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描述的,否则,它就一定不是永恒之“道”的真实涵义了;
“名”,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真正的“名”是不可以用文来表述的。
“无”,是天地的元始,是天地创始的根源;
天地产生以后就是“有”,就由天地产生万物并滋养万物。
所以,从“恒无”去观察“道”的奥秘;从“恒有”去观察“道”的接交。
“恒无”和“恒有”的本源相同而名称相异,但都是“道”的一种变化。这两种变化都可以叫做“玄”,“玄之又玄”之“道”,便是一切玄妙生物现象的总的发源地。
■活学活用:遵循自然规律,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因此老子开篇明义,首先讲“道”。
何谓“道”?
要理解“道”,首先要排斥“神”或“天意”的言论,这是毋庸置疑的。老子所讲的“道”并不是道家白日飞升的理想,他所讲的“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是先天地而生,天下万物的生母;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滋养天地万物;它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天地万物,却从来都顺其自然而不加以干涉。
由此可知,老子所讲的“道”,指的就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有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而不违背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其实,对于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我们人类并不陌生,它是人类成长的发源地,从猴子——猿人——直立行走——高智慧的人,人类在这些规律中前行了几百万年,如果说,人类正是借助各种宇宙和自然的规律而最终使自身获得脱离低等动物的伟大成就,应该不是夸张之辞。
规律要顺从而不是违背,可是纵观我们人类的昨天和今天,在人类对于万物的认识中,对规律的作用和性质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人只知孜孜追求名利,去实现各种欲望,对宇宙和自然的规律简直是不屑一顾,做了许多违背规律的事情。
违背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在我们身边大到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气候恶化……小到一个人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恶习流行……这些终是人类的自取灭亡。认识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去做的事情,这也正是老子所讲的“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在这第一章中,老子以非常简洁、明快的笔触,提醒我们认识“道”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言是具有极大局限的、是片面的。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管你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局限的,所以,不应停留在原地而不思进取。要想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必须不断地加以认识,这才是认识“道”的正确方法。
我们一旦真正认识了这“道”深邃难测、微妙难识的本质,也就打开了认识世界万物的根源和运动、发展、进化的奥秘,也就找到了我们立身处世的原理,我们便会在这宇宙和自然的大道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断章取义:
“道”可以说是《道德经》的根本核心,“道”字从“首”从“辶”,“首”是我们的头脑,“辶”是行走的意思。所谓头脑在行走,就是说我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人生、世界和宇宙这一过程就是“道”。这种我们通过思考所得到的认识也应该是“道”,这种认识可以说是某种规律。所以老子这里所谓的“道”就是指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人类的宇宙观或自然观、世界观。
规律需要顺从而不是违背。违背规律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甚至会引来灭顶之灾;反之,顺从规律则会一帆风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永远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