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又一件国宝级文物!

跟贺老交流一番后,贺老说他来介绍门路,周先文也就没在操心,第二天就打算直接前往国家历史博物馆。

当然,是开着直播去的。

直播间此时已经热闹成了一锅粥。

“前方高能预警!主播这是要搞个大新闻啊!”

“国家历史博物馆?卧槽,主播你认真的?”

“赌一包辣条,主播今天又要捐宝贝了!盲猜还是捡漏来的!”

“楼上的格局小了,主播这叫为国献宝,懂不懂?上次汝窑天青釉笔洗没看吗?那是能用钱衡量的吗?(虽然我酸得牙都快掉了)”

“快看快看,主播进去了!这气派大门!主播你走进去腿软不软?”

周先文看着弹幕,嘴角不由自主地抽了抽。

腿软?

他现在是心头有点火热。

一百万关注度啊,这要是顺利达成,系统会给他什么惊喜?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甚至带着点对历史敬畏的模样。

他调整了一下手机摄像头的位置,确保能清晰拍到周围环境,同时压低了声音对着直播间说道:

“好了各位,咱们现在已经进入国家历史博物馆了。大家保持安静,文明观展——虽然我们现在是来办正事的。”

他这话带着点调侃,直播间又是一阵哄笑。

“主播一本正经搞笑的样子太帅了!”

“办正事(捐国宝)✓”

“我已经预感到今天热搜预定了:#神秘帅哥再捐国宝#”

周先文没再理会弹幕的狂欢。

贺老昨天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给他联系的是馆内负责青铜器研究的副主任,姓秦。

按照约定,他在大厅侧面的接待处报上了名字和联系人。

接待的小姐姐显然也是提前被打过招呼的,态度十分客气,核对信息后,立刻拿起内线电话:“喂,秦主任吗?对,周先文先生到了,好的,我请他在会客室稍等。”

他刚坐下没多久,会客室的门就被推开了。

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五十岁上下,气质儒雅,但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先是快速打量了周先文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似乎没想到电话里贺老说的那位“小友”如此年轻,而且,嗯,有点过分帅气了。

“你就是周先文小友吧?你好你好,我是秦明。”男人伸出手,脸上带着公式化但并不敷衍的笑容。

“秦主任您好,冒昧打扰了。”周先文连忙起身,和他握了握手。

触手温和有力,带着常年接触研究器物留下的细微粗糙感。

“哪里的话,贺老都亲自打电话来了,我们肯定要重视。”

秦明示意周先文坐下,自己也在对面沙发坐定,开门见山地问,“贺老在电话里语焉不详,只说小友你有重要的东西想和我们博物馆谈谈。不知道是……?”

他的目光带着探寻,显然对贺老那种“卖关子”的行为也有些无奈。

周先文知道正戏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将一直提在手里的那个长条形硬质锦盒放在了茶几上。

这盒子是他特意去古玩市场淘换来的,尺寸刚好,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

总不能真用个破布袋装着国宝来捐献吧,那也太行为艺术了。

“秦主任,是这样的。”

周先文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而诚恳,“我也是偶然得到了一对古物,经过一些初步的了解和判断,觉得它们可能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价值。”

“我自己收藏,一来是能力有限,二来也觉得埋没了它们的价值。考虑再三,觉得或许交给国家,让专业的机构来研究和展示,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对方,又抬高了自己捐献的动机,顺便还把自己如何得到这宝贝的环节模糊了过去。

“偶然得到”,这个词简直是万金油。

秦明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明显认真了起来。

他见过太多拿着所谓“祖传宝贝”或者“工地挖出”的假货来碰运气的人,也见过真正的好东西。

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态度不卑不亢,眼神清澈,不像是个江湖骗子。

而且,有贺老那层关系在,东西应该不至于太离谱。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锦盒上:“方便让我看看吗?”

“当然。”周先文将锦盒轻轻推了过去。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屏住了呼吸。

“来了来了!开箱环节!”

“我赌五毛,里面是传世名剑!”

“楼上电视剧看多了吧?主播说是战国时期的!打仗用的!”

“快开啊主播!急死我了!”

秦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锦盒的搭扣。

随着盒盖被掀开,两柄并排放置的青铜铁条露出了真容。

两根铁条被贺老带着专人稍作了清理,但并没有清理完。

贺老原话说的是:“这玩意太离谱了,但凡搞坏一点都是天大的损失!而且上面的包浆都特么有历史价值!既然你要捐赠,那还是交给国家专业的人来搞吧!”

只听他语气,就知道他很庆幸自己没有把这一对儿剑收拢在自己怀里。

对于贺老这种级别的人来说,涉及到国宝层面的文玩古董,那就变成一条红线了。

不过这对儿剑虽然没有清理完,但大体的剑形还是能看出来的。

所以秦明主任只是看了一眼,整个瞳孔就是一缩。

作为国家历史博物馆负责青铜器研究的副主任,秦明经手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各种形制,各种级别的都见过。

高仿的,做旧的,甚至是拼接臆造的,更是数不胜数。

但眼前这两柄“铁条”,给他的第一感觉就完全不同。

那不是简单的铁锈,而是历经两千多年时光沉淀下来的厚重包浆,带着一种幽深而独特的光泽。

虽然大部分剑身被这层历史的外衣覆盖,露出的部分却能看出其基础形制——典型的战国晚期到秦汉之交的风格。

更让他心头剧跳的是,他隐约看到了剑柄与剑身连接处,似乎存在不同材质的过渡痕迹。

青铜柄,铁制身?

秦明的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半分。

要知道,战国时期虽然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但冶铁技术尚不成熟,优质钢材极其罕见,往往被用在最关键的刀刃上。

像这种将青铜和铁结合起来制作兵器,尤其是长剑,在当时绝对是尖端科技,其价值和工艺难度远超普通的青铜剑。

如果这两柄真是战国时期的青铜柄铁剑,那绝对是国宝级的发现!

其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甚至可能超过许多纹饰精美的青铜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