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编委会
特稿
从印度洋时代向太平洋时代的转型:基于明代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
一 第一部曲:中国与印度洋
二 第二部曲:印度洋向太平洋的嵌入
三 第三部曲:中国与太平洋
结语
丝路历史文化
马可·波罗足迹考:从伊朗起儿漫到忽鲁模思的往返路线
一 马可·波罗于伊利汗国时期在伊朗境内游历路线的总体情况
二 哥那撒勒迷的具体位置探源及地理概况
三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那古荅儿及不安全因素
四 马可·波罗从忽鲁模思回到合赞汗朝廷的路线
结论
历史视域下的伊朗文化构建
一 历史进程中的外来民族与伊朗主体民族以及民族心态的构建
二 建筑、建筑装饰的内外元素与伊朗社会的物化构建
三 外来治理方式与伊朗各种制度演进
四 外来语言文学与宗教对伊朗人内在心灵构建的影响
18世纪东南亚高地傣掸民族政权与政治生态案例分析
一 中心与边缘:孟连土司与周边国家权力中心关系
二 坝区与山地:孟连土司政权及内部族群关系
三 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孟连土司与周边傣掸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
四 外来势力:孟连土司境内的矿民集团
结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伊朗经济合作与伙伴关系构建
一 中伊经济合作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二 中伊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三 “一带一路”下的中伊经济合作发展
四 中伊发展经济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挑战
结论
沙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以《利雅得报》为例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利雅得报》对中国治国理政新思想报道分析
结论
伊朗水资源危机对其国家安全的影响评估
一 伊朗水资源危机
二 伊朗水资源危机对伊朗国家安全的不利影响
三 伊朗的水资源危机及其衍生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结语
丝路学研究
构建一带一路学:中国丝路学振兴的切实之举
一 丝路学: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的百年变迁
二 理论溯源:由三大理论与双核特质构成的显学品格
三 分歧明显:西方认知“一带一路”的独有现象
四 中国丝路学振兴的切实之举
《新丝路学刊》征稿启事
更新时间:2025-04-08 14: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