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饮食与健康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动态和整体。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的变化,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因此人们既要掌握自然变化规律,又要主动地适应自然变化的特点。

四季饮食

四季的饮食选择,古人提出阴阳五行之说,所谓“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认为“阳为气,阴为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把阴阳之变与食物的四气五味联系起来。《黄帝内经》中说:“对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二所气常在。”如何养阴养阳呢?李时珍说:“春食凉的关系相适应。夏日酷热,则需寒凉性的食物以清热解暑;相反,冬天气候严寒,人体则需辛温或辛热的食物以温阳散寒。

根据中医理论,四季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是对立、统一的双方,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否则人体节律就会受到干扰,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降低,即使不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也会导致内脏的生理功能失调而产生病变。

《黄帝内经》在谈到人如何才能养生时,就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即聪明人的一条重要养生原则是:必须顺从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适应一年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人体才能保持健康,人类也才能够长寿,这就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思想。

而作为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养生,则是根据在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人体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不同的饮食原则和要求。唐代医家孙思邈非常重视食疗、食养,他说:“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与四季相对应的农历,是指我国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气候特点,而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带就不一定如此,就世界范围而言则更不一样,故划分四季不能固定于我国农历的某某月,应以气象学和物候学的特征为依据。只要符合其特征的,不管当时是什么月份,均可视为是相应的季节,并按照各季节的饮食养生来调理。

四季健康

气候的变化还影响人的性格以及情绪的波动。在炎热的天气,人的血浆容易增多,血液稀释,血红蛋白相对减少,从而使人的情绪不稳。据有关资料统计,暴力事件发生较多的时候,常与当地气候的炎热状态相吻合;而在潮湿阴冷的天气,人的心情往往变得沉闷,抑郁症患者也常在此时发病。

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一年四季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气温、湿度、雨雪、气流和刮风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健康。这是由于气象因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各种感受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感冒

感冒多是由于气温的剧烈下降使人的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马上适应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冬季冷空气南下时,特别是初冬的第一次寒潮南侵时,往往感冒病人会突然大量增加。

关节炎

当天气变化,气象要素波动时,会引起患者体温调节机制的紊乱,而使血管收缩扩张不充分且时间延长;黏蛋白代谢和酶活动紊乱;关节温度下降而使病人关节疼痛加剧。据研究当大气的干湿、冷热和气压的高低变化超过一定范围时(如前后两天平均气温差大于3℃,气压差大于5、相对湿度差大于10%),关节炎的发病率就明显增加,而且往往在天气发生较大变化的前一天,症状就开始出现。

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阻碍气机,故在冬季寒潮大风天气往往是心脏病、脑血管病、精神病加重和容易发作的时候,因这种天气有诱发心脑疾病的因素。

传染病

很多传染病的流行都与季节有关。在冬春季多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百日咳等。在春秋季则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等。在南方,夏季还有乙脑、疟疾发生。这些传染病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在这样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适宜于不同的致病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气象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人们就可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气象因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在严寒、潮湿、骤冷的环境中,患者最易发病和加重病情,而其中气温的变化是影响发病和病情的主要因素。当气温愈低(日平均气温低于0℃)、气温变化大(前后两天日平均气温差大于3℃)、气压升高时,发病率增加或重病人增多;当气温上升(日平均大于12℃)、天气转暖后,病人的病情就有好转或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