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寒柳堂集
论《再生缘》
论《再生缘》校补记
《论〈再生缘〉》校补记后序
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
韦庄《〈秦妇吟〉校笺》
狐臭与胡臭
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序
朱延丰《突厥通考》序
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
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
《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
赠蒋秉南序
柳如是别传(上册)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其附带问题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 附 河东君嘉定之游
(一)
(二)
(三)
(四)
附 河东君嘉定之游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柳如是别传(下册)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第五章 复明运动 附钱氏家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钱氏家难
附记
元白诗笺证稿
彩插
第一章 长恨歌
第二章 琵琶引
第三章 连昌宫词
第一说 讨淮蔡时作
第二说 淮蔡平后作
第四章 艳诗及悼亡诗
附:《读〈莺莺传〉》
第五章 新乐府
七德舞
法曲
二王后 海漫漫
立部伎
华原磬
上阳白发人
胡旋女
新丰折臂翁
太行路
司天台
捕蝗
昆明春
城盐州
道州民
驯犀
五弦弹
蛮子朝
骠国乐
缚戎人
骊宫高
百炼镜
青石
两朱阁
西凉伎
八骏图
涧底松
牡丹芳
红线毯
杜陵叟
缭绫
卖炭翁
母别子
阴山道
时世妆
李夫人
陵园妾
盐商妇
杏为梁
井底引银瓶
官牛
紫毫笔
隋堤柳
草茫茫
古冢狐
黑潭龙
天可度
秦吉了
鸦九剑
釆诗官
第六章 古题乐府
附论
作者附记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一 叙论
二 礼仪
三 职官
四 刑律
五 音乐
六 兵制
七 财政
八 附论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自序
上篇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中篇 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下篇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
插图
两晋南北朝史(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一 魏晋统治者之社会阶级 附论吴蜀
二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
三 清谈误国 附“格论”
四 西晋末年之天师道活动
五 徒戎问题
六 五胡种族问题
七 坞壁及“桃花源”
八 司马氏渡江建国及侨民住地 附淝水之战
九 胡族之汉化及胡汉分治
十 东晋时代北方徒民问题及北强南弱之形势
十一 江东统治阶级之转移
十二 “六镇”问题 附北朝之兵
十三 北魏前期之汉化 附筑城问题
十四 北魏后期之汉化 附户籍问题
十五 北齐之鲜卑化及西胡化
十六 梁之灭亡
十七 宇文氏之府兵及关陇集团 附乡兵
十八 南北社会异同
十九 道教与佛教之关系
唐史讲义
一 关陇集团与隋唐皇室
二 隋末群雄
三 唐初与突厥之关系
四 唐起兵太原及入关
五 太宗与建成之关系
六 魏征与太宗之关系
七 太宗皇位继承问题
八 隋唐与高丽之关系
九 蕃将与府兵
十 睿宗玄宗父子间之关系
十一 科举制度及政治党派
十二 李武韦杨集团
十三 安史之乱
十四 唐前期财政
十五 藩镇
十六 宦官
十七 唐后期财政
十八 黄巢 沙陀
十九 唐代文学
元白诗证史讲义
《才调集》卷五
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集》卷一二
长恨歌
《全唐诗》第十六函《白居易》卷二一
《元氏长庆集》卷二四
《元氏长庆集》卷二六
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集》卷一二
《全唐诗》第十八函《李绅》卷一
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集》卷二
《元氏长庆集》卷二四
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集》卷三
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集》卷四
附:《长恨歌传》详略两本对照
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书《魏书·萧衍传》后
支愍度学说考
甲 材料
乙 何谓心无义
丙 心无义与“格义”之关系
丁 心无义之传授
戊 “格义”与“合本”之异同
己 附论
更新时间:2021-03-17 15: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