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社区活动中心被浓稠如墨的黑暗彻底笼罩,应急灯“滋滋“几声后,彻底熄灭,徒留死寂。李明独自蹲在储物间的角落,手机电筒散出的微弱光线在黑暗中晃荡,像是随时都会被吞噬。
他的身旁堆满了杂乱的应急物资,李明伸手扒开层层物件,在最深处找到了苏晴藏起的铁盒。盒身锈迹斑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李明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盒盖内侧贴着一张泛黄的剪报,标题是【1993年梧桐里发生了一场事故,导致一些人受伤】,字体已经模糊,下方“刘氏母女获救“几个字被红笔重重圈出,红笔的颜色也已黯淡,却依旧透着几分触目惊心。
正当李明出神时,手指突然被一个异物硌住,他下意识地将其拿起,借着手机微弱的光亮,他看到那是半片干涸的红绸,边缘焦黑,残留着未燃尽的金粉,散发着陈旧的气息。李明的心猛地一紧,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盏残缺的走马灯。
就在这时,李明的手机突然“嗡嗡“作响,微信群消息如潮水般涌来。他疑惑地打开,一条“地下室发现了一些与过去事件有关的物品“的消息映入眼帘,紧接着是赵家儿子发来的现场照片。照片里,地下室的昏暗灯光下,一些物品静静躺在角落,旁边散落着半截绣着“赵“字的红绸。李明的瞳孔猛地收缩,那红绸的花纹、材质,与走马灯缺失的绢布图案竟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苏晴裹着浴巾,头发湿漉漉地冲下楼。她刚洗完澡,本想趁着安静再整理下活动资料,却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只见刘家阿婆独自站在雨中,雨水早已湿透她的衣衫,她却浑然不觉,正用枯槁的手指颤抖着点燃整盒檀香。
“阿婆,您这是做什么?“苏晴急忙跑过去,撑开伞为老人遮雨。刘家阿婆缓缓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望向孙家阳台,声音颤抖地说:“当年火就是从那里烧起来的……“
苏晴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中一震。而此时,孙家孙女正盯着监控显示屏,脸上血色全无,她的父亲竟把医疗设备缠在国际学校录取通知书上,神情麻木又决绝。
很快,专家团队赶到了地下室。专家灯亮起,强烈的光线在地下室中散射,所有人的影子被拉长,在墙上扭曲成一幅不寻常的景象——那竟是三十年前的社区合影,七个家庭的祖先围坐在一棵从未存在过的梧桐树下,他们的表情若隐若现,眼神中透着难以言表的复杂。
现场一片哗然,紧接着,激烈的争论爆发了。
“这些物品肯定和社区的历史有关,必须得弄清楚!“有人大声喊道。
“对,这些物品到底是谁的,鉴定权属归谁?不能不明不白的!“众人纷纷附和。物品鉴定权属争议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话题很快又转到孙家的事情上。“为了国际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就放弃老人的医疗设备,这也太过分了!“邻居们纷纷指责。
“可他也是想给孩子一个未来啊,国际学校竞争那么激烈……“也有人小声为孙家父亲辩解。国际学校择校焦虑与代际伦理冲突,让邻里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复杂。
而此时的社区互助群,也不再是往日互帮互助的温馨场景。消息不断闪烁,人们在群里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吵、算计,曾经的邻里情谊在利益的冲击下,变得脆弱不堪。
李明紧握着那半片红绸,望着混乱的人群,心中满是疑惑与不安。缺失的红绸与走马灯机关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孙家阳台的氧气管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专家灯下的合影投影,难道真的预示着世代循环的社区传说?这一切的谜团,如同沉重的阴霾,笼罩在梧桐里社区的上空,让人喘不过气来。而这场由停电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似乎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