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怀抱一摞烫金庚帖,指尖被油纸包得发潮,她抬头望着侯府朱漆大门上的铜兽衔环,心底泛起一丝不耐。
自她接任官媒以来,送庚帖本是最寻常的差事,却因这谢府世子的婚事,平白多了几分波折。
“劳烦通传,官媒衙差人送庚帖。”她将帖子递给垂手而立的绿衣丫鬟,袖口掠过门廊下悬挂的鹦鹉笼子,惊得那鸟儿扑棱棱撞向金漆围栏。
正要离去时,回身便撞见侯夫人扶着翡翠抹额从游廊转来,侯府夫人身着湖蓝织金襦裙,携着一缕沉水香气款步而出。
“沈官媒留步。”侯夫人指尖轻叩茶盏,琥珀色的茶汤里漂着几朵干菊。
“先前是府上怠慢了,前日那桩事,还望你多担待。我家榕屿自小被惯坏了,这门亲事...”她放下茶盏,翡翠镯子在腕间滑出清脆声响,“若沈官媒肯多费心思,我愿出十倍媒资。”
沈知意垂眸避开对方殷切的目光,余光扫过廊下石几上的青瓷水仙盆。盆里的花早该换了,如今只剩几茎枯败的叶子在风里晃荡。
“民女惶恐…夫人言重了,”她将帕子往腰间又紧了紧,“世子爷的姻缘怕是自有天定…夫人如此执着于门当户对,可曾问过世子想要怎样的妻子?”
侯夫人腕间镯子猛地磕在廊柱:“放肆!我镇国侯府世代簪缨...女子唯有贤良淑德、学富五车才能登得上台面,而养育这样的女子自然是像尚书府那样的高官门第。唯有门当户对方能对得起我列祖列宗!”
沈知意指尖微颤,什么贤良淑德、学富五车…以这种目的将女子培养出来不过是换个地方当金丝雀养着!
她抬眼直视着对方:“夫人既看重门当户对,又何必执着于八字?若八字合了,世子不喜欢,也是枉然。若八字不合...”她忽然压低声音,“前日在西市,我可是看见世子爷给卖糖画的姑娘买了串糖葫芦呢。”
夫人手中的茶盏“当啷”坠地,碎瓷片溅在沈知意绣着缠枝莲的鞋面上。
她福了福身,转身时瞥见游廊尽头立着个紫色身影,谢榕屿斜倚在红漆柱旁,指尖转着玉扳指,嘴角噙着惯有的邪笑。
“沈大官媒这是要走?”他抬手抛弄着腰间玉佩,羊脂玉在斜阳里泛着温润的光,“昨夜梦见你在月老祠替我系红绳,醒来枕边竟真落了根青丝。”
沈知意按住腰间的铜牌:“世子爷若再胡言,我可要去夫人那里讨个说法了。”
她侧身避开对方伸来的手,却闻身后传来低笑:“本世子就钟意沈大媒人这般伶牙俐齿的!七日之后是城隍庙的庙会,沈官媒可愿与我同去看杂耍?”
沈知意退到角门:“民女这般的,可入不得侯府高门。”
官媒衙门前的灯笼次第亮起。沈知意踏车而下,见柳莹在此等候多时:“知意,你可算回来了,温媒叫你过去一趟,说大理寺给你送了东西来。”
大理寺?李承渊…他还是舍不得我?沈知意暗笑着飞奔而去。
烛火在夜风里摇曳不定。温钰推过一个油纸包,牛皮纸上赫然盖着大理寺的朱红官印:“下午送来的,说是你家祖宅的钥匙。你父亲和兄长...已在牢里了。”
说完,她摇头叹道:“听闻你的遭遇,竟也是个苦命人,媒官准你两日假,叫你明天回花溪镇打理下祖宅。”
沈知意的指尖停在纸包上,李承渊确实说到做到了…打开油纸包,发现里面确也只有一把钥匙,“除了钥匙,还有别的吗?”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浸在冰水里,冷得发颤。
温钰摇头冷哼:“还想要什么?”
沈知意与柳莹携手回到房中,她将明日要回花溪镇处理祖宅一事告知对方,柳莹从怀中拿出一个黄色的护身符赠予沈知意,希望一切顺利、一切平安。
她将护身符与那半块双鱼佩别在一起。能在这里觅得一个好深闺,也算是不可多得的福分了。
月已上柳梢,摸着腰间的护身符,忽然想起日间侯府夫人那句“唯有贤良淑德、学富五车之女才配得上高门”。许是无奈与不服气,带着恨意浅浅睡去。
花溪镇的石板路还是记忆中的模样,邻里街坊无一不对她视若己出,热情相迎。
“这官袍料子金贵咧!”卖炊饼的王婶用油纸包着热饼往她怀里塞,“瞧我们知意憔悴的模样,真叫人心疼…在城里受委屈就回来,婶子给你说个好婆家!”屠户张大伯见她回来,菜刀“哐当”剁在案板上:“知意啊,你可瘦了!那官媒的差事若不好做,就回来!伯娘给你留了新腌的梅子...”
沈知意鼻尖发酸,攥着温热的炊饼穿过熟悉街巷。斑驳院墙上爬满夕颜花,指尖抚过娘亲曾倚着等爹归家的门框,木纹里还嵌着幼时刻下的“正”字。
推开沈家旧宅的木门。院子里的青苔足有半寸厚,正屋的窗棂断了两根,风能直接灌进来。母亲的梳妆匣还搁在东墙下,铜锁早已锈死,她用发簪撬了许久,才从夹层里摸出半幅褪色的锦绣,那是母亲嫁进来时的嫁衣边角。
暮色四合时,她跪在母亲坟前,将近日遭遇娓娓道来。
坟头的蒲公英被风吹散,像极了母亲临终前落在她掌心的白发。“娘,”她摸着墓碑上模糊的字迹,“你说我做这个官媒,到底是对是错?”
忽听得身后传来抽噎声,转头见是对街梁叔家的小阿花,正抱着棵歪脖子槐树抹眼泪。那孩子不过才年十二、三,梳着双丫髻,眉心点着的朱砂痣被泪水晕成小块红斑。
“阿花?你怎会在这里?”沈知意弯腰抚去其脸上的泪水。
“沈姐姐...”阿花扑进她怀里,“我爹说要把我卖给荣记赌坊的荣掌柜,换钱给哥哥去私塾...”
沈知意的后背骤然绷紧,仿佛又看见父亲当年攥着她往醉春楼走的模样。
她扳正阿花的肩膀,盯着那孩子惊恐的眼睛:“别怕,明日我就去你家。”她摸出腰间的媒婆牌,铜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有这牌子在,他们不敢胡来。”
是夜,她在旧宅的破桌上铺开宣纸,墨汁滴在“官媒衙”三个字上,晕开小片阴影。
墨笔在信笺上疾走,写完“处理完家中事即归”后,重重将笔扔进笔洗池。
抓了一个沈老爹,怕是又来一个“梁老爹”?这女子生来就是要与金钱做交换?沈知意吹灭烛火,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