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家粹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稗家粹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向志柱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5.3万字

更新时间:2022-07-22 15:48:51 最新章节:《稗家粹编》与我的因缘际会(代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海内孤本《稗家粹编》是晚明著名出版家胡文焕选编、于万历甲午(1594)序刻的小说选集,但国内外小说书目、文学史教材以及研究论文、著作等都没有提及。《稗家粹编》具有明确的出版时间,收录有许多珍稀小说,并且包含许多重要的富有学术探讨意义的异文,与文言小说的编选、通俗类书的编辑、话本小说和诗文小说改编、汇编型小说的创作和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书强调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小处着笔,大处着眼,是对《稗家粹编》的资料价值、文献价值、研究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在古代小说的版本、本事、成书等基础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义。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向志柱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运用英国F.R.利维斯、T.S.艾略特,美国哈罗德·布鲁姆,法国雅克·德里达、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蒂费纳·萨莫瓦约,荷兰杜威·佛克马等文学理论家的著述,对“传统”“影响”“踪迹”“互文”等文学史问题进行研究阐释,不局限于现代范畴,也超越内部或外部研究视域。
    张蕾文学33.7万字
  • 会员
    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
    李国华文学29.7万字
  • 会员
    文艺复兴,顾名思义,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也是古希腊文明的复兴。文明的所有主要领域,即文学、艺术、科学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诞生了众多巨人与巨作。这些巨人与巨作,如永恒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自文艺复兴之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可谓如江河湖海,汹涌澎湃,滔滔不绝,直至今天。
    文聘元文学14.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重绘了现代抒情诗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傅华文学20.6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苏轼和北宋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黄庭坚和北宋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南宋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等文章。
    张少康文学43.9万字
  • 会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具有世界革命意识的德语左翼作家将书写视域延展至正在经历无产阶级革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国,并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本书将注意力集中于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和埃贡·基希等德语左翼作家创作的典型的中国叙事作品,以情节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切入文本,剖析、审视和挖掘文本叙事生成的过程和策略。本书选取英雄叙事、女性形象、空间叙事三个维度,分析作为叙事基点与旨归的中国叙事在
    陈丽竹文学14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为诗歌史略,从诗字原始观念的形成、《诗经》和《楚辞》,论述到少数民族诗人和域外汉诗;下编为词曲史略,考察了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转折,并且比较了诗词曲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的异同,勾勒出词曲历史的发展脉络等。
    张伯伟文学28.3万字
  • 会员
    本书尝试梳理日常物象浮出文学地表的历史过程,并通过经典文本钩沉那些原本被视为零散、琐碎、缺乏独立价值的日常物象描写,使其重新进入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借此激发对明清日常叙事新型审美风格及创作观念、明清物质生活及文化的感知与理解。
    刘紫云文学32.9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四卷本“科学院版”《俄国文学史》的翻译工程如何全面呈现苏联时期一流学者所描述的从10世纪至十月革命前俄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梳理展示了这一千年间俄国文学的历史演变、艺术成就、思想价值、文化蕴涵和美学特色;在和国内外同类著作的比照中,揭示这套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主导思想和编撰原则,发现其结构方式、方法论特点和话语特征,探明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建构和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为
    汪介之文学3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重绘了现代抒情诗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 会员
    本书重在阐述文学理论的实践特质问题,并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探讨文学理论的功能、价值以及理论机制问题,在实践走向、范畴开掘、原理反思、理论演进等方面对文学理论实践视域的展开提出重要设想,并立足学科体系、教学状态、文学现实和地方本土文学文化资源,对文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打开封闭的文学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推进文学理论建设的可能性。
  • 会员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
  • 会员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 会员
    这是一本精彩的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本书通过采访11位入选“爱阅童书100”书目的童书创作者,揭秘优秀童书背后的故事,剖析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儿童文学观。视角新颖、挖掘深入的提问与蕴藏智慧和独特思考的回答,带领读者亲近作者、理解作品。本书也为读者全面了解当下的童书创作和出版生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文视角。
    王欣婷文学理论10.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比较文学跨界研究角度对文学与生态学、文学与影视艺术、文学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的跨文化影响、比较与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与跨文化交流异常活跃的背景下,许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晰了,特别是人文学科,彼此的交融愈加深入而广泛,其中文学起到了承载文化传播与促进学科交融的重要媒介作用。因此对文学进行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研究、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