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王宣和

张传志的话让张玉衡不敢承受,急忙说道:“这话太严重了,我承受不起。”

张传志却是一脸正色的说道:“六叔,我并非在您面前恭维您,专门捡好听的说,而是咱们家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十年一度的道门大会即将到来,龙虎山已经三次都没能夺得魁首,咱们正一道的地位与影响力在海内外都大大降低。

若非同道们看在你们燕京那一脉的份上,早就越界了,所以山上再不寻求突破,正一道怕是要在我们这一代彻底没落了。”

张玉衡毕竟是张家的人,对祖脉那一支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当年特殊原因,天师府远渡重洋,留在龙虎山的那一脉张家的地位就非常尴尬,这些年在自己家里这一脉的帮衬下才有所好转,但相对国内其他道门宗派来说,正一道整体是大不如前的。

而龙虎山那边让自己回去继承道统也不是今天才提起的,这件事他们已经提了十年。

一来,他们看中燕京张家的影响力。二来,自己当年被龙门派那位前辈看中,收为弟子,传授技艺,因此在天下所有道门宗派和世家的心目中,自己的身份地位是非常特殊的。

所以这些年来龙虎山那边一直希望自己回去。

可是张玉衡志不在此。

他一心只留在部队,默默守护这个国家和民族。

只是可惜,这次犯了太大的错,组织上已经将自己辞退。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打算去山上继承道统。

他态度坚定的说:“这件事就不用再提了,回去告诉几位长辈,如果你们有什么麻烦,可以告诉我,咱们祖上毕竟是一家,能帮的,我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至于你们说的这件事,我是不会答应的。”

张传志见他态度坚决,不禁暗自苦笑。

虽说龙虎山没落了,可天师府天师的宝座含金量还是依然很高的,道门各家各派谁不眼馋,偏偏这位六叔却一点都看不上。

不过人家也的确有看不上的资本。

家里祖辈便有从龙之功,后面几代人更是发展的极好,尤其是他本人,十七岁入伍,立下无数赫赫功劳,三年前才二十六岁不到,便晋升为中校军衔,如今怕是要大校了吧。

这还没有三十岁呢。

再过几年,妥妥的少将啊。

张传志想想都觉得激动。

现在这种相对和平的年代,三十多岁的少将,你就说牛不牛逼。

想到眼前这位六叔的辉煌履历,张传志只能在心里默默哀叹。

太优秀了。

这样的条件,可谓是前途无量,换做是自己也不会放下一切去山上继承所谓的道统吧。

还是回去劝说一下几位长辈,让他们再重新从家里物色一个小辈好好培养,这一次道门大会不行,就下一次。

这么想着,他偷偷看了张雷音一眼。

如果没有张玉衡的话,张雷音这小子似乎也不错。

可惜了,珠玉在前啊。

有了张玉衡,家里那几位长辈眼光太高,连张雷音这样的都看不上了。

“六叔,不管怎样,如果您有时间的话,还是回山上去看看,当面给几位长辈说说您的态度,不然我这中间传话的也挺为难的。”张传志见说不动张玉衡,怕继续说下去张玉衡生气,便退而求其次。

张玉衡想着昨天自己一个电话,张传志就给了面子,现在又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拒绝的话有点不近情面,就点头说:“行,我还会在洪都待一段时间,有空就去一趟。”

张传志闻言大喜,眼珠子一转,说:“太好了,六叔,您看这样好不好,清明回去一趟,正好祭祭祖。”

张玉衡点头道:“也好。”

他还真有这个想法。

说定了这件事情,张传志心情大好。

张玉衡想到自己还要在这里呆几个月,总要找点事做,便说:“给我找个地方上班,不然我太无聊了。”

张传志一愣,疑惑道:“上班?六叔您是军部的人,还需要挂职上班?”

张玉衡知道自己退伍的事情还没有彻底传开,只有少数内部人才知道,如果让张传志知道了,他非得继续提刚才那件事不可,便说道:“一些特殊原因,我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你别问那么多。”

张传志想着张玉衡的特殊身份,顿时就开始脑补起来,认为这位六叔是要在这里执行秘密任务,需要一个身份来掩饰。

他顿时激动起来,积极配合道:“我懂了。六叔,您看给您安排个怎样的身份合适?”

张玉衡说:“我十七岁就进了部队,除了咱们道家的医术,其他的不太精通。”

张传志点头道:“我明白了。六叔您看这样行不行,我有个外门师兄,他学了家里的医术,天赋很高,在洪都这一带挺出名的,被很多人尊称为王神医,他开了一家中医馆,要不您就在那边去帮帮忙?”

张玉衡笑着说:“好,就去这里。”

吃过饭后,张传志就带张玉衡去拜见王神医,张雷音依然充当司机的角色。

宣和观。

这家医馆从外面看去,颇像是道士修行的道观,张玉衡正有这个疑惑,就听张传志解释说:“这里原本就是一座道观,属于龙虎山的资产,宣和师兄在此坐诊,悬壶济世,代表的也是咱们正一道,又因为他贡献很大,所以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道观了。”

张玉衡默默点头。

他知道道门各宗各派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医术。

道家讲究悬壶济世,一来治病救人,二来也是为自己谋个生计。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医馆内却依然很忙。

张传志带着张玉衡直奔王宣和的诊室,结果这位年近七十的道士依然在给排队的病人诊断。

张传志过去叫了声师兄,王宣和看了他一眼,只是微微点头,并没说话。

张传志怕张玉衡不高兴,忙低声解释说:“我师兄就是这样,忙的时候不理人。”

张玉衡却笑着说:“医者仁心,理当如此。”

王宣和身穿一件青色道袍,头顶也留着一个道家发髻,俨然一个老道士的形象。

张传志低声与张玉衡解释,隔着四五米距离他却似乎听到了,抬眼看了张玉衡一下。

张玉衡察觉到了王宣和望来的眼神,心头微微一凛,这老人家有点真货。