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印关系研究:理论创新与战略选择
- 叶海林
- 684字
- 2025-04-07 18:24:38
一 莫迪上台以来的中印互动
从2014年正式执政到现在,莫迪的对华政策和此前国大党时期的曼莫汉·辛格政府相比有较大程度的修正,在总体外交基本路线不变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概括来说,莫迪的对华政策相对于辛格时期更加不关心中印两国双边关系的整体状态,也更加不在乎某一个意外事件会不会给中印关系造成长期的损坏。从莫迪的执政思路来看,莫迪是一个风格强势的国家领导人,更关注印度的大国地位,在对华关系、对巴关系以及其他事务上,这种个人色彩强烈的施政风格都时有体现。
2015年莫迪访华期间,印度媒体大量报道,印度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把中印之间存在的所有问题在莫迪访华期间都一揽子解决。当然,实际上以中印双边客观状态来说,想在一次访问中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
从2016年开始,印度慢慢调整外交政策,从寄希望于一次性解决中印之间的所有问题,变成一个一个地按照印度的时间表和想法向中国提出问题,让这些问题来检验中印关系的现状,这就是笔者后来归纳的“问题外交”(Issue by Issue Diplomacy)。莫迪的思路和中国的对印思路是不太一样的。中国人在思考问题时更强调宏观架构,比如说与美国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与俄罗斯建立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巴基斯坦建立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更倾向于为双边关系做一个总体性界定,在这个界定的基础上,对双边关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做出灵活处理。反观印度,至少是在莫迪时期,强调更多的是微观,也就是从一个个事件上看自身的得失利弊。这是中印两国在外交策略上的一个非常大的差别。当然,中国也要看到外交策略差别实际上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有各自国家定位和对外基本战略考量在里面,并不仅仅是思维习惯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