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塔影楼之约

暮春,广州城仿若一幅鲜活的水彩画。暖烘烘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唤醒了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木棉花恰似天边绯云,在枝头热热闹闹地绽放,馥郁芬芳的甜香,悠悠然地弥漫在城市的每一寸空气里,萦绕在大街小巷,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

陈子轩身着一袭素色衬衫,衣角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神色专注,眉头微微皱起,手中紧紧握着祖父留下的旧地图。这地图的边角早已磨损,纸张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每一道褶皱都仿佛在诉说往昔的故事。他穿梭在老城区曲折幽深的巷弄中,斑驳的阳光透过交错纵横的屋檐,在他身上投射出明暗相间的光影,宛如跳动的音符。陈子轩时而驻足凝视,时而对照地图辨认方向,脚步匆忙又坚定,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巷走向珠江北岸,寻觅着塔影楼的踪迹。

相传,塔影楼始建于清朝末年。一位告老还乡的朝廷官员,痴迷于岭南文化,耗尽数年心血,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打造出这座别具一格的楼阁。塔影楼临江而立,凭借绝佳的地理位置,成为观赏江景的不二之选。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与塔影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这里还是文人墨客的雅集之所,无数诗词歌赋在此诞生,为塔影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抗日战争时期,塔影楼更肩负起特殊使命,成为秘密联络站。广州地下党在这看似平常的楼阁中,与日伪巧妙周旋,传递着一份份关乎抗战成败的关键情报,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随着离塔影楼越来越近,周围的氛围也愈发宁静。陈子轩穿过一条悠长的小巷,塔影楼的轮廓渐渐出现在珠江北岸。葱郁的树木环绕四周,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建筑。青灰的墙壁爬满岁月的青苔,每一道纹路都是时光的印记,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雕花窗棂古朴而沧桑,每一道纹理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仿佛能看到当年工匠们精雕细琢的身影。陈子轩怀着敬畏之心,缓缓伸出手,轻轻推开半掩的门,“吱呀”一声,打破了院内的宁静。屋内一股陈旧的书卷气扑面而来,混合着木质家具特有的气息,仿佛将他拉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请问有人吗?”陈子轩轻声问道,声音在空旷的屋内回荡,带着一丝期待,一丝紧张。

“来啦!”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宛如银铃般清脆,打破了屋内的寂静。不一会儿,苏瑶身着淡蓝色旗袍,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出来。这旗袍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的身材,随着她的走动,裙摆微微摆动,尽显优雅气质。她一头乌黑长发盘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白皙的脸颊旁,恰似春日垂柳,随风轻舞。眼眸明亮而灵动,仿佛藏着璀璨星辰,好奇地打量着陈子轩。

“你是?”苏瑶歪着头,目光中满是探寻,嘴角带着一丝友好的微笑。

陈子轩有些局促地笑了笑,脸颊微微泛红,挠了挠头,举起手中的地图说道:“我叫陈子轩,我祖父以前常来这里,我想看看他口中的这个地方。”

苏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拍着手说道:“快进来吧!这塔影楼的每个角落我都熟得很,说不定能帮到你。”说着,她热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转身带着陈子轩在塔影楼内参观。

在苏瑶的带领下,陈子轩一边细细打量塔影楼的每一处角落,一边听苏瑶讲述塔影楼的传奇过往。他们沿着木质楼梯缓缓而上,楼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讲述着往昔的故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独特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画作。突然,陈子轩在一幅泛黄的老照片前停住了脚步,照片已经褪色,但仍能清晰看出是一男一女站在塔影楼前。男子的眉眼和陈子轩有几分相似,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是……”陈子轩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疑惑,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

苏瑶凑过来,目光落在照片上,仔细端详了片刻,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边缘,说道:“这照片一直挂在这儿,我也不清楚具体是谁,不过背后好像写了字。”她轻轻取下照片,动作轻柔,生怕弄伤这承载着历史的物件。翻过来后,上面模糊地写着“1938年秋,塔影楼,与君别,盼君归”。

陈子轩的心猛地一震,仿佛被重锤击中,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祖父曾讲述的经历。祖父曾提过,那年他被迫离开广州奔赴抗日战场,和恋人分别后就再没见过。难道这就是祖父和恋人的照片?

苏瑶看着陈子轩震惊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关切地问:“怎么了?”

陈子轩缓缓回过神来,目光中带着一丝怅惘,将祖父的故事娓娓道来。祖父和恋人在塔影楼有过一段甜蜜过往,他们曾在这雕花窗棂下共赏江景,在木质楼梯上追逐嬉戏,日军攻占沙河进入广州市区后,两人被迫分离,祖父怀着一腔热血投身抗战,从此与恋人天各一方。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深情,苏瑶听得入神,明亮的眼眸中满是同情与感慨,不时轻轻叹息。两人越聊越投机,阳光渐渐西斜,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塔影楼被染上了一层金黄的余晖,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这楼阁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庄重。

分别时,苏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陈子轩,说道:“这是之前有人落下的,里面可能有你要找的线索。”

回到家,陈子轩迫不及待地翻开笔记本,里面全是祖父恋人写的日记。纸张已经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日记中详细记录着她在塔影楼等待的日子,字里行间充满了思念与期盼。她曾无数次在塔影楼的窗边眺望,期待着他的归来;也曾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在塔影楼的庭院中徘徊,回忆着两人的点点滴滴。日记还记载了她后来被裹挟去了台湾的经历。原来,祖父的恋人在台湾一直未嫁,终身都在等待祖父,这份跨越时空的深情让陈子轩眼眶湿润。

陈子轩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去台湾寻找祖父的恋人或者她的亲属。

在台湾,烈日高悬,陈子轩穿梭在大街小巷,四处打听线索。他走访了一个个社区,询问了无数路人。在炎热的天气中,汗水湿透了他的衬衫,但他寻找真相的决心从未动摇。一番辛苦,一番回报,他终于找到了祖父昔日恋人的妹妹——她居然就是苏瑶的外婆!

当陈子轩说明来意,苏瑶外婆老泪纵横,岁月的皱纹在脸上交织,写满了沧桑。她缓缓从箱底翻出一个包裹,里面是她姐姐当年写给祖父的信件。这些信件被退回后,被姐姐一直精心保存着。信件上的字迹承载着姐姐对恋人的思念,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姐姐去世后,把这些信件留给了妹妹,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它们交给昔日的恋人。

陈子轩带着信件回到广州,再次来到塔影楼。苏瑶早已在那里等候,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陈子轩把这段跨越海峡的寻找经历告诉了苏瑶,苏瑶听得眼眶泛红,心中被这份深沉的感情所触动。

“太不可思议了,没想到我们的相遇竟牵出这样一段往事。”苏瑶感慨道,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对这段爱情的敬畏。

陈子轩看着苏瑶,心中涌动着别样的情愫。他轻轻说道:“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在塔影楼相遇,续写这段故事。”

正当两人沉浸在这奇妙的缘分中时,苏瑶的手机突然响起。接完电话,苏瑶脸色变得煞白,如同白纸一般,身体微微颤抖。

“怎么了?”陈子轩焦急地问,眼神中满是担忧,上前一步,试图安抚苏瑶。

苏瑶颤抖着说:“我外婆刚刚过世了,她在遗嘱里说,让我把塔影楼的一幅古画捐赠给博物馆,可我却不知道那幅画藏在哪里。”

陈子轩安慰苏瑶,两人开始在塔影楼里四处寻找。他们翻遍了每一个角落,挪动了每一件家具。在一个隐蔽的暗格里,陈子轩发现了一幅被层层包裹的画。他们惊喜之后,小心翼翼打开那幅画作,却发现画作竟然是假的。

就在两人疑惑不解时,陈子轩突然想起祖父曾说过,当年为了保护文物,和朋友做过一些假画来迷惑敌人。难道这幅画就是其中之一?

陈子轩和苏瑶决定一起寻找真相。他们走访了许多研究广州历史的专家,在堆满书籍的书房里,专家们查阅着各种文献资料;在学术讨论的会场中,他们与学者们激烈探讨。四处探寻线索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不少挫折,有人对他们的问题漠不关心,有人给出的线索毫无价值,但他们从未放弃。终于找到了当年和祖父一起制作假画的老人。老人已经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一提到当年的事情,眼中便闪烁着光芒。老人坐在摇椅上,缓缓讲述着当年的经历,原来这幅画背后藏着一个关于广州抗日时期的秘密宝藏地点。

按照老人提供的线索,陈子轩和苏瑶来到了一处废弃的老宅。老宅墙壁斑驳,杂草丛生,仿佛被岁月遗忘。大门紧闭,布满灰尘,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推开大门,一阵腐木的气味扑面而来。在老宅的地下室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他们借助手电筒的光,在昏暗的空间里摸索前行。地下室里蛛网密布,时不时有老鼠窜过,发出沙沙的声响。突然,一道光反射在一个箱子上,走近一看,发现了一个装满文物的箱子,箱子上刻着祖父和恋人的名字。

原来,祖父和恋人当年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不被日军掠夺,就制作了一批假画迷惑日军,并把真正的文物藏在了这里。在岁月的流转中,这个秘密被深深掩埋,直到陈子轩和苏瑶的出现,才让这段历史真相大白。

而陈子轩和苏瑶,也因为这段奇妙的经历,感情愈发深厚。他们决定将这批文物捐给博物馆,将塔影楼的故事以及先辈们的传奇经历传承下去,让后人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深情厚谊。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常常在塔影楼相聚,讲述这段动人的故事,让塔影楼见证他们的爱情,也见证历史的传承。塔影楼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屹立,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迎接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