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解卦术语释义

互:每一个六爻卦由上下两个三爻卦组成,掐头去尾之后,亦可看作二至四、三至五两个三爻卦交互而成,因此卦中藏卦。如䷧雷水解,二至四互离,三至五互坎。除此之外,亦可将相邻的两个性质相同的卦爻看作一个爻,与其上下两爻共同组成一个四画卦。如䷙山天大畜,三至上互四画离。五画同理,如䷂水雷屯,初至五互五画离,亦称互大离。

覆:《周易》六十四卦之所以变化无穷,是因为各卦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将一个卦象上下颠倒(物极必反),即可得到一个新的卦象(乾、坤、离、坎象天、地、日、月,无可反覆),称为“覆卦”。如震与艮、兑与巽互为覆卦。

伏:《周易》六十四卦共分为三十二对,每一对之间的阴阳转化规则“非覆即变”,“变”即是变为其所倚伏的对立面,即阴变为阳、阳变为阴,变化之后的卦象称为“变卦”或者“伏卦”。如乾坤互伏、离坎互伏、震巽互伏、艮兑互伏。

乘:具体观看某一卦中的某一爻时,要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和上下爻的关系来分析。“乘”即为乘驾,居高临下,即一爻凌驾于一爻之上。一般来说阳尊阴卑(具体依卦义而言),阳乘于阴则顺,阴乘于阳则逆。

承:与“乘”相反,一爻在下,承载另一爻,称为“承”。多指阴爻谦卑处下,顺承于上,或者贤臣辅佐明君。

比:若依照卦义,相邻两爻之间能够互相亲比,则称两爻“相比”。以阴阳相比为善,有刚柔并济之意。

应:每一个六爻卦都分为上下两卦,两卦相同位置的卦爻(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若为一阴一阳则称为“应”,若同为阴爻或同为阳爻则称为“不应”或“敌应”(亦须依具体卦义而言)。

中:六爻卦上下卦各为三爻卦,每一个三爻卦中间的卦爻位置居中,称为“中”,它象征不偏不倚,符合中道的原则。于六爻卦而言,二与五的位置为中位。

正:六爻卦初、三、五的位置为阳位,二、四、上的位置为阴位,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为“正”,象征遵守正道。以阳处阴、以阴处阳皆为“不正”。

贞:具有多重含义,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贞正,即坚贞正直的意思;二是占卜,《周易》本为占卜之辞,用以占问吉凶。有时二者皆通,需在具体句意中进行辨析。

吉:顺从《易》理为“吉”,意为顺天和人,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天助人助,好运吉祥。

凶:逆反《易》理为“凶”,意为离经叛道,失道寡助,必有大祸临头。

悔:自凶而趋吉曰“悔”,即犯了过失,心中想要补过迁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悔后趋吉,灾祸自然消失(译文为求简洁、通俗易懂,皆翻作引申义“灾祸”,特此说明。下同)。

吝:自吉而趋凶曰“吝”,即本来行于正道,但犯下微小的错误而不知悔改,因此麻烦越来越大,以致行道艰难(译文常常将之译作艰难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