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是涿郡涿县人,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子刘贞,在汉武帝元狩六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来因在进献酎金时出现问题而失去侯爵,于是便在涿县安家。先主的祖父刘雄,父亲刘弘,世代都在州郡为官。刘雄曾被举荐为孝廉,官做到东郡范县的县令。
先主年少时父亲便去世了,他与母亲靠贩卖鞋子、编织草席为生。他家房舍东南角的篱笆边上,长着一棵高达五丈多的桑树,远远望去,树冠郁郁葱葱,如同小车的车盖一般,来来往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不同寻常,有人甚至说这里会出贵人。先主小时候,与同宗族的一些小孩在树下玩耍,他说:“我以后必定会乘坐这种有羽饰车盖的车子。”他的叔父刘子敬告诫他说:“你别胡乱说话,这会招来灭门之祸的!”
先主十五岁的时候,母亲让他外出求学,他便与同宗的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一同拜原九江太守、同郡的卢植为师。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先主,对待他就像对待刘德然一样。刘元起的妻子说:“咱们各自是一家人,哪能总是这样呢!”刘元起却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的孩子,他可不是一般人啊。”公孙瓒与先主的关系十分亲密友好。公孙瓒年龄比先主大,先主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先主不太喜欢读书,却喜爱狗马、音乐,讲究穿着漂亮的衣服。他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时能超过膝盖,自己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很少说话,对人恭敬,喜怒不表现在脸上。他喜欢结交豪爽侠义之人,年轻人都争着归附他。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资产累计达千金,他们在涿郡一带贩卖马匹,见到先主后觉得他不同寻常,便给了他很多钱财。先主因此得以招集了一批人马。
汉灵帝末年,黄巾军起义,各州郡纷纷组织义兵,先主率领自己的部属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立下战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督邮因公事到安喜县,先主求见,却被拒绝通报。先主径直闯入,将督邮捆绑起来,打了二百杖,然后解下自己的官印绶带系在督邮的脖子上,绑在马桩上(五葬反。),随后弃官逃走。
不久之后,大将军何进派都尉毌丘毅到丹杨去招募士兵,先主与他一同前往,走到下邳时遇到贼兵,先主奋力作战立了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后来他又辞去了这个官职。之后他担任过高唐县尉,又升迁为县令。但县城被贼兵攻破,他便去投奔中郎将公孙瓒,公孙瓒上表举荐他为别部司马,派他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去抵御冀州牧袁绍。先主多次立下战功,代理平原县令,后来又兼任平原国相。
郡里有个叫刘平的人,向来轻视先主,以身为先主的下属为耻,便派刺客去刺杀先主。然而刺客不忍心下手,还把实情告诉了先主,然后离开了。先主得人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袁绍攻打公孙瓒,先主与田楷向东驻扎在齐国。曹操征讨徐州,徐州牧陶谦派使者向田楷告急,田楷与先主一同前往救援。当时先主自己有一千多士兵,还有幽州乌丸的一些杂胡骑兵,另外又临时招募了几千饥民。到了徐州后,陶谦又给了先主四千丹杨兵,先主于是离开田楷归附了陶谦。陶谦上表举荐先主为豫州刺史,驻扎在小沛。
陶谦病重时,对别驾麋竺说:“除了刘备,没有人能使徐州安定下来。”陶谦死后,麋竺率领徐州百姓迎接先主,先主起初不敢接受。下邳的陈登对先主说:“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建功立业,就在今天。徐州这个地方殷实富足,人口有百万之多,想请您来治理州中事务。”先主说:“袁公路(袁术)近在寿春,他家族四代中有五人位居三公,是天下人所归附的对象,您可以把徐州交给他。”陈登说:“袁术骄横豪奢,不是能治理乱世的君主。现在我们想为您集结步兵和骑兵十万人,往大了说,上可以匡扶君主、救济百姓,成就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往小了说,下可以割据一方、守住疆土,将功绩记载在史册上。如果您不答应我们的请求,我也不敢听从您的话。”北海相孔融对先主说:“袁术难道是那种忧国忘家的人吗?他不过是坟墓中的一具枯骨罢了,哪里值得放在心上。如今这件事,是百姓拥护贤能之人,上天赐予的机会如果不接受,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于是先主便兼任了徐州牧。
袁术前来攻打先主,先主在盱眙、淮阴一带抵御他。曹操上表举荐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这一年是建安元年。先主与袁术对峙了一个多月,吕布趁机袭击了下邳。下邳的守将曹豹反叛,暗中迎接吕布。吕布俘虏了先主的妻子儿女,先主只好转移军队到海西。杨奉、韩暹在徐州、扬州之间劫掠,先主截击他们,将其全部斩杀。先主向吕布求和,吕布归还了他的妻子儿女。先主便派关羽镇守下邳。
先主回到小沛后,又重新集结起一万多士兵。吕布对此心怀忌恨,亲自出兵攻打先主,先主战败后投奔了曹操。曹操对他厚待有加,让他担任豫州牧。先主准备前往沛县收拢散兵,曹操供给军粮,还增派了兵力,让他向东攻打吕布。吕布派遣高顺进攻,曹操派夏侯惇前去救援,却没能成功,被高顺击败,先主的妻子儿女再次被俘虏并送给了吕布。
曹操亲自东征,协助先主在下邳包围了吕布,最终生擒了吕布。先主又找回了妻子儿女,跟随曹操回到许都。曹操上表举荐先主为左将军,对他的礼遇更加隆重,外出时同乘一辆车,坐下时同处一席。袁术打算经过徐州向北投奔袁绍,曹操派遣先主督率朱灵、路招截击袁术。还没等他们赶到,袁术就因病去世了。
在先主还没有出兵的时候,汉献帝的舅舅、车骑将军董承声称接受了皇帝藏在衣带中的密诏,要诛杀曹操。先主起初没有行动。此时曹操曾从容地对先主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您和我罢了。像袁绍之流,根本不值得一提。”先主当时正在吃饭,听到这话吓得连勺子和筷子都掉了。于是先主便与董承以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人一同谋划此事。恰逢先主被派去截击袁术,所以没有发动。后来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处死。
先主占据下邳。朱灵等人返回后,先主就杀了徐州刺史车胄,留下关羽镇守下邳,自己则回到小沛。东海的昌霸反叛,很多郡县都背叛曹操归附了先主,先主拥有了数万人马,他派遣孙乾与袁绍结盟。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先主,未能取胜。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先主,先主战败。曹操收编了先主的全部军队,俘虏了先主的妻子儿女,还擒获了关羽带回许都。
先主逃往青州。青州刺史袁谭,曾是先主举荐的茂才,他率领步兵和骑兵迎接先主。先主跟随袁谭到了平原,袁谭迅速派人报告袁绍。袁绍派遣将领到路上迎接先主,自己则离开邺城二百里,与先主相见。先主停留了一个多月,之前失散的士兵逐渐聚集回来。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汝南的黄巾军刘辟等人背叛曹操响应袁绍。袁绍派先主率领军队与刘辟等人攻占许都附近地区。关羽也逃离曹操回到先主身边。曹操派遣曹仁率领军队攻打先主,先主回到袁绍军中,私下里想离开袁绍,于是劝说袁绍向南联合荆州牧刘表。袁绍派先主率领本部兵马再次到汝南,与贼寇龚都等人会合,有了数千人马。曹操派蔡阳攻打他们,蔡阳被先主所杀。
曹操打败袁绍后,亲自向南攻打先主。先主派遣麋竺、孙乾与刘表联络,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用上宾之礼对待先主,还给他增派了军队,让他驻扎在新野。荆州的豪杰归附先主的越来越多,刘表对此心生怀疑,暗中防备他。刘表派先主在博望抵御夏侯惇、于禁等人。过了很久,先主设下伏兵,有一天自己烧毁营寨假装逃跑,夏侯惇等人追击,被伏兵打败。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先主劝说刘表袭击许都,刘表没有采纳。曹操南征刘表时,恰逢刘表去世,他的儿子刘琮继位,派遣使者请求投降。先主驻扎在樊城,不知道曹操突然到来,到了宛城才听说,于是率领自己的军队离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说先主攻打刘琮,这样就可以占据荆州。先主说:“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停马呼喊刘琮,刘琮害怕得不敢起身。刘琮身边的人以及荆州的百姓很多都归附了先主。等到了当阳,跟随先主的人有十多万,辎重有几千辆,每天只能行进十多里,先主另外派遣关羽率领几百艘战船,让他到江陵会合。有人对先主说:“应该赶快行军保住江陵,如今虽然人多,但披甲作战的士兵少,如果曹操的军队来了,用什么来抵抗呢?”先主说:“成就大业必须以民为本,如今百姓来归附我,我怎么忍心舍弃他们呢!”
曹操认为江陵有军需物资,担心先主占据那里,于是舍弃辎重,率领轻装部队到达襄阳。听说先主已经过去,曹操率领五千精锐骑兵急忙追赶,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在当阳的长坂追上了先主。先主丢下妻子儿女,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几十人骑马逃走,曹操缴获了大量的人马和辎重。先主斜行奔赴汉津,正好与关羽的船队会合,得以渡过沔水,遇到刘表的长子、江夏太守刘琦的一万多人马,一同到达夏口。先主派遣诸葛亮主动与孙权结盟,孙权派周瑜、程普等率领数万水军,与先主合力,和曹操在赤壁交战,大败曹军,烧毁了曹军的战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当时又发生了瘟疫,曹军北方士兵很多病死,曹操只好撤军返回。
先主上表举荐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后又向南征讨荆州的四个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归降了先主。庐江的雷绪率领部属几万人前来磕头归附。后来刘琦因病去世,众人推举先主为荆州牧,把公安作为治所。孙权渐渐对先主有所忌惮,便把妹妹嫁给先主来巩固双方的友好关系。先主到京口去拜见孙权,双方情意深厚,恩义相结。
孙权派使者来说想要共同攻打蜀地,有人认为应该答应孙权,因为东吴终究不能越过荆州去占据蜀地,这样蜀地就可以为自己所有。荆州主簿殷观进谏说:“如果我们为东吴做先锋去攻打蜀地,前进不能攻克蜀地,后退又会被东吴趁机攻击,那事情可就糟了。如今我们只需要表面上赞同他们伐蜀,然后说自己刚占据这些郡,还不能兴兵行动,东吴必定不敢越过我们去独自攻打蜀地。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计策,就能够获取东吴和蜀地两方的利益。”先主听从了殷观的建议,孙权果然放弃了伐蜀的计划。之后先主提升殷观为别驾从事。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远远听说曹操将要派遣钟繇等人向汉中去讨伐张鲁,内心十分恐惧。别驾从事、蜀郡人张松劝说刘璋道:“曹操的军队强大,天下无敌,如果他凭借张鲁的物资来夺取蜀地,谁能抵挡得住呢?”刘璋说:“我本来就为此担忧,只是还没有办法。”张松说:“刘豫州(刘备),是您的同宗,而且是曹操的死敌,他善于用兵,如果让他去讨伐张鲁,张鲁必定会被打败。张鲁被打败,那么益州的实力就会增强,曹操即使来了,也无能为力了。”刘璋认为张松说得对,于是派遣法正率领四千人去迎接先主,前后送给先主的财物以亿计数。法正趁机向先主陈述了可以夺取益州的计策。
先主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据守荆州,自己率领几万名步兵进入益州。到达涪城时,刘璋亲自出城迎接,两人相见后十分高兴。张松让法正告诉先主,以及谋臣庞统也进言劝说,认为可以在会面的地方袭击刘璋。先主说:“这是大事,不能仓促行事。”刘璋推举先主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先主也推举刘璋代理镇西大将军,兼任益州牧。刘璋给先主增派了兵力,让他去攻打张鲁,又命令他督率白水军。先主合并后的军队有三万多人,兵车、铠甲、器械以及物资钱财都很充足。这一年,刘璋返回成都。先主向北到达葭萌关,没有立即去讨伐张鲁,而是大力树立恩德,来收买人心。
第二年,曹操征讨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派使者告诉刘璋:“曹操攻打东吴,东吴情况危急。孙氏与我本就唇齿相依,而且乐进在青泥与关羽对峙,现在若不去救关羽,乐进必定大胜,进而侵犯益州边界,那时的忧患可比张鲁严重多了。张鲁不过是个只求自保的贼寇,不值得忧虑。”于是向刘璋请求拨给他一万兵力以及物资,打算东行救援。刘璋只答应给四千兵力,其他物资也只提供一半。
张松写信给刘备和法正说:“如今大事眼看就要成功了,怎么能放弃这里离开呢!”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害怕祸事牵连到自己,就向刘璋告发了张松的阴谋。于是刘璋逮捕并斩杀了张松,与刘备的嫌隙就此产生。刘璋下令守关的将领,以后文书不要再通报刘备。刘备大怒,召来刘璋的白水军督杨怀,斥责他无礼,将其斩杀。然后派黄忠、卓膺率兵攻打刘璋。刘备直接到白水关,扣押了刘璋诸将和士兵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率领军队与黄忠、卓膺等人进驻涪城,占据了这座城池。
刘璋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人在涪城抵御刘备,结果都被击败,退守绵竹。刘璋又派李严督率绵竹各军,李严却率领众人投降了刘备。刘备的军队越发强大,便分别派遣将领去平定下属各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逆流而上,平定了白帝、江州、江阳,只有关羽留下来镇守荆州。刘备进军围攻雒城,当时刘璋的儿子刘循据城坚守,被围攻了将近一年。
建安十九年夏天,雒城被攻破,刘备进而围攻成都数十日,刘璋出城投降。蜀地富足繁荣,刘备摆下酒宴,犒赏士卒,取出蜀城中的金银赏赐给将士,把谷物和布帛归还给百姓。刘备再次兼任益州牧,以诸葛亮为股肱之臣,法正为主要谋士,关羽、张飞、马超为得力武将,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客朋友。像董和、黄权、李严等原本是刘璋任用的人,吴壹、费观等又是刘璋的姻亲,彭羕曾被刘璋排挤,刘巴更是刘备过去忌恨的人,刘备都给予他们显要职位,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有志之士,无不竞相效力。
建安二十年,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得到益州,就派使者告知刘备,想要收回荆州。刘备说:“等我得到凉州,就把荆州给你。”孙权很生气,于是派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率领五万兵马前往公安,命令关羽进入益阳。这一年,曹操平定汉中,张鲁逃到巴西。刘备得知后,与孙权讲和,划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东部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三郡西部归属刘备,刘备率军回到江州。他派黄权率兵迎接张鲁,可张鲁已经投降曹操。曹操派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多次侵犯巴地边界。刘备命令张飞进军宕渠,与张郃等人在瓦口交战,击败了张郃等人,张郃收兵退回南郑。刘备也返回成都。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领众将进军汉中。分别派遣将军吴兰、雷铜等人进入武都,结果都被曹操的军队消灭。刘备驻军于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等人对峙。
建安二十四年春天,刘备从阳平关南渡沔水,沿着山势逐步向前推进,在定军山依据险要地势扎营。夏侯渊率兵前来争夺此地。刘备命令黄忠居高临下,击鼓呐喊着发动攻击,大破夏侯渊的军队,斩杀了夏侯渊以及曹操所任命的益州刺史赵颙等人。曹操从长安率领大军南下征讨。刘备远远地做出判断说:“曹操即使来了,也无计可施,我必定能得到汉川。”等曹操到达后,刘备收拢军队,凭借险要地势进行抵御,始终不与曹军正面交锋。曹军数月都无法攻克,逃亡的士兵日益增多。夏天,曹操果然率领军队退回,刘备于是占据了汉中。他派遣刘封、孟达、李平等人到上庸攻打申耽。
秋天,众人一起尊奉刘备为汉中王,并上表给汉献帝说:“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兼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书:过去唐尧极为圣明,却有四凶在朝;周成王仁爱贤明,却有四国叛乱;高后临朝称制,诸吕窃取大权;汉昭帝年幼,上官桀叛逆谋反。这些人都是凭借世代恩宠,把持国家大权,穷凶极恶,天下大乱,国家几乎危亡。若不是大舜、周公、朱虚侯、博陆侯,就不能流放、擒获、讨伐他们,使国家转危为安。陛下天生圣德,治理天下,却遭遇厄运和艰难。董卓率先发难,颠覆京城;曹操借机为祸,窃取国家大权。皇后和太子被毒杀遇害,天下大乱,百姓和财物遭到残害。陛下长久蒙难,被困于空虚的城邑。人神失去主宰,王命被阻绝,皇权被亵渎,贼人妄图窃取帝位。左将军兼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刘备,接受朝廷的爵位和俸禄,一心想着效力,为国难献身。看到曹操篡权的迹象,义愤填膺,与车骑将军董承共同谋划诛杀曹操,以安定国家,光复旧都。恰逢董承行事不够机密,让曹操得以继续作恶,残害天下。我们常常担心王室会有像阎乐杀害秦二世那样的大祸,或者像汉平帝被王莽控制那样的小变乱,日夜惶恐不安,恐惧得喘不过气来。从前《虞书》中说,要亲厚地按次序对待九族;周朝借鉴夏商二代,分封同姓诸侯,《诗经》也记载了其中的意义,使得周朝统治长久。汉朝兴起之初,划分疆土,尊崇子弟为王,所以最终挫败了诸吕的祸乱,成就了汉文帝的基业。我们认为刘备作为皇室的枝叶,宗室藩王,心系国家,志在平定祸乱。自从曹操在汉中被击败,天下英雄纷纷望风归附,然而刘备的爵号不够显耀,也未被赐予九锡,这不利于镇守保卫国家,光照万代。我们在外征战,与朝廷的礼制和诏命隔绝。过去河西太守梁统等人在汉朝中兴之时,因山河阻隔,地位相当,权力均等,无法统一行动,于是共同推举窦融为元帅,最终建功立业,打败了隗嚣。如今国家的危难,比当年陇、蜀的局势更为紧迫。曹操对外吞并天下,对内残害百官,朝廷有内乱的危险,却还没有建立起抵御外敌的力量,实在令人寒心。我们依照旧有的典制,封刘备为汉中王,拜为大司马,督率六军,联合各方盟友,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作为封国,所设置的官职依照汉初诸侯王的旧典。这种权宜之计,只要对国家有利,我们专断行事也是可以的。等大功告成,我们甘愿承担假托诏命的罪名,即便身死也毫无遗憾。”于是在沔阳设立坛场,排列军队和众人,群臣陪列就位,读完表奏后,给刘备戴上王冠。
刘备向汉献帝上书说:“臣下我仅有充数之臣的才能,却肩负上将的重任,督率三军,在外奉命征战,却没能扫除贼寇,平定祸乱,匡扶王室,致使陛下的圣教长期衰微,天下未能太平,我忧愁难安,痛心疾首。从前董卓开启祸端,从那以后,众多奸凶肆意横行,残害天下。幸亏陛下圣德威灵,人与神共同响应,有的凭借忠义奋力讨伐,有的承蒙上天降下惩罚,叛逆者相继被消灭,祸乱逐渐消除。只有曹操,长久以来未能被铲除,他侵犯擅夺国家大权,肆意妄为,祸乱至极。臣下过去与车骑将军董承谋划讨伐曹操,因事情机密性不足,董承被陷害,臣下流离失所,失去依靠,忠义之举未能成功。这就使得曹操得以穷凶极恶,弑杀皇后和皇子。臣下虽联合盟友,一心奋力讨贼,但因自身懦弱,缺乏军事才能,多年来毫无成效。常常担心自己死去,辜负国家的恩情,日夜长叹,时刻警惕,如同面临危境。如今臣下的众多僚属认为,从前《虞书》强调亲厚地按次序对待九族,使众多贤明之士努力辅佐,五帝时虽有增减变化,但这一原则未曾废弃。周朝借鉴夏商二代,同时分封姬姓诸侯,确实依靠了晋、郑等国的辅佐。汉高祖兴起后,尊崇子弟为王,大规模分封九个诸侯国,最终铲除诸吕,安定了汉室大宗。如今曹操厌恶正直之士,党羽众多,心怀祸心,篡权的行径已然显露。既然宗室势力微弱,皇族成员没有权势地位,经过仔细斟酌古代的制度,依照当前的权宜之计,臣下被尊为大司马、汉中王。臣下多次自省,蒙受国家深厚的恩情,身负一方重任,效力却没有成效,得到的却已过多,本不应再忝居高位,招致更多罪责和非议。然而僚属们以大义相逼,臣下难以推脱。臣下退而思量,贼寇尚未铲除,国难仍未平息,宗庙面临倾危,国家即将覆灭,这成为臣下忧心自责、甘愿粉身碎骨也要背负的责任。若能顺应时势,通权达变,以安定圣朝,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不敢顾虑常规,以免日后后悔。于是顺应众人的建议,接受印玺,以尊崇国家的威严。抬头思量这爵号,地位崇高,恩宠优厚,低头思考报效国家,忧愁深重,责任重大,惊恐得喘息不止,如同面临深谷。臣下将竭尽全力,献出忠诚,激励六军,统领各方正义力量,顺应天命和时势,讨伐凶逆,以安定国家,报答陛下的万分恩情。现恭敬地拜呈奏章,通过驿站归还之前暂领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于是刘备回到成都治理政务。提拔魏延为都督,镇守汉中。当时关羽正在攻打曹操的部将曹仁,在樊城擒获了于禁。不久,孙权袭击并杀死关羽,夺取了荆州。
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曹丕称帝,改年号为黄初。当时有传闻说汉献帝遇害,刘备于是为汉献帝发丧,穿上丧服,追谥他为孝愍皇帝。此后,各地纷纷上报出现众多祥瑞之兆,接连不断。于是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人上书说:“臣等听闻《河图》《洛书》,以及五经的谶语、纬书,这些都是孔子所甄别,其应验由来已久。查考《洛书甄曜度》记载:‘赤德之人经过三代而昌盛,九代之后会有刘备,符合称帝的契机。’《洛书宝号命》说:‘顺应天命称帝,刘备应称为皇,以此统御天下,诸事皆成而不败。’《洛书录运期》说:‘诸侯豪杰争权,百姓生活悲惨,道路上尸骨纵横,是谁来主宰呢?玄德将会到来。’《孝经钩命决录》说:‘帝王三次建立基业,九代之后刘备兴起。’臣下的父亲周群在世时,曾说西南多次出现黄气,直立达数丈,多年来一直能看到,还不时有彩云、祥瑞之风,从天空降临与之相应,这是奇异的祥瑞。而且在建安二十二年,多次出现像旗帜一样的云气,从西边横贯到东边,在天空中央移动,《河图》《洛书》说‘必定有天子在那个方向出现’。再加上这一年太白星、荧惑星、填星,常常追逐岁星。当年汉朝初兴时,五星追随岁星谋划;岁星象征着义,汉朝的方位在西方,西方是义的上方,所以汉朝常常依据岁星来观测人主的运势。应当有圣主在益州兴起,以实现中兴。当时汉献帝还在位,所以臣下们不敢泄露这些言论。近来荧惑星又追逐岁星,出现在胃宿、昴宿、毕宿;昴宿、毕宿是上天的纲纪,经书上说‘帝星处在这个位置,众多邪恶就会消亡’。陛下的名讳早已在这些谶语中显现,推算应验的时期,符合的征兆屡次出现,像这样的情况不止一处。臣等听闻圣王先于天时行动,天不会违背他,后于天时行动,就会顺应天时,所以顺应契机而兴起,与神明契合。希望大王顺应天命和民心,尽快登上皇位,以安定天下。”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等人上书说:“曹丕篡位弑君,毁灭汉室,窃取帝位,胁迫忠良之士,残酷无道。人神共愤,都思念刘氏天下。如今上无天子,天下人心惶惶,无所敬仰。臣下们前后上书的有八百多人,都称述祥瑞之兆,图谶也有明确的征兆。之前黄龙出现在武阳的赤水,九天后才离去。《孝经援神契》说‘德行达到深渊就会有黄龙出现’,龙是君主的象征。《易经·乾卦》九五爻说‘飞龙在天’,大王应当如龙飞升天,登上皇帝之位。还有之前关羽围困樊城、襄阳时,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上玉玺,玉玺潜藏在汉水,沉于深渊,光辉闪耀,灵光直达天际。汉,是高祖最初兴起并平定天下时的国号,大王继承先帝的轨迹,也在汉中兴起。如今天子玉玺的神光先现,玉玺出自襄阳,汉水下游,表明大王承接了汉家的传承,上天授予大王天子之位,祥瑞和符命相应,并非人力所能做到。过去周朝有赤乌、白鱼的祥瑞,人们都说是美好的征兆。汉高祖、光武帝受天命时,图谶、纬书先有记载,作为应验的征兆。如今上天显示祥瑞,众多儒士英才,一同进呈《河图》《洛书》,孔子的谶语、记载,都已完备呈现。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的后裔,嫡系传承百世,天地降福,大王圣姿伟岸,神武非凡,仁德广布,爱护百姓,喜好贤士,所以四方人心归附。考察灵图,启发谶纬,神明的预示中,大王名讳昭然。应当即刻登上帝位,继承汉高祖、光武帝,延续宗庙祭祀,这是天下的万幸。臣等谨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制定礼仪,选择良辰吉日,奉上尊号。”
于是刘备在成都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祭文写道:“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日,皇帝刘备冒昧地用黑色公牛,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灵:汉朝拥有天下,国运长久。从前王莽篡权盗窃,光武皇帝震怒将其诛杀,社稷得以恢复。如今曹操拥兵残忍,杀害皇后和皇帝,罪恶滔天,颠覆华夏,无视天命。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其凶逆,窃取帝位。群臣将士认为社稷荒废,刘备应当复兴,继承高祖、光武帝的事业,奉行上天的惩罚。刘备自愧德行不足,害怕有辱帝位。向百姓询问,以及询问到外族的君长,都说‘天命不可不应答,祖业不可长久废弃,天下不可无主’。天下百姓都期望刘备成为君主。刘备敬畏天命,又担心汉朝国祚将被埋没,谨选择吉日,与百官登坛,接受皇帝玺绶。举行燔柴祭天、瘗埋祭地之礼,祭告天地神灵,希望神灵保佑汉家,永远安定四海!”
章武元年夏天四月,刘备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合祭高皇帝刘邦以下的祖先。五月,册立吴氏为皇后,儿子刘禅为皇太子。六月,封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车骑将军张飞被他的部下杀害。起初,刘备因孙权袭击关羽而心怀忿恨,准备东征孙权。秋七月,便率领各路大军讨伐东吴。孙权写信求和,刘备盛怒之下没有答应。东吴将领陆逊、李异、刘阿等人驻扎在巫县、秭归;蜀汉将军吴班、冯习从巫县出发,攻破李异等人的防线,大军进驻秭归,武陵五溪的蛮夷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出兵相助。
章武二年春正月,刘备的军队回到秭归,将军吴班、陈式率领水军驻扎在夷陵,沿长江东西两岸布防。二月,刘备从秭归率领众将进军,翻山越岭,在夷道猇亭(猇,读音为许交反。)扎营,从佷山(佷,读音为恒。)打通到武陵的道路,派遣侍中马良去安抚五溪蛮夷,他们都相继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率江北各军,在夷陵道与吴军对峙。夏六月,从秭归开始,十余里内出现黄气,宽达数十丈。十几天后,陆逊在猇亭大败刘备的军队,将军冯习、张南等人都战死。刘备从猇亭退回秭归,收拢离散的士兵,于是放弃船只,从陆路返回鱼复,将鱼复县改名为永安。东吴派将军李异、刘阿等人跟踪追击刘备的军队,驻扎在南山。秋八月,刘备收兵回到巫县。司徒许靖去世。冬十月,刘备下诏让丞相诸葛亮在成都营建南北郊祭天祭地的场所。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白帝,十分害怕,派遣使者求和。刘备答应了,派太中大夫宗玮回访答复。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听说刘备生病,病情严重,便起兵据守。
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诸葛亮从成都来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打临邛县。刘备派将军陈曶(读音为笏。)讨伐黄元,黄元的军队战败,顺江而下,被他的亲兵捆绑,活捉后押送到成都,被斩首。刘备病重,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手辅佐。夏四月癸巳日,刘备在永安宫驾崩,享年六十三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说:“大行皇帝(刘备)广施仁爱,树立德望,恩泽覆盖无边,然而上天不怜悯,让他卧病不起,病情逐渐加重。本月二十四日,大行皇帝突然离世,臣下和百姓号啕大哭,如同失去父母一般悲痛。大行皇帝临终留下遗诏,国家大事要以宗庙祭祀为重,礼仪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动;百官发丧,满三天后除去丧服,到下葬时再按照礼仪行事;各郡国的太守、国相、都尉、县令县长,三天后就可除去丧服。臣下诸葛亮亲自接受大行皇帝的敕令告诫,敬畏神灵,不敢违背。臣下请求将这些内容宣告并施行。”五月,刘备的灵柩从永安运回成都,谥号为昭烈皇帝。秋八月,刘备被安葬在惠陵。
史官评论说:刘备坚毅宽厚,善于识别人才并对待士人,颇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具备英雄的气度。他将整个国家托付给诸葛亮时,毫无保留和猜忌,这确实是君臣之间最为公正无私的典范,是古往今来的盛事。论机变权谋和才干谋略,刘备比不上魏武帝曹操,所以他建立的基业规模也相对狭小。然而他屡遭挫折却不屈不挠,始终不甘居于人下,或许是揣度曹操的气量必定不会容下自己,这不仅是为了争夺利益,也是为了躲避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