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修打印机的学问

  • 破茧CEO
  • 王建波
  • 4044字
  • 2025-04-12 19:11:19

清晨五点四十五分,程默站在公司大楼前搓着手哈气。深秋的晨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他后悔没戴围巾。按照陆远山昨晚发来的短信,他需要在六点前到达公司,但没说具体干什么。

保安睡眼惺忪地给他开了门:“小伙子,你也太拼了吧?这么早来上班?“

“有点急活。“程默勉强笑了笑,快步走向电梯。

顶楼董事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程默轻轻敲了敲。

“进来。“陆远山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推门进去,程默愣住了。陆远山穿着深蓝色工装裤和灰色格子衬衫,正蹲在打印机旁摆弄着什么,看起来像个普通的维修工。

“愣着干什么?过来帮忙。“陆远山头也不抬地说。

程默赶紧放下背包凑过去:“打印机坏了?“

“显而易见。“陆远山递给他一把螺丝刀,“拆开侧盖,看看进纸轮。“

程默接过螺丝刀,一头雾水。堂堂远山科技创始人,一大早叫他来就为了修打印机?

“陆老师,这种事不是应该叫IT部门...“

“这就是你的第一课。“陆远山打断他,“动手。“

接下来的四十分钟,程默在陆远山的指导下,拆开了那台价值不菲的激光打印机,清理了进纸轮,更换了磨损的搓纸垫,最后重新组装。他的手指沾满了碳粉,白衬衫袖口蹭了一道黑印。

“试试。“陆远山递给他一叠纸。

程默放入纸张,按下打印键。打印机嗡嗡运转,一张测试页完美输出。

“修好了!“程默不自觉地露出笑容,随即又困惑起来,“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

陆远山站起身,走向洗手间:“跟我来。“

洗手间里,陆远山一边洗手一边问:“知道为什么让你修打印机吗?“

程默摇头。

“三个原因。“陆远山竖起三根手指,“第一,培养动手能力。现在的年轻人太依赖理论,手脑协调差。第二,了解设备结构。做技术的人如果连常用设备都不懂,怎么设计好产品?“他停顿了一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学会从底层做起。“

程默看着自己手上的碳粉污渍,若有所思。

“记住,程默。“陆远山递给他一条毛巾,“商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真正的高手,既能制定战略,也能解决最基础的问题。就像打仗,将军也得会擦枪。“

这个比喻让程默心头一震。他突然明白了陆远山的用意——不是真的要他学修打印机,而是培养一种态度。

“谢谢陆老师,我懂了。“程默诚恳地说。

陆远山看了看手表:“七点了,去运维部报到吧。记住观察周围的一切,晚上写份报告给我。“

程默刚要离开,陆远山又叫住他:“对了,把衬衫换掉。柜子里有备用的。“

程默打开一旁的衣柜,里面整齐挂着几件白衬衫,尺码正好是他的。这个细节让他心头一暖——陆远山早就准备好了。

运维部的工作比程默想象的还要枯燥。一上午他处理了十七张工单,大多是重置密码、修复网络连接之类的琐事。午休时,他正想去食堂,部门主管赵志明叫住了他。

“程默,张副总那边有台服务器出问题了,点名要你去处理。“

程默后背一凉。张副总?林妍的新欢?这是巧合还是...

“好的,我马上去。“程默硬着头皮答应。

三十四楼副总裁办公室外,程默深吸一口气才敲门。开门的正是张明本人——四十出头,保养得宜,一身定制西装,手腕上的百达翡丽闪闪发光。

“你就是程默?“张明上下打量他,眼神像在看一只蝼蚁,“技术部没人了吗?派个毛头小子来。“

程默握紧工具箱把手:“张总,请问服务器是什么问题?“

“自己看。“张明指了指里间的机房,“那台戴尔PowerEdge,系统老是崩溃。里面存着重要数据,弄坏了你担不起责任。“

机房里,程默发现所谓的“问题服务器“根本就是一台老掉牙的设备,系统日志显示硬盘有坏道,早该淘汰了。他正要开始检修,突然注意到服务器标签——这是财务部的备用服务器,理论上不该放在张明这里。

两个小时后,程默勉强让那台老爷车般的服务器重新运转起来。他整理工具时,无意间瞥见一个打开的文件夹放在角落,上面标着“星辉项目“。这个名称他好像在哪听过...

“修好了?“张明突然出现在门口,吓得程默一激灵。

“暂时可以用了,但建议更换新设备。“程默尽量保持专业语气。

张明冷笑一声:“运维部现在都这么跟领导说话了?“他走近几步,压低声音,“听说你最近跟陆老走得很近?别以为抱上大腿就能翻身。记住,在这栋楼里,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你混不下去。“

程默这才明白,张明是故意的。林妍肯定告诉了他自己和陆远山接触的事,激起了这位副总的危机感。

回到工位,程默发现桌上堆了十几张新工单。同事小李同情地小声说:“张副总那边特意交代的,说你有'特殊才能',要多锻炼。“

接下来的三天成了程默的噩梦。张明变本加厉地刁难他,每天指派大量紧急工单,还专挑下班前发来。程默不得不加班到深夜,连早上去见陆远山的时间都被挤占。

周四晚上十点,程默独自在空荡荡的办公室整理旧服务器清单。这是赵主管临时加派的任务,要求他连夜完成。翻到一台编号SRV-2018的戴尔服务器时,程默愣住了——这正是他前几天在张明办公室见到的那台。

出于职业习惯,程默查看了服务器日志。奇怪的是,这台设备最近三个月频繁有大规模数据传输记录,而且都是深夜操作。更可疑的是,传输目的地是一个外部IP地址。

程默的心跳加速了。作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很可能是数据泄露。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拷贝了相关日志,同时发现了一个名为“星辉项目“的加密文件夹。

正当程默试图进一步查看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他迅速关闭界面,装作在整理清单。

“还没走?“赵主管探头进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笑容,“张副总很看重你啊,明天上午九点他办公室,有个重要系统需要维护。“

程默点点头,心里却警铃大作。这明显是个陷阱,但他暂时没有应对之策。

回到出租屋已是午夜。程默精疲力尽地倒在床上,手机突然震动——陆远山的短信:

“明天六点,城东商业区麦当劳。穿便装。“

程默想回复解释最近的状况,又觉得电话里说不清。最终只回了个“好的“,然后盯着天花板发呆。张明的针对、可疑的服务器、神秘的“星辉项目“...这一切像一团乱麻,而他才跟陆远山学了不到一周,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第二天清晨,程默顶着黑眼圈来到约定地点。陆远山已经坐在角落里,面前放着两杯咖啡和两份早餐。

“坐。“陆远山推过一杯咖啡,“你看起来像被卡车碾过。“

程默一口气灌下半杯咖啡,然后把这几天的遭遇和发现一股脑儿倒了出来。说到张明的刁难时,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

“...所以现在他明显是在针对我,还有那台服务器也很可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程默喘着气结束了他的倾诉。

陆远山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麦满分:“说完了?“

程默点点头。

“第一,冷静。“陆远山竖起一根手指,“敌人越急,你越要稳。第二,证据备份了吗?“

“备份了。“

“好。“陆远山又竖起第三根手指,“第三,今天跟我去个地方。“

半小时后,他们站在商业区一家电子产品专卖店前。店面装修豪华,招牌上写着“智家未来“。

“知道这是谁家的店吗?“陆远山问。

程默摇头。

“科锐电子的主要竞争对手,上个月刚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陆远山递给他一张百元钞票,“进去买个最便宜的产品,注意观察。“

程默一头雾水地走进店里。二十分钟后,他拿着一个智能插座出来,脸上带着疑惑。

“发现什么了?“陆远山问。

“他们的系统...好像和科锐的很像,但操作简单很多。“程默回忆着,“而且店员一直在强调'一键操作'、'老人小孩都会用'。“

陆远山点点头:“这就是科锐失败的原因——脱离用户实际需求。技术再先进,不好用就是垃圾。“他指了指马路对面,“现在去那家咖啡店坐着,数数一小时里进店多少人,多少人提着购物袋出来。“

就这样,程默跟着陆远山在商业区转了整整一天,观察了三家竞争对手的门店,记录客流量、消费习惯、店员话术...傍晚时分,他们坐在公园长椅上整理笔记。

“看出门道了吗?“陆远山问。

程默翻着笔记:“智家未来的客户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最看重简单易用;极控科技的客户偏年轻,喜欢可定制性...“他突然抬头,“这不就是科锐面临的问题吗?他们试图做一个满足所有人的系统,结果谁都不满意。“

陆远山满意地笑了:“市场调研不是坐在办公室看报表,而是走到真实用户中间去。同样的道理...“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也适用于处理张明那样的人。“

程默眼前一亮:“您是说...“

“了解你的敌人比了解朋友更重要。“陆远山站起身,“现在,说说你那台可疑服务器的事。“

程默详细解释了发现的可疑数据传送和“星辉项目“文件夹。陆远山听完,表情变得严肃。

“星辉项目...“他喃喃自语,“有意思。备份好所有证据,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那明天张明叫我去...“

“正常去。“陆远山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记住,面对毒蛇,要么一击毙命,要么假装没看见。你现在力量不够,只能选后者。“

回公司的路上,程默感觉肩上的重担轻了不少。陆远山虽然没有直接帮他解决问题,但给了他方向和底气。更重要的是,今天学到的市场分析方法让他大开眼界——原来商业决策可以这样做。

第二天上午九点,程默准时出现在张明办公室。这次是一台新服务器,问题也很简单——明显又是刁难。

“听说你最近很忙啊?“张明靠在真皮座椅上,脸上带着猫戏老鼠的笑容,“还抽空见了陆董事长?“

程默一边检查服务器,一边平静地回答:“只是例行维护。“

“呵,嘴还挺硬。“张明站起身,走到程默身边,“我查过你了,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小子,靠着奖学金读完大学,现在月薪不到八千。“他俯身在程默耳边,“你觉得陆老真会看上你这种货色?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

程默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秒,然后继续敲击。他想起了陆远山的话——敌人越急,你越要稳。

“张总,服务器修好了。“程默站起身,面带微笑,“建议您以后用新设备,数据安全更有保障。特别是...重要数据。“

最后四个字他说得很轻,但张明的表情明显变了一下。

“你什么意思?“张明眯起眼睛。

“没什么,职业建议而已。“程默收拾工具,“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先回去了。“

走出办公室,程默长舒一口气。这是他第一次在面对张明时没落下风。虽然离真正的反击还远,但至少不再任人宰割了。

午休时,程默收到陆远山的短信:“今晚七点,老地方。带上你的发现和思考。“

程默看着手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一种奇妙的转变——从被动挨打到开始思考对策,从盲目愤怒到冷静观察。这种变化细微但真实,就像春芽破土,虽然微弱,却蕴含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