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狂欢(1)

一、司法宫大厅

话说距今天时隔348年6个月零19天的早上,整个巴黎市的市民被巴黎旧城、大学城和巴黎新城这三重城垣里漫天轰鸣的钟声所惊醒。然而,1482年1月6日这一天,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一大清早就促使所有的钟漫天轰鸣、整个巴黎市的市民被惊醒的事情,也无关紧要,既非庇卡底人打来,也不是勃艮第人来攻城,大街上也没有抬着圣物盒的队伍浩荡游行。拉阿斯城,即大学城的旧称。的学子们最近也是安分了许多,没有造反。被称为“无比赫赫之主”的国王陛下也没有入城,甚至当天的巴黎司法宫广场上也没有上演吊死男女扒手的戏剧,更没有某个“奇装异服”的外国使节来造访。总之,既没有什么大人物到来,也没有什么轰动的事情发生。只不过这一天是从弗朗德勒来的使团到巴黎的第二天。

这个使团来巴黎的目的是为法国王储和弗朗德勒的玛格丽特公主“缔结婚约”的。他们的到来,令波旁红衣主教好生厌烦,可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红衣主教们最终还是摆出一副笑脸来欢迎这群来自弗朗德勒的、土里土气的“乡巴佬”。为了增添热闹的气氛,主教们还专门找人在波旁府邸演“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剧。可是,天公不作美,突然而至的一场瓢泼大雨,将很多布置精美的华丽帷幔都冲刷掉了。

很凑巧,1482年1月6日,就像法国历史学家若望·德·特洛瓦说的那样,这一天是“让全体巴黎人民激动和兴奋”的一天,因为今天是适逢从远古以来就有的两个节日:主显节和狂欢节主显节,又称显圣节。据《圣经·马太福音》记载,耶稣三次显圣,故天主教称为“三王来朝节”,定为1月6日。狂欢节,是中世纪民间的狂欢节日。在今天这个万分隆重的日子里,按照传统,不仅要在河滩上放焰火,还要在布拉格教堂中五月树和在司法宫上演神秘的宗教剧。早在5日的晚上,市长大人就命令穿着紫红色毛料上衣、胸前缀着白色大十字的差役,在街上的十字路口用喇叭向市民们通告节目的安排。

第二天清早,几乎所有的巴黎市民都关上自家的门窗和店铺,从四面八方纷纷涌向这三个指定的地方,大街上人头攒动,场面可谓是壮观之极。每个人早就打算好了要去哪里看什么样的节目,不过,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巴黎市的一些老居民,他们深知这个时候赶往什么地方最有意思。他们认为,这个时候去看那棵五月树是没什么乐趣的,因为一月的天气是很寒冷的,站在寒冷的天气里看一棵树肯定是没什么意思的,去看放焰火还不错,还有就是去司法宫看宗教剧也很不错,因为司法宫在这个时候非常暖和。

大多数市民都奔向了司法宫去看宗教剧,因为他们知道,前两天从弗朗德勒来的使团也会来看,并且他们还会观看在同一大厅举行的推举愚人王的场面。不过,这么多人要想在今天这个热闹的日子里挤进司法大厅可不是一件易事。尽管在当时,司法宫大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厅。

只见络绎不绝的人群,犹如奔腾不息的洪流一样源源不断地挤进已经人满为患的司法宫大厅。各个通向这里的街道一时间都成了大小不一的小河道。司法宫是一个高大的哥特式建筑,它正面的中央有一道大台阶,上上下下的人流交织在一起,可谓是拥挤不堪。在中央台阶底下,人流顺着两边的斜坡迅速地朝着两个方向扩散开来。此时的场景,就像一个巨大的喷泉由司法宫中央喷射开来,向四周流着散乱的水柱。喧闹声、还有成千上万只脚踩踏出来的脚步声,充斥在司法宫广场的上空,以至于广场上显得无比热闹。不过此时还有一种声响盖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声响,那就是警察在维持秩序时推搡和喊叫的声音。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善于维持良好的秩序一向都是这些警察们的优良传统。在今天这个重大的日子里,很显然他们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的。

有很多人眼见挤进司法宫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又不想错过这样的热闹,所以他们迅速爬到窗户或屋顶上,在高处由上而下注视着整个司法宫,注视着犹如潮涌的人群。时至今日,巴黎仍然有很多人喜欢观望由许多看热闹的人组成的场面,就算是看不到里面发生什么事情,不过只要想想,也会觉得很有意思。

不妨假设一下,倘若我们这些生活在1830年的人也加入了这群十五世纪的巴黎市民当中,同他们一起前呼后拥、你推我搡、跌跌撞撞地挤进原本十分宽敞,而1482年1月6日这天却显得特别窄小的司法宫大厅,我想那场面肯定会很有趣。更何况我们周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那么的古老,我们定然会觉得格外的新鲜。

如果读者不反对的话,就请跟我去感受一下十五世纪司法宫大厅的盛况,你们一定会觉得无比的新鲜。

首先,进入大厅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人声鼎沸,震耳欲聋,气氛在节目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达到了顶点。大厅顶部是两行尖拱圆顶,涂刷成天蓝色,金色百合花的雕镂木板;大厅地面铺的是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板,而大厅里纵向排列着一根又一根坚实的柱子,支撑着屋顶七个落拱点。前面四根柱子的周围摆着几个卖金属饰品的小货摊,后面三根柱子周围摆着几条破旧不堪,但是被磨得油光锃亮的条凳。大厅的四周,顺着墙根,窗户与窗户之间,门与门之间,柱子与柱子之间,摆放着自法拉蒙法拉蒙:传说中法兰克人的君主,生活在公元五世纪。以下法国历代君主的雕像,并且这些君主形态各不相同:无所作为、懒散的君主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而勇武好战的君主则昂首挺胸,双手直指天空。此外,一扇扇尖拱长窗上的彩绘玻璃五光十色,宽阔出入口的门窗,都是精工细雕,富丽堂皇。这一切,在当时还是那么光彩夺目,甚至有些让人眼花缭乱,而现在却是色彩暗淡,留下的只有灰尘和残破。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在十五世纪辉煌一时的大厅,在1482年1月6日这一天,却成为了成千上万人瞩目的焦点。无数的市民——不论穷富,都是毫不例外地涌向了这里。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地想象一下的话,当时的场景就会完整细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毫无疑问,如果当初没有发生拉法亚克刺杀亨利四世【亨利四世:(1553—1610),法国国王,1610年5月14日被弗朗素瓦·拉法亚克刺杀。】的这桩案子,那么这桩案子的卷宗就不会被存放在司法宫的档案室里,而拉法亚克的同伙们也就不会为了自己的安全去策划烧掉档案室了。当这些同伙在没有办法烧掉档案室时,最后他们只好选择一把火烧掉司法宫。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刺杀亨利四世的这件案子,也就不会有1618年那场大火了。这样一来,古老的司法宫以及它那华丽无比的大厅,就会屹立不倒,你们也就可以亲自去看了。这样我们都省事,我也不用费劲地描述,你们也不用耗尽脑力去想象了。

当然,也许拉法亚克根本就没有同伙,又或者是,即使他有同伙,也不能证明他们跟当年的司法宫失火案有关联,因为,用其他两种理由来解释这件失火案也是行得通的。第一种理由:就在当年3月7日午夜时分,一颗宽约一尺、长约一臂,并且燃烧着的天外流星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司法宫上面;第二种理由,正如特奥菲尔的四行诗说的那样:

此事说来真可恶,

司法女神降巴黎。

皆因辣椒“吃辣椒”为双关语,亦可解做贪污受贿。吃得多,

遂令庙堂烧作灰。

对于“司法宫纵火案”有以上三种基于政治、自然、诗歌的解释,不论哪种更为合理,但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原来盛极一时的司法宫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座堪称法国最早的王宫,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造成这一切的“功臣”自然就是那场大火,当然还要归功于历年来的修复工作。这座被称为卢浮宫的长兄的王宫,在美男子菲利浦王【美男子菲利浦王(1268—1314):即菲利浦四世,1285~1314年在位。】在位时期,就已经名声大噪了,有人甚至去寻找过由罗贝尔王【罗贝尔王(970—1031):即虔诚者罗贝尔二世,996~1031年在位。】建造的恢弘的建筑。当年圣路易【圣路易(1214—1270):即法王路易九世,1226~1270年在位,他于1234年娶普罗斯旺伯爵之女玛格丽特为皇后。】和玛格丽特成婚时用的那一间枢密处房也已不知去向,圣路易身穿驼毛布上衣,外罩长外套,脚穿黑色的靴子,同安魏耶【安魏耶:即约翰·安魏耶(1224—1317年),法国历史学家,圣路易的近臣。】一起席地躺在毛毯上,审理案件的花园也不见了。皇帝西吉斯蒙的寝宫如今在哪里?查理四世的呢?无领地王若望的呢?查理六世颁布大赦令的那个楼梯又在哪里?马塞尔当着王太子的面,杀死罗贝尔·德·克雷蒙和德·香槟元帅时,所踏的那块石质地板又在何处?还有就是撕毁伪教皇贝迪克特诏书的走廊在哪里?当年那些无耻的传谕使者们就是在那个走廊里被拖出去当街游行、示众谢罪的。……总之,当年装修豪华、宏伟壮观的一切建筑都消失了。时光如流水,历史更迭,当年一切美丽的东西到如今剩下的只有残缺,一些粗鄙庸俗的玩意儿代替了原来高贵优雅、珍贵稀奇的东西。历史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迁,原有的一切早已经变成回忆。

但是,不管怎样,都无法否认十五世纪时古老的司法宫的尊贵卓绝:宽敞明亮的大厅,一端安放着一张世所罕见的大理石桌子,这张桌子无论它的长度、宽度、厚度都称得上是当世绝无仅有的。正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世上再也找不出这么大块的桌子了”,这可是足以让卡冈都亚卡冈都亚:法国著名作家拉伯雷小说《巨人传》中主人公,食量惊人。他对于大块的东西总是垂涎欲滴。垂涎三尺的;另一端是一座小型的教堂,里面有路易十一让工匠们雕刻完成的自己的跪像,被安放在圣母像的前面,并且路易十一还专门命人把两个他认为最好的皇帝的塑像也一并搬进了小教堂里,一并摆在圣母像的两侧。全然不顾这两尊塑像被搬离那一列君主塑像时留下的两个突兀的空白。那个时候,这个小教堂刚刚落成还不满六年,一切都是崭新的,不仅雕刻精美、布局合理,就连任意一个窗子或者门的做工都是非常的精美。这也成为后来延续到十六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正对着大门的大厅中间,背靠着墙壁,有一个专门为弗朗德勒使团一行人搭建的临时看台,这座看台布置精美、装饰豪华。这座看台无疑也成了当时司法宫大厅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张超大的、举世无双的大理石桌子便是表演宗教剧的舞台,尽管桌面早已被司法宫的官员们的鞋跟磨得到处是印痕,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它此时的实用价值。一大早,这个大“舞台”就被布置妥当。桌面上搭起了一个相当高的木架笼子,顶板充作舞台,这个笼子足以让整个大厅里的所有人都看得见,笼子的四周挂满了垂幕,是充当换衣间用的。外面突兀地竖起一架梯子,是连接换衣间和舞台用的,当然也是为了演员上下场更方便。这样的舞台布置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简陋,可在当时却是无比的隆重,还有上演的戏剧,也是为众人深深喜爱的。另外,大理石桌子的四个角还分别坐着一个人,按照惯例,凡是重大的节日,必须有四个司法宫典吏在此镇压场面。

正是因为这实在是少有的节日,许多巴黎市民都是早早地就进入了司法宫大厅,有些市民甚至在天不亮的时候就跑来排队,更有甚者甚至在大厅门口过夜,为的就是好占据一个有利于观看的位置。就这样,到了早上,人如潮水般的涌来,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可以这样说,只要能站人的地方都已经挤满了人,哪怕是只能站下一只脚的地方。从早上就一直这样,很多人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因此,每个人的脾气好像都变得很大,动不动就大吵大嚷,大动肝火。大厅本来是很大的,可是这么多的人一下子挤进来,一时间便显得十分狭窄,人们几乎都要窒息了。弗朗德勒使团一行人还没有来,人们的喧嚣、吵闹就已经无法抑制了。他们毫无顾忌地张口大骂那些弗朗德勒人、波旁红衣主教、司法宫典吏,还有那位可爱的玛格丽特公主,不仅骂这些,他们还抱怨可恶的天气,一切他们能想得起来的事物,瞬间都成了他们咒骂的对象。市民们的不安和躁动,倒使得散布在人群中的学生和仆役们大为幸灾乐祸,他们专门搞恶作剧整治别人,这也使得整个场面更加狂躁,就像一颗快要爆炸的炸弹。

尤其是那帮学生,他们不但不讨厌这种混乱、拥挤不堪的场面,相反,还十分喜欢。他们很懂得如何从这些痛苦中汲取有意思的笑料,他们毫无顾忌地打破窗子,逍遥自在地坐在窗子上观看大厅里面和大厅外面狂乱的人群,还不时地模仿和丑化别人的言语和动作。显而易见,这帮学生不像其他市民那样,他们丝毫不感到烦躁和不安,从眼前的景物中导演出一场戏来,自得其乐,耐心地等待另一场戏的开演。

“嘿,这不是‘磨坊’若望·孚罗洛·德·梅朗狄诺?没错,肯定是你。”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声音,“你看你,你可真是个‘磨坊’,瞧你的那两条胳膊两条腿,就跟迎风旋转的风车一样。你什么时间来的啊?”

这位绰号“磨坊”的小淘气鬼,有着一头卷曲的金发、一张俊秀调皮的面孔,此刻他正用双脚勾在一根柱子的饰叶上。只见他回答到:“可怜呀,我已经足足等了四个多小时了,我刚来的时候,正赶上小教堂里做七点钟的大弥撒,刚好听见唱诗班的小孩子们唱圣歌的第一节。但愿上帝能够看得见这一切,把我在地狱受苦的时间减掉这四个钟头,等待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磨坊”的声音刚落,先前的那个人又接着说:“唱诗班的歌曲还真是不错,他们的嗓音比他们的帽子尖还尖,国王陛下为圣若望先生举行弥撒之前,应该先打听打听,圣若望先生是不是喜欢听用普罗斯旺口音唱出来的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