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商品交易市场创新发展概述

第一章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研究背景

经过40多年的培育、发展、规范、调整和提升,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纵向多层次、横向多元化的立体式“金字塔”形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商品交易市场配置各类资源的功能得以强化,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整体上,商品交易市场进入适应新时代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

(一)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地位确立

商品交易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指示器,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促进消费、孕育商机和技术创新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市场的认识是一个探索和渐进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强调的是下放“经营管理自主权”,同时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改革的导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在我国经济体系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得以确立。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目标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任务,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以强化。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为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成为今后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地位得以确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要围绕新目标、践行新思想、解决新矛盾,这为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主要使命是在富起来的基础上向强起来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中国面临社会主要矛盾、社会需求、历史任务及新任务转变的新形势,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民主和法制等方面的发展都提出了新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的基础上,创新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民主法制、公平公开、创新高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经济规模扩张及社会发展模式已经与新时代的战略布局和社会民众需求不相符;创新引领的高效、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三)新时代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

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后,我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确立。伴随人口结构的调整,人口红利衰减;生产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依然较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风险加大。与此同时,雾霾天气持续出现,揭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大国都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以求世界经济再平衡。在国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下,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呈逐年降速放缓的换轨态势。此外,供给侧质量不高、运行效率低,无法给出合意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适应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使命的新要求,创新引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供需匹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在这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必然使一些行业面临冲击;一些企业将被淘汰、退出市场。

(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

2012年以来,伴随网络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购物行为模式的改变,传统实体商业普遍受到冲击。商品交易市场作为传统商业上游的重要节点也在网络新型市场的冲击下开始大量减少,6年减少了1万多家,降幅高达20.49%。随着网络市场对实体市场冲击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亿元以上市场数量已经开始逐年减少,6年减少了577家,降幅为6.97%,几乎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在市场数量减少的同时,亿元以上市场总营业面积在2015年达到高点后也开始减少,但市场平均营业面积继续增加,在2017年达到了6.43万平方米。亿元以上市场摊位数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但摊位平均面积在小幅增加,达到了88.69平方米。市场单位面积成交额在2016年触底后开始呈小幅反弹态势。整体来看,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数量扩张阶段已经结束;市场规模边际效应已降至低点,甚至为负,市场规模扩张也基本结束;市场内的摊位面积增加趋缓,商户规模化经营动力趋弱。因此,商品交易市场传统的扩张模式已经达到拐点,创新市场发展新模式、探求市场发展新方向成为当前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五)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网络市场引领市场变革

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企业和个人用户对IT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无论是政府社会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还是社会团体活动、个人日常生活,都很难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以网络应用为例,据CNNIC第43次报告[1]数据,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1%。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39亿人,占网民的74.8%,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22亿人,占手机网民的73.4%。网上外卖用户规模为4.21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9.3%;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6.33亿人,使用比例高达74.1%,其中手机网络支付用户为6.21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3.4%。2018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90065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同比增长25.4%,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16.4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网络市场对经济交易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正在成为引领市场变革方向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