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余杭风云 命运交错

安陵容一行人,乘坐着四辆马车,缓缓踏入余杭县。

甫一进城,众人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只见这余杭县繁华富庶,与那小小的松阳县相比,犹如鸿鹄之于燕雀,规模与气象大不相同。

街道上,行人如织,人们皆身着新衣,神色间透着富足与安乐。

道路两旁,小贩林立,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充满生机的市井乐章,让安陵容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感慨。

她暗自思忖,余杭县距杭州府仅仅三十里地,竟如此繁华昌盛,倘若能寻得合适时机,在此开设分店,想来定能有所收益。

怀着这样的念头,安陵容一行人继续前行,朝着客栈的方向缓缓而去。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县城主街——县前街。

安陵容抬眼望去,只见一座客栈坐北朝南,静静矗立在街边。

客栈周边,九昌南货店、肉店等各类商铺鳞次栉比,往来人群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安陵容见状,心中十分满意,便决定在此处歇脚,暂作休整。

当他们一行来到阿坤客栈,还未踏入客栈大门,安陵容不经意间瞥见街面上,有一女子正被一群人追赶。

那女子神色慌张,发髻凌乱,狼狈不堪,然而身上的衣物与佩戴的首饰,皆非寻常之物,一看便知出身不凡。

安陵容看着她那慌乱的模样,恍惚间,竟忆起前世自己也曾有过这般惊慌失措的时刻。

不及细想,安陵容立刻朝身旁小厮使了个眼色。那小厮机灵过人,瞬间领会,连忙指挥一行马车横在了路中。

那女子慌不择路,径直朝这边冲来。

安陵容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女子,将她的身影悄然隐匿于马车之后。

也不知安陵容何来这般大的力气,几乎是出于本能,她竟直直地将那女子拽到了马车后面。

直到女子蜷缩在马车角落,瑟瑟发抖,安陵容才后知后觉自己的举动。但此时容不得她思索自己力气为何这般大。

紧接着,后面追赶的一行人赶到,看着挡路的马车,急切问道:“可曾瞧见一个女子从这儿跑过去?”

小厮镇定自若,巧妙应答:“那女子往那个小巷那边跑了。”那些人未起疑心,匆忙朝着小厮所指方向追了过去。

稍顷,安陵容转身面向那辆马车,轻声呼唤:“姑娘,那些人已然走远,不妨出来吧。”

说着,她从袖间取出一方手帕,温柔地为刚从车后走出、尚惊魂未定的姑娘擦拭额上的汗珠。

那姑娘大口喘着气,显然还未从方才的慌乱中缓过神来。

尽管此刻她神情狼狈,发丝略显凌乱,呼吸也尚未平复,但礼仪丝毫不曾疏漏。

只见她赶忙朝着安陵容盈盈下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谢姑娘仗义出手,敢问姑娘尊姓大名?思盈来日必定重重报答。”

安陵容脸上浮现出温婉的笑容,轻轻摆摆手,目光柔和且带着关切,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姑娘。

见她身着绫罗绸缎,配饰皆是精巧别致之物,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心中不禁泛起丝丝疑惑。

她轻声慢语,语气满是关切地问道:“思盈姑娘无需如此多礼,我叫安陵容。”

“只是瞧姑娘这一身穿着打扮,绝非普通人家女子,究竟遭遇了何事,竟会引得一群大汉在后面紧追不舍呢?”

岳思盈微微颤抖着身体,继续说道:“陵容姐姐,我叫岳思盈,父亲岳振华是余杭县的教谕(正八品官职)亦是余杭县书院的书院山长。”

“今日,我正好和父亲在前面不远处的店铺里购买饰品。谁料父亲临时有事,把家中小厮都给带走了。”

“我想着自己一个人回府应该无妨,谁曾想路过一小巷的时候,那伙贼人就突然窜了出来,紧追我不放,嘴里还喊着些不三不四的话,甚是可怕。”

“幸好遇见你了,容姐姐。不然我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安陵容轻轻拍了拍岳思盈的手,安慰道:“思盈妹妹,别怕,现在没事了。遇到这样的事,确实让人胆战心惊。”

“你父亲是余杭县教谕和书院山长,你也生长在书香世家。肯定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不过切莫过于担心,等你父亲来后让他去查就可以。后续出门还是务必带上丫鬟小厮,多些人在身边,总归是安全些。”

岳思盈微微点头,眼中还残留着一丝恐惧:“容姐姐,今日之事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自幼在父亲的呵护下长大,身边又总有小厮丫鬟跟随,从未经历过这般险境。”

“我当时真的以为自己要被那些贼人抓住,甚至遭遇不测。”说着,她的眼眶又红了起来。

安陵容心疼地将岳思盈揽入怀中,说道:“好了,好了,都过去了。”

“那些贼人不过是趁乱作恶,等你父亲知晓此事,定会严惩他们。你呀,以后可不能这么大意了。”

岳思盈靠在安陵容怀里,抽噎着说:“我知道了,容姐姐。

岳思盈又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自豪:“是呢,这附近的学子举人们都对我父亲多有推崇,有些学子在杭州府求学,甚至在那里做官的亦不在少数。”

安陵容心中一动,意识到岳思盈的身份或许会对自己接下来的行程和计划产生影响。

她思索片刻,说道:“思盈妹妹,你如今受了惊吓,不如先随我一同前行,等你父亲那边安顿好了,再接你回去。”

“我这正要前往杭州,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岳思盈面露难色,轻轻摇头:“这怕是不行。家父在杭州府虽有些势力,但父亲此刻不见我回去,必定心急如焚。”

“陵容姐姐,天色已晚,您刚进城,想必想找地方安置。姐姐不若先在此处安置,再差小厮去来福客栈告知一声,说我在这阿坤客栈便好。”

安陵容点头应下。

不多时,岳振华匆匆赶来,一脸焦急地问:“思盈,你没事吧?”

岳振华身材清瘦,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确认女儿无恙后,他赶忙向安陵容躬身致谢:“安姑娘的救命之恩,老夫没齿难忘。”

言罢,岳振华便想在府中设答谢宴,以表感激之情。

安陵容婉拒道:“岳伯父,小女子本想在余杭县开分店,只是离江南刺绣大会时间紧迫,家母眼疾也耽搁不得,实在无法久留。”

岳振华理解地点点头,随后说道:“老夫在杭州有不少弟子,姑娘到了杭州,若有难处,可凭此信找他。”

岳振华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函,递向安陵容,说道:“这封信是我写给杭州府弟子周平的。那周平家世在杭州府多有势力,他父亲是杭州府通判(正六品),也有几分势力。”

“你到杭州后可寻我那学生周平,把信函交给他就可。周平这孩子重情重义,定会看在我的面子上,对你多加照应。”

安陵容心中一动,接过信函,仔细端详。她明白,这封信函或许将成为她在杭州行事的重要助力。

岳振华接着说道:“此次江南洪灾,局势复杂,杭州城内各方势力也在蠢蠢欲动。”

“姑娘此去杭州,恐多有艰难,有周平相助,或许能顺遂一些。”

安陵容接过信函,感激说道:“多谢岳伯父,小女子定不会忘记您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