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劝谏

刘辩左右为难下,还是决定毅然躬身扶起皇甫嵩,温声慰藉道,

”既然皇甫将军心意已定,那朕……我便不再多说些什么矫揉做作的冠冕之言来伤我们君臣之间情分,

当初我孤身入右扶风,是老将军不远百里,亲自迎我于蓝田,

好在这乱贼当道之际,可以让朕倚为腰胆,如今老将军志向烈烈,我又如何能辜负老将军请托?”

“朕今日便在此以洛水起誓,待后患除去,后方稳妥,朕必不为那偏安一隅的享乐之君!

届时必倾全国之兵马,以卿为三军主将,破贼于须臾,枭董卓首以告我刘氏宗庙,也祭你皇甫满门忠烈!”

“但如今我军可用之兵不满三万,粮草军需之库尚未满仓,还望老将军先修养旧伤,以待他日以完盛之躯,再为我讨贼兴汉!”

皇甫嵩听刘辩说的如此真切,又免不得泣不成声,但是仍是对着刘辩拱了拱手,

“老臣已知自己如今已是垂垂老矣之躯,刚才乃是一时冲激之言,陛下切莫当真……”

但话未说完,就被刘辩握住手臂,打断接下来要说的话,

“卿不必再言,既然朕君口一开,如何又岂能反悔,若是真到那日即便老将军届时无法再起身上马,

朕也必当亲自扶你入轿随军出行,如此才算对得起老将军昔日对大汉……对我之恩。”

已然冷静下来皇甫嵩还欲再劝,就被刘辩用眼神示意让随从将他搀回营中休养。

……

秋风瑟瑟,寒风打在仍矗立于帐外刘辩身上,

“即便是一如皇甫嵩这等手握重兵的将领亦难免于国破家亡吗?”

刘辩望着昏暗的天空中那抹残月,居然想伸手将它抓下来揉圆一番,好还如今这天下一轮皎瑕的圆月。

旁边侍立已久的荀彧见刘辩如此数次欲言不止,似是认为此时打扰刘辩有失臣节,便忍了下来。

但良久之后荀彧却听到刘辩微微一叹道,

“文若,此间就你我二人,不必拘谨,想到什么便说些什么。”

荀彧听了这话反而更像平日朝堂总会有的那般骨梗严肃的老臣一般反而肃容行了一礼之后才出声。

“陛下,臣想问陛下为何如此与之前在宫内大为不同,

臣能感觉到陛下现下许多所行之事乃非从本心,陛下莫不是有何所惧,才如此逼着自己?”

听到这里,刘辩望向目光如炬的荀彧有些惊愕,但还是从心中挑了些能说的真心话说出了口,

“非惧也,只是朕觉得如今负担太重,天下兴衰在我一人肩上挑着,

文若……其实非朕今夜在这故意在这说些个大话空话,让你觉得我是明君,好多与我体贴一番,

反而是朕真心觉得这天下黎民百姓若是非要选一个人能救,那此事只能由我来,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句话反反复复被古今多少人说过,但如今恐怕也只有朕一人知晓到底该……”

而旁边的荀彧就在旁耐心的听着刘辩此时絮絮叨叨如同喃喃自语一般,荀彧本来肃容的脸上居然多了些笑意。

在等刘辩说完之后一脸如释重负的表情后,荀彧才又继续说道,

“陛下,无需这般自责,这天下变成如今模样,自然不是陛下这刚刚才登大宝的少君之过,

陛下既有此志,如我荀彧这般愚钝之人都愿意为陛下鞠躬尽瘁,那又何愁天下无有英豪会与陛下一同开创一个新的治世?”

说到这里荀彧便不再站立在旁,反而直接当着刘辩的面前跪下,犹豫了片刻还是咬牙开口道,

“陛下无需给自己如此多的重担,造成如今这糜烂局面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得力罢了,

但今日荀彧有一言不得不谏,望陛下能听之纳之。”

刘辩见状今日反常的没有去扶起荀彧,只是任由这位荀家青年才俊第一人跪在那里,仍望着天空淡淡道,

“文若,毋要朕再同你客气了,直说便是。”

荀彧听后便梗头直谏道,

“臣不知在大将军何进被谋害之后,陛下一路走来有多少坎坷,或有多少不得已而为之,

而今日不同于以往,陛下如今已控三辅,手握数万兵马,若陛下有心当那圣明天子,无需再像从前那般小心计事,

如今荀彧惟愿陛下能离权谋远,离正道近,而那些谋权之事由臣等来为陛下计便可,

陛下要当就当文帝治世,留下千古美誉,而万不可留一丝污名于后世,陛下日后行事请慎思之。”

荀彧这种典型的文人士大夫所寄托的君王形象,来自后世刘辩太为清楚了。

今日对自己说的这番话无非是让自己用仁治世,不可再像从前那般权谋处事,

这是这些士大夫普遍希望辅佐的皇帝如三贤那般精神追求,荀彧以经入仕自然也逃不掉这个藩篱。

刘辩心中自然了然这些,便用轻到连在附近的荀彧都不曾听到的声音默默呢喃了一声,

“离权谋远而以近正道吗……”

但随即又似笑非笑看向荀彧道,

“文若好一个王佐之才!”

荀彧在旁不知道如何回复刘辩此话,只能一直跪在旁边。

刘辩此时此刻才扶起荀彧,问了一个自己明知道答案的问题,

“文若,你说卢尚书在京中还会安好吗?”

……

董卓府内,郑泰正一脸谄媚的拿起酒杯向董卓敬酒道,

“董将军,既然我已将卢植老贼明日谋划全盘托出,那不知等董将军明日废立之后,我可任……”

郑泰话尚未说完,便见董卓酒气熏然,端着酒壶已经走到自己身边。

“哈哈,明日咱便可掌天下权,到时候郑先生要啥官职,咱便许你什么,今日咱心情甚好,不谈国事,不谈国事。”

董卓一边架着郑泰,一边数次拍其肩膀,以示亲近,

可见如今董卓是真心有些欢喜,即便董卓现在控制雒阳四门,但那群士人仍是成日见到自己时便一副高高在上模样,

而自入雒阳到今为止也只有郑泰这一个文人对自己如此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