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科研管理(2)

一项科研工作每收集到大量的庞杂的原始数据资料以及图片后,必须先作出初步的归纳、整理,分析各组材料与文题的关系,以及各组之间的联系。抓住与文题有关的材料,弃去那些数据不全、与文题关系不大,或有问题的材料。但这决不是只选用符合设想的资料,弃掉不符合设想的资料。就是与原来设想完全不符的材料,也要认真的分析处理、考察其出现的原因。

(二)选择图、表和照片

1.表格是进行对比、分析和表明事物间关系的良好工具。一张统计表按照统计学上的要求仔细制作,将各重要统计表制出后,即相当形成了论文的骨架。如考虑向某一专业杂志投稿时,制作的表格要符合这个杂志的要求。

2.图、照片可更加显示出事物的特点和关系,但一般应尽量少用。特殊病例,治疗前后的对比,特殊所见等选用照片,但特点要鲜明突出,取材部位要适当。

3.提炼观念。将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要根据现有材料重新核对实验设计中所提出的设想,分析原来的设想,哪些不能成立,哪些与原来的设想相反,哪些又超出原来的想法,而且可能是新事物,这要求反复看材料,反复的思考,直到概念有了,观点明确了,说明已经水到渠成,可以动手写文章了。

六、写作的一般步骤

写任何科学作品都要经过构思、拟定提纲、起草成文、修改定稿四个步骤。分析如下:

(一)构思

构思也可以称作打腹稿,就是写作前的思想准备。写科学作品与写文学作品一样,在动手之前必须经过打腹稿这一步骤。构思的要领是把经过科学处理的数据与初步形成的科学理论的雏形,经过充分的思考,务使全部内容在脑海里形成有条理的纲目(大体结构),并使整个作品的轮廓日趋鲜明,方可动笔。相传唐代文学家王勃(人称唐初四杰之一)每于写文章之前,都要蒙头大睡几天。其实并非睡觉,而是在打腹稿。鲁迅说过:“静观默查,滥熟于心”,指的就是构思成熟的意思。

(二)拟定提纲

文章不论长短,要做到条理分明、布局合理、前后呼应,必须有个提纲。拟定写作提纲是写作的重要步骤。提纲的简繁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篇幅较小的杂志短文,提纲可能是只需要提纲挈领的几行文字;篇幅较大的着作必须有层次清楚的详细提纲。拟就的提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写作过程中,随着材料和思路的展开,可能不断的对提纲进行修改、补充与调整,使之更加完善。

公开出版的着作,写作提纲还可以送请出版部门审议修改。

(三)起草成文

提纲拟好后,即可起草。起草时,把有关材料按提纲的顺序安排在最适宜的位置,以便使用。对于大型着作的材料应编号或按章、节的顺序,作出标记,以便在起草过程中随时取用。

(四)修订成稿

草稿要反复修改多次做到字句斟酌反复推敲才能定稿。这里所说的修改,包括材料组织、表达方法、文字推敲、图表运用等等。至于基本的科学原理、科学概念、科学数据则早已定型。在起草过程中发现这些方面有漏洞,也应加以修改。

上面谈到的这些步骤,只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其实,这些步骤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例如,打腹稿并不是在一切材料都齐备之后才开始考虑的,而是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就已经酝酿着写作方案了,实际上就是打腹稿或构思。由于长时间的思考与工作,不仅使资料变的井井有条,而且写作方案也日趋成熟。这时,坐下来,写作提纲就产生了。

要知道这样的真理:一部科学作品的前言并不是最先写的,往往是最后写的;一部科学作品虽然是有条理的安排,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头至尾地读下去,但是,它的写作过程却不一定是从第一个字写起的。当你对作品的某一部分有了成熟的想法时,就可以立刻把它写下来,作为提纲的一部分。

七、材料、篇幅、详略、创见

(一)材料

一般认为总是材料越多越好,可是一般的着作不需要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一篇作品的中心任务只应表达一个主题,离开了主题所要说明的论点,材料再多亦属无益,甚至有害。

不顾需要,不问青红皂白、不辨主干枝叶,盲目堆砌,结果使着作显得臃肿,长、结构松散、眉目不清、重点或中心不明,使人难以卒读,反而不好。

取材究竟多少算合乎标准,标准就是足以说明问题为限。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扣紧主题,取材精当、开掘深邃。在加上巧妙的写作方法,才能令人信服。有价值的科学着作,人们自然的会保存下来,千古流传。相反,没有价值的材料,不管你是多厚的巨册,都要被淘汰。据载,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许多书用来作浴池的燃料。

(二)篇幅

一部科学着作的价值或社会效果,并不取决于篇幅的长短,更不是与篇幅成正比。有的着作篇幅很大,都是间接材料,没有自己的东西,缺乏自己的特色,实用价值有限。相反,有些作品篇幅不大,但能对某一专题作到深入剖析,提出独到见解,读来使人收益。

在征服结核病过程中立下了不朽功勋的德国细菌家郭霍(Koch,1843~1910)关于发现结核杆菌的研究报告,只有几千字,清晰地描述了看得见、能够培养、可以导致结核病的结核杆菌的形态与特征,成为科学史上的典范。

要使文章写得精练,必须在写作过程中时刻注意,大力删除那些无关紧要的材料;在文章草稿完成之后,还要反复进行充分剪裁。要从头至尾细致审查,将可有可无的段落和字句坚决删去,使文章更加精练而充实。

(三)详略

对于内容叙述的详略,应依内容的性质而定,也就是“量体裁衣”。一般地说与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可列为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交代;对于衬托主题的相关材料,可作概括说明;对于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一般性材料,只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做到“博而不紧,详而有要”;简而不漏,详略得体。

(四)创见

所谓创见,指科学着作中不同于以往的同类着作对某一问题的新见解,新的表达方法等。简言之,就是一处具有创见性的新观点。创见是构成某一新着作的条件;如果没有创见有没有新资料的同类着作,就没有出版价值了。有没有创见是衡量一本新着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八、医学论着的基本结构

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题目、作者、单位、邮码、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在此简要分述如下。

(一)题目

论文题目要简明、确切,集中揭示论文的核心内容,既要有可检索性,又要有特异性。

精而妙的论文题目,具有新颖夺目、端庄醒神之功效,可以使论文锦上添花。论文题目写在稿纸的第一行左起顶格横写。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和代号,文字一般不要超过20个汉字,一行题目中的数字,十以内的用汉字,十以上的用阿拉伯数字,但不包括名词和形容词,如十二指肠和12例观察,十二指肠应用汉字,12例则用阿拉伯数字。同一课题的一组文章,最好是一文一题,不用“之一”“之二”之类的命题方法。总之,题目过小、过大、过于抽象、过于冗长都是不可取的,文不对题更是论文撰写所绝对不允许的。

(二)署名

署名作者,一般遵照以下四项标准:

1.论文学术内容,至少是部分内容的创造者,要对科研专着或病例报告的研究提出创新构思。对综述述评提出撰写计划。

2.应是论文数据的采集者,并对论文中的信息给予解释。

3.应能在科学界为其负责的论文学术内容进行答辩。

4.应是参加论文撰写或校定其学术内容的人。

凡个人研究成果撰写的论文,或根据个人搜集的资料积累的经验撰写的论文,应一人署名,由多人合作的论文,可多作者共同署名,署名人数虽没限制,但一般不超过五人,凡符合条件者就写,不符合条件者则不写,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负责人,其他作者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特殊情况可按姓氏笔画排列,但必须加以注明。对于确实指导过本文工作的指导者(包括本单位业务领导)可作为作者之一,一般不应另列指导者。对于仅仅是筹集资金,提供赞助,收集资料,联系出版,收纳病人以及审阅者,都不应在作品上署名,对以上这些作者,相关工作的人员在取得本人同意情况下可在文末致谢。

多学科,多单位大协作科研成果,其论文署名,以团体和集体署名,但在文末注明执笔人,主执笔人对论文负主要责任,其他主要完成人,可按贡献大小在文末列出。署名务求实事求是,既不无原则署名,又不无原则奉送。署名问题不仅是个思想作风问题,还是个职业道德问题,所以作者署名,一要庄重;二要严肃,切莫感情用事,一时冲动,草签姓名,遗恨千秋,关于署名具体格式,各家杂志要求不尽相同,撰写时应注意拟投杂志社的征稿细则。

(三)摘要

“摘要”二字,写在作者署名及其着录部分的下行,开端缩二格,留一格之后再写内53容;摘要又名提要、内容摘要,内容简介、文摘等,其概念及涵义相同。均为论文内容简介,目前摘要的内容,大体的可分三种形式。

1.报道性文摘。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内容比较具体,特别是结果中列有作为结论依据的主要数据更是必摘之要点,是一篇比较完整的短文。

2.指示性文摘。只提明文题范围,说明论文主要论述哪些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不写具体的结果和具体论点,只起解题作用。

3.报道/指示性文摘。是以报道性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信息最高部分的内容,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

4.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是摘要的四个要素,其中目的是指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所设及的主要范围。方法是指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工艺、材料、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得到的结果、性能等结论是指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建议。一般而言,报道性文摘应该具备四个要素,指示性文摘主要着眼于目的要素,其余三要素可以简单些,报道/指示性文摘,重要阐述目的和结果、文字多少常介于前二者之间,一般指示性及从几十个字到一二百字,报告性文摘,一二百字到三四百字,最多五六百字。摘要是萃取了全文的精华,文字很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己的内涵,只要读完摘要就可了解全文概况。

摘要要着重反映新内容、新方法和作者特别强调的新观点,不简单重复题目已有的内容,语义要确切,不加个人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重要的论着摘要一般应再附英文摘要一份,中英文摘要内容二者应相互符。

(四)主题词和关键词

主题词又称叙词,是医学文献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来源于主题词表,关键词和主题词就提供信息的价值来讲,二者涵义基本相同,但关键词不像主题词来自主题词表,而是从论文的文题、摘要或正文中直接提取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现成的学术名词、专业术语、事物名称等,虽然也是用表达主题内容的词,但均未经过规划处理,即便是同义词、近义词也不进行严格的优选,与论文中的自然字面形式完全一致,因其具有相对的自由性,故亦称之为“自由词”。根据我国期刊惯例,每篇医学论文,要求在正文之前标引5~10个关键词。

(五)正文

报告论文正文是核心部分,核心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察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序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调查,形成和导出的结论等。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展、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正文结构常用以下表达方式:序言、材料方式、结果、讨论。

1.序言。序言亦称前言、导言或引言,序言不同于摘要,“序言”二字不以标题的面目出现,而是隐于文内,主要是叙述做这项工作想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前人对此项工作作过哪些研究,有何结果,哪些问题已经明确,哪些问题尚未解决,目前国外对这一课题认识程度和研究现状等。具有时间性的研究,在序言开头,注意标明时间年份并不可缩写,更不用“几年来”“近年”“去年”“前年”以及至今之类的不明确语句,如无明确把握,不能把目前尚无报道,本题国内领先,方法为我首创等臆测臆断之词写入序言之中,序言应简短精练,切勿拖泥带水。

2.材料(或观察对象)与方法。这是文章基础部分。要求文字简洁、客观真切、层次分明、叙述朴实。着重说明研究(或观察)的对象和所用方法。具体说明资料和数据的来源,如样品的代表性、词间的可比性、观察指标和观察方法等。

3.结果。承接“材料与方法”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将所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并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然后用文字叙述、统计数字、百分数或图表表达。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求准确、可靠、真实、无误。此部分只写自己的材料,不引用他人的材料,不加评论、推论,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该研究得到了哪些第一手材料。

4.讨论。这是论文中较难写的部分,要求运用科学思维,即运用科学概念对结果进行逻辑处理,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通过“讨论”表达作者的主要意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从本组研究材料的结果提示出主要原理和概念;从前人的事实、理论或假说中,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新见解和理论,突出新发现、新发明;指出该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价值;提出尚未定论之处,想法和观点,进一步研究方向,避免不成熟的论断。理由充足时,可以提出设想的建议,但须恰如其分。特别应该指出,讨论部分不详细重复“结果”已叙述的内容,应紧密围绕作者得到的结果,抓住重点,摆出数据,结合必要的文献引述,作出结论。不要罗列文献或抄袭某些专着或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