成为了社会所承认的科学知识,这个科学知识就不再受到科学家“自我”的控制,就像生产劳动者一旦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投入市场就难以支配其价值一样。科学知识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本质上是超越于精神世界的一种异化的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使它明显地区别于精神世界。第二,科学知识结构具有精神世界所不具备相对稳定性。精神世界常常存在一些思想的火花、闪念、判断和推理等状态,这些状态维持不了多久,就会被新的火花、闪念、判断和推理所取代,当这些状态一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时,就会形成较稳定的科学概念,而这些概念一旦被表述成文字,物化在载体上,形成体系,就构成比较稳定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世界的“第三态”来,即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较稳定的“科学知识结构”,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只有在科学革命到来时,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三,科学知识结构具有历史性,精神活动具有现实性。科学知识结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劳动结晶,而精神活动是科学家个体在创造性劳动时的智力激荡。科学知识结构是在整个人类知识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而精神活动则是“再现系统发育”的个体发育阶段。科学知识结构可以视为人类科学进步的历史缩影,而精神活动则是科学家个体认识不断探索的现实记录。科学知识结构常常体现一个时代的哲学精神,而精神世界则体现科学家个体智力活动的特点。第四,科学知识结构具有非生命的物质载体,而精神活动则是以有生命的人类大脑为产生基础的。精神活动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科学知识结构却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下去。
总之,科学知识结构作为“物化的知识”,虽然依附于物质载体,但这些载体不同于自然状态中的物质,它们或是经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客体,或是留有人类智力痕迹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们都是“人工世界”,而不是“自然世界”。而物质世界作为“自在之物”,永远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认识对象,它不包含任何形式的知识信息。但科学知识结构作为人类的“自为之物”,带有鲜明的智力痕迹,并活跃于两大世界的夹缝中。列宁说过:“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能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依照我们的感觉而复写、摄影、反映。”科学知识结构可以“不依人的感觉而存在”,这使它具有了物质世界的品格。然而,它又不能像物质世界那样可以只通过感觉来复写、摄影和反映,因而它又不完全具备物质的属性。因此,科学知识结构是思维的“自然之物”,是既不像物质世界,又不像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存在——中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